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用硬度检测方法及其在钛合金中的应用

2017-01-05田晨超

关键词:氏硬度压痕钛合金

张 娟, 李 鹏, 许 飞, 田晨超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材料分析中心, 西安 710016)

常用硬度检测方法及其在钛合金中的应用

张 娟, 李 鹏, 许 飞, 田晨超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材料分析中心, 西安 710016)

硬度的测定是材料在力学性能研究中最简便、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可以在各种形状和尺寸的试件上进行试验,不需要特别试样,并且与材料抗拉强度有近似的正比关系.通过汇总前人的研究结果,对比了布氏、洛氏、维氏、努氏、韦氏、巴氏、肖氏、里氏几种常见硬度的测试方法、应用范围及特点,对于最常用的布氏、洛氏、维氏简述了测试原理、计算公式、执行标准及这3种硬度值之间的换算方法.还简述了硬度在钛及钛合金中的应用情况,并列出了常用的钛合金的硬度情况.

硬度测试;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钛合金

硬度是评定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最常用的指标之一.硬度的实质是材料抵抗另一较硬材料压入的能力,广泛应用于金属性能检验、热处理工艺质量监督和新材料的研制.金属硬度检测主要有两类试验方法.一类是静态试验方法,这类方法试验力的施加是缓慢而无冲击的.硬度的测定主要决定于压痕的深度、压痕投影面积或压痕凹印面积的大小.静态试验方法包括布氏、洛氏、维氏、努氏、韦氏、巴氏等.其中布、洛、维三种试验方法是应用最广的,洛氏硬度试验又是应用最多的,据统计,目前应用中的硬度计70%是洛氏硬度计.另一类试验方法是动态试验法,这类方法试验力的施加是动态的和冲击性的,主要包括肖氏和里氏硬度试验法.动态试验法主要用于大型的、不可移动工件的硬度检测.表1列出了常用硬度测试方法的相关信息.

表1 常用硬度测试方法[1-29]

注:(1)锥角为120°的金刚石圆锥体;(2)直径为1.588 mm的淬硬钢球;(3)两相对面间夹角为136°的金刚石四棱锥体;(4)对面角分别为172.5°及130°的四角棱锥金刚石压头.

本文针对最常用的洛氏、布氏、维氏硬度三种测试方法的原理及特点做简单的介绍和分析,并介绍典型的钛及钛合金的硬度范围及特点.

1 洛氏、布氏、维氏硬度测定原理和方法

1.1 洛氏硬度

洛氏硬度试验由美国S.P.Rockwell和M.Rockwell于1919年提出,是最常用的硬度试验方法之一.

如图1所示,采用金刚石圆锥体(锥角为120°)和采用淬火钢球(直径为1.588 mm)做压头,加预载荷P0,得压痕深度h0,再加主载荷P1,压痕深度增量为h1,P1卸除后,得到压痕深度残余增量e,用一个常数k减去e来表示硬度值以符合数值愈大硬度愈高的习惯,并规定每0.002 mm为一个硬度单位[27].

(1)

主要执行标准有:GB 230.1-2009[30]等.

由于洛氏硬度试验所用载荷较大,不宜用来测定极薄工件等硬度,常用表面洛氏硬度试验方法,其原理与一般洛氏硬度试验方法相同,区别在于该法所使用的金刚石圆锥压头和表盘指示器更为精密;其初始载荷减为3 kgf,总载荷分别减为15、30和45 kgf.

图1 洛氏硬度试验原理

图2 布氏硬度试验原理

1.2 布氏硬度

布氏硬度试验是1900年由瑞典J.B.Brinell提出的,也是最常用的硬度试验方法之一.原理为将直径为D的淬火钢球或硬质合金球以一定的载荷F压入试样表面,经过规定的保持时间后卸除载荷,测量压痕直径(图2),按公式(2)计算硬度值.

(2)

主要执行标准有:GB/T 231.1-2009[31]等.

