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风云中的粟裕
2017-01-04余玮陈晰
余玮+陈晰
从上井冈山,到参加中央苏区的创建和反“围剿”斗争,粟裕身经百战,数次负伤,善出奇兵,从一位指挥10多人的班长、30来人的排长,一步步晋升到师长,成长为高级指挥员。
游击战争中屡建奇功
1928年,南昌起义余部上井冈山和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新成立的红四军和敌人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游击战。红军战士也从游击战的实战出发,进行严格训练。
那时弹药很少,一支枪一般只有3发子弹。为了充分利用子弹,粟裕特别重视射击训练。他每天带头练单手无依托举枪瞄准。一段时间后,粟裕一只手举起步枪,可以保持20多分钟身不动、手不摇、枪不晃,成为有名的“神枪手”。部队常常要打夜战。半夜在荒山坟地里摸爬滚打,不少战士心存恐惧。粟裕便给大家讲科学知识,驱除他们内心的恐惧,夜晚带着大家一起训练,就这样把连队锤炼成了“夜老虎”。
上井冈山不久,毛泽东、朱德总结提出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16字诀,指导游击战争。粟裕把这16个字熟记在心,结合战例细细体会,举一反三。
在井冈山第二次反“进剿”作战时,粟裕跟随朱德向江西遂川一带运动,途中突然遇到江西国民党军第三十一军一部。该部战斗力不强,和红军刚一接触就慌忙后撤。朱德立即命令追击。粟裕带领全连跟着朱德连续追敌35公里。由于粟裕和战士们天天练习爬山,体力和耐力远远超过敌人,追得敌人一个个气喘吁吁,溃不成军,结果俘虏了敌营长以下官兵300多人,缴枪250多支。
1928年6月,蒋介石抽调湘赣两省各5个团的兵力,分两路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次“进剿”。
在龙源口战斗中,粟裕率部于老七溪岭一线担任狙击。面对国民党军杨池生部的猛烈进攻,红军打得十分顽强。由于敌人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兵力又3倍于我,恶战从早晨一直打到下午,红二十八团二营营长肖劲、三连连长资炳谦先后牺牲。到下午4点多钟时,敌人渐渐支持不住,队形开始混乱。
这时,粟裕带着战士们乘敌人疲惫松懈之机,绕过一片小树林,伏在草丛里慢慢接近敌人,然后突然发起攻击。粟裕抢步冲向制高点,回头一看,后面只跟上来了9个人,连里其他人还掉在后面。于是,他留下6个人控制制高点,带领3个人越过山顶,猛追逃敌。一过山坳,发现有100多个敌人乱哄哄地挤一起,像是要逃跑。自己人少,对方人多,怎么办?粟裕灵机一动,冲上去大声喊道:“不许动,你们被俘虏了!”
留在制高点的司号员听到了粟裕的喊声,立即领会了他的意思,在山顶果断地挥起了红旗,吹响了冲锋号。敌人不知底细,吓得乖乖地把枪放下。粟裕又命令:“向前走,到前边大石块!”
