学贵疑 巧解惑
2017-01-05吴勇
吴勇,福建省福州第十八中学副校长,中学高级历史教师,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福建省中小学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福建省教育学会历史教学委员会理事,福州历史名师工作室和福州市高中历史学科研训中心组成员。多次荣获福州市先进教育工作者、福州市教育系统先进教育工作者、福州市优秀青年教师、福州市先进班主任、十佳教师等称号。所指导的“追昔探源 弘扬文化——三坊七巷名人故居维护与开发初探”课题获省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被收录到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研究性学习学习包》高一年级(试验本)。参与《福州教育史》的编写工作,已编写16本乡土文化校本教材,多篇论文在全国、省级比赛中获一等奖。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学贵在疑,心中有疑才会有解惑的动机和意愿,人的潜能和主观能动性才能被激发。在此,以中学历史教学实践典例为引子,讨论在课堂各环节中如何巧用不同方法设疑并解惑。
一、比图片,增识趣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导课中如何激趣增疑,需要教师下一番功夫。在学习七年级中国历史“秦王扫六合”时,教师引用两张图片,先让学生看姚明的照片(见图1),问学生“他是谁?”再看秦始皇陵兵马俑头像(见图2),问学生“他象谁?”对比两张照片总会让学生开怀一笑,然后教师再问“历史为什么总是有那么多巧合?”学生的兴趣被调动,教学效果也就能事半功倍了。
又如在学习高中历史“美国1787年宪法”时,教师引用了两张图片。向学生出示图3并提问:这是哪个国家的国旗呢?(答案:美国国旗)上面的50颗星代表什么?(答案:美国现在的五十个州)出示图4并提问:这张图片是什么?学生有些疑惑,多数人会说没见过,这时教师提示:其实它也曾经是美国的国旗。那么,你们能判断出这是什么时期的国旗吗?依据是什么?学生根据前一张图及初中所学知识可以推理出十三颗星代表美国建国时期的十三块殖民地。这样的导课既自然,又能激发学生的思考,何乐而不为呢?
通过两组图片比较,直观而生动,先易后难,循序渐进,这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而且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潜能。
二、引诗词,释疑惑
古人云:“供人以鱼,只解一餐;授人以渔,终身受用。”可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何其重要。如在学习高中历史“王安石变法”时,教师以王安石不同时期创作的三首诗词入手,再现变法的艰辛。
首先引用了王安石变法前的诗词《河北民》:“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苦辛。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老小相携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悲愁白日天地昏,路旁过者无颜色。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教师引导学生从诗词中得出变法前河北民的六苦:养家苦、赋税苦、边患苦、灾害苦、徭役苦,南逃苦。进而让学生思考北宋社会存在的问题:“三冗”问题导致北宋中期国家“积贫”“积弱”,统治危机四伏。
接着引出《元日》一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写于改革开始时,诗句轻松明快,让人误以为写的只是春之喜庆。教师提问:诗中“新桃”暗喻什么?“旧符”又指什么?引导学生联想“新桃”实指新改革,“旧符”则指旧局面。体会作者通过对新年新气象的描写,所抒发的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最后引出王安石晚年的诗作《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词是变法失败后作者心境的写照,这时王安石已走下政坛,不问政事,也不能问政事,于是醉心于风景之中,外人称其高雅超脱,其实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不过是无奈的人生装饰,可是作者没有改变自己的政治主张,仍然保持着一位政治家“孤芳不变”的高风亮节。
通过引用王安石诗词,再现历史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作者不同时期的不同心境,从而更好地理解了改革的前因后果及艰辛曲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小故事,大道理
老子曰:“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课堂教学中如何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也是一门学问。如在学习高中历史“美国1787年宪法”关于美国国会的建立时,教师讲了一个故事。
由于各州利益不同,在国会议员名额分配上分歧很大,大州提出了弗吉尼亚方案,认为应该按财产和人口来分配名额;小州提出新泽西方案,认为每州一票制,才体现公平公正。会议上双方针锋相对,各不相让,就在矛盾难以调和时,德高望众的美国《独立宣言》起草者富兰克林站起来说:“都说人类是最有智慧的,你们争吵不休,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吗?”于是他举了个例子:一个木匠有两块不规则的木板,一块大,一块小,如果他要做一张桌子,请问要锯哪一块?
教师让学生思考:如果你是那个木匠,你会锯哪一块?为什么?学生分析后认为:做成桌子,两块木板都要锯。理由是:因为桌子有一个桌面和四个桌脚,只有同时锯两块木板才能解决问题。接着教师再问:他们争论的结果如何呢?学生在书中找到答案:最后大州、小州代表达成妥协,国会采用两院制,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员每州两名,任期六年,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体现小州的利益;而众议院议员按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名额,任期两年,体现大州的利益。于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迎刃而解了。
教师继续引申:两块木板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使学生认识到,在生活中遇到矛盾时,如果双方互不相让、各执一词,无益于问题的解决,只有双方互相妥协谅解,才能海阔天空,才会和谐共处。
四、巧设问,助理解
陶行知先生说过:“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可见课堂上问题的设置尤为关键。
例如,在学习高中历史必修二“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时,教师抓住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短暂春天”,围绕“春”字设计若干小问题:这里的“春天”是指什么?什么原因促成“春天”的到来?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加以分析。学生找到了内因:一是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二是中华民国建立和南京临时政府的推动;三是抵制日货和提倡国货的群众爱国运动。找出了外因: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接着教师追问:“短暂春天”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哪些收获和缺憾呢?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从中找出其成果,包括企业数量、新增资本速度、规模空前、轻工业显著发展等。归纳缺憾时,教师让学生小组协作互助,然后得出结论:首先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以轻工业为主,发展不均衡,比例失调,由此推出这个时期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其次从资本数量来看,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差距悬殊,可知其没有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其三从经济发展的形式上看,这个时期民族工业在国民经济总值中所占比例很小,传统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可见这时期民族工业发展仍受到很多束缚。最后再让学生们思考:“春天”为什么来得这么短暂?结论是:因为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导致民族工业迅速萧条,“春天”转瞬即逝了。
抓住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围绕“春”字做文章,设计问题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既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又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
五、善归纳,益记忆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归纳总结的过程也是通过梳理知识进行思考的过程,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如在学习高中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时,在小结阶段,教师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和特点,采用了趣味数字记忆法,和学生一起完成板书总结。
艰难·智慧·博弈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949—1955)
[一个原则]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两场会议]1954年参加的日内瓦会议
1955年参加的万隆会议
[三个方针]“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四大成果]建国初期出现第一次建交高潮
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5年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通过数字归纳法,使课堂学习的重点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和巩固知识,一举多得。
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还是一门艺术。如何让课堂生动有趣,只有通过课堂实践慢慢去体会与感悟。教学需要师生共同的智慧,教师要用自己的智慧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点亮学生的智慧之光,让课堂充满勃勃生机。
(责任编辑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