工厂日常检验大锻件、大铸件和钢材时,为了免除切取试样,可采用锤击式简易布氏硬度计,如图3所示,按公式(3)计算硬度值.

(3)

该方法执行标准JJG 411-1997[32].

1.3 维氏硬度

维氏硬度是1925年由英国的R.L.Smith和G.E.Sandland提出的.维氏硬度测定原理基本上和布氏硬度相同(图4),所不同的是维氏硬度采用了锥面夹角为136°的金刚石四方角锥体.这时由于压入角φ恒定不变,使得载荷F改变时,压痕的几何形状相似.因此,理论上任意载荷下硬度值相同,这是维氏硬度试验最主要的特点.

(4)

主要执行标准有:GB/T4340.1-2009[33]等.

维氏硬度试验按试验力大小的不同,细分为3种试验,即:维氏硬度试验、小负荷维氏硬度试验和显微维氏硬度试验.显微硬度应用非常广泛:测定金属及合金中各组成相的硬度,可研究金属表面层性能,研究晶粒内部不均匀性等.显微硬度易受到试样表面层的影响,因此应按金相试样制备,最好采用电解或化学抛光以排除加工硬化的影响.

图3 锤击式简易布氏硬度计

图4 维氏硬度试验原理

2 洛氏、布氏、维氏硬度之间的相互换算

黑色金属的硬度转换目前可以参照相关的标准[34],同时对于常用硬度值之间的转换,也有研究[35-36]参考标准中数据回归或推导出了换算公式,见表2.

表2 常用硬度换算方法[37]

3 典型钛及钛合金的硬度

在普通的钛及钛合金棒材标准中,例如GB/T 2965-2007、GJB2218A-2008、GJB1538A-2008中,并未将硬度作为验收标准,而在要求较高的发动机及锻件标准中,例如GJB2744A-2007、GJB494A-2008,则要求硬度作为验收依据,钛及钛合金的硬度值较低.因此,通常检测布氏硬度或洛氏硬度.

对于设计单位来说,硬度数据是必不可少的参考值,因此在新材料开发时,往往将各种状态的硬度数据进行测试并汇编成册,作为设计的依据.表3列出了典型钛及钛合金的硬度值.

表3 典型钛及钛合金的硬度值[39]

[1] 韦斯特布鲁克.硬度试验科学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1987:1-300.

[2] 福田腾已.超微小硬さ試験[J].Journal of Material Testing Research Association of Japan,1998,43(1):11-15.

[3] 韩增虎,张俊秋,劳技军,等.材料力学性能的微压入测试方法[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01,37(8):338-341.

[4] WILDE H R.Introduction of martens hardness HM:An internationally accepted designation for hardness under test force[J].Materialprufung,2000,4(11/12):468-470.

[5] HERRMANN K.Progress in determination of the area function of indenters used for nanoindentation[J].Thin Solid Films,2000(377/378):394-400.

[6] HERRMANN K.Characterisation of the geometry of indenters used for the micro-and nanoindentation method[J].Measurement,2001,29(3):201-207.

[7] POLZIN T H.World-wide unified scales for the rockwell hardness test:aim,work to be dong,blocks and indenters to be used[J].Materialprufung,1999,41(4):141-143.

[8] THOMAS POLZIN.World-wide unified scales for the rockwell hardness test-results of the round robin test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laboratories[J].Materialprufung,2000,42(11/12):460-467.

[9] 龚宇昌.求洛氏硬度试验试样或试验层最小厚度的方法[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1993,29(4):9-9.

[10]张斯斯.洛氏硬度试验中加荷速度和总负荷保持时间的选择[J].现代计量测试,1998(2):55-58.

[11]郭宪臣.洛氏硬度计的使用[J].上海计量测试,2004(1):25-25.

[12]王昕.洛氏硬度试验误差来源及防止方法[J].山东煤炭科技,2002(5):38-38.

[13]陈卓人,魏毅静,丁富连,等.洛氏硬度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03,39(12):626-630.

