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科生读题能力的培养
2017-01-04李红娥
李红娥
(十堰市车城高级中学 湖北十堰 442000)
浅谈文科生读题能力的培养
李红娥
(十堰市车城高级中学 湖北十堰 442000)
在数学的学习中,尤其是在解题的时候,读题非常重要,可以说占解题的80%,题目的意思都没弄明白肯定做不对,只有读懂了题目,弄清楚了题意,再运用相关的知识解答基本就没问题了。读题是培养审题能力的第一步,通过读题,使学生明确题意,为进一步思考作准备。但是现在有很多学生做题时怕时间不够,图快,题目大致看一遍感觉是那个意思就开始写,这是最要不得的。下面通过几个案例说明一下读题的重要性:
案例一:有这样一道题:
这个题作为高考题的第一个选择题,可以说是非常简单的,基本上都可以做得对的。此题答案是D,可不少同学错选了B,什么原因呢?就是不认真读题,不认真审题,没有看清楚集合A中的x Z∈这个条件。这一错5分就没了,有些时候不是不会做,而是不认真读题造成的。
然而,有时候读不懂题,理解不了题意也跟对数学基本知识点弄不明白有关,再看这道题,也是关于集合知识的:
此题是考查线性规划的问题,不少同学看了觉得都会做,觉得是轻车熟路了,z表示平面区域内的点与点两点间距离的平方,可是在他们做的时候就把题误看成两点的距离求出来,后来一对答案知道错了就在那迭迭叫苦,说自己没看清题目就做了。这就属于典型的读题不认真,不认真审题。
以上三个例子就说明一个问题,不认真读题,不认真审题,就理解不了题意,简单的题就出现问题,何况难题呢。认真读题不是把题目读一遍就完事了,要用心读,读出题目中的意思,题目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得到这个信息后怎么处理,接下来要干什么,一步一步朝下走,就可以把这个题解对。”有时考完试了卷子发下来,有的同学看了就在那委屈,就说这个题我会做,就是看错了,条件没看清,白白丢了几分。是啊,怎么不好好看题呢?题目看错了,再会解这个题也没用,为什么不认真读题呢?像这样的问题都要克服,读题的时候把题目中关键的字眼做个记号,比如打个圈,画个线什么的都行。本班有位同学这方面做得就很好,遇到关键的字词就做个记号。像有些话“下列命题错误(正确)的是”,他就把“错误(正确)”圈起来,再有“求复数Z的共轭复数,或复数的实部(虚部)”,他就把“共轭复数或实部(虚部)”做个记号,这样做题要求什么,一看记号就很明了。这位同学这个习惯很好,在考试时基本上没有出现因为看错题而丢分的现象。这个好习惯很值得那些不认真读题的同学借鉴学习。小题如此,大题也是一样的。有时遇到一些题题目比较长,读一遍还没弄清题目说的什么意思,那就再读一遍,不行再来第三遍、第四遍,知道弄清为止,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像上面这些读题不认真的问题该怎么克服解决呢?老师怎样将提高学生的读题能力渗透到教学中呢?下面谈一下我的一点拙见。
一、相信学生,多给他们读题的机会
对于高中的学生,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题,如果老师把题目的要求自己一手包办,仔细地帮学生分析题目的要求,没有让学生养成独自读题的习惯,所以解决问题时,学生就会对要求一眼看过,不求甚解。在读题习惯的培养上,我的原则是教师一定要做一名“懒”老师,该让学生理解的要求,读的题目一定要让学生独自完成,学会抓住重点的词,逐步养成认真读题的习惯。高中的学生已经不是小学初中的学生了,经过小学初中九年的教育,这是可以自己做到的,不再要求老师手把手的教着读题了。因此,我们必须相信学生,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就会给你一个惊喜。
二、教给正确的读题方法
读题是培养审题能力的第一步,通过读题,使学生明确题意,为进一步思考作准备。教师在教学中要对读题的形式和要求做出明确的规定,如必须认真读题,默读,要读通句子、不漏字、不添字等,有的学生理解能力弱,这就需要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读题方法的指导,认真仔细,读准。很多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经常凭经验做题,所以对题目常会一扫而过,就动笔了。而事实上题目并不是他们“经验”里的样子,题目的意思发生了改变。为了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对于长一点的题目要求学生做到“读三遍,读理解”,让学生边读边划出关键字,慢慢地让学生试着去说对关键字的理解,从而培养其理解能力。记得有一次复习到关于数列的一个应用题,题目比较长,一个学生说这是什么题呀,读了一遍也不知道是啥意思,怎么这么难啊。我听了说,一遍不行读两遍,读三遍,慢慢题目的意思就读出来了,边读边找关键的字眼。接下来他就按照我说的读了两遍,慢慢也读出了意思,还说原来这么简单,就是一个数列求和的问题。看来认真读题是多么的重要。有时还可以让一个学生起来读题,让其他学生说出对题目的理解,也可以让全班一起读题。
对于文科生在数学的学习上有些吃力,对数学题目的理解能力弱,老师一定要有耐心,先从最基本的抓起,慢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