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德育工作之我见

2017-01-03付春菊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小学德育工作

付春菊

摘要:小学德育建设工作,是国家赋予每个教师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当前我国处于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更好的做好祖国未来的德育工作,关乎国家兴亡、关乎每个孩子的健康发展。为此、笔者结合自己数年的从教经历,对小学的德育工作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小学;德育;工作

如何让孩子走在茁壮成长的轨道上,是我们当前小学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很多教师从教几十年,因循守旧的教育观仍然没有什么改变,多数教师仍然处在德育,就是上好思想品德书上所标注的内容,把课上好了,就已经传授给学生所谓的知识,而课后的后续跟踪教学活动没有丝毫展开,这不符合当前教育部对我们小学教师开展德育教学的要求,德育教学取得的成就也就可想而知。

一、如何更好的进行小学德育工作

1.学校德育

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务必要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以往的教学德育工作,基本都在课堂上,我们就是要改变这样的教学方式方法,让小学德育课程不仅要在课内进行,还是要在课外实践,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思想品德教育的认识,这才更加有利于将来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我们要多开展一些课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清楚和明白,自身的思想品德观念形成,是在于家长、老师、同学的沟通和交流中形成的,并且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事情,我们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保持与时俱进的态度,来看待这样的交流和学习。在对人对事的态度学习中,不断的突破自我、增进与他人的交流,形成良好的情感观。很多教师认为,小学生的教育无非就是我说你听,只要教师在课程上面照着书本念,就可以认为是已经完成了相应的教学任务。笔者认为,正是因为存在这样的一种错误教育观,才导致了如今的小学生德育素质培养一直处在边缘。说教的教学思维不利于学生更好的培养自己的价值观,作为教师,最重要的,还是要结合实践,我们不仅要在课程上加强除教材外的学生德育教育,还应该在课堂外,比如说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佳节,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教育,通过讲诉一些经典故事来加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对社会的责任感,在学习伟人的优秀事迹中,进发出自己内心深处的灵感。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形成自己的思考,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必须坚定的信念。

2.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个“薄弱”环节。为了促进学校与家长之间的合作,应该认真做好家与校的联系工作。搞好家庭教育,重要的是转变家长的观念,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所以,要对学生家长进行正确的成才观、人才观教育,使他们能正确地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使其由经验育人向科学育人转变,充分发挥三者协调与配合中应有的职能。

3.校园文化教育

校园文化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中之重,孩子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校园中与老师同学所度过的,因此做好校园文化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载体。在当前很多学校中,虽然意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但是确实很多方面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在一些学校存在想抓校园文化建设,但大都心有余而力不足,学校想要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亟待加强自身校园文化建设环境,以此来营造更好的德育环境。为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仅需要学校方面的重视,还需要重新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在学校现有的环境下积极拓宽校园文化渠道,充分利用好学校的宣传栏、班级的教育橱窗、黑板报等资源,此外,建议学校每一月或半月开展一次文明班级的评比活动,这些都有助于校园文化软环境的建设。在校园德育建设阶段,软环境的建设有助于更好的开展德育工作,更好的推进高素质人才的教育和培养。

促进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协调与配合,社会是难点。因此,学校、家庭、社会三方教育的协调与配合应在党委、政府的统筹规划下,积极协调宣传、科教、文化、公安、体育、卫生等部门,以及社会各力面的力量,形成合力,共同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优化社会育人环境,切实保证学生有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

其实在一些农村中学,很多德育问题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校的教育环境有限,可以说一些农村学校的孩子并不知道什么是博物馆、少年宫,他们的德育建设仅限于几个月学校在操场组织观看一些励志的电影,这样的德育建设可以说几乎没有,所以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仅限于书本,为此,学校更应该开拓德育渠道从村两委领导班子为突破口,根据学校、家庭和社会必须有效地协调与配合,而教师是三方协调与配合的重要力量,担负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校确立了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彻底克服德育的任务由班主任、辅导员完成的偏见,强化每一位教师的育人意识,充分发挥全体教师在德育中的作用。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生理、心理素质。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研究,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小学德育工作的新路子,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这样就能更好地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而努力工作。

猜你喜欢

小学德育工作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