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微博为载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7-01-04石蕊
石蕊
摘要:微博作为当下最流行的一种新兴媒体具有信息广、时效快、言论自由等特点,因此是当下年轻人最喜欢的一种媒体形式,随着进些年来社会的发展,微博中的信息形式也从原本单一的娱乐性发展为当下的百花齐放多种形式,因此有越来越多的教育学者提出了以微博为载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想法,并从实践以来也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微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前言
随着媒体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不但改变了当下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学生的思考方式和学习方式,微博作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利用微博信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效改变传统的教育形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这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但值得注意的是,网络信息过于复杂,因此教学中,只有教会学生把关才能发挥出微博教育的最大价值。
一、运用微博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在党的十七界全会中明确的提出了加强网络思想文化建设,而这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迫切需求,因此我们可以说,运用微博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极具价值的。首先微博具有使用广的特点,在最新的互联网调查中显示,截止到2015年底,我国24周岁以下的手机网民已经达到6亿人,其中大学生网民所占比例最高,达到80%左右,因此可以说,大学生群体在科技信息推动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年对大学生的微博使用情况也进行了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微博使用客户超过4.6亿,而实际数字很有可能是超出我们预计,因此有理由相信,利用微博这种载体形式展开大学身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有一定的群众基础的,同时由于微博方便快捷的交流形式,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平等开放的交流平台,这正符合当代大学生的人格特质需求。最后是当代教学教育学者提出,将媒体作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载体,必须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能够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任务,第二能够建立教育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联系,显而易见,微博是具有这两点特征的,虽然微博内容不能超过140个字,但表达内容简练精明,这是思想政治信息的要求特点,同时微博作为一种新媒体工具其主要板块就是通过关注、评论、转发搭建而成的,而这也正好为工作者与大学生建立了沟通的桥梁。综上,微博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二、利用微博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一)实时关注,加强主客体沟通
在运用微博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建立双向关注模式是教育发展的前提,也就是说不只学生要关注学校的微博,学校也要主动关注学生的微博,这样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变化,通过对学生的热点关注了解,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课程,才更容易实现思想教育的实效性。其次是要倡导学生关注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微博,这样才能让学生了解更多教师的真实想法,进而打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隔阂,不但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也可以有效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因此,当学校将每一个微博账户和每一个鲜明的学生个体建立联系时也就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的个体思想嫁接了桥梁,通过这种温暖的人性化教育,不但打破了传统沟通机制的局限性,也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开辟了更多契机,是真正将思想政治教育做到学生心坎里的教学模式。
(二)有效评论,展开热点讨论
在双向关注的基础上,利用微博的评论功能对当下的一些思想政治教育热点,展开互动交流,可以有效的加深教师对学生的深入了解。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首先要选择一些有针对性且能引发学生探讨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评论,例如南海主权问题引发后,网上有很多人说要拒吃肯德基,这就是很有时效性且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问题,教师可以将这种问题发布到微博上,看看学生对此的看法,同时教师也可以用自己最真实的想法与学生交流,探听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大是大非,进而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任。同时教师也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成长有关的热点话题,如一些有关青春的话题,由教师发起,让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扮演一个评论组织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建立正确人生观,教导学生珍惜校园时光与难得宝贵的学习机会,理性的去看待校园中的友情和爱情,这对于为学生建立良好的校园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三)有效疏导,提高网络利用率
由于网络具有一定的虚拟性和隐蔽性,因此在微博环境中,有很多不确切的消息或者是恶意为之的消息,我们都可以将这称之为网络突发事件,因此在运用微博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教育者首先就要建立好事件的突发预案才能保障学生不被这些思想误导。当突发事件发生时,教师要及时联系学校的相关部门对事件情况展开调查,迅速的将一些真实的信息上传到网上,对事件进行澄清疏导,决不能将这些虚假信息放任不管,任之以讹传讹,同时对于一些校园事件,也要尽早将这些问题公开透明,利用微博开诚布公与学生进行良性互动,才能避免校园矛盾升级,只有给予学生最大的知情权,才能避免为学生造成误会,进而提高网络利用效率。
三、总结
综上所述,微博是新时期信息产物,将其应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是在应用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媒体舆论的正确导向,才能让学生在优质的网络环境中健康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