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偶像时代,我们需要怎样的偶像
2017-01-03
从雷锋、赖宁到李宇春、马云,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偶像,不同时代的人对偶像有不同的态度。有的人对偶像膜拜,有的人对偶像止于欣赏。你应该知道,现在活跃在各种舞台上的偶像,无不经过打扮和包装。新媒体时代,偶像从神坛上走下,粉丝也可以在一夜之间制造“网红”,种种喧嚣之上,到底什么样的偶像才真正具有感召力,又该如何打造主流价值观的偶像,恐怕是一个值得我们所有人,尤其是年轻人沉思的问题。
偶像拜物教
本质上,我是个很自我的人。自我到自己的拜物教,就是那个曾经无所不能的自己——当然,这种能够掌控一切的感觉,随着年龄和生活圈子的扩大,逐渐变得稀薄,以至于反倒变成一种自卑起来。于是,我开始迫切需要寻找一些真正值得崇拜的偶像来。
我最初崇拜的人大概是古龙。我一向觉得钱钟书先生所说的“书和作者的关系如鸡蛋和母鸡,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这种观点,好像有些问题。至少对我来说,假如一个作家只在文字上吸引我,而他的人没有一点趣味的话,终究是不行。也就是说,文字有时反而变成人格魅力的附属品;而真正这人值不值得成为偶像,要认识认识才知道——古龙先生,正是这样值得交往的人。
记得写科幻的倪匡先生,在古龙先生仙逝的时候,给他摆上48瓶XO,并写了一篇评价绝高的讣文——“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如今摆脱了一切羁绊,自此人欠欠人,一了百了,再无拘束,自由翱翔于我们无法了解的另一空间。他的作品留在人世,让世人知道曾有那么出色的一个人,写出那么好看之极的小说。
那时的我看到这些文字时的感觉就是:自古文人相轻,单就让倪匡这样自视甚高的文人心甘情愿写出这么情深意切的讣文来,古龙这人真不简单。及到后来,了解到古龙先生的生活,知道他的嗜酒如命,他的坦率以及口无遮拦——我真是喜欢这样的人。可惜没有机会同先生一起煮酒狂言、仗剑江湖了。
当时我想,这样的偶像,大概承担年少时的一种梦幻——寄希望于古龙那样的愤世嫉俗与快意恩仇来化解年岁渐长的惴惴不安:这样的偶像,好像同普通少年热衷于歌星、影星,的确有很大不同。
及到后来,离开了故乡那个人脉错综,雨檐逼仄的南方小城,“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也“爱过许多正当年龄的人”之后,年少时的梦幻渐渐破灭,逻辑和理性渐占上风。那时候我常常在远行的夜行巴士上读王小波,对他迷得着魔。
我崇拜王小波,真正吸引我的,是在别人那里看不到的有趣和个性。理工科出身的人来写文章,总会有用词精准和逻辑严密的优点——而王小波除此之外,还能把逻辑变得相当有趣起来——这是我在中国作家里相当少见的。大多数人困于生活经验,写的东西顺是顺了,但终究少了点“天外飞仙”的妙处。而这一点,王小波是有的。
与古龙相比,王小波在思想上更加深邃——这大概是他成为我第二任偶像的直接诱因:十七八岁青春期的文青,大概总有段时期,想要突然让自己变得丰富起来,便猛地一头栽进电影的浩瀚海洋里,抑或沉湎在欧化语法的翻译小说里不能自拔。我那时候将高二高三大段大段的寒暑假泡在新华书店里,席地而坐,把文学类书籍看个痛快。
后来我才想明白,分明是想在茫茫的未知世界中,偷借智慧前辈的一道光,来分开前途茫茫的大海,通往阳光灿烂的彼岸。然而这种愿望难与人说——跟朋友说人家觉得你搞笑,跟老师说他觉得你捣蛋,跟爸妈说又害羞,所以只好一个人孤独寂寞地摸索、惆怅、自我消化了。
大概那个时候,偶像就形成了吧。
然而偶像形成以后,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随着年龄的成长,突然间有一天再撞见那人的时候,会一瞬间产生物是人非的错觉——擦,俺居然喜欢过这货!比如今年我开始跟导师翻译古龙小说成日语的时候,才突然想起:呀,他曾经是我的偶像啊!