敌人走到离大石块约50米处,粟裕命令他们停住,自己带一个人用枪看住敌人,让两个战士去把敌人的枪机柄卸了下来。
这一仗粟裕抓住时机,带一个班就捉了100多个俘虏,他的精彩指挥迅速在军中传开,被誉为“青年战术家”。
红军像过节似的欢呼“活捉了张辉瓒”
1930年上半年,中国革命形势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赣南、闽西地区已成为全国影响最大的苏区。全国其他地区的革命形势发展也很快。
粉碎蒋介石对中央苏区的第一次”围剿”,在我军的战史上是一次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典型战例。在这次指挥作战中,粟裕最得意之作是指挥本师指战员活捉了蒋介石的王牌师长张辉瓒。
1930年12月下旬,蒋介石集中了10万人马“围剿”苏区。在毛泽东、朱德带领下,红军采取了诱敌深入的方针,向根据地中部退却,把敌人引到苏区来“关门打狗”。但敌人很狡猾,每日不紧不慢,以30多公里的速度前进,分多路、多梯次向苏区扑来。于是,毛泽东和朱德决定“擒贼先擒王”,选择了张辉瓒第十八师和谭道源的第五十师作为歼灭目标,可是好几次敌人都不上钩。
12月底,粟裕得到了张辉瓒部将进入龙岗地区的情报,他怕情报不准确,决定化装亲自去侦察一番。
怎样化装呢?粟裕思量再三。如化装成当地群众,自己的湖南口音,一下子就会引起别人的警觉;扮成一个从衡山来的道人,掩护自己的湖南口音倒是不错,这一带信道教的人很多,路上常有道人行走,而且自己的长相清秀,扮道人很像,但是可惜头上没有一盘长发。最后,粟裕决定扮成国民党军一个不大不小的连副。一来国民党军队中湖南人较多,不至于因口音引起敌人怀疑;二来自己对国民党军内规矩知道不少,对敌人的盘问不至于出现漏洞。
打定了主意后,粟裕立即从师部侦察连挑选了两名有经验的侦察员,穿上缴获来的敌军制服,3人大摇大摆地朝张辉瓒所在部队走去。下午1点多钟便碰到了张辉瓒的部队。
“口令!”从接近敌军的一片小树丛里钻出一个哨兵。
“清——剿!”粟裕装出毫不经意的态度回答着。当时通讯联络也比较落后,口令要1个星期甚至半个月才改一次,粟裕他们出来前早已从抓来的俘虏口里了解清楚了。
哨兵虽然把对准粟裕的枪收回,却依然面带怀疑的神色问道:“你们是哪一部分的?”
“我们是谭师长五十师的人,你们是十八师张师长的部队吧?你们怎么走得这么慢?落在我们后头有三四十里路。”粟裕回答说,“我们是到后面传达命令的,还以为你们早过了龙岗呢!”
粟裕从容的神态使哨兵完全相信他是自己人,他胆怯地打听:“龙岗那边是不是有共匪?”
“纯属谣言,哪有什么共匪?”粟裕笑道,“我们才从那边过来,你们十八师是不是被红军吓坏了?”
进村之后,只见敌军官到处窜来窜去,有几个敌兵躺在一堆稻草上晒太阳。粟裕见一个小军官坐在一块石头上抽烟,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儿,就主动上去搭腔。“我们好像见过?”粟裕说,“我是谭师长派来同你们十八师联络的。”
敌人那个小官儿信以为真,紧锁着眉头说:“咱们都是在为党国效命,今天见了面,说不定明天就被阎王点了名呢!”
“怎么会呢!”粟裕故意奉承对方,“你们师长出过国,喝过洋墨水,熟读兵书,精通谋略,定能旗开得胜,你到时候跟着拿赏钱吧!”
这番话让那个敌军官听得高兴,便跟粟裕攀谈起来。闲谈之中,粟裕探听到张辉瓒已令全师迅速前进,但是他手下的侦察人员回来说龙岗是个小盆地,四面高山,只有西南有条通往南垄的大道,正面是大山密林,林深苔滑……他怕中埋伏,走不走龙岗还没确定。
粟裕回到师部,天已大黑。他来不及吃饭,立即把打听来的情报当面向毛泽东和朱德作了详细汇报,并针对张辉瓒求胜心切的心理,建议派一支部队佯攻,慢慢地把张辉瓒引向龙岗。将主力部队埋伏在龙岗密林中,待张辉瓒的十八师进入盆地就将其一举歼灭。
