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路径探索

2017-01-05王丽娟信丽媛宋治文

山西农业科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科技

王丽娟,信丽媛,宋治文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天津300192)

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路径探索

王丽娟,信丽媛,宋治文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天津300192)

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是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的核心内容和关键支撑。针对京津冀区域农业科技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特点,提出以北京为创新中心,以天津为孵化基地,以河北为应用支撑区的协同创新思路,通过组建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联盟,组织实施协同创新工作。根据京津冀区域现代农业发展需求,提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重点领域,并从整合创新资源、完善合作机制、创新体制、增加财政投入力度和搭建信息网络平台等角度提出保障措施。

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创新联盟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关系着整个农业产业竞争力水平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热点。当前,京津冀区域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着资源分布不均衡、配置不合理,创新体制机制不完备,创新成果推广服务能力较弱等一系列问题,造成京津冀三地之间农业技术水平、创新能力和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着明显差距。在此背景下,京津冀之间只有紧密协作,不断完善科技合作机制,实现科技资源的互相开放和共享;联合解决重大的农业科技问题,才能促进京津冀区域的农业协同发展。因此,协同创新是提升京津冀科技创新能力的最有效途径。

1 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总体思路

1.1 协同创新的目标

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要立足农业科技、农业发展和农村实际,以农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其具体目标应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从共同需求切入,联合解决发展中的重大农业科技问题。二是实现农业科技资源相互开放和共享。三是支持联合、共建各类科技创新机构,鼓励科技园区、高校和企业发展多样化的产学研联合实验室、区域特色产业创新中心等各类研发机构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四是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业科技人才联合培养,促进京津冀农业科技交流与发展。

1.2 协同创新的指导思想

依据京津冀三地各自农业资源特点,发挥三地的科技优势,秉承以北京为创新中心,以天津为孵化基地,以河北为应用支撑区的思路,开展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工作。

北京具有信息、人员、资金等方面的诸多优势,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基地,是重要的知识、技术创新源,是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研究中心。天津是农业科技开发和有效承接北京研究成果的应用示范基地,承担着部分农业科技成果开发的任务,是京津冀地区主要的农业科技创新孵化中心。河北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1],是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撑区,处于创新应用层面,是农业科技创新的最前线,推动着整个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发展。

三地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形成一个由研发到转化到生产的良性循环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系统,最终将京津冀建设成“创新中心+研发转化+高端生产”分工合作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基地。

1.3 协同创新的组织机构

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需要一个能有效协调合作重大问题,协调三地政府机构的高层次组织。建议京津冀三地农业政府部门联合发起,成立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联盟,并设立领导小组,由京津冀三地农委主任或农业厅厅长担任组长,负责协同合作中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重大事项的决策和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可设在京津冀三地的农委,实行轮流负责制,每年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召开合作会议,遇到重大科技合作事项,经协商可召开临时会议。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联盟下设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中心、京津冀农业科技转化服务平台和京津冀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中心(图1)。

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是三地农业科研联合攻关的核心,应由京津冀三地农科院为主体,着力围绕现代农业全局性重大战略、共性技术难题和区域性农业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问题,开展协同创新[2]。

京津冀农业科技转化服务平台以北京农科城、天津滨海新区农业科技园和天津农业科技创新基地为载体[3],由天津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发起,并负责组织和管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及服务活动。该平台通过培育一批星火科技示范带,组建一批农业科技传播站,将农业科技成果外移并转化,有效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带动京津冀地区农业发展。

由河北省农业厅牵头,成立京津冀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中心。一方面,依托河北省现有生产基地和园区,围绕蔬菜、林果、玉米、小麦、花卉等市场主要农作物品种,建起一批安全、品质高端的生产示范基地,并推进奶牛、生猪、家禽、水产养殖基地建设,提供安全优质的农产品。另一方面,根据生产现状和市场需求,及时向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反馈科技需求,以便创新中心制定和调整科技需求计划和措施。

