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城镇化进程中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实证分析*

2017-01-05牛勇平肖红

新世纪图书馆 2016年12期
关键词:效用增长率城镇化

牛勇平 肖红

关于城镇化进程中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实证分析*

牛勇平 肖红

论文提出了政府的效用函数,结合预算线推导其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由于公共图书馆服务具有外部性,因此政府在公共图书馆方面的投入将小于在其它方面的投入。通过数据比较,论文说明近年来公共图书馆投入滞后于城镇化进程,指出应该增加公共图书馆投入,跟上城镇化步伐,并逐步完善服务内容,探索多元化运营模式。

城镇化公共图书馆新型城镇化

DOI10.16810/j.cnki.1672-514X.2016.12.017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关于城镇化与公共图书馆建设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通过文献梳理可以将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着重对图书馆面临的问题、作用等的规范分析,二是注重对城镇化进程中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发展机制进行实证分析。本文拟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首先提出政府的效用函数,找到其财政投入的均衡条件,从而得到政府在公共图书馆建设方面的投入幅度,然后通过数据比较,证明近年来公共图书馆投入滞后于城镇化进程,最后提出结论和建议。

1 城镇化进程中公共图书馆投入的模型分析

我们可以假设,在城镇化进程中,政府财政有两个投入选择方向:一个是建设公共图书馆,一个是其它项目(例如房地产项目)。L为政府财政在公共图书馆建设方面的投入量,R为政府财政在房地产建设方面的投入量。政府的预算函数为:。其中PL和PR分别为公共图书馆建设的价格(成本)和房地产方面的建设价格(成本),为财政支出。为简便见,设定PL=PR。

1.1 政府财政投入的边际效用分析

从城镇化角度出发,政府从公共图书馆投入得到的效用(设为UL)主要来自于两方面:城镇化公共文化建设方面的政绩效用(U1)以及居民从公共图书馆得到的社会效用(U2);而政府从房地产投入得到的效用(UR)也来自于两方面:城镇化经济建设方面的政绩效用(U3)以及财政(税收)效用(U4)。我们可以证明,如果价格相等则在政府效用最大化均衡时两个边际效用应该相等。因为在均衡时,边际效用之比应该等于价格比,得到公式(1):

上式中,MUL为政府投入公共图书馆建设的边际效用,MUR为政府投入房地产建设的边际效用。MU1、MU2、MU3、MU4分别为U1、U2、U3、U4的边际效用。设均衡时公共图书馆建设投入量为LA,房地产建设投入量为RA。

但在现实中,居民从公共图书馆得到的社会效用并不能体现在政府的效用函数中,原因很简单——我们根本无法统计居民究竟从公共图书馆得到了多少效用,公共图书馆具有外部性,其社会收益是潜在的,因而难以确定。因此,政府从公共图书馆投入所得到的效用就只表现为U1。于是我们必须修改公式(1),得到公式(2):

此时设均衡时公共图书馆建设投入量为LB,房地产建设投入量为RB。

比较公式(1)与(2),要保证公式(2)的成立,则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公共图书馆建设投入量必须减少,这样等式左边的MU1才能增加,而房地产建设投入量必须增加,这样等式右边的MU3+MU4才能减少。于是有:LB必定小于LA,RB必定大于RA。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初步结论:由于居民从公共图书馆得到的效用难以进入政府的效用函数,则公共图书馆建设方面的投入将小于本来应有的幅度,当然也小于房地产方面的投入。图1可以展示边际效用的变化过程。

图1政府边际效用变化示意图

图1 中,横轴表示政府在城镇化中的总投入,左右两边的纵轴分别表示公共图书馆方面和房地产建设方面的边际效用。初始时期,MU1+MU2与MU3+MU4相较于E点(表示两者相等),E点对应于横轴上的A点,L点与A之间的距离表示公共图书馆投入量LA,R点与A之间的距离表示房地产建设投入量为RA。

但由于U2并不能体现在政府的效用函数中,公共图书馆方面的边际效用变为MU1,此时MU1与MU3+MU4相交于F点,F点对应于横轴上的B点,L点与B之间的距离表示公共图书馆投入量LB,R点与B之间的距离表示房地产建设投入量为RB。

图1中可以发现MU3+MU4的值从RG减少到RH,而MU1的值从LP增加到LQ。而LA减少到LB,RA增加到RB。

1.2 引入具体效用函数分析政府的财政投入幅度

为将问题具体化,我们设政府的效用函数为较为常见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U=ALαRβ,其中U为总效用,A为系数,α和β为相应大于零小于1的指数,为简便起见,设α+β=1。我们可以计算该效用函数的投入弹性:

EL的含义是:公共图书馆投入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政府效用增加的百分点。ER的含义是房地产投入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政府效用增加的百分点。显然,如果前者小于后者,则意味着政府从公共图书馆投入得到的效用小于从房地产投入得到的效用。根据前文的描述,由于公共图书馆的外部性特征,政府更倾向于房地产项目,因此有EL<ER故α<β。

根据效用最大化规则,在均衡时应该满足:

