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淑文:中国父母都需要这三场和解

2017-01-05贾方方

婚姻与家庭·社会纪实 2017年1期
关键词:文说姐姐爸爸

贾方方

很多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有这样那样的困惑,觉得怎么做都不对,怎么做都教育不好孩子。在黄淑文看来,其实是因为父母心中有太多的纠结没有得到解决。比如有些人还没有处理好和上一代的亲子关系,有些人则常常跟自己较劲,还有些人跟孩子也处于对立的状态。这么多的问题没有疏解,怎么能放松、专一地来养育孩子呢?在这里,淑文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寻找答案,以更舒适的姿态做自己、做父母。

与父母和解:找到爱的联结

淑文说,很多人在谈到自己的不幸时,都会下意识地表态:这一切都是我的父母造成的!“父母离异,所以,我不知道如何去爱。”“我爸没出息,我跟谁学担当?”“还不是因为我妈管得太多,我才这么没主见。”一个孩子的成长固然离不开父母的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父母就决定了孩子的所有,就像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一对父母生养几个孩子,他们却长成了不同的样子。

淑文坦言,曾经她也是个埋怨父母的人。她嫁了个好老公,有一对可爱的孩子,还有一份人人羡慕的教师公职,可她一点儿也不快乐。很快,她就找到了“答案”。小时候,爸爸很专制,常常把孩子吊起来用鞭子抽。为了不被打,她从小就压抑自己,讨好父亲,不敢说想当作家,而是听从父命当了老师。而妈妈则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除了碎碎念,对她并没有太多关注。在她的印象里,父母更喜欢姐姐,因为姐姐是家里的第一个孩子,而自己则因为是老二又是女孩,很不受待见。不被父母爱和理解,这样的人生怎么会快乐呢?

当淑文把这些发现告诉姐姐时,姐姐表现得很惊讶:“你怎么会这么想呢?”紧接着,姐姐问道:“你知道爸爸妈妈是怎么长大的吗?”这句话一下子把她给问住了,因为她真的从来没想过。可是,知道了又怎样呢?这很重要吗?

姐姐告诉她,爸爸刚出生,奶奶就过世了,只剩下爷爷和他相依为命,对他不是打就是骂。没有被温柔对待过的爸爸以为,这就是爱。“爸爸不是不想爱,而是不会。不会跟不想有没有差别?差别很大。”不会是不知道方法,别人教可能就会了;不想则是不愿意做。姐姐决定教爸爸。每次爸爸要打她的时候,姐姐就会用撒娇的方式说:“爸爸,你不要这样。”爸爸的心就软下来了。但小淑文却只会硬碰硬,惹得爸爸更生气了。再看妈妈,她从小没有爸爸,只有一个很溺爱她的妈妈,所以她很任性,不会照顾人。

“他们一个没有爸爸,一个没有妈妈,我们是不是应该同情他们?”姐姐的一番话让淑文陷入了深思。以前每次被爸妈管教,或看到他们吵架,她都会很不耐烦,甚至责怪他们为什么不能彼此相爱,为什么不能好好爱孩子?如今才知道,他们在一起很辛苦,养育孩子也尽了力。淑文对他们的情绪也从责怪、抱怨变成了理解、同情,甚至想更多地去爱他们。

后来,因为工作的关系,淑文陆陆续续接触了很多多子女家庭,发现他们虽然在同一个家庭长大,但性情天差地别,对父母的感情也大不同,就像她和姐姐。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呢?因为有的孩子善于去了解和理解父母,而有的却疏于做这些,更多的是用一种比较严厉的态度去解释自己的父母,指责父母不够温柔,抱怨父母不够聪慧,想当然地把自己的不幸归罪于他们,而忘记了有些责任原本是自己该承担的。“其实,父母在养育孩子的时候,都是带着伤的。”淑文说,这些所谓不合格的父母也曾是无辜的孩子,也曾受过伤,在缺少爱与理解的环境中长大,需要理解和拥抱。

在姐姐的启发下,淑文不仅了解到父母的童年经历,更重新回顾了父母养育自己的过程。父亲虽然严苛,但很有原则,因为一句承诺,连续好几年陪她晨跑,一次不落,即便他有时会工作到凌晨;母亲虽然看似不上心,但却给了她很多自由,尤其是自己身上那份洒脱绝对是母亲的翻版。而至于父母坚持让她做不喜欢的工作,她也找到了新的答案。原来,因为家庭需要,父亲不得不放弃做教师而选择了更赚钱的兽医,没做成教师也就成了他这辈子的缺憾。而母亲则因为经历过早年的艰辛,所以才希望女儿可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这是她对女儿的爱护。得知这些后,她鼓起勇气向父母表达了对他们的理解和感谢,同时也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因为沟通和理解,两代人之间的爱流动了起来。找到爱、找到根的淑文也找到了自己,在35岁时勇敢辞职,不仅实现了自己的作家梦,更开辟了心理学研究的新天地。