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要么偶像变了,要么你变了,要么偶像和你都变了。而选择已经故去的偶像的一个好处就是,他的人生和功绩已成历史,除了评价,无论怎么都不可能再有新的大变了——而仍存于世的偶像则不然。
工作以后,当我越来越没有时间去阅读,反倒喜欢起一些简单的偶像来了——比如说日本的人气女优户田惠梨香,比如说AKB48里的筱田麻里子。当心如死灰的自己在日语翻译里痛不欲生时,这些清新而娇媚的女孩子,像一缕清风,将我案头的书卷轻轻拂动。
特别是当我到了日本之后,在举目无亲、四顾茫茫的城市里一个人闲晃之时,总能看见广告牌上AKB48那些女孩子们朝气蓬勃的笑容——只那一瞬间,我就被轻易俘获了。好像只为了她们的笑容,我费尽辛苦,以及在岛国的诸多不快,便转瞬消逝了。
而且我也观察到,日本人对于偶像,其实并不比中国理性多少。狂热的“岚”的粉丝把东京巨蛋团团包围,花一个月的饭钱去看一场两个小时的演唱会;AKB48的握手会上,许多宅男留下激动的热泪。我对这种过于狂热的氛围,一向是敬而远之的;虽然如此,我还是欣赏,并恭喜她们:因为有偶像,确实是件快乐的事。
后来我认真想了想,为什么我们需要偶像呢?我找不到答案,直到我挤下人群密仄的山手线,来到欧巴桑的圣地“巢鸭”,看到几个欧巴桑对着裴勇俊的海报大呼小叫之时,才突然明白——她们以及我,甚至所有人,对偶像不正是如此吗。我们抑或理性,抑或疯狂地去捏造一个偶人,是希望他代替自己去完成不可完成的梦;或是藉由他,给自己太过沉闷的生活一个爆点。
以至于我,虽然前后偶像的变化趋势跟大多数人有所不同,但归根结底,亦不过跟自己心境有关。而当自己真正爬过那座山,越过那条河,或许年少时的偶像,早已在千里之外了,或许此生此世,都不太可能再重回那种心境。而我们怀念年少时的偶像,不正是怀念那个颤颤巍巍、小心翼翼写下情书,偷偷摸摸放在喜欢的女孩抽屉里的,那个时候的自己吗?
而真正喜欢过什么样的偶像本身,反倒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吧。
(千叶子)
关于偶像的异想
偶像与屁
我上高中的时候,有一个朋友,暂且简称为屁君,他以一句话打遍天下无敌手。
这句话是:他(她)放屁吗?
比如说,有一天,某君看见一位女同学长得漂亮,他找到屁君,于是就会有下面的对话。
某君:今天我上学的时候看到一个美女,特漂亮。
屁君:她放屁吗?
某君:真的特漂亮,不骗你。
某君:我就问你,她放不放屁?
屁君最见不得别人有偶像,认为那是瞎胡闹,是盲从,没文化的表现。我们那个年代,大家都买偶像的照片做书签,如果让他看见了,他就会指着偶像的照片,问,他放屁吗?如果不正面回答他的问题,他的第二句话永远是,我就问你,他到底放不放屁?如果你的偶像是女性,那么杀伤力绝对增加一倍。
当然了,也会有个别性格刚烈的汉子或者妹子,会用一种决绝的语气回答他,不放。这时,他会放声大笑,然后,问,那他拉屎吗?
没错,屁君就是我们的偶像杀手。
或者说,屁君是偶像杀手也未尝不可。
少女与偶像
有一天,好友问我,你认识宋仲基吗?
我问,是谁?好友笑说,宋仲基都不认识,你真是老了。
为什么会说起宋仲基呢,因为她刚刚看小表妹的QQ空间,宋仲基是小表妹的偶像,她给他写了一诗,全文如下:
因为珍爱
所以撑起保护他的伞
尽管不能为他遮风挡雨
但是依然等候他经过的一瞬间
无论那时刻是否会到来
爱在心间甜蜜无限
你是我的支柱
我也在你不知道的角落陪你一起走过黑暗
一起静待花开
小表妹今年十六岁,我努力回想自己十六岁时写过的东西,想与她做个比较,结果发现,自己十六岁的时候除了应试作文根本没写过其他文字。我问好友,你这么大的时候也给偶像写过诗吗?她说写过,而且写得比小表妹还要好,很多人喜欢。
我几乎马上就知道自己十六岁的时候为什么没写过诗了,因为我没有偶像。
如此看来,有个偶像也不赖,在某种程度上,能激发人的创作灵感,也许一位诗人或者作家就这么诞生了呢。我不由得回想起来,又有多少诗人是被屁君扼杀在摇篮之中了呢?