2 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重点领域

2.1 种子种苗产业

作物育种是京津的优势学科[4],需要加强研究实力,进一步提高种业科技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出率。从5个方面开展种子种苗产业的协同创新:(1)粮棉油作物新品种选育与开发技术提升。(2)选育低能耗、抗病虫害能力强、抗逆性强、高品质的设施专用品种。(3)开展蔬菜优质种苗工厂化生产技术研究。(4)开展作物种质资源的调查、选优与收集[5]。(5)将分子育种与常规育种技术有机结合,研究以生物技术为主的创新育种技术体系。

2.2 农产品现代物流保鲜业

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农产品物流过程中的升值空间,基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京津冀地区农产品物流业的发展必将是未来的发展重点。围绕农产品物流业,重点要以果蔬、水产品为主要对象,从农产品采后生理、保鲜技术和农产品物流信息化技术等方面展开研究,以农产品采后现代贮运技术手段,推进科技生产力和流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升。具体包括:(1)开展果蔬采后生理、采后病理、采后病害及病害控制和保鲜调控技术研究。(2)开展农产品物流保鲜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施的研究。(3)开展信息技术在农产品物流保鲜中的集成应用研究。(4)开展农产品物流过程品质动态检测、跟踪与控制技术研究。

2.3 设施种植业

目前,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和产业化经营的“五化”是设施蔬菜和设施果树产业化开发的建设重点。因此,设施种植业协同创新内容包括:(1)优化温室结构,开发适合京津冀三地地理条件的节能型日光温室,研发合理采光、减少热损失和夜间保温技术;研发高透光、高保温多功能覆盖材料。(2)研究开发设施蔬菜保质减药技术。(3)研究设施蔬菜土壤资源可持续高效利用技术。(4)开展设施果树优质高效栽培管理模式的研究。

2.4 畜禽健康养殖业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天津市和河北省畜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业地位有所提升,养殖业已成为津冀农业总产值的重要组成部分[6]。与此同时,养殖规模的扩大也带来了粮畜矛盾、家畜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违禁饲料添加剂和抗生素的滥用、重大疫病的流行等问题,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成为畜禽健康养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畜禽养殖业协同创新应以构建安全、优质、高效、节能、环境友好型畜禽养殖业技术体系为目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畜禽养殖规划与预警系统研究;研发畜禽主要疫病诊断制品与疫苗;研制畜禽健康养殖专用饲料,通过营养调控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降低废弃物的排泄量。

2.5 都市现代渔业

目前,京津冀地区渔业发展的目标是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安全的健康水产品,还要提供休闲垂钓、观光度假的理想场所和优美的生态环境,要求更高的现代化技术水平,因此,更加需要科技创新的强力支撑。京津冀都市现代渔业协同创新内容包括:(1)运用生物技术、遗传基因工程等手段强化优质种苗的开发,尤其是高效益的海、淡水鱼品种及高档观赏鱼品种的开发。(2)研究构建不同养殖品种的生态养殖模式,开发新设备。(3)研究构建病害防控平台[7]。

2.6 水资源利用

京津冀水资源总量有190亿m3,仅占全国水资源量的0.68%,人均水资源拥有量190 m3,占全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的1/5,是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地区。近年来,随着京津冀地区降水减少的趋势日益明显,降水已不能满足农业正常生产需求,农业用水主要依靠地下水供给,据统计,70%的农业用水来自地下水。大量的用水需求导致地下水超采严重,地下水水位快速下降,地下水漏斗快速下降,个别地区出现地裂缝。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造成的一系列问题,京津冀地区急需开展水资源利用方面的协作,保护水资源,通过各种途径减少农业用水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协同创新主要内容:(1)研究能够提高粮食作物用水效率、减少农业用水的技术替代措施,以效率的提高替代规模扩张。(2)开发利用污水、微咸水等非常规水替代措施,增加农业用水的可供水量。

2.7 休闲观光农业

休闲观光农业是依托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条件,充分挖掘农业的生活、生态功能,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产业有机结合、互促互动的新型农业。吸引城市居民节假日到农村进行采摘、休闲观光,环境宜人以及新、奇、特是观光农业成功的关键。京津冀三地开展休闲观光农业协同创新,首先要以《京津冀休闲农业协同发展产业规划》为指导,开展各项工作,根据三地各自优势,推出京津冀休闲观光农业精品路线,打造京津冀休闲农业旅游圈[8-9],培育京津冀休闲农业整体品牌。其次,加强果蔬、花卉和苗圃园艺与旅游结合的研究与开发。适应休闲观光对农产品新品种的需求呈现差别化、多样化的特点,重点培育栽培新、奇、特的农作物新品种。并且注重花卉、新特蔬菜和果树的栽培技术研究。

