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扶贫的教育路径思考

2017-01-03冯文全徐松妮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11期
关键词:义务教育精准扶贫学前教育

冯文全++徐松妮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取得长足发展以及扶贫工作的不断深入,我国的贫困人口已大大减少。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仍有大约7000万人口未能脱贫,旧有的扶贫方法已不能起到显著成效。为改进我国扶贫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新思路。本文承接习近平总书记通过发展教育实现精准扶贫的重要思路,阐述了通过在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确保实现义务教育,强化职业教育三种手段,来实现精准扶贫,达到良好扶贫效果。

【关键词】精准扶贫  学前教育                                                                           ;义务教育;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230-03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历届政府都十分重视扶贫工作。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果,政府财政收入大幅增加,我国的扶贫工作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我国贫困人口按照国务院扶贫办制定的标准减少了2.5亿[1];如果按照世界银行 1天 1 美元的贫困标准进行计算,中国在 30 年左右的时间减少了6.6亿贫困人口[2]。1981至2010年,全球的贫困人口从 15 亿减少到 8.05 亿,同一时期我国贫困人口减少数量达到全世界总量的约93%[3]。但是,截至目前我国仍有大约7017万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全国14个地区,592个县,12.8万个村[4],并且还有许多刚刚脱贫不久生活水平刚刚超过贫困线的家庭,他们的收入仍然十分不稳定,存在着“脱贫后返贫”的风险。因此,我国扶贫工作的形势依然复杂而严峻,扶贫工作面临的挑战仍然巨大。

我国过去的扶贫工作大多数都是粗狂的,强调面而忽略点,政府往往面对较大范围内的贫困人口实施单一方法的扶贫,这样的扶贫方法已经不适用于今天扶贫工作的实际需要,打个比方,在大地普遍干涸的时候洒水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但当大地缺水不再是普遍现象,而是在特定位置特定区块才有缺水的现象时,洒水就会造成浪费和效率低下,只有对缺水的区域定点滴水才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扶贫工作刚刚起步时是国家指定贫困县,后来演变为指定贫困村,最后变为指定贫困家庭。虽然扶贫工作对象划分越来越细化是一大进步,但是九十年代以后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相继开始实施并取得巨大成效,我国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已经大量减少,如果扶贫的方法仍然一成不变的话必然会造成扶贫资源浪费和扶贫效率低下。为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全民脱贫致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新理念。这一理念在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 2015年11月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则对这一理念做了进一步的阐释,他在讲话中提到,到2020年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义务教育问题,国家教育经费要继续向贫困地区倾斜、向基础教育倾斜、向职业教育倾斜,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办学条件,对农村贫困家庭幼儿特别是留守儿童给予特殊关爱[5]。总理李克强也在大会上讲话,他强调要加强教育扶贫,对贫困家庭的高中学生,要全部免除学杂费,扩大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计划[6]。除此以外,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各地考察时曾多次提到精准扶贫,他指出,“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如果凭空救济出一个新村,简单改变村容村貌,内在活力不行,劳动力不能回流,没有经济上的持续来源,这个地方下一步发展还是有问题”[6]。“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7]。“摆脱贫困首要意义并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脱贫,还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8]。“抓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根本大计,要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起码学会一项有用的技能,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尽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把贫困地区孩子培养出来,这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9]”。由此可见,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发展教育对于实现精准扶贫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教育扶贫并不是一个新提法,它是指针对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进行教育资源投入和资金支持,使贫困人口自力更生掌握脱贫致富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提高当地人群的科学文化水平以促进当地的经济、社会及文化发展,并最终摆脱贫困的一种内生性扶贫方式[10]。常言道“扶贫必扶智”,教育扶贫作为智力扶贫的一种主要方式,需要通过公共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来加以实现。而要通过发展教育实现精准扶贫,就必须要做好发展学前教育,确保实现义务教育,强化职业教育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在贫困地区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使贫困地区儿童智力得到及早开发