朱德和毛泽东听了粟裕的汇报,同意他的建议,当即派出一支部队去攻打张辉瓒部,边打边退,把敌十八师引进龙岗。
龙岗四面环山,山深林密,雾气弥漫,是个打伏击的好地方。
12月29日,张辉瓒果然中计,被红军牵着鼻子入了龙岗,进入了红军的伏击圈。
12月30日上午9点,3颗信号弹在空中炸开,刹那间,枪炮声大作,四周的山坡密林变成了歼敌的战场。红军战士的喊杀声、手榴弹的爆炸声和敌人的惨叫声震天动地。张辉瓒大吃一惊,再一看四周的地形,知道已经陷入了绝境,他立即意识到:“必须组织突围,否则龙岗就是自己的葬身之地”。他马上指挥所部五十三旅试图抢夺万功山这个制高点。可是,红十二军军长罗炳辉已经带队从西南抢先占领了万功山,敌人离山顶还有50来米时,被抢先占领山顶的红军一阵排枪扫射,便一个个滚下山去。
下午3时,红四军、红三军从北边大山上压过来;红十二军及粟裕的六十四师从万功山上控制了开阔地。一时之间,数百支军号同时吹响,红军战士如一群猛虎扑下山去。敌军哪里还经得起这样的冲锋,刹那间便土崩瓦解。
张辉瓒知道难逃全军覆没的命运,慌忙找来一个小排长的制服换上,一头钻进了万功山东坡的茅草丛中。
敌人已失去反击能力,很多人放下了武器,红军进入了缴枪抓俘虏的阶段。
当时,粟裕正在龙岗小街,忽见两骑兵飞至,下马报告:“朱总司令、毛总政委问捉住张辉赞没有!”粟裕答道:“张辉瓒跑不了。你们先回去一个人向朱总司令、毛总政委报告,说张辉瓒马上可以抓住,留下一个人等抓到张辉瓒后立即去汇报。”
此时的张辉瓒又拿土灰往脸上抹了几把,混杂到败兵中企图溜走。
粟裕令战士们严加搜查,并告诉大家张辉瓒可能会化装,因此要仔细识别,一定要活捉张辉瓒。
不多久,龙岗满山都响起了红军战士像过节似的欢呼:“活捉了张辉瓒!活捉住了张辉瓒!”
粟裕高兴地对总部独立营营长肖锋说:“龙岗一仗,打死打伤敌人1000多,俘虏8000多,活捉师长张辉瓒。敌人这次‘围剿又被粉碎了!”
歼灭了敌第十八师2个旅和师部,粟裕和他的六十四师全部换了装,一色的“汉阳造”五响快枪。战士们高兴地互相祝贺:蒋介石给我们送来了丰盛的新年礼物。
流弹击中左臂而落下永远的残疾
中央根据地3次反“围剿”胜利后,赣南、闽西两块根据地连成一片,发展到21个县境,人口250万,面积5万平方公里,成为中央苏区的全盛时期。
为了彻底消灭红军,蒋介石又对中央苏区发动了第四次“围剿”。这一次的规模超过了以往几次,国民党赣粤闽边区“剿匪”总司令部调集近40万兵力,采取“分进合击”的方针,企图将中央红军主力歼灭于黎川、建宁地区。第四次反“围剿”作战是周恩来、朱德指挥的。他们运用前3次反“围剿”的成功经验,先实行战略退却,诱敌深入,再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粟裕任参谋长的红十一军在东线福建方面作战。周恩来、朱德命令红十一军伪装成红军主力,执行牵制任务。2月中下旬,粟裕协助军长周建屏、政委萧劲光率红十一军先打新丰镇,再东渡抚河,将敌人向黎川方向吸引,掩护红军主力秘密转移到东韶、洛口地区隐蔽待机,在宜黄的黄陂山打了个漂亮的伏击战,全歼敌五十二师。3月中旬,红十一军再次奉命担任钳制和吸引敌人先头纵队的任务。粟裕精心筹划,在地方部队配合下,红十一军行进至广昌西北地区,在地方武装配合下积极开展活动,摆出要保卫广昌的姿态,吸引敌人中路军前纵队加快南进,以拉大其前后两个纵队的距离;同时军主力秘密北移,准备侧击力量较弱的敌中路军后纵队。不久,埋伏在东陂地区的主力红军打了一个漂亮的山地运动战,一举歼灭敌十一师大部和第九师一部。红军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第四次反“围剿”结束以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抬头,命令红军部队进行所谓“不停顿的进攻”。5月,粟裕与政委萧劲光奉命率红十一军进攻江西东部的硝石。