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女大学生掌握排舞运动技能的要素分析
2017-01-04高欣欣
高欣欣
(大庆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712)
强化女大学生掌握排舞运动技能的要素分析
高欣欣
(大庆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712)
排舞作为一种新兴的国际性健身体育舞蹈,在高校的教学尚处于探索阶段。通过实验的方法,完善丰富教学内容来提高女大学生的身体素质、音乐素养、心理素质,进而证明了以上三方面能力的提升对于加强女大学生掌握排舞运动技能的作用是积极、有效的。
女大学生;排舞;运动技能;要素
0 引言
排舞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舞蹈运动,英文称“Line Dance”,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多位练习者排成整齐的队列,并对队列进行各种变换来跳的体育舞蹈。这项起源于牛仔舞的项目,最初是在吉他的伴奏下,许多练习者跟着音乐节奏拍手列队而舞,经过多年的发展,吸收借鉴了拉丁舞、国标舞等社交舞的要素,演变成如今的样子。排舞的每支舞曲都有对应的舞码,舞曲一般由32拍、48拍、64拍等具有不同循环节奏的音乐组成,对应的舞步要按照特定的循环节奏而重复,每支舞曲对应的舞步按2个方向或4个方向交替旋转。也就是说,每支舞曲对应的舞码是固定的,这就保证了同一支舞曲在世界范围内的跳法是一致的[1]。
大庆师范学院自2010年在本科生中开展排舞公体课教学活动,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女大学生只要上课认真模仿教师的示范动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练习,一般都能学会几支排舞舞曲的舞码动作。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动作因为力量、速度、协调性的欠缺使得动作幅度不是过大就是过小,缺乏弹性和必要的控制,因为节奏感的差异无法保证动作整齐划一;因为自信心的不足,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僵硬,缺乏表现力。本研究将采取实验的方法,通过对实验组加强身体素质、音乐素养、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训练,揭示出身体素质、音乐素养、心理素质等要素对女大学生掌握排舞运动机能的积极、有效的影响。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从大庆师范学院2015级排舞选修的女大学生中组织两个班为研究对象,A班(实验组)34人,B班(对照组)34人。实验对象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实验对象基本情况
总体上采用实验研究法,在具体数据获取上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等。两个班均有一定的排舞学习经验,此次实验以一学年为期,每周一次课,每次课90分钟。实验前,收集好两组学生身体素质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以及之前的排舞考核成绩,对个别成员进行微调,保证两组基本素质和水平相当。实验主要完成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是身体素质锻炼方面:对照组依然采取原有教学方法,简单的拉伸动作热身,舞码动作由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跟做,反复练习,结束时采取瑜伽动作放松;实验组的热身采取高抬腿、交叉步、背身慢跑等跑跳形式的身体协调性训练五分钟,之后借鉴篮球训练内容,罚球线、中场线、对面罚球线、对面底线快速折返跑三次,然后进行排舞教学,每人完成两组仰卧起坐,每组30个,最后采取瑜伽动作放松。
二是音乐素养锻炼方面:在对照组的排舞教学中,正常播放舞曲,不过于关注学生的节奏感差异,要求学生模仿学习,尽可能跟住音乐节奏;在对实验组的排舞教学中,分析音乐的风格、节奏、结构,进行音乐节拍训练,让学生感知音乐节拍的强、弱、快、慢,理解音乐的情境,训练学生通过动作去体现音乐的情绪。
三是心理素质锻炼方面:对照组的排舞教学采取常规教学,教师完成教学内容后,主要是纠正学生练习时动作的错误,除期中、期末测评外不开展其他活动;实验组则在完成教学内容后,鼓励学生分小组进行展示,组织模拟比赛,进行自评和互评,在各抒己见的氛围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利用在学校或周围社区举办的活动中去表演,在演出中摸索表演经验。
一个学年结束后,首先,测试两组学生的身体素质指标, 测试指标均根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规定的部分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立定跳远(m)、坐位体前屈(cm)、50m跑(s)、800m跑(s)、一分钟仰卧起坐(次/min)。测试方法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中的要求规范进行,以保证数据的信度和效度;其次,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学生对音乐在排舞中作用的认知程度及节奏感训练是否有效果;再次,检验学生身体自尊水平的变化,采用身体自尊量表(PSPP)进行测定,该量表包含1个主量表(身体自我价值感)和4个分量表(运动技能、身体状况、身体吸引力和强壮)[2]。主量表测量女大学生一般的整体自我身体满意感,而分量表测量女大学生在更低一级的身体各领域所获得的主观身体能力;最后,选取舞曲《夏夜恰恰》为考核曲目,邀请三名专家评委对两组学生进行考核,每组分拆成6-8人不等的小组进行展示,考核教师在不掌握哪个小组属于对照组,哪个小组属于考核组的情况下,对各小组的身体姿态(5分)、动作准确性(15分)、动作幅度(10分)、动作力度(5分)、动作熟练性(15分)、节奏感(10分)、开场结束造型(15分)、队列的变化与整齐程度(15分)、表现力(10分)等进行打分。对获取的数据采用一般统计方法进行处理,在Windows XP操作系统下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分析处理,并进行平均数差异检验,统计分析结果P<0.05则为显著性水平,P<0.01则为非常显著性水平。
