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的应对策略研究

2017-01-03潘伟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11期
关键词:教学班学科专业

潘伟

【摘要】高考改革使得高中阶段地理学科的学科地位、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时间和评价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地理教师应该采取相应的策略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

【关键词】高考改革  地理教师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116-02

2014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标志着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开启,上海市、浙江省作为试点省市于同年出台了高考改革试点方案,并计划于2017年全面实施高校考试招生的改革措施。

随着全国各省市的改革方案的陆续公布,可以看出虽然各地的改革措施细节有所不同,但总体框架基本一致。一取消文理分科,高考科目采取“3+3”模式,语文、数学、英语实行全国统考,其他科目根据报考学校专业的要求和个人的兴趣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有些省还增加了技术)中选择3门参加等级考试,其余科目则要参加合格考试;二是录取方面,高校依据高考统考和学业水平测试并参考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这些改革措施使学生在各方面有了更多元的选择,同时也对地理学科的课程设置,地理教学组织形式,地理教学内容与方法以及地理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研究在高考改革背景下地理教师的应对策略,就具有了迫切而现实的意义。

一、高考改革后地理学科和地理教学的变化

1.学科地位

改革前,由于文理分科且文理专业的高校招生比例大致是4比6,多数家长和学校都鼓励学生选择理科。再加上重理轻文的传统,包括地理在内的文科科目普遍不受重视。改革后的情况从试点区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2017年拟在浙江招生的高校和专业看,只要符合一门选考科目就能报考的专业地理约为60.9%。[1]专业选择的增多,地理学科的地位也就相应的得到提升。

2.教学组织形式

改革前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学生教室固定,教师根据课表走班。改革后由于学生要在6门或者7门科目中选择3门作为选考科目,就有20种或者35种组合。学生选课走班将成为必然选择。走班形成了两种形式的班级,一种是作为学校管理的行政班,另一种是教学班。

3.教学时间

改革前文科学生学习地理的时间是三年,改革后选考地理的学生一般会选择在高二学习阶段结束学习任务,最迟也会在高三第学一期结束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这样就较以前缩短了一年到一年半。[2]教学时间的缩减必然使教学方法和内容产生变化。

4.评价方式

改革前,包括地理学科在内的所有学科不管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的评价方式,都是看分数。分数本身并没错,错的是把分数当成评价老师和学生的唯一标准。改革后,作为高考录取依据之一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采用等级制,相对削弱了对分数的追求。同时,国家还鼓励高校把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考的录取依据之一。这就要求地理教师不能只重视知识,而忽视学生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二、地理教师的应对策略

1.学科地位变化的应对策略

改革后选考地理学科的专业选择面的提高,加上地理学科的空间性、逻辑性和综合性等特点,使得一部分要报考理工类专业的学生会选考地理,再加上要报考文史类专业的学生,这就使得选考地理人数会增多。总体上选考地理的人数会增多,但局部也会有学校选考地理的人数减少。有些地理老师可能会因此对本学科产生懈怠心理。一方面地理老师应该对选考人数的多与少抱一颗平常心,另一方面还应认识到除了现实需求和个人兴趣外,学校的地理学科教学实力,地理教师的个人魅力和教学特色,也是促使学生选择的重要因素。

2.教学组织形式变化的应对策略

学生走班给学校和教师的日常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原先教师所熟悉的作业收取发放、班级日常管理、个别辅导等都有所变化。与传统的学生坐班相比,学生走班让作业的及时反馈和教师对学习困难学生的个别帮助都变得更加困难。针对这种情况,可采取如下技术措施:

(1)建立教学班的班委组织

学生走班的模式下,一个地理教学班的学生可能来自多个行政班级,这就使得地理教学老师同时承担学科老师和班主任的责任。建立教学班的班委组织,可以帮助地理教师对教学班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教学,如作业的收取和分发,学生的出勤,班级纪律等等。

(2)运用现代通信技术加强师生交流

选课走班模式使得师生之间直接交流的机会变少,不利于地理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现代的通信技术已经非常普及且如QQ、微型等社交平台深受学生喜爱,地理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地理教学QQ群、微信班级群等,及时得到学生的学习反馈,以便答疑解惑和调整教学。

(3)加强与行政班班主任的沟通和交流

对于教学班出现的学生迟到、早退、请假和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教学班地理教师要及时与行政班班主任沟通交流,减少和避免走班过程中的混乱情况。

3.教学时间变化的应对策略

高考改革后地理教学时间较以往缩减了约三分之一,这给高中地理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要在高二下学期地理等级考试之前完成地理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选修五、选修七

和区域地理部分的教学,再加上考前的复习时间,任务非常艰巨。如果地理教师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进度来教学,很难完成教学任务。为了适应改革后的这种变化,地理教师可以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加以改进。

(1)教学内容的重新组合

以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为例,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的内容可以渗透到必修一的教学中,气象灾害、海洋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分别对应必修一的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选修七《环境保护》的内容可以渗透到必修二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中。

(2)教学方法的革新

高考改革背景下,要求教学方法效率与效果兼顾。一方面优化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法理论上虽然总被贴上“机械刻板”的标签,但实践中讲授法无可争辩的任然是重要的教学方法。同样使用讲授法,有的老师的课堂死气沉沉,有的却生动活泼。教师的语言艺术,如何选择材料展示,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另一方面,积极学习和使用新的教学方法,无论是高考改革还是新课程改革,都对地理教学提出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自主性的要求。如地理教师使用探究教学法,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并给与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和环境,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评价方式变化的应对策略

新的高考改革方案把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作为高考录取的依据之一,这就使得地理教学的评价方式不能只有考试和分数。表现性评价作为一种注重过程的评价方式,对于弥补传统评价方式的不足非常有益。档案袋法就是一种典型的表现性评价。地理教师为每个学生建立一个档案袋,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代表性的发言、问题、小论文等放入各自的档案袋。经过一段时间,师生需要对档案袋中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表现性评价的主观性比较强,需要地理教师有一个完善的标准,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

三、地理教师的技法与心法

随着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理念甚至教学对象都在发生变化。外在的技法可能千变万化,但内在的心法却不曾改变。作为教师,“心法”就是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教师的专业知识不仅要“专”还要“博”。“专”的是本学科的知识,“博”的是基础的科学文化知识。教师的专业知识不应是“一潭死水”,而应该是“源头活水”不断更新知识。教师的专业能力,语言表达是基础,组织管理是保障,自我反思是核心。如何将枯燥的知识讲述的鲜活生动,怎么把课堂管理的井井有条而不死气沉沉,怎么把实践中的失败和成功经验总结和应用起来,这些都是教师专业能力的体现。

参考文献

[1]许婉英.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选课走班教学思考[J].地理教育,2016.6.

[2]汤国荣.新一轮高考改革对中学地理教学的影响[J].地理教育,2015.6.

猜你喜欢

教学班学科专业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雅韵·智慧·健康
部分专业介绍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专业修脚店
利用改进遗传算法破解排课难题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超学科”来啦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