学前教育对于学龄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它关系到孩子们一生的发展,因此,一定不能忽视。要在贫困地区通过发展教育来实施精准扶贫,不让贫困家庭孩子因贫失学,因不能入读幼儿园输在人生起跑线上,而是让他们今后有更好的学习机会,就一定要大力发展贫困地区的学前教育。

1.将现有教育资源向西部地区及贫困地区倾斜

政府应该重点推进学前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行政村延伸,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要加强贫困地区幼儿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在适龄儿童较多的地方新建标准化幼儿园和改扩建老旧托儿所。政府财政要投入专项资金采购幼儿园园区的基础设施和教学用具,涵盖课桌椅、玩具,以及休息场所的床上用品购置和厨房、餐厅等的基本配套设施。此外,保证教学活动的安全至关重要,采购的设备还要涵盖安全保障设施采购,以应对突发事故,保障幼儿园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2.保障贫困地区学前教育质量达到全国统一标准

要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在贫困地区幼儿园配齐配足幼儿教师,财政支出需要涵盖教师的基本工资薪酬以及任教于贫困地区的相应补助。教育部门应选拔幼儿师范专业高校毕业生,参考其个人志愿及其生源地采取“点对点”形式精准分配到各个尚未配齐师资的幼儿园任教。政府应向社会公益组织及相关非盈利、非政府组织招募学前教育巡回支教志愿者到贫困地区农村幼儿园任教,政府要对投表现优异的组织和个人进行嘉奖,对他们进行财政补贴,以减轻他们组织的经济负担并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使其能够投入更多的资源用于扩大提供公共服务。另外,政府除了需要在物质上的优待社会组织外,还应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在精神上以及经济上予以表彰和鼓励。政府应该实时掌握各支教组织的活动情况,将一些表现较为突出的组织作为试点,推进优秀人才短期支教常态化,通过将短期举措长期化,将临时举措常态化,实现社会组织公益成效的最大化。政府应当加强对各个社会组织的监督和管理,将他们的行动纳入国家的统一规划之下,持续为农村教育的毛细血管输入新鲜血液。同时,政府应该实施国家统一标准的幼儿园干部师资培训计划,对全国范围的农村幼儿园园长教师进行培训,同时对学前教研员、园长、骨干教师进行专题培训,推动提升园长教师能力素质和保教质量。

3.加强贫困地区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政府应定期组织包括知名学前教育专家、国家级或省级幼儿园优秀教师在内的流动培训团队,采取专题报告、观摩课、教学课分析、教师互动和经验分享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同贫困地区幼儿园干部和教师面对面交流,探讨和分享教学教育经验,以帮助贫困地区幼儿园干部及教师队伍提高专业素养能力。在专业能力提升方面,应定期举办幼儿园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及观摩研讨活动,组织各农村幼儿园教师参与,以促进不同区域间幼儿园教师的互相交流和学习,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此外,政府还应该出台全国范围内统一执行的学前教育规范标准,促进农村幼儿园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应建立全国联网的信息化学前教育资讯管理平台,提高科学决策和精细化管理水平。各地教育部门应同宣传部门合作,定期举办学前教育宣传活动,加强贫困地区学龄前儿童家长对学前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各省应组织学前教育专家下基层检查贫困地区幼儿园基础设施和教学保育质量是否达标,同时开展对幼儿园“小学化”现象的排查,以保障贫困地区学前教育质量。

二、在贫困地区确保真正实现义务教育,全面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的教育与文化素质

义务教育是国家庄严承诺的国民免费教育,是涉及到社会公平和国家民族前途的重要工程。对于寒门学子来讲,九年义务教育是改变自己的人生,中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机遇。我国要通过发展教育来实现精准扶贫,就一定要保障贫困家庭学子接受教育的机会,不能让一个孩子因为贫困而无法接受义务教育,更不能让一个家庭因学致贫。