淑文说,每个人都需要多花点儿时间去了解自己的父母,看看他们是如何长大的,又是如何把自己养大的。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对父母有更多的理解,和父母产生新的、爱的联结,与父母和解。而只有当你和父母和解了,才更有动力成为父母,也更有力量去构建与下一代之间的良好关系。

与自己和解:不完美才完整

淑文认为,父母最大的挑战是,老想着要把孩子塑造成一个怎么样的人,却不知道自己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她见过很多完美主义的父母,他们对自己要求很高,什么都要做到最好,即便做不到也要硬撑,即便做错了也要否认。到头来把自己搞得很累不说,更是心有不甘,拿着这份劳苦要挟孩子。就像有些妈妈生病了,会跟孩子说:“你看妈妈为什么会生病?还不是因为又要工作又要照顾你。”

要求完美的父母,对孩子也会要求极高。他们不允许孩子犯错,还要求孩子做一些压根儿做不到的事。父母的完美主义使得孩子倍感压力和挑战。一方面,他们要不断地努力来满足父母的期待,另一方面,他们根本无法做到尽善尽美,常常陷入极度的自责和自卑中。而年幼时把父母想象成一个完美无缺的人,等到长大发现父母的缺点后,往往会变得非常失望,甚至会很愤怒。

在妈妈心理成长班中,淑文带领一些妈妈回到童年的时候,总有人崩溃大哭。因为小时候,父母都曾完美地要求过她们。尽管她们很努力,换来的也不过是父母无尽的指责和打击。她们表面上表现得服从和愧疚,但内心却满是委屈和愤怒,“你明明也不完美,你明明自己都做不到!”这种情绪一直伴随她们成长为妈妈,从未消散和疏解。

淑文认为,决定一个孩子是否成熟的关键在于,了解父母也和我们一样是平凡的人,有优点也有缺点,有快乐也有悲伤,有奋斗的历程也有挫败的经历。只有认识并接纳这一点,做父母才不会那么累,孩子也才会变得轻松。

淑文说,儿子很小的时候,刚好她辞职尝试写作。当时,她连着三次被退稿,泪水忍不住流了下来。儿子问她:“妈妈,你怎么哭了?”她如实回答:“我被退稿了,心里难过。”第四次又被退稿了。“妈妈,你怎么又哭了?主编不是告诉你怎么做了吗?”她抹着眼泪说:“人家是说了,可是我做不到。”淑文说,那个感受很特别。父母常常要求孩子:“你就这么做就对了!”孩子说:“我做不到。”父母对此很难理解,以为孩子是在强词夺理,批评、指责轮番上阵。可当自己经历后,才发现孩子不过是实话实说而已。

“妈妈,那怎么办?需要我帮忙吗?”她想了想,回答道:“我想再试一次。如果可以的话,在我想怎么写的时候,能不能麻烦你去扫下地呢?”然后,儿子就乖乖去做了。第九次时,文章终于上了报,领到了2000元的稿费,她兴奋地向孩子们宣布:“走,和妈妈一起庆祝去!”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看到,妈妈追求梦想的过程当中也会受伤,也会流泪,也会努力了很久也做不到。所以,当孩子遇到挫折时,至少他会努力做到第九次。

所以,父母不必是一个完美的典范,只要做一个完整的人就好了。有快乐有悲伤,有做得到的地方,也有做不到的地方,但却一直保持越挫越勇的决心和勇气。太累的时候,告诉孩子:“我有点儿累,需要你帮忙。”太忙的时候,跟孩子说:“现在有点儿忙,可以等等我吗?”心情不好的时候,对孩子说:“我很难过,需要你们的拥抱,可以吗?”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从小就会知道,父母不完美。他们会欣然接受父母的不完美,也会坦然面对自己的不完美。有什么难过的事,都会愿意分享给父母;犯了错也不会担心被父母批评,而是很自然地向父母倾诉。淑文说,她的女儿已经上国二了,但在学校有什么不舒服的时候,回家就会抱着她哭。

淑文说,很多父母会过度强调一些方法、步骤,分个一二三步走,但其实这些都不需要。因为教养是内心发生的事,让自己在孩子面前成为一个有情有爱的人就够了,善待自己,知道痛苦如何发泄,懂得快乐如何表达,做一个不完美却完整的人。

与孩子和解:我们都曾是小孩

淑文认为,父母最大的一个毛病是,用权威把自己和孩子对立起来。他们常常摆出一副姿态:“我是爸爸,我什么都懂!”“我是妈妈,你就该听我的!”并且底气十足,“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都多,当然有资格这么管教你啦!”“我可是为你好,要不然,你将来怎么适应社会?”

