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术中人文性的可持续性教学
2017-01-04罗超西
罗超西
关键词:人文性;教学
新课程改革给美术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美术教师有很高的综合素养、人文素养。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美术课称得上好?如何更好把小组合作的融入课堂中?
义务教育美术课标提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这提高了美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学科地位,明确了美术学科的课程性质。但是,人文性质的宏观提法也导致了美术课程自身特征的模糊。美术课标对课程性质给予了准确定位和深入阐述,对于义务教育美术课程人文性的认识更加清晰和丰满。美术课标修改为“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把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落到了实处,同时义务教育阶段实施美术课程的工具价值进一步得到提升。毫无疑问,视觉文化时代文化内涵会越来越多地通过视觉形象彰显,视觉文化意识的形成须借助于视觉形象的学习,这些都可以通过中小学美术课程来实现。同时,修订后的美术课标围绕课程性质进行全面阐述,立足于美术文化的本质特征和学生的美术学习经验,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要凸显视觉性、具有实践性、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
比如我执教的赣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瓶瓶罐罐》,在教学设计时我就力求突显美术文化的本质特征,特别是在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中,关注学生能否通过眼睛来观察物品的外形特点;学生能否同过口述和示范的形式来表现他们的设计思路和设计结果;学生能否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善自己的设计思路和通过取舍的关系来完成更合理的构图,即美观又有自己鲜明的审美特点。课堂教学是重点,“合作互动”的学习,是一种同伴之间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展开的学习方式,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根据课型“合作互动”,通过互助互动有利于解决问题。根据重难点,“合作互动”,抓住课中的难点展开并提出问题: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应用集体的智慧,较轻松地解决了难点。结合作业,“合作互动”,美术作业与其他作业不同,每个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能力不同,对同一题材的表现也不同,因此,作业的完成应从封闭走向开放,由个体走向合作,共同完成作品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提高作品的质量。
但是在我执教《瓶瓶罐罐》这课时,我感觉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不懂得变迁,思路较守旧,不能想出倒置或累加物品的想法。这和他们没有打开思路及较为胆小的性格有关,在日常生活中对小饰物的观察还不够,不能进行大胆的取舍,总是想把所有的东西都放置在一个构图中,这样是非常薄弱的环节,如果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把示范画放在前面先给他们欣赏,一边打开他们的思路,知道原来物品也可以这样运用的。围绕美术课程人文性质,课标确立了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理念是美术教师实施教学的行为准则,保证了美术课程目标的最大化实现。美术课标的课程基本理念相比之前的课标表述更为简练和清晰,突出关键词。
课程理念突出义务教育美术课程特点,强调课程落实到教学中的全体性、趣味性、时代性和创造性,具有指导意义。美术课程性质定位更清晰、认识更丰富、表述更完整。在美术教学中,观看是一种有效的视觉感知学习,但是此“观看”非彼“观看”,也就是说,科学观看和艺术观看在过程与方法上有着根本区别。艺术观看离不开形象思维,没有绝对标准和统一答案,观看始终伴随活跃的思维,甚至获得对生命的洞察和真理的揭示。科学也很强调观察,但是科学观察之后需要的是理性的、分析判断的逻辑思维过程;艺术观看却不一样,获得的是感性的、视觉形式的想象过程,是一种直觉的非逻辑思维状态。从课程目标的角度而言,科学观看是学习理性的数理逻辑思维方法,艺术观看是学习感性的视觉形式思维方法,两者大相径庭,不可替代。从观看的原初意义而言,感性的视觉思维方法还是所有视觉观察的基础,但是现在对于观看学习的忽略甚至压抑,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已经非常严重。
美国的艺术心理学家阿恩海姆通过对人类思维发展的研究,曾经提出了视觉思维系统的观点,并且一针见血地指出:“艺术之所以受到忽视,是因为它的基础是感知的;感知之所以受到鄙薄,则是因为它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与思维是两回事,因此,只有当那些教育家和学校的管理者们懂得,艺术是增加感知力最强有力的手段,没有这种感知力,任何研究领域的创造性思维都不可能发生时,他们才不会拒绝把艺术课列为重点课程。美术课程不仅仅是技能技巧学习和单纯技术训练,提升视觉文化素养才是中小学美术教学之本;美术课的任务不是传授知识,而是积累视觉经验;美术课不能只有抽象理论学习,需要直觉形象和具体实践;美术课程不是严肃古板的学习课程,而是充满艺术性、情趣性、奇妙色彩和智慧光芒,是轻松愉快的互动课程。自世纪之初美术新课程启动推进以后,我国中小学美术教学确实出现了很大变化。
在教学中,我也特别注重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在知识的理解与表现中,学生表现参差不齐,为了挖掘每一个学生潜在的能力,我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个性及作品造型特点的不同,分别进行鼓励和引导,评价以肯定为主,老师评价和同学及学生自己评价有机结合,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个性的张扬。现代化教育对美术教学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需要、动机、目标、态度等各方面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方式和方法,改进了原来美术课程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从课程建设的角度,促进了美术教育观念的转变,促进了美术教材模式、学生学习方式和课程评价方式的变革,有效地运用各种资源,增强了美术教学的效果,充分发挥了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所以经过这一次的执教,我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会不断提高美术教学能力,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上好每一堂美术课。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和辨别、调色能力的同时,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让学生感到美术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
参考文献
[1] 张连平.谈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4.
[2] 高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美术课堂教学[J].新课程学习(下),2011.02.
[3] 徐国方.课堂教学要加快科学性和人文性的融合[J].文教资料,2005.28.
[4] 吴新东.在美术课堂上寻求快乐[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