1.完善六位一体保障制度不让一个孩子辍学

国家要用好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俭学、生活补助、学费减免六位一体的学生资助体系,而其中最立竿见影的措施应该是助学金、无息助学贷款和减免学杂费,国家有责任保证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没有一个学生失学,就必须用好这些政策工具。要用好无息助学贷款,以保障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各地政府必须做好助学贷款在本辖区内全面覆盖的工作,并尽可能放宽贷款标准,对每一个有实际需要的家庭都进行资助。要通过发展教育精准扶贫,就必须精准掌握每一个受助家庭的经济情况,充分做好贫困家庭情况摸底工作,杜绝讲人情、讲关系的现象,进一步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认定过程的透明度,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国家、省、市等各级助学金评审、发放工作,确保资助过程和资助结果的公开透明,尽量帮助到所有需要的困难学生。各地应该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减免机制,使工作流程更加规范化,要做到完全减免贫困学生的学杂费。另外,各地政府要要求全国各中小学从学校各项事业收入中提取不低于5%的资金作为贫困学生专项资助经费,用于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助学金。

2.做好各个渠道帮扶资金统筹工作

目前,我国来自不同行的许多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以及国际慈善组织关注民生、支持教育,对各地兴办教育捐助了大量资金,但由于不同群体的帮扶资金缺乏统筹,导致集中发力有余,而兼顾公平不足,重复资助和过度资助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媒体报道一些典型家庭和学校后,不同行业、爱心人士、企业家反复捐赠,而一些未被发现的家庭和学校只能享受国家层面的政策帮扶,形成了重助、漏助的现象。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由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牵头,整合教育、扶贫、民政等各个渠道用于教育、学生的资助资金,杜绝重发漏发现象的发生。

3.加强贫困学生资助工作信息化建设,保证资助金按时到位

同时,整合各方资源,建立教育帮扶大数据平台,对每所学校、每个家庭受助情况数据及时采集,加大受助资金情况跟踪监管,最大限度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在具体资助业务操作中,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应同工信部合作,积极引入现代化信息管理技术,加强对贫困家庭资助工作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全国所有地区的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学生资助工作数据平台,实时掌握受助学生个人及家庭收入情况变化,及时调整资金发放额度,使学生资助工作更加高效和规范。应建立健全贫困学生资助工作考核制度,进一步提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工作考核指标的科学性,规范考核工序,保证考核效果,其中应重点加强工作条件、日常管理、管理绩效等有关内容的考核,完善学生资助工作表彰奖励机制。要加强资助资金监督管理,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应同财政部、审计署合作,强化对资助资金监督管理。财政、审计定期组织资助资金发放情况进行实时监督并不定期开展专项检查。纪检、监察等有关部门应联合进行对资助项目实施专项检查,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各类问题,要严格依据国家现行相关法律法规从严、从重处理。

三、在贫困地区强化职业教育,为贫困地区人口奠定好谋生的技能基础

职业教育是应需而生的,是学以致用的一种教育模式,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职业教育在扶贫方面的作用早有认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在2001年发表报告称技术培训和职业教育是减轻贫困的一种有效方法,2005 年我国政府也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其中明确提出,把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特别是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维护稳定、建设先进文化紧密结合起来[11]。可见教育有助于消除贫困是世界范围的共识,也得到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当劳动者从事低知识水平和低技能水平的劳动时,他得到的回报一定不会高,而当劳动者接受了一定程度的教育后,他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也会随之提高,从而提升其收入水平,教育毫无疑问有助于劳动者改善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状况。从这个角度看,任何一种教育形式都或多或少地具有扶贫功能,但是,职业教育如果发展得当的话可以为我国精准扶贫事业做出普通教育所做不到的贡献。“精准扶贫”讲究对象精准,方法精准,效果精准,也就是扶贫效果出现的时间要尽量短,扶贫的投入要尽量少,但是效果要尽量显著。在这方面,职业教育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1.职业教育可以帮助贫困家庭快速脱贫

