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交响乐普及的几点思考
2017-01-03赵晓彤
赵晓彤
【摘要】提起交响乐,现代人并不陌生。这种音乐是纯粹来自于西方文化的音乐形式。经过上百年的不懈努力,不断在中国站稳脚步,在中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高雅音乐不断在校园开展,社会各个阶层对于高雅音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主要是对交响乐普及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对普及交响乐的意义进行各个角度的思考。
【关键词】交响乐 普及 高雅音乐 思考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186-02
一、引言
交响乐在中国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发展至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西方音乐具有戏剧性,充满了紧张刺激的气氛,而中国音乐从来都是淡雅“宁静致远”的境界,和西方音乐相比较,有明显的差别。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相结合,为中国的音乐注入新鲜的血液。近几年来在国内,一致都提倡让高雅音乐走进人们的生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但是很多人都知道高雅音乐的普及是非常困难的,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理解和欣赏。即使是在交响乐的发源地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接受,交响乐内含着很多的哲理以及高深的技巧。一场高档的音乐会,国内很多人都听不懂,很多人认为不如看一场电影,在音乐会中途就纷纷离场。在这种尴尬的情况之下,想要普及交响乐是非常困难的。1711年大提琴传入中国,当时民间并没有流行,仅仅局限在紫禁城内,在民国期间,大提琴才开始在东北以及上海等地方发展。大提琴真正盛行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改革开放以后,越来越来多的人开始了解大提琴和交响乐,有了很多专业的交响乐团队。
高雅音乐走进校园活动是2005年开展的走进大师,感受经典,陶冶情操,提高修养为主题的高雅艺术活动开始的。随着高雅音乐的推广,在师生之间获得了非常好的反响,高雅音乐的推广主要是为了向社会各个阶层宣传弘扬优秀文化。
二、普及交响乐的原因
在中国古代,音乐是非常受到重视的,音乐的地位在当时已经上升到了政治高度,儒家思想非常推崇以礼乐治天下,音乐成为了统治者追求国家长治久安的工具。儒家以礼乐治天下的思想不仅受到了国家的重视并且受到全社会的尊崇,不断在社会上形成了以音乐来修身的风气。在我国交响乐属于外来的音乐,他和我国的音乐文化并不相同,他不像流行乐一样会得到人们的熟知,作为外来的音乐,他不被大多数人接收,缺乏民族亲和力,有着复杂的背景和信息文化,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很多群众不了解不懂得欣赏交响乐,但是却有想要了解的愿望。交响乐的普及对我国文化传播有着重要的作用,普及交响乐有助于国内文化与国外文化相融合,是弘扬西方先进艺术文化的需要,是提升群众艺术欣赏水平的重要途径。窗体顶端
在交响乐队中,大提琴处于低音声部,经常同低音提琴一起,作为整个乐队的基础。大提琴声部既能担当伴奏,又能演赛优美如歌的主旋律。作为专业大提琴演奏者,应该很好掌握大提琴演奏的基本功并熟练运用各种演奏技巧。
交响乐是一种相对比较复杂的音乐,在众多的音乐表现形式当中,交响乐要数最复杂的,它产生的音乐色彩是最丰富的。交响乐涉及到非常多的乐器,他的作品形式也非常复杂,他和其他的音乐有着明显的区别,对于观众的听觉、心里的影响都是和其他音乐所无法比较的。
交响乐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是无形的,他是无法用公式和图表表现不出来的。音乐是对人的内心产生的影响,它是无形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音乐是人们内心的真正的共鸣,音乐直接可以影响到人的心灵层面,是对于人的感情的宣泄、心灵的宣泄、抒发。
三、怎样普及交响乐
交响乐在校园演出的八年中国,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好地提升,高雅音乐走进校园,不仅让众多的热爱音乐的学者感受到了交响乐的美妙,而且还为交响乐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在未来的道路上,交响乐一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1.交响乐作品创新
