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学校的改革与发展研究
2017-01-03王雪迪
王雪迪
摘要: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公立学校在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也显现出一些问题。本文主要从公立学校面临的现状入手,论述了公立学校的价值并试图提出一些改革建议。
关键词:公立学校;改革;发展
一、研究背景
(一)私立学校对公立学校的冲击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人民收入大幅提高,社会贫富差距逐渐拉大,中国的社会利益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迁,而不同的利益群体对教育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这就导致了私立学校的兴起。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一定程度上,私立学校在办学起点、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和对学生个性培养方面确实有一定的优势,可以满足那些对孩子教育要求高且有实力的家长的需求。近些年,不同规模的私立学校竞相兴起,使学生的择校机会增大,而且使公立、私立学校的对比更加明显,这就导致了公立学校在生源上的一些流失,对公立学校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二)公立学校在改革中显现出来的弊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教育也没有停止过改革的步伐。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教育更趋向于市场化、民营化方向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部分公立学校进行了转制改革,出现了“公办民助”、和“校中校”等多种形式。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没有很好地结合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致使现在一些公立学校私有化过程比较混乱,公私关系问题不明,造成了“公立不公”现象,严重影响了教育公平。
二、公立学校的价值分析
(一)公立学校的公益性
公立学校是维持教育公益性的有力保障。总的来说,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而人是社会中的人,也就是说,教育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教育通过向人们传递知识经验,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使个体不断社会化,从而维系社会的发展。从实质上说,教育并不是以谋求经济利益为出发点的活动,而应该是以促进人和社会发展为目的的活动,这也就决定了教育首先应该考虑其公益性的问题。公立学校一般由政府财政拨款办学,学费较低甚至在免费,并且保障公民基本的受教育权。公立学校的公益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机会均等。公立学校以机会均等为原则,对所有社会公民都开放。虽然公立学校入学也会有一定的要求,但是并不会受阶级、种族、性别和贫富等方面的限制,而是坚持入学机会均等,这就保障了公民的受教育权利。(2)国家保障教育经费。公立学校也是国家的事业,国家每年都会有专门的经费来维持和促进学校的发展,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行,并且会不断改善学校的环境,这就保障了教育的稳定性。(3)对教学质量的保障。由于公立学校是非营利性的机构,所以并不会完全按照投入一产出的模式和市场的需求来培养人才,而是传播人类文化科学知识和普遍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且公立学校的教育是面向大众的,不同功能的公立学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衔接,形成了一个连续有效的系统,保证了人才培养的连贯性。
(二)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的价值比较
对于公、私立学校的比较问题,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价值层面去探讨,也就是从学校对社会和个人发展两方面的作用来考虑。从社会层面来说,公立学校承担的责任要大于私立学校。公立学校属于社会公共事业,公益性是其本质特征,所以公立学校提供的教育是面向公众的,且一般都是免费或学费较低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家庭的负担,也保障了公民的受教育权利;而私立学校大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学费相对较高,尤其是一些名气比较高的私立学校都是以“贵族学校”的形式存在,尽管可以提供一些相对优质的教育资源,可是同样只是满足了富人的需求而把穷人阻挡在外。从个人发展层面来说,公立学校有国家的强大支撑,有教育经费的保障,一般比私立学校规模大,受市场因素干扰较少,公立学校作为一个连贯且稳定的系统而存在,会保障学生所受教育的稳定性,而且整个公立学校系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组织,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会使学生的整个教育更加有效:而私立学校一般靠个人或企业投资,这就决定了它的不稳定性,而且私立学校受市场影响较大,所以对于课程设置、教师聘用和生源方面变动较大,并不能完全确保学校的长期运行。而且虽然一些私立学校拥有先进的办学条件,有优秀的师资力量而且可以发挥小班教学的优势,这样可能会使学校的教学成绩高于普通学校,可是我们并不能忽视私立学校的办学起点高这一关键因素,所以它并不是一种平均的教育结果,这就使私立学校的教育质量难以衡量。
三、公立学校的发展建议
对于公立学校的改革与发展问题,学术界一直也没有达成统一的共识,劳凯声教授把这些建议总结为两种思路,一种是公法学的改革思路,一种是民商法学的改革思路。公法学的改革思路主要是从强调教育公益性方面出发,认为我国的教育主要是靠国家财政经费支撑,教育主要是为国家培养人才,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利。而民商法学的改革思路主要是从市场机制出发,认为应该从现代企业制度中寻求借鉴。不过,我们应该知道,单纯从某一思路出发可能会走向偏激的道路,不管是过分的强调教育的公共作用,还是过分的推崇市场机制,都不可能满足当今时代教育的要求,我们应该试图寻求一种将这两种思路有机结合的方案。也就是说,我们既要坚持公立学校的公益性,又不能使办学过于死板。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公立学校的改革首先应该坚持其公益性,同时可以引进资本,多元办学。公益性是公立学校的本质属性,因为公立学校是面向所有社会成员的,不论阶级、不论穷富,这也就充分保障了公民的受教育权利,同时通过培养人才来促进国家和社会的进步,不管是对社会还是对个人而言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然而,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单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纯粹教育公有现象已不复存在,一些企业和个人也开始参与教育,不过对于公立学校来说,吸收各方面的资本、实现政府引导下的多元办学倒也不失为公立学校改革的一条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