职业教育具有的明显的就业指向性,决定了其对贫困地区的学子有着比普通教育更高的吸引力。目前我国入读中职和高职的初高中毕业生往往是成绩不够理想未能升入高中或大专院校继续深造的学生,他们本身的学习能力和意志品质普遍低于普通学校的学生。通过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尤其是对贫困家庭学生的吸引力,就可以提高职业教育的生源质量。要对参加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贫困家庭子弟,在国家各项支持政策的基础上,再提供生活补助。一方面,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政府财政收入水平较低,使得该地财政对教育的投入较少,再加上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导致贫困地区教育水平落后于经济发达地区。由于贫困地区家庭收入微薄,严重挫伤了贫困家庭支持他们的子女接受非免费教育的意愿,这是造成贫困地区学生的升学率偏低的主要原因。许多孩子无法通过普通教育渠道继续读书,接受高中教育需要承担一定的费用,这对贫困家庭来说是不小的经济负担。而国家通过制定中高职教育减免学杂费及提供助学金助学贷款等政策,可以为入读中高职院校的学生免去经济上的后顾之忧,从而可以大大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这也为由于经济原因不能升读高中、大学的出身贫寒家庭的学生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从教学特点看,职业教育相比较普通教育更有利于帮助贫困家庭脱贫,因为普通教育尤其是普通高中教育主要专注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职业教育则以培养技能人才为目标。职业院校的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辅之以基础理论,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技能与日后工作的需要紧密相连,所以以知识技能为载体的职业教育更利于学生就业,甚至可以起到一人就职全家脱贫的扶贫效果。

2.职业教育是就业有着高度保障的教育

每一位学子寒窗苦读十几年都是在为今后就业做准备,对贫困家庭的学生而言,他们的就业是家庭摆脱经济困难的重要渠道。而在就业方面,和普通院校的毕业生相比较,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有着独特的优势。我国中高职学校往往要求学生在毕业前考取与专业相关的技能证书,这样通过系统的学习,职业院校的学生不仅可以获得所在学校毕业证书,还能够学得一技之长,有毕业证和技能证双证在手的职校毕业生在就业中具备一定的优势。大学毕业生由于全国大专院校扩招,大学生数量增多以致遭遇严峻就业形势的情况下,中高职毕业生却在人才市场上越来越吃香,五年来中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九成以上[12]。当今社会专业技术人才的匮乏为中高职学生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我国已进入经济新常态,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等国家战略的相继实施,预示着国家对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巨大需求。从目前各种统计数据看,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恰恰是我国人才战略的“短板”所在。近年来,与大学生就业连续出现“最困难一年”现象相对应的则是频频出现的“技工荒”。职业教育作为与就业市场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直接着眼于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在专业设置与培养模式上追求与就业市场的无缝接轨,而相比较而言普通高校学生学到的往往是较为宽泛的基础理论知识,所以中高职院校毕业生无疑在就业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对于渴望通过学习改变自身命运的贫困家庭学子而言,选择职业教育,尤其是国家资助的免费职业教育,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通过强化职业教育实施教育扶贫,不仅有益个人,对国家和社会也有益处,各地的贫困家庭劳动力因为受到职业教育的培训可以更好地融入工业化、城镇化过程,有利于我国实现经济转型。在职业教育上,我国东西部地区有广阔的合作空间。东部地区无论是教育、经济、文化发展都优于西部地区,但是近年来由于大专院校扩招,东部地区的中高职学校面临着生源不足、招生困难的问题。政府在这个问题上应该积极作为,通过减免学杂费以及提供生活补助的方法鼓励西部地区尤其是贫困家庭的学生报读东部地区的中高职院校,这样既可以解决东部地区中高职院校生源短缺的问题,又能够解决相当一部分西部地区贫困家庭学生的升学和就业问题,既精准扶助了贫困家庭,又能够为社会培养一批优秀的技术人才。但是,目前社会大众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普遍存在一定的误区,老百姓普遍重普教、轻职教,形成了“政府重视、产业急需、社会轻视”的尴尬局面。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过去职业教育曾被称为“断头教育”,盖因在过去接受过职业教育的学生往往没有机会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这极大地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其二,过去许多学生选择职业教育时往往是非自愿的,只有极少数学生是因为对学习技术和实践技能感兴趣而选择了职业教育,更多的学生是因为学习成绩不够优秀导致不能升学,被迫选择了职业教育,这极大地影响了中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也导致了职教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不足。要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必须首先解决中高职院校师生的社会地位问题。政府应该提高中高职院校教师的工资水平,使其尽量接近同等学力普通高校教师的工资水平,从而提高中高职院校教师职位的吸引力;应善用包括电视、报纸、电台、网络新媒体在内的各种宣传媒介,鼓励更多的老师和学生选择职业教育。政府还应该改革目前的教育制度,使得普教和职教两个系统可以互相连通,改变目前职教毕业生没有机会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现状,让掌握了实践技能同时学习成绩优秀的职教毕业生有机会报考大学生乃至研究生,打通职业教育的升学之路,从而吸引更多学生选择职业教育。