偶像的倒塌
曾经有一位叙利亚人,他叫阿布杜法塔赫·约翰·简达利。他在美国留学时与一位美国女孩儿乔安妮·辛普森相爱,但是他们的爱情受到了乔安妮父母的强烈反对,最终两人被迫分开。在他们分开之时,乔安妮业已怀孕,她瞒着前男友和父母在旧金山诞下一子。这个孩子被保罗·乔布斯和克拉拉·乔布斯收养,取名为史蒂夫·乔布斯。乔布斯长大成人,考上了大学。在大学里他与克里珊相爱,虽然两人并未走进婚姻,但克里珊为乔布斯生了一个女儿,丽萨。
现在是故事的重点,后来阿布杜法塔赫·约翰·简达利知道了乔布斯是他的儿子,给他发了邮件,希望能与他相见(并非为钱),却未能如愿。乔布斯却曾经拒绝承认丽萨是他的女儿,为此不惜谎称自己不育。——参见《乔布斯传》及相关报道。
这位乔布斯就是前苹果总裁乔布斯,商界的天之骄子,亿万人的偶像。
我们不应该用道德苛责任何人,想想屁君的追问。
但是,如果你知道了所有的真相,那么,在某个万籁俱静的深夜,或者某个没有雾霾的早上,一不小心,你就会听见偶像们的尖叫以及他们像雷峰塔一样倒塌的声音。然后,你会发现,他们的残片装饰的这个世界,不仅美好,而且幽默。
偶然像
突然有个问题,到底何为偶像?
《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962页,偶像:用木头、泥土等雕塑的供迷信的人敬奉的人像,比喻崇拜的对象。这个解释不好,不够生动具体,现在我们不妨用一个不那么严谨,但活泼有趣且操作性强的介质来解读一下何为偶像,这个介质就是微博。
微博粉丝数为0,无疑是僵尸。徽博粉丝数不到100000勉强算名人。微博粉丝数不到1000000,很有可能是偶像。微博粉丝数在10000000以上,可以肯定是偶像。
然后到微博上一找,偶像的身份真是千变万化,可能是企业家、演员、作家、运动员。其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高有矮,有胖有瘦,甚至有丑有俊:最后,你会发现,原来微博就是一个偶像市场,大家各取所需,想有钱的关注陈光标和马云,梦想当演员的关注王宝强,文艺青年关注安妮宝贝,关注运动员的人群可能比较复杂,但他们可能的唯一特征是很少运动。有种说法是,看一个人缺什么,就看他炫耀什么。对于偶像也一样适用,看一个人大概是什么人,就看他的偶像是什么人。粉丝与偶像的距离,如果用屁君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屁的距离,偶像放了一个屁,粉丝刚好听不见,也闻不到,这就是最理想的距离。电视、电影、网络都是这个距离的完美载体。
其实,现如今,偶像的门槛已经很低了,加之信息大爆炸的冲击,每天新人辈出,偶像的概念几乎可以理解为偶然像了,就是偶然觉得一个人像自己或者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这个人就可以是偶像。
为了弥补我十六岁没写过诗的遗憾,特做诗一首:
你爱或不爱,偶像就在那里。
你爱或不爱,屁也就在那里。
(马 广)
偶像一词应该有多种打开方式
什么是“偶像”?拿这个问题去问几百年前的古人,他们想到的恐怕只能是寺庙里供奉的神像。这个词汇的本义,就是那些高高在上、供人崇拜的神灵在人间的物质化身。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逐渐摒弃了对神灵的盲信,在这个过程中,“偶像”一词的含义,也从狭义的神像,扩展到了一切供人向往、寄托的人与事物上,成为“崇拜对象”的代名词。
回溯当代中国偶像形象的历史变迁,许多名人在岁月的长河里历经淘洗而存留至今。对我们的父母那一辈人而言,他们的偶像可能是保家卫国的战争英雄,也可能是妙笔生花的文学巨匠,可能是纵横商海的企业大亨,当然,也有可能是光彩四射的演艺明星。他们之中的许多人,因为对这些偶像的崇拜,各自走上了或许成功,或许失败的追梦道路。
社会的进步,让“偶像”的含义从狭隘变得开放,除了传统的“英雄”,无论是自媒体“网红”,还是流行的歌星、影星,都可以成为偶像,每个人心中的“偶像”都有独特的定义,不同的人群也有各自的偶像。这种变迁,成为了社会进步的动力,着实是一桩美事。
但在今天,“偶像”这个词却逐渐产生了一种逆向的变化。它的含义不再变得更加宽广,反而越来越狭隘,只聚焦到了单一的娱乐领域,成为“演艺偶像”的缩写。当我们在报纸、电视、网络上看到“偶像”一词时,不用问,几乎都是在说当红的歌手或演员。
“偶像”一词的“打开方式”为什么变得这么单一?