也就是有:PR×L<PL×R,即政府在公共图书馆方面的财政投入小于房地产方面的财政投入。

综合以上研究,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简单的结论:如果政府从公共图书馆投入得到的效用较小,则公共图书馆投入占财政总投入比例也就较小。而由此可能陷入一个恶性循环:投入越少,得到的效用越少;效用越低,投入越少。

当然,以上的分析仅仅是一种模型的推演,我们还需要必要的数据验证。显然,如果公共图书馆投入的增长速度低于城镇化的增长速度,那么就可以说明,公共图书馆投入滞后于其他方面的投入,也滞后于城镇化进程。

2 公共图书馆投入增长率与城镇化进程的数据比较

表1 2004—2014公共图书馆投入基础数据表

2.1 公共图书馆投入基础数据

用什么指标来衡量公共图书馆投入?最容易想到的就是考察公共图书馆每年投入的总经费,但无论是国家统计年鉴还是图书馆年鉴都没有提供总经费数据。而且我们认为经费的绝对数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经费的去向。为此我们采用公共图书馆业机构数(个)、公共图书馆业从业人员数(人)、公共图书馆总藏量(万册)、公共图书馆计算机台数(台)、每万人拥有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平方米)等指标来反映公共图书馆投入情况。为方便见,以上指标分别以PL1、PL2、PL3、PL4、PL5来表示,近10年来的基础数据及增长率数据见表1。数据来源为中国统计年鉴和图书馆统计年鉴。

根据表1,我们得到了近10年来公共图书馆各项投入的实际数据以及增长率数据。可以发现各项指标都在增加,但在最近几年增长率都有所放缓,这可能与下行的经济形势有关。其中公共图书馆个数以及公共图书馆业从业人员数指标增长率较为趋同,仅在2012年有所差异。相比之下,公共图书馆总藏量、公共图书馆计算机台数、每万人拥有公共图书馆建筑面者三个指标的平均增长率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公共图书馆在“质”的方面增长速度要超过在“量”的方面的增长速度。或者说,一方面公共图书馆变得更多;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变的更大、更先进,但后者的变化幅度要大于前者。见图2和图3。

2.2 近年来城镇化进程基础数据

衡量城镇化进程的指标很多。为说明问题,我们选取城市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城镇人口(万人)及参加城镇养老保险人数(万人)三项指标。其中,城市建成区面积指标代表城市的扩张速度,这是城镇化的基本条件(也可以理解为土地的城镇化);城镇人口指标表示在城镇常住人口的变化(也可以理解为人口的城镇化);而参加城镇养老保险人数指标则表示城镇化人口能否真正融入城镇、能否解决后顾之忧(也可以理解为城镇化的质量指标)。为简便起见,三项指标分别由UP1、UP2和UP3表示。数据见表2。

图2 公共图书馆个数、从业人员增长率比较

图3 公共图书馆总藏量、计算机台数、万人建筑面积增长率比较

2.3 公共图书馆投入增长率与城镇化速度的比较

我们衡量公共图书馆投入的有5个指标,城镇化则有3个指标。单纯从数据上分析难以判断两者之间究竟哪一个增长速度更快,且因为样本较少,不宜采取因子分析法去计算各指标的权重,而且各指标重要性不同,显然不宜采用平均值赋值法(即各指标权重相同)。为此我们采取较为简便的专家赋值法。设各项指标的权重为Pi,则应满足

表2 2004—2014我国城镇化基础数据表

表3 公共图书馆投入专家赋值及均值

表4 城镇化速度专家赋值及均值

由此我们可以容易地计算每年的公共图书馆投入加权平均增长率,也可以得到10年来的平均增长率。但由于计算机台数和建筑面积指标部分数据缺失,我们要采取一些手段。例如,2005年没有这两项增长率数据,而前三项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29、0.25和0.21,加起来是0.75,则我们将这三个权重分别除以0.75,再进行加权平均。而在2011年,有4项指标的增长率数据,这4项指标权重之和为0.88,则应该将这四个权重分别除以0.88,再进行加权平均。2012年以后的增长率数据完整,就可以根据五个指标权重进行加权平均。

我们得到:10年来公共图书馆投入的平均增长率为3.02%,而城镇化增长率均值为5.40%,显然,公共图书馆投入要滞后于城镇化进程。见图4。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第一,公共图书馆投入增长率走势与城镇化增长率走势基本相同,前者从未超过后者。2005年起略有下滑,但基本保持平稳增长态势,2009到2011年增长率最高,从2011年起增长率保持下降态势。第二,从2010到2013年间,两者增长率差距在逐步减小,2012-2013年基本保持持平,但2014年两者增加差距又再拉大。这说明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公共图书馆投入。第三,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增长速度的减缓,公共图书馆建设增长率下降更快,值得我们注意。

图4 公共图书馆投入增长率与城镇化增长率比较

3 推进公共图书馆建设,服务新型城镇化

2014年3月6日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第十六章第三节提到:要加强公共文化、公共体育、就业服务、社保经办和便民利民服务设施建设。而公共图书馆建设应该是公共文化的主要方面。我们认为,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加快推进公共图书馆建设。