2 研究结果
2.1 身体素质提升对女大学生掌握排舞运动技能的影响
2.1.1 对照组、实验组实验前后身体素质比较
表2 实验前后女大学生身体素质指标的变化
* 表示与运动前相比,P < 0. 05,有显著性差异;** 表示P < 0. 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从表2来看,对照组与实验组在实验前各项身体素质指标相差很小,无显著性差异,符合实验对象要求。对照组与实验组在进行为期一个学年的实验后,身体素质指标均有所提升,对照组的立定跳远、50米跑、坐位体前屈有显著性提高,800米跑和仰卧起坐有非常显著性提高,而实验组在五个测试项目中均有非常显著性提高。对照组训练后与实验组训练后比较,可以看出反映耐力素质的800米跑、仰卧起坐,反映爆发力的立定跳远和50米跑,实验组的提高程度均好于对照组,仅反映柔韧性的坐位体前屈没有明显差异。总体而言,在排舞课堂中增加的身体素质训练内容,对于提高女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具有明显的效果。
2.1.2 对照组、实验组试验后排舞测试成绩比较
表3 实验后女大学生排舞测试成绩比较(部分项目)
* 表示与运动前相比,P < 0. 05,有显著性差异;** 表示P < 0. 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从表3与身体素质相关的打分项目来看,身体姿态分值差异不大,动作准确性、动作幅度、动作力度的分值是实验组好于对照组,结合表2说明具有更出色身体素质的女大学生在学习排舞动作时对于动作的控制具有明显的优势。
2.2 音乐素养提升对女大学生掌握排舞运动技能的影响
2.2.1 对照组、实验组实验后调查问卷统计结果
表4 女大学生音乐鉴赏能力与节奏感训练调查
从表4的调查结果来看,同学们对于音乐在排舞练习中的重要性都是认可的,但是对于节奏感训练的必要性和理解音乐能够提高表现力的认知上,实验组持正面支持态度的同学要多于对照组。
2.2.2 对照组、实验组试验后排舞测试成绩比较
表5 实验后女大学生排舞测试成绩比较(部分项目)
* 表示与运动前相比,P < 0. 05,有显著性差异;** 表示P < 0. 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表5中表明,进行了音乐知识讲解及音乐节拍训练的实验组对音乐理解的更透彻,具有更好的节奏感,在个人动作衔接,集体队形变化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实验组通过更加富有张力的动作给观看的人以美感,在这些方面,对照组在总体上就稍显不足了。在排舞教学中,音乐贯穿始终,如果没有音乐,排舞运动就等于失去了灵魂,因而音乐素养的提升对于学好排舞运动技能是很有必要的。
2.3 心理素质提升对女大学生掌握排舞运动技能的影响
2.3.1 对照组、实验组实验前后身体自尊水平比较
表6 实验前后女大学生身体自尊水平指标的变化
* 表示与运动前相比,P < 0. 05,有显著性差异;** 表示P < 0. 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从表6体现的结果来看,对照组与实验组在实验前身体自尊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符合实验对象要求。对照组与实验组在进行为期一个学年的实验后,身体自尊水平均有所提升,对照组的运动机能、身体状况、身体吸引力有显著性提高,身体自尊和强壮有非常显著性提高,而实验组的所有项目均有非常显著性提高。对照组训练后与实验组训练后比较,可以看出身体自尊水平测试中实验组明显好于对照组。
2.3.2 对照组、实验组实验后排舞测试成绩比较
表7 实验后女大学生排舞测试成绩比较(部分项目)
* 表示与运动前相比,P < 0. 05,有显著性差异;** 表示P < 0. 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从表7与心理素质相关的打分项目来看,实验组因为心理素质更好,在考核过程中表现的更自信、不紧张,在个人动作衔接,集体队形变化上更加地流畅,富有活力,而身心的放松,使得开场结束造型给人的感觉更具美感,结合表6说明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更有助于放松地完成排舞动作,使练习者更能享受到排舞的乐趣。
3 结论与建议
(1)在排舞教学中适当增加身体素质锻炼内容,比单纯进行排舞锻炼,更有利于提高女大学生身体素质,而其身体素质的提升,对于女大学生在学习排舞运动技能时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更好地完成对身体动作的控制。
(2)在排舞教学中适时进行音乐素养锻炼,能让女大学生更好地理解舞曲,更容易把舞码动作融会贯通,更加娴熟地将动作和音乐节奏协调一致。
(3)通过模拟比赛、公开表演等形式锻炼女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其不怯场,能够直面困难。其心理素质强化了,在表演排舞时就非常地放松、自信,放松的状态下能够发挥真正的水平,自信就会提升表现力,提高女大学生身体自我满意度。
(4)身体素质、音乐素养、心理素质这三个要素对于排舞运动机能学习来说是相辅相成的,从评测结果也能看出在教学过程中强化这三个要素,最终的考核成绩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出了一截,充分说明了只有三个要素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地跳好排舞,也有助于女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方位提升。
[1] 高欣欣.论排舞课程对大学生健康体适能的影响[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5(6).
[2] 徐霞,姚家新.大学生身体自尊量表的修订与检验[J].体育科学,2001(2).
[3] 刘国信.走进排舞世界[J].动感地带,2007(11).
[4] 李珊珊,陈勇军.排舞在大学公共体育开设的可行性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2).
[责任编辑:崔海瑛]
高欣欣(1978-),女,黑龙江大庆人,讲师,从事健美操、排舞、体育心理学教学与研究工作。
G807.04
A
2095-0063(2016)06-0112-04
2016-09-22
DOI 10.13356/j.cnki.jdnu.2095-0063.2016.06.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