3 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保障措施

3.1 整合创新资源,提升创新能力

依据京津冀地区的农业科技资源情况,确立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和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为协同创新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三地农科院已有的科技优势,促进农业科研集约化,不断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

优化京津冀农业科技资源配置,完成2个方面的资源整合,以便集中投入形成合力,增强农业科研创新实力。第一,整合科研机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下设14个研究所,涉及农、林、牧、渔等各产业,综合创新能力较强。与其相比,天津市农业科学院需要兼并天津市水产研究所、天津市农业机械研究所,并理顺科研、行政管理、推广等部门职能,提高其科技创新综合能力[10]。第二,整合科研资源。整合京津冀三地分散的科研基础设施和设备,建立实验室、试验设备和文献资料等科研资源的使用管理制度[11],实现科研资源的共建共享。

3.2 完善协同创新的合作机制

通过各种方式,最终建立一套能够打破区域限制,实现京津冀三地农业科技协同发展的有效合作机制[12]。(1)由三地农业科学院轮流牵头,定期举办京津冀农业科技合作与发展论坛和峰会,增进三地农业科研院所在学术和科研领域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整合三地优势科技资源,充分促进三地的优势学科和技术在京津冀地区的渗透和扩散,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增强京津冀地区农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整体实力。(2)由“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联盟”统筹协调,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集中资金和科研实力,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促成京津冀创新主体间的协作,共享信息、人力、技术以及科技成果。(3)京津冀地区农业科技人才总量上具有优势,但结构上存在不平衡问题,以至于人才优势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科技优势。为合理配置京津冀三地农业科技人才,促进三地之间农业科技人才的交流和共同利用[13],应建立“京津冀农业科技人才资源库”,优化配置专家资源,加强京津冀农业科技合作[14],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3.3 创新体制制度,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制度在协同创新实现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15]。京津冀地区农业科技管理制度普遍存在着弊端,如部门调控分割严重,研究单位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导致创新能力不足,综合性重大成果少,成果转化率低[16]。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农业科技进步,影响了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顺应协同创新的发展趋势,必须创新机制,为协同创新提供制度保障[17]。(1)创新科技管理机制,提高协同创新效率。借鉴国内外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的先进经验,改革现有农业科研项目管理制度,简化农业科技立项环节,优化农业科技成果评审和转化的流程,提高科研项目管理效率。(2)变革现有的职称评定制度,建立多元化的职称评定体系,将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和成果转化等科研活动以不同的标准进行评价。(3)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制度。稳步落实科研成果处置权改革,农业科技成果采取所有权转让和使用权许可方式进行转化所取得的收入扣除处置过程中产生的直接费用后获得的净收入,全部留归单位,纳入单位预算,实行统一管理、分别核算,处置收入不上缴国库。拥有单位可从中提取60%~95%的比例,一次性奖励给参与研发的科技人员(包括担任行政领导职务的科技人员)及其团队。

3.4 增加财政投入力度,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

资金投入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条件[18]。借鉴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投入的经验,探索建立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投入机制,包括设立协同创新专项资金,配套建立项目资金管理制度,保障专项资金的长期支持和有效使用。(1)“协同创新专项资金”主要来源于京津冀财政投资,由“协同创新联盟”组织项目实施,并负责资金管理,受农业部门和财政部门的监督审查。“协同创新专项资金”用于农业科技重大项目研究和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建设。①用于农业科技的基本研发,遵循“重点扶持、连续投入”的原则,重点支持作物新品种选育、设施农业技术、农产品物流保鲜、动植物体细胞克隆、渔业科技等农业科研重大创新项目研究。②用于科研协作平台建设,包括科研基础设施建设、仪器设备购置和升级改造、试验示范基地和实验室等建设,通过稳定、长久的投入,彻底改善京津冀农业研究的基础条件。(2)配套建立“协同创新专项资金”管理制度[19],建立严格的协同创新专项资金投入责任制和绩效评估制度,提高财政投资的投入效益。