以我的一位朋友嘉嘉为例,嘉嘉的偶像(们),是一个歌手组合,他是十足的追星族,几乎这个组合的每场大型活动都要亲临现场,嘉嘉喜爱这个组合的成员以及作品,这本身很正常,没什么好说的,但是,为什么他会把这个组合当做自己的“偶像”呢?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这个组合在对外宣传时,就将自身定位明确成了“偶像”,经常用这个词自称。该组合的经纪公司专门为每个成员打造了个人网站和社交媒体账号,让“粉丝”们能实时追逐“偶像”的最新动态,此外还积极介入“粉丝”群体之间的互动,打造出了坚不可摧的粉丝社团,而“应援物”等用于营造“偶像文化”的商品的适时推出,更是让“粉丝”们对“偶像”的崇拜意识有了实体寄托。
在这一整套“造星工业”的运作之下,嘉嘉自然而然地将自己喜爱的组合当作了自己的“偶像”,这个体系是如此高效,因此被各大经纪公司竞相采用。更重要的是,这套体系并非刚刚诞生,自好莱坞起始,它已经在这个世界上运作了至少80年,并在近十几年登峰造极,因为它的存在,我们对“偶像”的定义才逐渐狭隘了起来,而我们对“偶像”的欣赏,也从那种“我也要像他/她一样”的向往,逐渐变回了“我好爱他/她”的崇拜。
当然,我无意指摘我的朋友嘉嘉,也并不是要批判娱乐业。娱乐产业的蓬勃发展,也对提升社会幸福指数颇有助益。我想说的是,我们对“偶像”一词的认识,不应该被“造星工业”只锁死在娱乐这一个特定领域。我们心中的“偶像”,可以为我们树立人生目标,指引精神方向,如果我们最后只能记住演艺偶像们的声音和面庞,将会令人无比惋惜。
偶像的含义,应当是开放的,自由的,多面向的,每个人心中,都能够有不同的偶像,都能够有不同的目标和方向。“偶像”一词,应该有多种“打开方式”,成为属于每个人自己的精神寄托,这才最符合它的本意。当TFBOYS、SNH48等演艺团体占领许多90后年轻人的注意力高地,那些在历史上风风火火的偶像似乎退居幕后了——“赖宁”、“刘胡兰”……那些曾经的英雄偶像好像不那么闪耀了。随之而来自然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这一代年轻人是否仍然喜欢英雄,主流价值观的偶像,是否真正具有感召力。
在历史的演进发展中,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都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主流价值观。真正意义上的主流价值观偶像,不仅存在于教科书上,也在人民的口耳相传中获得旺盛的生命力。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是否强盛,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看其主流价值观偶像是否被普遍认同,乃至输出到外部。美国的“复仇者联盟”,韩国的“太阳的后裔”,英国的“福尔摩斯”,都可以视为这些国家成功打造的主流价值观偶像。
中国从不乏主流价值观偶像的蓝本:从慷慨悲歌的屈原,到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再到抗战期间为民族独立和家国大义奋斗的将士。他们身上所体现的精神和他们的行为在当代青年中仍广有影响,只是在当下,英雄偶像有了时代的新解读,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一切流传下来的老英雄都是被重新认可后的新偶像。
向历史和传统汲取灵感,是让主流价值观偶像深入人心的好办法。经过大浪淘沙,经受历史检验的偶像人物,能够真正体现国民精神,也能在真正意义上体现民族文化的标杆地位。比如,《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就毫无过时之虞,很多改编自孙悟空故事的影视片叫好又叫座。不夸张地说,孙悟空是市场上最有价值的超级IP之一。近年来,一些国产历史剧(或架空历史剧),也塑造了一批吸引观众的主流偶像。《琅琊榜》中的梅长苏对正义的渴求和与权贵斗争的勇气,难道不是流淌着主流价值观的血液?
