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污染较轻行业产品国际贸易格局研究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2017-01-05闫奕荣

财经问题研究 2016年12期
关键词:国际贸易规制边缘

闫奕荣

(西安交通大学 经济与金融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9)

污染较轻行业产品国际贸易格局研究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闫奕荣

(西安交通大学 经济与金融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9)

根据“污染避难所”假说,环境规制的严格程度会影响一个国家的贸易优势,从而影响其世界贸易格局。本文采用了2013年34个国家的样本,从污染较轻行业产品出口的角度出发,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在当前世界范围内实施日益严格的环境规制制度的背景下,世界各国参与污染较轻行业产品贸易格局的状况,探索现代世界贸易体系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中国、美国和西欧等国家处于污染较轻行业贸易的核心区域;土耳其、巴拿马和哥伦比亚等国家处于污染较轻行业贸易的边缘区域;巴西和南非等国家处于污染较轻行业贸易的半边缘区域。随着对环境质量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各国迎来了污染较轻行业的发展机遇,各国应根据目前所处的贸易格局中的地位,调整国家发展战略,从而抓住从边缘区域跃升至核心区域的重要契机。

污染较轻行业;国际贸易格局;社会网络分析;环境规制

一、引 言

国际贸易秩序是指各经济体参与国际贸易需遵循的规则与规范以及各经济体遵循国际贸易规则与规范的状态,其中规则与规范是基础。当今国际贸易主要有三个层次的规则与规范:一是以世界贸易组织(WTO)为框架的全球多边贸易规则与规范;二是以各类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和区域贸易协定(RTA)为框架的双边或区域贸易规则与规范;三是某国或地区对其贸易实施的单边管理制度。各经济体遵循国际贸易规则或规范的状态既取决于规则本身的合理性与强制性,也取决于各经济体的实力变化与利益博弈。国际贸易秩序的演变主要取决于三大因素:国际贸易格局的结构特征与分化状况、贸易体之间的力量对比与权力分配、贸易体内部的经济状态及政策取向。从根本上讲,国际贸易秩序演变是国际贸易格局变化的内在要求与外在反映。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国际贸易协议的内容不断影响世界各国的贸易格局,而相应的隐性贸易规范内容也同样影响着世界贸易格局演化趋势。随着世界范围内环境规制程度不断提高,世界工业和贸易格局也逐渐发生变化:发达国家从曾经具有比较优势的“污染密集型”行业转向“污染较轻”行业,然而,它们的产品消费结构却并没有随着产品生产结构发生变化——通过进口的方式消费污染品,却不需要承担污染的成本。部分学者将这种现象归因于20世纪70年代末发达国家普遍实行的严格环境规制。由环境规制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主要围绕着“污染避难所假说”以及“污染避难所效应” 逐步展开。

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环境规制水平及环境规制成本的差异将越来越明显。如果这种环境差异能够影响国际贸易优势,那么将促使污染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流动。此时,一个国家的环境规制程度很可能对另一个国家的环境质量造成影响。那么,环境规制是否影响了污染密集型商品的比较优势?以及这种比较优势能否影响到国际贸易模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很多学者对环境规制是否影响了全球贸易模式给予了特别的关注,但结论并不一致。这些研究也存在着采用的数据大都较早,而环境规制对贸易的影响作用又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等问题。鉴于大多数研究均从污染密集型行业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进行,验证是否存在“污染避难所效应”。有研究表明,污染密集型行业产品的贸易流向主要取决于要素禀赋驱动,即资本、劳动力、自然资源以及环境规制程度。由于大量研究并没有发现支持“污染避难所”的证据,而环境规制严格的国家能够从环境质量的改善中受益,并且能够在发展环境敏感型工业的过程中产生比较优势。因此,严格的环境规制是否会带来污染较轻行业产品的比较优势呢? 由于一国实行严格的环境规制制度使得国内商品生产厂商通过技术改进,增加资本投入等方式生产清洁产品,在中长期内,相对于污染行业,生产污染较轻行业产品将会具有治污成本下降的优势,由此形成了该国环境禀赋优势,从而形成该国污染较轻行业产品出口贸易的比较优势。