3.5 搭建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信息网络平台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协同创新信息网络平台[20],既方便于京津冀创新主体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也便于开展科技咨询服务。首先,整合并统筹京津冀农业科技资源,将三地的科学仪器、科技文献、实验室和试验场等农业科技资源进行清查和登记,建立“京津冀农业科技数据库”,以便于京津冀开展协同创新活动。其次,建立“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公共服务信息系统”,打造协同创新主体互动交流的公共服务平台,既可为协同创新主体提供京津冀农业领域的科学数据、文献资源、科学仪器、科技成果转化、技术项目、科技报告等科技信息资源,又可提供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科技信息统计服务、行业竞争力情报服务等。通过公共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资源互补的优势,形成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1]王健,解聪,张悦玲.发挥京津冀资源优势加快现代农业发展[J].天津农业科学,2015,21(10):34-38.

[2]刘廉君,李建荣.京津冀农科院协力打造农业科技创新高地[N].科技日报,2015-05-28.

[3]秦静.聚力打造京津冀区域农业科技创新高地[N].天津日报,2015-02-16.

[4]周铮.北京着力打造“籽种之都”[J].中国种业,2011(1):6.

[5]康永兴,陈伟忠,陈霞.我国政府农业科技投入重点领域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5):1546-1549,1584.

[6]边继云.基于京津冀产业发展的河北科技合作领域及布局研究[J].特区经济,2012(8):69-71.

[7]张梅申.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科技重点领域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9):145-148.

[8]谭雅蓉,史亚军.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北京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研究[J].农学学报,2015,5(4):135-140.

[9]徐虹,梁佳.京津冀区域休闲农业旅游一体化对策研究[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4,34(6):3-6,11.

[10]贾宝红,陆文龙,信丽媛,等.论天津市现代农业自主创新体系建设[J].农业科技管理,2011,30(5):6-9.

[11]刘钒.湖北省协同创新平台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4(1):61-67.

[12]张敏,苗润莲,李梅.京津冀现代农业区域协作的战略思考[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5,29(2):5-10.

[13]秦静,周立群,贾凤伶.新形势下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农业信息,2015(12):11-16.

[14]张晨,赵志辉,刘鸿艳,等.外国经验对上海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启示[J].上海农村经济,2014(7):24-27.

[15]文魁,祝尔娟.京津冀发展报告(2015)——协同创新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16]周密.提高京津冀都市圈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J].经济纵横,2006(9):20-21.

[17]章力建,朱立志.京津冀一体化农业协同发展的思考[J].中国农业信息,2014,167(15):9-12.

[18]李文胜.以京津冀区域合作为目标,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机制[C]//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天津:北京市科协,北京市社科联,河北省科协,天津科协,2010:163-167.

[19]胡静静.农业项目投入机制和资金管理的创新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2.

[20]张锋.关于组建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的思考[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9):5-7.

Exploration the Route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tween Beijing,Tianjin and Hebei Province

WANG Li-juan,XIN Li-yuan,SONG Zhi-we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Science,Tianj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Tianjin 300192,China)

The core content and key support of Beijing,Tianjin and Hebei's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 development is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According to Beijing,Tianjin and Hebei's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ources uneven distribution,this paper proposes Beijing as innovation center,Tianjin as incubators,Hebei as support area for the application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deas.Through setting up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llianc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implement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According to Beijing,Tianjin and Hebei's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modern agriculture,the paper puts forward focus areas i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This paper proposes the safeguards which are the integration of innovative resources,improving cooperation mechanisms and innovative system,increasing financial investment and building information network platform.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collaborative innovation;innovation alliance

F323.3

A

1002-2481(2016)02-0140-05

10.3969/j.issn.1002-2481.2016.02.03

2015-10-08

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14ZLZLZF00024)

王丽娟(1983-),女,内蒙古呼伦贝尔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京津冀协同科技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京津冀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