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2017-01-04许泽义

青年时代 2016年21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高中

许泽义

摘要: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创新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方法,本文以翻转课堂作为突破口,在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基于翻转课堂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实践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翻转课堂;思想政治课;高中;教学实践

一、引言

高中阶段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是人生最重要的阶段之一,在此期间,它不仅决定了学生未来的发展前途,对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而作为一门高中生必修基础课程之一,思想政治课程对于培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中国应试教育的弊端,思想政治课程被学校、家长以及学生当做是一门“副课”而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学校、教师、甚至学生们都只是为了考试而进行教授和学习,从而导致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仍停留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以学生为辅”的教学模式上,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们只是机械式的咀嚼教师所教授的知识,通过反复性的死记硬背来进行知识的消化,教学效率低下且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长此以往甚至会引起部分学生的厌学情绪。因此,当下探究创新有效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是高中学校以及教师所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

《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中曾明确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要注重政治方向的引导与学生成长阶段的特点相结合,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关切的同时,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由此可知,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改的核心就是要以学生为主,强调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倡导开放、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而翻转课堂的出现正好就满足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需求,它不仅为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交流和实时互动提供平台,还能改善枯燥乏味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因此,为改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能动性,本文对基于翻转课堂的高中政治课程教学实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二、翻转课堂相关概述

1.翻转课堂起源与发展

翻转课堂最早可以追溯到哈佛大学物理教授埃里克·马祖尔于1991年所探索“翻转的”课堂;莫林拉赫,格伦·普拉特和迈克尔·特雷格拉于2000年在迈阿密大学教授“经济学入门”时曾使用“翻转教学”模式,但是当时他们没有明确提出过“翻转教学”和“翻转式课堂”的名词;2007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州WoodlandPark High School的化学老师Jonathan Bergmann and Aaron Sams在课堂上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后,“翻转课堂”开始逐渐在美国流行起来。而在我国国内,曾有相似的教学模式,如1998年山东杜郎口中学采用的杜郎口教学模式,但是由于当时时代的落后和教学环境等因素的限制,这些教学模式并没有得到长远的发展。直到2012年,我国学者杨刚、杨文正、陈立首次提出“翻转课堂”后,“翻转课堂”以其高效性、交互性以及趣味性迅速的吸引到了高校以及教育学者的目光,并在中小学课堂上得到了实际教学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课堂的区别

整个教学过程主要包括两个阶段:其一是知识传递,其二是知识内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将知识的传递过程置于课堂教学活动中,将知识的内化过程置于课后习题和作业的训练中。而翻转课堂则是通过对课堂内外的时间进行重新的调整,将传统教学过程中的知识传递和知识内化的过程进行翻转和颠倒。学生课前可以在家通过电脑、移动互联网等平台观看教师提前上传的教学视频,完成知识的传递过程,然后通过课堂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性学习以及教师的指点帮助来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知识的点拨与碰撞,学生不再疲于应付教师填鸭式的教学,真正意义上的领悟到思想政治课程的真谛和乐趣。除此以外,翻转课堂和传统教学课堂在师生角色定位、教学手段、教学内容、评价考核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区别,见表1所示。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应用翻转课堂的必要性

1.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电子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正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6年8月3日在国家网信办新闻发布厅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的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超过亚洲平均水平8.1个百分点。而且各类互联网公共服务类应用均实现用户规模增长,在线教育、在线政务等服务用户规模均突破1亿。其中,在线教育领域不断细化,用户边界不断扩大,服务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由此可见,中国教育未来发展的重点在于在线教育,而翻转课堂是“在线教学+课堂教学”的完美融合。因此,为顺应时代发展的步伐,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应用翻转课堂势在必行。

2.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为了全身心的投入到高考学习中,大多数的学校在文理分班之后,就取消了理科班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然而由于思想政治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特殊的意义,将其完全取消是不合理,也是不应该的。而翻转课堂在能不影响学生高考核心课程学习的基础上,满足文理科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教师通过对文理科学生的学习进行问卷调查,在充分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后,将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制成不同的教学视频上传到互联网平台上,然后学生可以根据学习需要选择符合自身水平的教学视频进行自主的学习。这种教学方法能最大程度上的因材施教,满足文理科学生不同的思想政治学习需求,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真正意义上的做到教学育人。

3.翻转课堂本身特性和优势

翻转课堂具有学习流程重新构建、教学视频短小精悍、教学信息清晰明确以及复习检测方便快捷的特点,十分适合高中思想政治的课程教学。由于思想政治课程是纯文字性的学习,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往往让学生学习起来十分吃力,而翻转课堂将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流程进行重新构建,将知识的传递过程置于课前学习,使学生能够在课堂拥有更多自主的空间与时间与教师、同学进行实时的互动和交流,完成知识的内化;而且高中学习分秒必争,1225-10分钟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为媒介开展教学的翻转课堂能够为学生节省更多的时间备战高考;另外,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学生进行多次反复性的复习,因此,清晰明确的教学信息和方便快捷的复习检测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学习和重温,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基于翻转课堂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实践

根据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本文以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第三课《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为例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应用。

1.课前准备阶段

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需要根据所需讲解的课程制作相应的教学视频以及PPT、习题检测等教学资料。首先,在对教学内容有了清晰的了解之后,教师需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提取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进行教学视频的制作。如在教授《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课中,笔者将教学内容分解为以下两个知识点:四种消费心理(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的基本特征;四大消费原则的内涵(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并针对这两个知识点收集相关的教学资料制成教学视频上传到班级QQ群中。同时精心编写了自主学习任务单和相关习题检测,以问题为导向、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2.课前自主学习阶段

教师在将教学视频以及自主学习任务单上传到QQ群中之后,学生可以在家或者任何方便上网的地方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知识点的学习。在观看完教学视频后还可以进行相关习题的检测,从而对自身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同时根据习题检测的实时反馈进行相关知识点的再次复习,或是通过QQ群的交互功能与教师、同时进行实时的交流,做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3.课堂教学活动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笔者将其划分为4个部分开展教学活动。首先,笔者利用5分钟对上传的教学视频和自主学习任务单进行了简单的回顾,然后将学生分为6人一组,对笔者提出的情景探究“狂热粉丝”以及“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进行小组讨论和分析,时长为20分钟。在小组讨论结束后,每组分别派2名学生就所提出的情境进行小组汇报和交流,使学生们能够了解一些新鲜的观点,让思想在交流中碰撞,灵感在互助中激发,时长为10分钟。最后,根据小组汇报情况,笔者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进行解答和总结,同时同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

4.课后学习巩固

正所谓“温故而知新”,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只有通过反复的记忆,我们才能将知识彻底掌握。因此,课堂教学的结束并不意味着这个教学活动的结束。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之后根据学生的课堂学习状况编写相应的课后习题上传到QQ群中,学生通过习题的检测能够对自身的学习状况进行查缺补漏,进一步的对于知识要点进行巩固学习。

五、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正不断推动着各行各业的改革创新,教育领域也无法避免。因此,为顺应时代发展的步伐,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中,应以翻转课堂作为跳板,创新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模式,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能动性,满足学习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切实提高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高中
高中与高校思政课衔接的问题所在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效性研究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