二、文献综述

21世纪初期,欧盟首先开始实施了严格的环境规制措施。Dasgupta等[1]认为环境规制对南北国家贸易比较优势、污染行业产业国际间转移和发展中国家企业竞争力等方面均产生影响。目前,国内外学者针对环境规制对国际贸易竞争力影响的相关研究仍未形成一致结论。Siebert[2]经过实证研究表明,实行较为宽松的环境规制的国家,由此而拥有了较好的环境禀赋,根据要素禀赋理论,一国拥有较好的要素禀赋时,该国的产品具有了贸易比较优势。实行较为严格的环境规制国家会减少污染密集型行业产品的产出比例,而发展中国家由于实施较为宽松的环境规制制度,将会提高污染密集型行业产品的产出比例,以此充分获得世界贸易的比较优势;在实施相同严格程度的环境规制下,国内环境友好型技术逐步提升,市场调控手段比政策调控手段具有更高的效率,能为一国产业发展带来比较优势[3];然而,世界贸易的比较优势并不取决于既定的技术和偏好不变时达到最优化的状态,因此,一国可以通过实施严格的环境规制制度,促进国内技术创新,获得优先的比较优势[4]。另一部分学者从环境控制成本的角度切入,研究结果表明:国内污染行业产品出口的比较优势会受到严格的环境规制制度的削弱[5];而Porter[6]通过实证研究指出,经过合理设计而制定的环境规制制度可以激发国内被限制的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改良生产工艺,从而提高企业生产效益,相比于他国不受环境规制制度限制的企业,技术创新能为企业提供绝对的竞争优势。

目前,随着全球贸易经济的深入发展,贸易自由度越来越高,因此,为了赢得贸易比较优势,各国尤其是急需发展的低收入国家纷纷降低国内环境规制标准,所以实施比较严格环境规制制度的国家被迫将其污染行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使发展中国家沦为发达国家污染行业的污染避难所。Mongelli 等[7]通过考察意大利的环境与能源数据,得出发达国家倾向对发展中国家进行隐形碳排放和隐形能源消耗转移的结论;然而,Soras等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只会暂时成为发达国家的污染避难所,因为在企业成本中,环境成本占比不高,并不会对一个企业的生产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只有少部分的污染品行业会进行转移,而且随着全球对环境重视程度日益加深,制定越来越严格的环境规制制度也将会是发展中国家的必然选择。究竟环境规制对中国参与全球贸易竞争产生什么影响,陆旸[8]通过分析全球34个国家的贸易数据,考察环境规制的强度对污染密集型行业产品的贸易比较优势的影响,但并没有发现充分证据证明存在正向的影响关系,该文还对内生环境变量进行估计,发现内生环境变量作为环境规制指标时,显著提高了钢铁行业、纸制品行业和化工行业等部分污染行业的国际贸易比较优势。吴玉萍等[9]通过研究表明,中国应建立环境对贸易影响的评价标准,适时通过调整政策,降低环境对贸易产生的消极影响。刘安平和彭水军[10]通过对国内贸易数据考察认为,中国并没有成为发达国家的污染产业避难所。

为了观察世界各国污染较轻行业产品国际贸易格局的演化状况,分析环境规制的程度是否影响一国的贸易比较优势,从而进一步影响世界贸易格局的演化趋势,本文试图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究各国污染较轻行业产品的国际贸易格局,以此寻找相关证据,从而分析环境规制制度的严格程度是如何影响一国处于现代世界体系的核心、边缘和半边缘的地位。

三、社会网络分析与现代世界体系理论

社会网络分析是源于图论的一种分析方法,从微观角度研究个体之间互动的关系及其发展变化过程,主要通过定量指标来描述既定对象之间形成的互动结构关系,既要反映整个网络结构的特性,也要反映个体对象在网络结构中的位置。我们把参与污染较轻行业产品贸易的各个国家主体作为社会网络中的节点,它们之间通过产品进出口形成的连接关系用连线表示,世界各国的污染较轻行业产品贸易便构成了社会网络系统,也就是污染较轻行业产品世界各国贸易格局。因此,可以通过分析节点的相对位置和相互作用关系对污染较轻行业产品世界各国的贸易活动进行研究。

社会网络分析中的核心—边缘(Core—Periphery)结构分析的目的是研究社会网络中哪些节点处于核心地位,哪些节点处于边缘地位。核心—边缘结构分析具有较广的应用性,可用于分析精英网络、科学引文关系网络以及组织关系网络等多种社会现象中的核心—边缘结构。根据关系数据的类型(定类数据和定比数据),核心—边缘结构有不同的形式。定类数据和定比数据是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一般来说,定类数据是用类别来表示的,通常用数字表示这些类别,但是这些数值不能用来进行数学计算;而定比数据是用数值来表示的,可以用来进行数学计算。如果数据是定类数据,可以构建离散的核心—边缘模型;如果数据是定比数据,可以构建连续的核心—边缘模型。

