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在学习下大学英语非正式学习体系的构建研究
2017-01-05周发忠涂慧娟雷淑华
周发忠,涂慧娟,雷淑华
(1、3江西理工大学,江西南昌330013;2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南昌330013)
泛在学习下大学英语非正式学习体系的构建研究
周发忠1,涂慧娟2,雷淑华3
(1、3江西理工大学,江西南昌330013;2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南昌330013)
文章根据泛在学习理论设计了一份关于大学英语非正式资源学习的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统计,基于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和探讨了非正式主题学习在泛在学习环境下开展的可行性,并尝试性地设计和构建大学英语课程教与学的具体环节,以期为“互联网+大学英语”的开展提供一种可能与途径。
泛在学习;大学英语;非正式主题学习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学习者的学习方式从数字化学习过渡到移动学习再到泛在学习(ubiquitous learning)。如今泛在学习已成为时下和未来较长时间内教育和相关技术学领域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泛在学习是指以泛在计算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习方式,是一种任何人可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获取所需的任何信息的学习[1],具有即时性、永久性、交互性和易访问性等特点。
由于语言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受学习环境影响,其学习需求和内容可能是即时即地发生。从教育技术上,学习者可以通过使用红外数据通信端口、带有无线电通信模块的PDA、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设备来进行学习,在某种意义上,泛在学习集中体现在一种智能终端的移动学习上。移动学习作为学习的一种补充方式,使学习方式逐渐呈现出碎片化趋势,如何利用零散的时间将学习资源聚合起来,提高学习效率,成为教学者必须关注的问题。[2]从学习环境上,Wi-Fi等无线通讯技术在校园的蓬勃发展,以及大学生拥有智能终端的广泛性,这都为建立在泛在学习基础上的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随着越来越多的英语学习者参与到移动学习中来,以移动学习为主要表现的非正式学习方式将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一种不可缺少的学习模式。为此,本文通过调查和了解大学英语基于泛在学习的非正式主题学习的现状,进而根据调查现状努力尝试设计和构建大学英语非正式主题的教学体系,开发和整合泛在学习的教学资源,最大程度激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 非正式主题学习现状调查
为了更全面了解当前大学英语泛在学习的现状,课题小组经过多次思量、精心设计拟出一份对应的调查问卷,就关于大学英语学习者如何利用各种无线端口、智能终端连接等泛在计算技术开展关于非正式主题学习模式进行调查和分析,并通过对问卷调查部分学生进行半结构的深度访谈,以辅助问卷调查的效果。此次问卷调查对象是课题小组所在江西理工大学软件学院随机抽取的2015级软件会计1班、软件土木2班、软件机电1班和软件开发1班共126个学生,调查以匿名方式进行,所涉及问题均以0-5分的等级制形式打分,最终有效问卷122份,通过SPSS16. 0数据统计各个变量的百分比、均值和标准差等主要数值,具体结果参见下面系列表格。
这次调查主要集中在下面六大块内容:(S1)对自己英语学习需求的了解程度评价;(S2)查找适合学习资源来学习英语的评价;(S3)对查找的学习资源是否满足自己学习要求的评价;(S4)对自主学习过程的思考、分析和总结的评价;(S5)对四六级培训、语言专项技能培训、考研培训等学习方式的有效性评价;(S6)对参加某个英语培训班以提高自己英语水平的可能性评价。
表1 非正式主题学习变量评价所占百分比表
表2 非正式主题学习变量描述性统计表
从表1和表2的数据看,首先,学生在非正式资源学习中自主性学习方式评价最高(均值3.22);其次,学习者是对自己寻求学习资源和满足个人自主学习需求比较满意(均值皆为3.19),持支持的比例较高;但是,学生普遍对准正式主题的培训学习方式热度较低(均值为2.44)。由此可见,学生在比较了解自身英语需求和目标的基础上,更倾向于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通过多渠道查找资源为自己英语学习服务。
2 泛在学习下的非正式主题教学体系
2.1 课程设计
根据学习者学习目的、学习时间、学习资源和学习评价等不同,其学习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正式的课程学习、非正式主题学习,后者基于个体学习自由度、获取学习资源和教师角色定位的变化,又可细分为非正式资源学习和准正式主题学习。本研究基于泛在学习的理论和技术,试图在非正式主题的教学体系上尝试进行课程设计。
非正式学习(Informal Learning)不同于非正规学习(Non-formal Learning),广义上说,前者指的是涵盖各种结构式学习场景的学习方式,它既没有固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也没有相应的学历资格证书。它们一起构成了由OECD提出和认定的三种学习风格。非正式学习的形式主要有幼儿课程、社区教育、体育项目、研讨会课程学习、成人教育课程和职业继续教育[3]。严格意义上讲,非正式资源学习是一种自主性学习,学习者根据个体学习需求,寻求符合学习的资源,通过学习,学习者可能会进行思考、分析和总结,甚至编写新的资源并反馈到学习系统中,形成新的共享资源。这种学习方式极好地弥补了正式学习的不足,填补了课外学习时间,并最终组成一个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的泛在学习网络系统。通过多种学习端口接入和管理,非正式资源学习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非正式资源学习设计图
非正式学习包含了学习者自身(学生)设立课程学习目标和大纲目的非正式资源学习和有关培训机构定制教学目的的准正式主题学习。为了突出泛在学习资源易获取性、即时性和交互性,本研究在设计非正式学习平台时,既要考虑到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方面的课外延伸学习,又要兼顾培训机构等倡导的培训辅助教学学习,两者都要以学生个性需求为出发点设置相关学习资源和评价机制。首先在技术上,平台通过服务器端和学生客户端联接WAP等网络技术为不同学生提供各种模块化学习数据包等资源,如在微信平台的建设与管理中,既要设计好手机和笔记本移动设备、台式电脑固定设备和浏览器、微信应用软件等终端接口,又要建设好微信第三方、HTML等次接口服务;既要有便于教与学信息反馈和考核评估的学生信息内部管理端口,又要提供资源学习的外部管理端口。其次在学习功能上,教师、学生或相关培训机构需要开发和组建大学英语课程要求下的各个学习技能理论和实践等知识资源,以满足学生通过移动网络学习等手段来进行时时、处处个性化学习。同时,各个学习模块具备可以相互交互、互为补充的功能。同样地,在英语教学微信平台设计时,通过权限管理和服务管理,规划和建设好各类学习资源数据包,如语音包、视频包、课件包、语料包和辅助资源包等。最后,在考核评估上,学习系统既能体现学生在整个自主学习或培训过程中学前、学中和学后三阶段的参与、交流和测试的评价,包括形成性和终结性两类评价方式,又能对提供资源和过程管理的教师或培训机构进行考核,从而达到一个有效的教与学过程。