淑文说,父母之所以有这种心态,是因为他们认为孩子是自己的附属品。而这一点在妈妈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为什么呢?因为孩子在母亲的子宫里,吸收母亲的养分,并经由一条脐带与母亲紧紧相连。所以,孩子和母亲的生命是紧紧相依的,妈妈活着,孩子就活着;妈妈死了,孩子就死了。这种生死与共的感觉会让母亲误以为“孩子出生了就是我的一部分,是我存在的延伸”。当父母认定孩子是自己的附属品时,就会以为孩子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需要父母填充和掌控。所以,就会对孩子有一种很强烈的掌控欲望,并通过高高在上的权威来实现。

然而,真相却是,孩子只是通过母亲的子宫出生,并非母亲的一部分,他们是一个完整独立的个体,有独立能力和独立意识。而父母也并非是自己臆想中的十项全能的“大人”,因为作为父母这个身份,他们和孩子一样,是个新手。淑文说,就像她是30岁才当的妈妈,虽然实际年龄是30岁,可当妈妈的年龄却是0岁。孩子0岁,她就是0岁的妈妈。孩子1岁时,她就是1岁的妈妈。“当父母把自己归零的时候,才会谦虚一点儿,和孩子一起成长。”

淑文举了一个最常见的例子。当孩子没有完成作业的时候,很多父母比孩子还急,不停地督促孩子快点儿写,“写不完,你明天就等着挨罚吧!”“作业都完成不好,这次考试肯定没戏了!”结果,孩子很不耐烦,父母也觉得很委屈。问题出在哪儿了?其实,这些父母自认为经验丰富,比孩子早点儿懂得了很多道理,比如不写作业就会被罚,所以,他们给孩子的就是“你应该抓紧写(这么做)。”作业没写完,孩子肯定不比父母轻松,被父母这么呼来喝去,他们就更有情绪了。

如果父母归零了,不再是权威者,而是和孩子平等面对状况,那么,做法就会发生变化。父母会问孩子:“你现在怎么了?”“你想要怎么做?”父母这么问的时候,孩子也会整理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如果他说不用,父母就退一步;当他需要的时候,父母再出现。“我可以为你做什么?”让孩子说,如果他说的你做不到,你就说:“妈妈(爸爸)做不到,有谁可以帮你做”或者“我们一起想办法”。就算最后真的被老师惩罚了,也没关系,毕竟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父母可以问他:“这样的结果,是你愿意的吗?”然后安慰他,和他一起想办法。

那么,孩子会不会越来越差劲呢?淑文很肯定地表示:“不会的!”淑文说,她一直在监狱里面做义工,那些被社会抛弃的人甚至都有一种本能,就是往上生长,希望自己越来越好。所以,没有哪个孩子希望分数考很低,觉得被老师骂很好。他一定会一次又一次修正自己,让自己越来越好。为什么有的孩子表现很糟糕?恰恰是大人操之过急,用自己的权威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

淑文告诉记者,她也遇见过一些父母,心里也知道不该那样对孩子,可就是做不到。每当这个时候,她就会告诉他们一句话:“每个人在成为大人之前,都曾经是小孩啊,为什么要把这个事实忘掉呢?”然后,淑文会建议他们试着问自己一些问题:当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我喜欢什么样的父母?”“我不喜欢父母对我做什么?”“我期待长大后要做一个怎样的父母?”

除此之外,父母也可以回到自己长大的故乡,重新发现和感受儿时的自己。如果能够带上孩子一起去就更好了,可以让他们通过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以及生养父母的那片土地,来更多地了解他们的父母是怎样长大的。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两个有意思的话题,一个是孩子回到父母的童年,会想改变父母什么?一个是作为父母的自己,又想改变孩子什么?

在爱的互动中,父母渐渐学习和孩子换位思考,以孩子的角度和孩子沟通、交流,而孩子也会更接纳父母,因为很多时候,当孩子看到小时候的父母时,往往并不想改变他们什么,因为他们都是孩子,而孩子是最了解也最理解孩子的。

淑文说,没有人生来就会做父母,每个人都需要学习,需要把自己还原成一颗种子,重新长成自己。放下权威,和孩子平等相待;放下完美,和自己真实相处;放下指责,和自己的父母真心和解。其实,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也要不断地修剪自己生命的枝叶,最终圆满自己的人生,实现与孩子的共同成长。

猜你喜欢

文说姐姐爸爸
我和爸爸
爸爸
爸爸冷不冷
认识“黑”字
可怜的爸爸
人民警察(第二部)
巧手姐姐
娜子姐姐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