沃勒斯坦的《现代世界体系》一书中提到,“中心、边缘、半边缘”是现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结构性要素”。16世纪,开始在西北欧出现了以经济为“中心”而非政治“中心”形成的“世界性体系”,即“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中心是体系的轴心、主导,是当时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但是,由于体系的开放性,生产技术的传播也比较迅速和自由,从而导致中心的不稳定性,中心不断地随技术先进性的转移而更迭。边缘是相对于中心而言,按生产程度来说,即是生产初级产品和原材料的地区。边缘区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世界经济体的发展过程引起了技术进步,边缘区会变成半边缘区或中心区。在中心区与边缘区之间有一个特定的区域即半边缘区。这个区域中有些在某个经济体中曾属于早期类型的中心区,比如西班牙和意大利;有的过去是边缘区,后来上升为半边缘区。半边缘区代表了从中心到边缘这个连续统一体中的一个中间点,因此,半边缘区往往兼有中心区和边缘区的双重特征,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方面表现出更多的复杂性[11]。根据社会网络分析理论与现代世界体系理论,本文将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中的核心—边缘分析技术,以研究污染较轻行业产品的国际贸易格局的现状。

四、污染较轻行业的确定

笔者试图参照污染密集型行业的确定方法来确定污染较轻行业,文献中存在两种基本方法确定污染密集型行业:第一种方法是估计产品的污染密度,即单位产出的污染排放量;第二种方法是采用“污染治理和控制支出”(Pollution Abatement and Control Expenditures,PACE)。第二种方法是通过计算生产者的污染成本负担大小,来确定污染密集型行业,即单位产出PACE高的行业为污染密集型行业[12]。Low[13]计算了美国各行业的相对污染治污成本。在此基础上,Busse[14]根据这一计算结果,对污染行业进行划分,即PACE在总成本中所占比重高于1.8%的行业最终确定为污染行业。本文将继续使用Busse[14]对污染行业的分类标准,把PACE在总成本中所占比重低于0.15%的行业最终确定为污染较轻行业。它们分别是烟草行业,它的PACE值为0.14%;纺织行业,它的PACE值为0.14%;钟表行业,它的PACE值为0.05%;通讯自动化设备行业,它的PACE值为0.04%和0.08%;制鞋行业,它的PACE值为0.11%。

五、污染较轻行业国际贸易网络格局

为了从直观上了解34个国家各个污染较轻行业国际贸易情况,本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五类污染较轻行业国际贸易网络格局,分析各国在各行业贸易网络中的特征,从网络分析的角度出发,揭示各国在五类行业中的贸易地位,本文数据来源于UN Comtrade数据库,选取2013年34个国家五类污染较轻行业的进出口贸易数据。

在烟草行业的国际贸易网络中,本文研究的34个参与国中,各国的烟草行业贸易网络出度如表1所示(由于篇幅问题,仅选取了出度不小于20的国家)。烟草行业贸易网络出度指的是一国向其他国家出口烟草商品的国家数目。笔者认为,出度不小于20的国家为在烟草行业贸易网络中的活跃者,也是在烟草行业出口贸易中获得较大优势的国家。在烟草行业的国际贸易网络中,巴西、德国和荷兰活跃度最高,获得较大的出口优势。以此类推,如表1所示,在纺织行业所选取的17个国家国际贸易网络中,中国的活跃度最高,获得较大的出口优势。在钟表行业所选取的15个国家国际贸易网络中,东亚、西欧和北美国家活跃度较高,获得较大的比较优势。在通讯自动化设备行业的国际贸易网络中,中国、美国、德国、韩国和英国活跃度很高,获得较大的比较优势。在制鞋行业的国际贸易网络中,中国、巴西和西欧的部分国家活跃度很高,获得较大的比较优势。

表1 污染较轻行业国际贸易出度频数分布

续表

而研究各国在烟草行业国际贸易网络所处的地位,本文运用各国进口和出口总量数据绘制了烟草行业国际贸易网络格局图。*受篇幅所限,本文将图形省去,有需要者请与作者索要。由图形可知东亚、东欧和北美部分国家处于烟草行业贸易网络核心区域,大多数南美和西欧国家处于烟草行业贸易网络的半边缘区域和边缘区域。以此类推,中国、南非、巴西和部分欧洲国家处于纺织行业贸易网络核心区域,大多数东亚和东欧国家处于纺织行业贸易网络的半边缘区域和边缘区域。东亚、北美和西欧部分经济较发达国家处于钟表行业贸易网络核心区域,大多数经济发展速度较慢的国家处于钟表行业贸易网络的半边缘区域和边缘区域。美国、中国和西欧的部分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处于通讯自动化设备行业贸易网络核心区域,大多数经济发展速度较慢的国家处于纺织行业贸易网络的半边缘区域和边缘区域。北美、中国和西欧的部分经济较为发达国家处于制鞋行业贸易网络核心区域,大多数经济发展速度较慢的国家处于制鞋行业贸易网络的半边缘区域和边缘区域。