总之,非正式学习是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项目培训为辅的课堂外学习活动,为了在泛在学习环境下更有效、更实时开展课堂延伸的教与学,这一学习模式设计既要重视资源的系统性、有效性和适应性,又要强调整个系统网络的维护和易操作性,只有这样,学生的非正式资源学习才能顺利长久进行,从而更好地为正式课堂学习服务,以达到课程教学要求。
2.2 考核和评价
外语泛在学习的评价属于教育评价的子范畴,具备教育评价的三个方面的含义:价值判断、评价发展、参照标准。[4]本文将依照2007年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相关要求和标准,对泛在学习下大学英语非正式主题学习模式尝试构建其中具体要素的考核评价框架。
非正式学习的考核要素主要涵盖学生课后学习参与和完成程度、学习平台(系统)或培训机构提供的资源与服务以及学习效果分析。首先是学生在泛在学习环境下的非正式学习参与度和有效度。学习者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根据自身的需要和个性发展为基础,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控制,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从而转化为自身的知识储存,以便于自身的终身学习。[5]既要计量学生在利用相关学习平台(如供移动学习的微信学习平台)进行大学英语学习所投入的时间,又要考核任务或模块学习中任务的完成质量,这些数据必须都能在学习平台(系统)中以具体的数据体现。其次是对学习平台(系统)的考核与评价,这是各项考核中的重点,需更加量化。这项评估有平台(系统)端口管理、模块管理等技术上的量化考核,如有哪些易操作的端口接入,有什么具体的学习层次或模块,学习模块的个性化和人性化,还有平台(系统)信息资源的接入、应用、升级、数据分析能力等;同时也要量化考核评价以教师为主的团队或培训机构所提供(上传)学习资源的真实性、易获取性、交互性、即时性等泛在特点体现程度。“在网络教育中,教师的主导性非常重要,并非数字科技下的被动参与者”[6]最后,在学生学习效果考核上,即可通过平台(系统)功能设置来完成整个学习过程的监控并以数据体现,也可让教师或团队以传统的笔试或口试等手段来评估学生在这一学习模式下的效果。
总之,非正式学习的考核与评价更能反映学生学习大学英语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因为非正式学习所花费的时间和努力比正式学习多得多。多伦多大学教育家Allen Tough认为,成人(含大学生)在学习和改变所做的有效努力,70%来自于非正式学习,平均每周花15小时来进行自己的非正式学习。[7]所以,这一阶段的评估尽可能做到系统、有效和全面。
3 结语
泛在学习既是一种学习理论,也是一种学习模式,它既为课程教学的正式与非正式学习模式提供一次理论借鉴意义的尝试与指导,又给如今互联网+泛在环境下的学习者摸索一条便捷有效学习知识、充实自我的途径。尤其在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倡导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和建设各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课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背景下,大学英语各参与者可以充分利用时下发达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大学生设计和规划一套“人人处处时时”的泛在学习教学体系,让大学英语的教与学更具实效,大学生的英语应用操作能力得以更好体现。
[1]杨孝堂.泛在学习:理论、模式与资源[J].中国远程教育,2011(6):69-73。
[2]唐文鹏,荆媛.微信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3):2-4
[3]Eaton,Sarah Elaine.Formal,Non-Formal and Informal Learning[J].Online Submission,2010(3):36.
[4]付道明,吴玮.有效性外语泛在学习:生成模型、系统结构及其评价[J].外语电化教学,2014(156):41-47.
[5]何苑.Web2.0时代的媒体变化与非正式学习环境创[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7):98-100.
[6]府榕.高校网络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73-74.
[7]Tough,Allen.Reflections on the Study of Adult Learning. NALL Working Paper[J].University of Toronto:Ontario Institute for Studies in Education.1999:No.8.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English informal learning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biquitous learning
ZHOUFa-zhong1,TUHui-juan2,LEI Shu-hua3
(1,3.Jiangxi UniversityofScience and Technology,Nanchang,Jiangxi,China 330013; 2.Jiangxi UniversityofFinance and Economics,Nanchang,Jiangxi,China 330013)
In the light ofubiquitous learningas a theory,this paper makes a questionnaire about informal learning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with a relatively superficial analytic statistics.Then it is an attempt to analyze and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of designing and developing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system by utilizing of related technologies of ubiquitous learning.Hopefully,it may propose an experimental wayofteachingand learning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Internet+College English.
ubiquitous learning;college English;informal thematic learning
10.3969/j.issn.2095-7661.2016.04.030】
H319.3
A
2095-7661(2016)04-0094-03
2016-06-01
2014年江西理工大学教改课题“基于泛在学习的软件学院公共英语教学体系构建研究”阶段成果(课题编号:XJG-2014-24)。
周发忠(1977-),男,江西南昌人,江西理工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与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