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花渐欲迷人眼
2017-01-05本刊编辑部
文/本刊编辑部
不久前,《航空世界》的一位编辑,参加了一次国内几大军事科普类媒体的编辑记者交流会。会上的热点话题之一,便是时下的“新媒体”大潮。
会上,一位来自资深军刊的老编辑,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这位老编辑所在的杂志,有一位忠实读者,从初中开始便订阅杂志,后来通过该杂志的“编读往来”栏目,和杂志的众多编辑、记者通信,成为了大家的好朋友。就是在杂志的几位老编辑鼓励之下,这位读者立志把国防和国家安全研究,作为自己终身的事业。如今,这位读者已经大学毕业,正在国外某著名智库读书深造,并在学业之余,在社交网站上创办了自己的新媒体平台。眼下,这位读者创办的新媒体,已经成为了这本杂志新入行编辑记者必读的军事新媒体之一。连这位老编辑自己,也成为了这家新媒体的忠实粉丝。
这个故事,很好地说明了今日众多军刊所面临问题的根源:不是刊物本身变了,而是世界变了,读者变了。
曾经,作为国家正规出版物的军事科普类杂志,以高度的专业性、权威性和时效性,成为了众多军事爱好者获取军事资讯、了解国防知识的最可靠的平台之一。杂志与读者之间,是学习对象与学习者的关系。
如今,“老资格”的军刊,已经有着三四十年的办刊历史,《航空世界》,也走过了二十年的办刊历史。曾经的老读者,已经有不少成长为比杂志编辑们水平更高、业务更精深的国防领域专业人士;而新一代的中国军事爱好者,在信息接受和阅读方式上,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互联网普及了,信息传递更快了,中国军迷想了解国外新式武器的性能参数,不必再去一本本地翻杂志,搜索引擎上键入几个关键词即可;社会富裕了,老百姓有钱了,中国军迷也不再只通过杂志的老照片,去了解珍珠港、诺曼底和斯大林格勒,一本护照一张飞机票,多少军事爱好者就这样一个战场一个战场,重温了气势磅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移动互联技术的冲击之下,阅读变成了一个个性化、私密化的过程,军事爱好者们也不再通过杂志的“读者天地”“读者信箱”来实现交流,而更愿意选择微信、微博和头条号,分享自己对军事问题的见解,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正是移动互联技术带来的生活方式和阅读习惯的改变,催生了雨后春笋般的军事新媒体。投身潮流之中,未必能成为弄潮儿,但面对“新媒体时代”浪潮的奔流涌动,回避和无视绝非明智之举。积极地学习,坦然地面对,才能在大潮中探索出一条军事科普刊物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