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人”的世界:以饥饿为例透视“无法摆脱”的贫穷
2017-01-04李雪妍
李雪妍
摘要: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世界上仍有近十亿人口处于贫困线以下。为什么将穷人命名为“玻璃人”,因为在面对危机和灾难时,他们的抵御能力比富人差很多。本文旨在结合《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一书的阅读体会,从饥饿的角度分析贫穷难以摆脱的原因,以及民主制是否是对抗贫穷的良药。
关键词:贫穷;饥饿;本质;民主制
同这个中文名相比,我更青睐本书的原名——PoorEconomics,这是一本关于穷人的经济学书籍,两位作者——阿比吉特·班纳吉与埃斯特·迪弗洛都是经济学教授出身。与其说这本书是二人经济逻辑推演的结果,不如说是他们展开一系列经济行为实验的实验报告,从中可以深刻感受到穷人的经济逻辑。本文为避免宽泛,选取了“饥饿”问题的角度,结合该书内容,尝试解读这种“无法摆脱”的贫穷。
一、解题:贫穷、饥饿与饥荒
贫穷与饥饿已被列入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MDG)中,其表述方式为:“消除贫穷与饥饿”。很多国家制定的贫穷线其最初的依据也都是饥饿的概念,“穷人”基本被定义为吃不饱饭的人。由此可见,饥饿与贫穷的关系相当密切。
在当今世界,饥饿的确是存在的,而在该书中,作者认为造成饥荒的原因并非供给不足,而是穷人并非将食物作为自己首要选择。这乍一听会有些不可思议,那究竟是什么深层的因素在趋势穷人做出这样的选择?
二、思考:我们为什么逃不出饥饿的阴影?
饥饿与饥荒受到整个经济和社会运营的影响——而不仅仅是受到粮食生产和农业活动的影响。粮食在一个经济体系中不是由慈善机构或者某个自动分享的系统来分配的。取得食品的能力必须挣得。而穷人为何无法获得这种能力,原因有两点:
(一)对未来缺乏信心,预期不明确。为什么穷人会吃不饱或者吃得差,因为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让自己或自己的子女吃得好有什么价值。将钱投入有营养的食物乃至教育,可以使一个孩子从小在营养充足、能够读书的情况下成长,但这个投资回报周期可能长达十几年,而穷人对这样的未来并没有信心,即便他们要做的这项投资是正确的。这正是印证了“人穷志短”这个词。
(二)穷人对风险和危机的抵抗能力更弱。19世纪40年代发生在爱尔兰的饥荒就是例证。马铃薯枯萎病使得粮食产量下降,但爱尔兰仍有很多余量,造成饥荒的原因在于人们没有钱去买粮食。贫困的人毫无抵抗能力,再遇上经济波动,饥荒的影响力就被扩散开来了。
以上两点,都是深植于穷人的生活与信念中,并具有极强的“遗传性”,如书中所说“你穷,是因为你父母穷”,贫穷的继承性就是这样体现的,底层的孩子很难突破生活固有的局限性从而摆脱贫穷。
三、质疑:民主制是否是对抗饥饿的一剂良药?
在本书第二章,作者在分析外来援助对一国摆脱贫穷的作用时提出,民主制在贫穷国家帮不上什么忙。而有的学者却认为,民主是应对饥荒的一剂良药。具体情况如下:
赞同民主制的学者给出了以下几点理由:(1)民主制度下的选举会使得对饥荒应对不力的政府在大选中迅速下台;(2)民主制度下存在反对党派、新闻媒体等多重监督,构成了更为多元的信息来源,使得政府在决策时有更好的决策依据与信息反馈机制。(3)民主制度下,政府成为服务型的角色,可以通过公共政策保护弱势群体。这样的分析对于饥荒的成因和应对有意义,但这不足以成为民主制最优的理由。
首先,政策的优先选项,信息反馈制度、弱势群体保护等并不仅产生于民主制度下。一个信息技术相对较发达的国家也可以实现信息反馈制度的完善,而一个融入国际社会、遵守国际规则、接受国际监督的国家,也可以形成与民主类似效果的压力机制。
其次,民主制本身对于应对饥荒也存在弊端。1966-1967年发生于印度的巴哈尔饥荒即为例证。这起由于粮食减产状况没有被及时汇报给中央、汇报后也被党派间信息传递不力所延误的危机,本身就体现了民主制中多党派政治的负面效应。由此可见,民主制并不一定是应对饥饿的最佳制度。总结来说,对于贫穷国家的制度,开放、透明、上下沟通顺畅、避免内耗才是其发展的必要因素。
四、结语
联合国对于十亿饥饿人口每年都有扶助政策,但都是治标不治本,原因之一就是人们对贫穷的理解不够深刻。摆脱贫穷、实现发展的关键不是移植发达国家的先进制度,而是必须认识到问题的根源,打破对原有路径和思维方式的依赖。也许此时我能戏谑着驳一下福山的“历史终结论”:贫穷作为一种相对状态,也许我们永远都无法完全摆脱,但这并非对未来悲观看法,反而正是由于此,社会机制得以不断改善,那些从贫困线下挣扎着爬上来的人会不断要求更好的生活,历史将在不断地改进中永不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