驻防硝石的是1927年在湖南发动“马日事变”的刽子手许克祥部第二十四师,战斗力比较强。红军战士恨透了许克祥,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战斗十分激烈。天下着雨,红二十八师攻打一个山头失利,形势紧张。粟裕和萧劲光闻讯赶到前沿,组织部队再次冲击,迅速把敌人打垮了。红二十八师乘胜追击,没有料到敌第二梯队突然从红军后面扑了过来。这时,粟裕手中已没有部队,只好带领身边的警卫人员冲上去堵截,挡住敌人的进攻。战斗中一颗子弹飞来,击中粟裕左臂,动脉血管被打断,鲜血喷出一米多远,粟裕当场昏了过去。
“粟参谋长!”警卫员扑上去为他止血。萧劲光大喊:“担架,快送参谋长到救护所!”可是,山道崎岖,雨大路滑,担架走了三四个小时才送到。因为淋雨,第二天,粟裕负伤的左臂肿得像腿一样粗,皮肤变成了紫褐色。战地救护所见伤势严重,赶快派人将他转送到军医院。军医院的医生一会诊,发现子弹是从左前臂的两根骨头中间打穿过去的,两边骨头都伤了,还伤到了神经,而且已经感染,出现坏死现象。医务主任难过地说:“粟参谋长,看来你的左臂得锯掉,别无他法。”“不,不行!”粟裕连声反对。“不锯会有生命危险!”医生的口气也很坚决。
粟裕明白,少了一只手臂,作战就会有很多不方便,他坚决不让锯。最后医生也只好尊重他的意见。感染了的伤口需要开刀排脓。当时没有麻药,手术开始后,医护人员只好搬来凳子,拿来麻绳,将他的左臂牢牢地绑在凳子上。接着,又将他的右臂、头、肩死死按住,让主刀医生施行手术。粟裕将牙齿咬得格格响,浑身冒汗,却始终没喊一声。
手术总算做完了。然而,随后的伤口护理让他吃了更大的苦。为了防止伤口再次感染化脓,要将蚊帐剪成二指宽、五寸长的布条子,先在盐水里浸泡,头一天早晨将布条子从子弹进口处捅进去,第二天早晨抽出来,再捅进一条浸泡过盐水的新布条,循环往返,周而复始。结果捅来捅去,伤口不仅长不拢,而且还生出了一层顽固性的肉芽子。医生无奈只好用一个小耙子捅在伤口里,转圈儿地耙,把肉芽子耙掉。每次治伤,粟裕虽然疼得满头大汗,却从来没有叫苦。就这样,一会儿布条子捅进捅出,一会儿小耙子耙来耙去,整整治了5个月。眼看敌人第五次军事“围剿”就要开始,其他伤员一个个伤愈出院返回前线,而自己却始终无法治愈,粟裕心急如焚。
在受伤期间,粟裕还经历了一次遭敌特袭击的危险。军医院设在硝石南边的团城。敌人的便衣队伪装赶集百姓在一天早晨混了进来,袭击军医院。医院毫无准备,又没有武装力量,大家只能分散四处隐蔽。粟裕一跑出门就遇到4个敌人便衣。敌人对他紧追不放。粟裕虽胳膊负伤,但两条腿很利索,而且平时训练有素,一口气跑了10多公里,总算甩掉敌人,转危为安。后来粟裕被送到方面军司令部手术队,用当时根据地最好的外科药品碘酒治疗,不到半个月伤口就长好了。左臂虽然保住了,但粟裕却留下了终身残疾。胳膊萎缩了,只有小竹竿一样细,五指也伸不直了。然而这只残疾的手,在以后的岁月里,还可以帮助右手做一些辅助动作。粟裕很高兴当初自己坚持不截肢是正确的。
粟裕伤愈出院回到部队时,第五次反“围剿”已经开始1个多月。中央红军组建了第七军团,下辖十九、二十、二十一师,粟裕任军团参谋长兼第二十师师长。11月11日参加了浒湾、八角亭战斗。
然而,红军局部的个别的胜利,无法扭转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造成的失败,也无法在总体上粉碎蒋介石的第五次军事“围剿”。1934年10月初,中央根据地日益缩小,原有的纵横近千里的中央苏区面积“缩水”到只有300余里。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央红军主力被迫从苏区的西南方向突围,进行战略转移,开始了两万五千里长征,而粟裕被留在苏区,开始了三年艰难的游击战争岁月。
(责任编辑:徐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