3.1 跟上城镇化步伐,扩大覆盖面积

2014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提出“三个一亿人”概念,即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这实际上指出了新型城镇化的三种基本途径:转移人口城镇化、本地城镇化和就近城镇化。其中转移人口城镇化又可以分为城市新区、产业新城和原地膨胀模式,这对公共图书馆的布局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前两者要求首先建设中心图书馆,然后逐步向社区、街道延伸;后者则要求原中心图书馆进入新出现的社区、居民点。相比之下,产业新城模式对于公共图书馆建设的需求更为强烈。一些地方的产业新城除了厂房就是宿舍,几乎可以称为文化荒漠,文化设施的极度匮乏不仅降低了转移人口的生活质量,对当地社会环境也存在不良影响。本地城镇化通常伴随着商业开发,公共图书馆不能仅仅成为被商业气息所包围的点缀,而应该成为能够引导、满足居民文化诉求、信息诉求的“圣地”。同时要注意城镇化涉及到城市、乡村两套公共图书馆体系,尤其是农村新社区更加需要多样化的信息服务。此外,要认识到城镇化的本质是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对于那些短期内难以实现城镇化的地区同样要加强覆盖,不可厚此薄彼。

3.2 逐步完善服务内容

城镇化增量人口需要什么?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首先是生存,然后是提升生活质量,最后是实现自身价值。因此,公共图书馆首先要提供城镇化增量人口所需要的成本分担信息和产业支撑信息,例如涉及城镇化方面的各种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等内容,也包括就业选择、就业信息、就业培训在内的实用型信息资源;其次是文化知识与技能知识,农村人口在城市落户,进一步补充文化知识以及提高生活、职业技能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实践证明,存在相当比例的城镇化增量人口在知识、技能需求方面处于茫然无助的状态,公共图书馆在这一方面大有可为;第三是各种教育知识或信息。众所周知,很多农村人口为了下一代教育而选择进城买房或举家搬迁到城市,为了孩子在城市租房的也大有人在,这类人口在青少年及儿童(素质)教育方面的知识需求非常强烈,而这方面的书籍价格并不低廉,公共图书馆传统的借阅服务恰恰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实现知识传播、扩散的功能。第四是咨询查询、艺术欣赏等多层次需求。公共图书馆至少可以在两方面提供助益:一方面为用户提供专业化的信息咨询、信息传递服务,另一方面是用专注高雅文化的传播理念驱散当前弥漫于一些城镇的庸俗文化气息。

3.3 探索多元化运营模式

考察发达国家的经验,公共图书馆资金来源除政府财政外,还包括相当比例的社会捐助如基金会、企业、家族及个人捐款。我国国民一直有乐善好施的优秀传统,但在这方面还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尽快出台关于社会捐助的法律法规,从税收减免、福利调整等方面鼓励和引导针对图书馆事业的社会捐助。对于部分商业性的捐助,也可以通过冠名、举办各种活动对捐助者进行回馈。此外,通过吸引公众及志愿者参与图书馆建设也是当务之急,一方面可以降低图书馆运营成本,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图书馆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逐步将图书馆从一个知识仓库转向一个人人参与的知识传播平台。

最后,我们应该认识到,现代图书馆的标志不在于宏大的建筑、价格高昂的服务器、各种先进的终端设备,而在于公众能否与之发生联系,能否通过利用图书馆从中得到帮助。

[1]谭小华.城镇化与兵团图书馆事业的发展[J].图书馆建设,2004(6):65-67.

[2]刘群.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策略[J].图书情报工作,2014(7):51-55.

[3]李玉芬.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镇社区图书馆发展策略研究[J].图书馆,2015(5):57-60.

[4]倪四秀,徐佳宁.江苏省城镇化与区域图书馆协同发展实证研究[J].情报探索,2015(2):108-112.

[5]倪海燕.城镇化进程中社区图书馆发展模式探析[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4(12):5-7.

[6]范兴坤.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图书馆发展的社会基础与政策趋向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5(5):44-52.

[7]朱善利.微观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88-90.

[8]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05-106.

[9]范跃进.微观经济学[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10-111.

[10]牛勇平,肖红.山东各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比较及烟台的对策[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5(5):25-31.

牛勇平山东工商学院经济学院副教授。山东烟台,264005。

肖红山东工商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山东烟台,264005。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Library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Niu Yongping,Xiao Hong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utility function of government and derives the equilibrium conditions of maximum utility according to the budget line.Because of the externality of public library services,the government investment of the public library will be less than the investment of other aspects.Through data comparison,it proves that the investment of public library lags behind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recent years,and points out that the investment in public libraries should be increased to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urbanization,and the service content should be gradually improved and the diversified business model should be explored.

Urbanization.Public library.New-style urbanization.

G258.2

2016-05-03 编校:刘明)

*本文系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城镇化进程中产业畸形与产业空洞的风险演化和管控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4YJA790041)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效用增长率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居住小区规划与设计
呼和浩特市中心城区低效用地潜力分析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用观察
高等院校对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发展的效用研究
台2016GDP“成功保1”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美拭目以待的潜力城市
种群增长率与增长速率的区别
自由小议(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