六、结论与展望

1.结论

首先,作为出口大国,中国在纺织品行业、钟表行业、通讯自动化设备行业和制鞋行业具有出口比较优势,处于行业国际贸易体系的核心区域,随着世界环境规制制度严格程度的不断提升,中国仍然保持了在污染较轻行业产品出口中的贸易优势。根据“污染避难所”假说,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发达国家日益严格的环境规制程度,中国有可能沦为发达国家的污染行业产品生产的提供者,中国出口的贸易重心会倾斜到污染行业产品出口中。但是根据本文对污染较轻行业产品出口的社会网络分析可知,中国处于四类污染较轻行业产品国际贸易体系的核心区域,从侧面反映出了并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中国沦为发达国家“污染避难所”。随着环境规制严格程度的不断上升,促进中国污染较轻行业产品生产进行技术升级,从而获取较低的生产成本,最终保持污染较轻行业贸易的世界地位。

其次,在五类污染较轻行业产品贸易格局中,处于核心区域的分别有西欧国家、美国以及日韩等发达国家。随着各国实施越来越严格的环境规制制度,各国要保持自身的世界贸易地位,也应从促进污染较轻行业产品生产贸易的方面着手,不断提升对环境质量的重视程度,为污染较轻行业产品的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而处于边缘区域的国家有土耳其、巴拿马和哥伦比亚等国家。处于边缘区域的国家,在污染较轻行业贸易中缺乏比较优势,随着环境规制程度的进一步严格,新一轮世界贸易地位将经历重新洗牌,边缘区的国家,应抓住发展污染较轻行业的机会,通过赢得污染较轻行业的贸易优势来提升自身国际贸易地位。而处于半边缘区域的国家,如巴西和南非等,相对于边缘区域的国家而言,国内有更多的资源以及技术支撑其发展污染较轻行业,应抓住从污染较轻行业发展核心区域扩散的资本与技术,促进国内污染较轻行业的发展,争取在新一轮全球贸易经济竞争中,跃升至国际贸易的核心区域。

2.展望

值得注意的是,在经验分析中,本文在选取污染较轻行业时运用Low[13]计算美国各行业的相对污染治污成本的方法来确定污染较轻的五个行业。Low[13]所用的数据是1992年的数据,而由于1992年的污染较轻行业较多属于制造业,而目前人们的印象中污染较轻行业更多指的是信息行业以及服务业,而此类行业通常为无形产品,此类产品的贸易数据较难获取,因此,此种确定污染较轻行业的方法可能会影响社会网络分析的结果。而本文选择了2013年的国际贸易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仅仅一年的数据只能反映当年的现象,应加入更长年限的分析,可以从中看出污染较轻行业国际贸易格局的发展与变化趋势。上述问题构成了本文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1] Dasgupta, M.,Subhendu, R., Wheeler, D. ,Dasgupta, S.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Development: A Cross Country Empirical Analysis[R].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Department, Working Paper No.1448,1995.

[2] Siebert,H. 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the Gains From Trade[J]. Kyklos,1977,30(30): 657-673.

[3] Sartzetakis, E.,Constantatoc, C.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R]. Working Paper,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Queen,1994.

[4] Porter,M.,Vander,L.C. Toward a New Conception of the Environment-Competitiveness Relationship[J].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1995,9(4):97-118.

[5] Carraro,C., Siniscalco,A.D.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 Policy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J].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sts,1992,2(2):183-200.

[6] Porter, M. E. America’s Green Strategy[J]. Scientific American,1995,246(4):168.

[7] Mongelli, I.,Tassielli,G.,Notarnicola,B. Global Warning Agreement,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nergy/Carbon Embodiments: An Input-Output Approach to the Italian Case[J]. Energy Policy,2006,34(1) : 88-100.

[8] 陆旸.环境规制影响了污染密集型商品的比较优势吗?[J]. 经济研究,2009,(4):28-40.

[9] 吴玉萍,胡涛,毛显强,等.贸易政策环境影响评价方法论[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1,(3):35-40.

[10] 刘安平,彭水军.中国对外贸易的环境影响效应:基于环境投入—产出模型的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2010,(5):140-160.

[11]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M].郭方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12] Akbostanci, E., Tunc, G.I., Turu-T,A. S. Pollution Haven Hypothesis and the Role of Dirty Industries in Turkey’s Exports[J].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7, 12 (2): 297-322.

[13] Low,P. Trade Measures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The Implications for Mexico’s Exports[R]. World Bank Discussion Papers,1992.159.

[14] Busse,M.Trade,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and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New Empirical Evidence[J].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2004,30(2):87-91.

(责任编辑:刘 艳)

2016-09-21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4D17)

闫奕荣(1974-),女,陕西合阳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服务贸易与区域经济研究。E-mail:246981375@qq.com

F74

A

1000-176X(2016)12-0041-06

猜你喜欢

国际贸易规制边缘
主动退市规制的德国经验与启示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点扬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保护与规制:关于文学的刑法
一张图看懂边缘计算
论《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制范畴
2015年《国际贸易》月刊总目录
内容规制
在边缘寻找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