[14]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学会《热处理手册》编委会.热处理手册(第四卷):热处理质量控制和检验[S].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1-799.

[15]杨涛.影响显微硬度测量的压痕尺寸效应[J].贵金属,2000,21(3):41-44.

[16]彭敬云.“硬度”的物理量名称和符号[J].冶金标准化与质量,1999(2):45-47.

[17]陈恒庆.新世纪硬度试验技术的发展[J].冶金标准化与质量,2002(5):1-4.

[18]陈恒庆.超微压痕硬度试验的现状与动向[J].冶金标准化与质量,1999(1):59-61.

[19]陈训浩.硬度测试中的几个疑区[J].冶金标准化与质量,1996(5):45-48.

[20]沈桂琴.光学金相技术[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2:1-324.

[21]石心余,周仲荣.一种新的表面形貌检测方法[J].润滑与密封,2002,31(3):77-79.

[22]王从曾,刘会亭.材料性能学[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45-50.

[23]杨迪,杨辉其,周培贤,等.金属硬度试验[M].北京:计量出版社,1983:1-9.

[24]虞伟良.硬度测试技术的新动态与发展趋势[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03,39(8):401-405.

[25]林昭淑.金属学与热处理实验[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6:1-154.

[26]沈伟.洛氏硬度和表面洛氏硬度[J].热处理,2003,18(1):12.

[27]束德林.金属力学性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67-75.

[28]韩德伟.金属硬度检测技术手册[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1-439.

[29]李久林.金属硬度试验方法国家标准(HB、HV、HR、HL、HK、HS)实施指南[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1-186.

[3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 230.1-2009金属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3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T 231.1-2009金属布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32]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JJG 411-1997锤击式布氏硬度计检定规程[S].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4.

[3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T 4340.1-2009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34]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GB/T 1172-1999黑色金属硬度及强度换算表[S].中国标准出版社,1999.

[35]王庆山.洛氏及表面洛氏硬度换算经验公式[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1995,31(4):32-34.

[36]朱光明.不同硬度关系换算[J].金属加工:热加工,2015(1):1-2.

[37]邹武装.钛手册[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338-375.

[责任编辑 马云彤]

Frequently-used Methods of Hardness-testing andIts Applications in Titanium Alloys

ZHANG Juan, LI Peng, XU Fei, TIAN Chen-chao

(Analysis Center for Materials Research, Northwest Institute for Nonferrous Metal Research, Xi’an 710016, China)

Hardness test is one of the most convenient and widely-used methods because it can be implemented directly on workpieces of various shapes and dimensions rather than making specific specimens. In addition, it is proved that hardness is in direct proportion to tensile stress approximately. Present work shows the information of Brinell, Rockwell, Vicker, Knoop, Wechsler, Barcol, Shore, Dietmar hardness, include test requirements, range of application, advantages as well as disadvantages. And the principles, formulas, standards and conversions of Brinell, Rockwell, Vicker hardness which are most widely used are introduced briefly. Furthermore, the hardnesses of titanium and titanium alloys are also listed.

hardness-testing; Brinell hardness; Rockwell hardness; Vickers hardness; Titanium alloys

1008-5564(2016)06-0017-05

2016-08-10

陕西省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平台项目(2016FWPT-11)

张 娟(1981—),女,四川成都人,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材料分析中心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材料物理学力学性能研究.

TG146.23

A

猜你喜欢

氏硬度压痕钛合金
抗压痕透明粉在精车铝轮毂上的应用研究
准静态纳米压痕的理论基础与数据分析
建筑钢结构用钢材硬度与强度之间的关系
TC4钛合金扩散焊接头剪切疲劳性能研究
准确测试SA-213M T22钢薄壁管洛氏硬度的方法
“神的金属”钛合金SHINE YOUR LIFE
准静态压痕力作用下复合材料层压板损伤分析方法
钛合金结构件变进给工艺分析
金属标准块显微维氏硬度检测中的不确定度评定
星形轮压痕作为喷墨打印机个体识别依据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