作为文化延绵五千年的民族,我们的主流价值观不会轻易涣散和消减,更应该考虑的是如何让偶像获得重生。
“生活使我们各自要企求一个能够足以信赖的、生活上的向导。”爱尔兰文豪萧伯纳曾如是说。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偶像崇拜,这些拥有强大感召力的美好形象,都将铭刻在不同代际人群的记忆里。
(八 月)
偶像承载了青春的梦想
从神兽到神灵,偶像崇拜在人类历史上由来已久,确切地说人类的发展史简直就是一部偶像崇拜史。
人最需要偶像的年龄大概是青春期,青春期的彷徨与动荡很大一部分来自自我的认知混乱和迷惘,而偶像恰恰在这个时候扮演了“理想的自我”这一角色,看一个年轻人喜欢什么样的偶像,几乎可以判断出他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无论歌手演员、体育明星还是成功人士,都是一个人关于理想自我最具体的呈现。
问一个问题:你为什么会饭偶像?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梦想。但是人类本性懦弱,又容易被环境所左右,所以大部分人都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不要说实现,可能你根本连尝试都不敢尝试一下就放弃了。而这时当你看到一个已经实现了你的梦想的或是一个正在实现你的梦想的人(偶像),你就愿意去饭他们。因为你看到他们就会联想到自己。以上都是人之常情。但是接下来粉丝的想法就会发生分化。分化的界限是——是否坚持自我。
如果你是有独立人格,自我意识较强的人。你就会从偶像的身上获取力量。你看到偶像努力追求梦想的身影,想到自己也应该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奋斗。最终找到自己的梦想,并为之付诸实际行动,即便没能实现,尝试过了也不再有遗憾。如果成功实现梦想,甚至你也能够成为别人的偶像,那就是最圆满的结局了。反之,依附式人格、自我意识较弱(甚至是自我厌弃和否定)的人则可能把偶像的梦想当做自己的梦想,关注偶像的生活胜过关注自己的生活。这就可能导致迷失自我,最终无法找到自己的梦想,甚至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
那么偶像运营会喜欢前一种饭还是后一种呢?很遗憾运营很可能会更喜欢后一种, 因为前一种饭比较理性,而且可能找到自己的梦想之后就出坑了。而恰恰是后一种饭,他们把偶像当做人生支柱,消费更加非理性,而且更加忠诚。运营作为商家,当然会喜欢后一种饭——只有非理性消费才能带来利润最大化。
偶像存在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义,但是最深的意义莫过于透过偶像照见你自己、你的需要和你的梦想。判断偶像崇拜是否适度或健康的标准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偶像的存在究竟让我们生活变得更好,还是更糟。无论你崇拜谁,都别忘了他不应该成为你现实生活的替代品。其实,崇拜谁也拯救不了我们,与其把大把的好奇心、时间和热情都献给别人,不如认真地寻找、发展一下自己的优势和价值。与其抬头仰望星空,不如赶快为自己找到闪耀的机会!
仔细想想,你会喜欢一个偶像,多半是他发光的那些属性是你也想拥有的。你想要变温暖所以你喜欢一个温暖的人,你想倔强所以你喜欢倔强而努力的人。有那么一个人的存在,让你觉得自己应该要变得更好。因为你想要变成他那样的人,你想要努力,变得温柔,变得倔强。因为努力了,所以慢慢的,我们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如果有人恰好在你最难过最美好的年华里陪你走了那么一段,那无论将来的他们变成什么样子,你也没有办法把他们割舍下,也许割舍不下的,更多的是我们自己的青春。
我常想,那些光芒万丈的人出现在我们生命里然后消失有什么意义。后来我明白,你只要记得,把他们带给你的感动,带给你的信念,带给你的温暖,连同你割舍不下的东西保留下来。每次失落时用这些鼓励自己,然后继续朝着自己的方向走下去。
偶像的意义就在于唤醒人们的梦想,鼓舞人们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努力。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希望正在饭偶像或准备饭偶像的你们能够坚持自我,在饭偶像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梦想,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多彩。当你不经意的回望并发现,一个本质上与你无关的人,不经意间陪伴你成长了这么久,超越了离散的老友,超越了随风而散的初恋,和你相互佐证一段不再来的时光,你会感叹青春像一块薄而脆的酥饼,毫不拖泥带水,又香气四溢。当偶像把你带到一定的高度,你丰富的心更有感受和思考的能力了,然后,你开始成为自己。
(周 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