交响乐普及在进行作品介绍推荐时应该选择相对简单易懂的作品,循序渐进,难度较高的作品应该谨慎选择。作品的难度较大,观众无法理解,就会降低观众的兴趣,演奏的说明也就更不在乎了。从乐团的角度来看,作品的难易程度直接会体现整个乐团的水平。但是如果观众无法理解演奏的内容,那就更不会理解演奏的难易程度了。观众喜欢的一般是自己耳熟能享的,但是还有别具一格的特色的作品,如果自己平时关注的作品以不同的方式演奏出来,那就会给观众眼前一亮的感觉,才会让观众感到亲切,才有继续听下去的意愿。我们经常会接触的一些作品像:《走西口》、《二泉印月》、《梁祝》等一些作品非常贴近观众,是受到大众喜爱的作品,这些作品老少皆宜,很受欢迎。选择什么样的作品,以什么方式演奏作品,这些问题直接会影响到交响乐的推广效果。音乐和文化二者是密不可分的,音乐始终要与当地的文化相结合。交响乐在进行传播时应该与当地文化充分融合起来,一定会产生出新的艺术生命。中国文化历史悠久,这里的艺术源泉是取之不尽的。多民族文化相融合不断升华。本地区交响乐团有责任承担起传承优秀文化的责任,弘扬优秀文化。近几年来我国很多地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创造出了优秀的交响乐文化,把优秀的交响乐文化推至全国甚至世界。例如福建创造出了音乐史上的几个宏篇:交响组曲《八闽画卷》、交响乐《海峡之脉》、原创歌剧《土楼》、交响诗篇《土楼回响》。这些作品具有浓厚的“福建味”他们在创作这些现代音乐的同时融入了本土的音乐素材,以现代的作曲手法作曲,融入本土文化,可以说这些作品是中西双方合力之作品。每一位本地的听众只要是听到这些作品,无需要进行解说就可以感受到浓浓的乡情。这就是为什么这些而作品会受到人们的喜爱,这些作品会受到观众的喜爱是必然的结果,在进行本土交响乐创造时,这就是所需要的作品。
2.创造不拘一格的音乐形式
音乐的形式是多样的,因为他要面对社会的各个阶层,不单单是只是分子会接受艺术的熏陶、也不单单是学习坏喜欢音乐,社会的各个阶层都有提高音乐水平的需要,不断提高艺术修养是面向整个社会的。交响乐也应该是面对整个社会的,走出音乐厅,走进人们的生活,走进公园、走进厂矿、走进社区,主动的去贴近大众,被大众熟悉。在新的形式下,我国的音乐市场并不乐观,观众对于交响乐的热情度不高,音乐会的售票比例非常低,甚至不足百分之五十,更甚至有些半场就会离场。但是一旦有了免费的交响乐的演出,那么观众的索票的热情就会高涨,所以可以见得,这些人并非是真的热爱音乐,只是有免费的活动吸引着观众的热情。观众对于交响乐缺乏足够的热情,反之既是交响乐对观众的吸引力不够。例如:某明星在A市举办音乐会,则会经常出现一票难求的现象,而且面对的是价格不菲的门票。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人们不了解交响乐,没有真正的去感受交响乐,既然如此,政府部门对交响乐进行扶持,让交响乐走进生活,走进社区、走进公园、走进厂矿,让观众增加与交响乐接触的机会,让观众了解交响乐,从而喜欢上交响乐。推广交响乐首先要接触交响乐,让群体依赖交响乐、喜欢交响乐、愿意贴近交响乐。除此之外,交响乐的演出形式应该是多样化的,不应该仅仅是拘泥于传统的交响乐的演出形式,可以加入一些幽默的元素、加入一些生动的解说、让观众对交响乐产生兴趣,缩短演出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过于代办的演出形式会让观众失去兴趣,我们可以借鉴一些西方的优秀文化,设计出适合本国国情的交响乐,改变呆板的交响乐的形式。
3.交响乐的推广应该坚持面向青少年
青少年是一个国家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是国家人才的储备。目前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教育,未来所要培养的都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不单单要有一定的技术,还应该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交响乐应该着力在校园发展,迈向校园只是第一步,应该多开展一些公益性的演出。深入学校、走进乡村,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
四、结论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高雅音乐不断在校园开展,社会各个阶层对于高雅音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相信通过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在音乐家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交响乐一定会取得肥厚的成果。
参考文献:
[1]罗宾·斯托威尔:The Cambridge Companion大提琴[M]张蓓荔,孔维锋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01
[2]纪孔凯.浅谈高中音乐欣赏中的“交响思维”[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齐东海.音乐与创造性思维——抖动你创新的翅膀[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张弦.“中国的交响乐有了很大的进步”——小泽征尔先生答本刊记者问[J].人民音乐,1980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