精准扶贫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提出的全新战略,也是本届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而通过发展教育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及劳动者报酬,既可以为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又能够提高贫困阶层的收入水平。教育可以切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新农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培养新工人。教育扶贫是最根本的精准扶贫[13],因为发展教育可以打破社会阶级固化,有助于实现社会公正。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差异性较大,因此各地方政府必须深刻了解本地的实际问题,并对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实施政策,务求做到精准、扎实,才能实现教育扶贫的预期目标。

我国要在教育精准扶贫上做出成效,首先是要做好顶层设计,国务院扶贫办、教育部财政部在制定政策时需要注重教育精准扶贫政策的延续性和一致性。其次,要充分认识到扶贫工作的复杂性,注重教育精准扶贫的精准性和系统性。教育精准扶贫绝不是一个单纯的问题,要在根本上消灭贫困,拔穷根,必须要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以及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分配,这不仅需要教育系统的努力,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最后,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要在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上互相配合。要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部门的责任主体和工作分工,中央政府负责统筹全国的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并保障资金投入到位和政策向贫困地区倾斜,地方政府则需要保障中央制定的各项政策能够有效落实。同时,政府应该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到教育精准扶贫的行动中来,要统筹好爱心人士和慈善组织的人力物力,做到全国上下齐心协力,为如期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中国政府网.按照国家标准测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减少贫困人口2.5亿[OL],2014:1

http://www.gov.cn/2014-12/15/content_2791045.htm

[2]人民网.30年来中国累计减少逾6亿农村贫困人口[OL],2014:1

http://cpc.people.com.cn/n/2014/1016/c64387-25849588.html

[3]新华网. 全球脱贫成果九成属中国:减少贫困人口6.6亿[OL],2014:1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4-10/15/c_127100041.htm

[4]新华网. 中国共有7017万贫困人口有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OL],2015:1

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5-11/03/c_128389551.htm

[5]央广网. 习近平出席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并作重要讲话[OL],2015:1

http://china.cnr.cn/news/20151129/t20151129_520628571.shtml

[6]人民网. 大国领袖的“扶贫情怀”:从《摆脱贫困》到精准扶贫[OL],2015:1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1013/c1001-27691901-2.html

[7]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习近平: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OL],2015:1

http://www.cpad.gov.cn/art/2015/9/10/art_624_24133.html

[8]人民网.朱永刚:首先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OL],2015:1

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5/1130/c40531-27871461.html

[9]新华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让贫困家庭的孩子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OL],2014:1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4-12/11/c_127297090.htm

[10]谢君君. 教育扶贫研究述评[J].复旦教育论坛,2012,(10):3

[11]教育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OL],2005:1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78/200710/27730.html

[12]新华网. 五年来中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保持九成以上[OL],2015:1

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5-12/03/c_134879708.htm

[13] 刘传铁.教育是最根本的精准扶贫[J].内蒙古教育,2016,(02):1

基金项目:本研究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2015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中国传统蒙学的德育思想研究”(课题批准号BEA150074)的资助。

猜你喜欢

义务教育精准扶贫学前教育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师资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读
信息技术走进山区教育,揭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