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哲学

2017-01-03

高中时代 2016年10期
关键词:哲学学科思想

想来这十多年,我们一直在学习“what”和“how”的学科,是时候该学习一门“why”的学科,追问生命的意义,揭示一些玄奥真理的东西。

哲学是什么

你是否想过,人们都追求快乐,但是,除了快乐之外,生活还有更高的目的吗?如果有,那是什么?如果没有,那么为何人们对快乐的追求要有所限制?假如做一只蝴蝶比做一个人更加快乐,你愿做一只蝴蝶还是做一个人?当你觉得你自己或别人做了不应当做的事,你是根据什么标准说那是不应当的?这个标准可靠吗?

你是否想过,除了世界上能被看见的东西,还有没有根本看不见的东西存在?你如何能够把一个有思想感情的人与一个行为和人差不多的机器人区别开来?一只狗有没有思想?如果动物学家告诉你狗没有思想,你凭什么相信他?如果你相信狗有思想,那么蚊子也有吗?含羞草呢?玫瑰花呢?冰箱呢?计算机呢?你能说出个令人信服的然和所以然来吗?你是否想过,空间有没有尽头?时间有没有开头?当你把一本厚书从书桌上放到书架上时,书原来占据的空间是留在了桌面上,还是跟着书上了书架?或者根本就没有自身存在的“空间”?我们要对准时钟时,怎么知道谁的钟最准?有“时间本身”吗?

你是否想过,除了我们从生活经验、实地调查和科学实验中得来的知识,还有没有其他种类的知识?知识的可靠性如何得到保证?有没有某种东西,再聪明的人们联合起来再坚持不懈,也根本无法对其有丝毫的认识?那些有名的数学定理,在任何一个数学家发现和证明它们之前,是否已事先存在?如果存在,在哪里存在?如果不事先存在,如何能够被人“发现”呢?

你是否想过,为什么要建立国家和政府?从最根本上看,是国家为个人服务,还是个人为国家服务?我们应根据什么去划定界限?什么是正义?正义与大多数人的利益是一回事吗?或许有些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事也是非正义的?

……

所有这些问题,都是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密不可分的,虽然大多数人并不总是意识到这些问题且有板有眼地追问,尝试着用严格的逻辑推理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以及独到的洞察力对它们做出回答。

现在我们再来回答哲学是什么?哲学就是教你如何挖掘你这种本来具有的、深藏不露或被严重压抑了的能力。

苏格拉底说:“未经考究过的生活是不值得的”,如果你不想被牵着鼻子走,想在原则问题上有自己系统而深入的看法,为何不以轻快的步伐迈进哲学的殿堂,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进行一番探究,培养一点“把讲道理进行到底”的精神,给生活多增添几分豁达和深沉?

我为什么选择哲学

那一年,我的一个同学因意外身亡;那一天,我们到殡仪馆为她送别;那一刻,我问自己,如花般的生命瞬间殒灭,人,生来为何?那一刻持续了数年,在我的生命中挥之不去。彼时,我是幼小孩童,面对死亡带来的恐惧,无所适从。后来渐渐长大,懂得生命有限命数有定的道理,却仍旧钟情于各种冥想,任思绪延展,天马行空,那些始终未果的问题如同一颗颗种子,在好奇心的浇灌下,肆意滋长,在条件成熟的这个路口,再也无法掩盖。

在我决定要报考西方哲学史专业的时候,毫无疑问遭到了各种来自周遭的质疑和嘲弄,也有许多善意的提醒。我心里明白,这是一个多么不受欢迎的专业,也懂得现状与理想之间的差别。在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当你求职无门、问薪无果的时候,哲学的确不能带给你面包和牛奶。当你用“学以致用”的生存法则来丈量这门学科的价值时,也许,它是无力的。但我固执地坚持了自己的选择,生活可以靠双手去创造,幸福却要靠智慧去经营。吸引我的恰巧是哲学远离世俗纷扰的宁静,那思想的盛宴是最纯粹的精神养分。

很多人以为,哲学是由怪诞的思想和枯燥的文字构建,那个城堡高高在上,常人难以企及,也因此而拒绝哲学。我必须承认,刚接触到哲学的时候,初读那一本本博大精深的思想巨著,的确是晦涩难懂的。有时候,一遍遍地重复阅读依旧不知所云。这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毅力。渐入佳境之后,方可取得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其实,并非哲学如此。试问,哪一门学科的研究,不需要经历如此艰难的过程?何况,哲学问题本就源于生活,来自我们对生活着的世界无穷无尽的爱和探索、追溯。因此,它所回答的也正是生活中最为朴素和简单的道理。只是,我们的心灵为生活之外的太多东西所羁绊,忘记了自己出发的方向。

哲学是“无用”的吗

哈佛大学的校长曾经说:“学生们一代接一代,如同海水一浪接一浪冲击着陆地,有时静静的,有时则是带着暴风雨的怒吼。不论我们认为历史是单调的还是狂暴的,有两件事总是新的,就是青春和对知识的追求。”这几句话,是对大学精神的精辟概括。但是,这样的对大学精神的理解,必然遭受到来自社会各方的质疑。面对这样的压力,耶鲁大学的校长有这样的回应:“我们渴求知识,坚持青年必须用文明人的好奇心去接受知识,根本无需回答它是否对公共事业有用,是否具备社会价值等问题。如果仅仅以‘有用来解释我们对知识的忠诚,就无异于认为人性已经泯灭了。”他说得很严重,如果不把人文和科学知识当作实现人的内在价值的内容,而仅仅当作实现其他目的的手段,就是人性的泯灭。这是一种不讲社会实用价值的纯粹对知识的追求。但无论如何,如果工程技术学科确实还是能够问其是否有用的话,哲学、历史等人文学科的价值却明显不是以“有用”为准绳的。

有人问:“哲学有用没有,如果没用的话,那么你搞哲学不是浪费时间吗?”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去做所有那些不浪费时间的事,去做有用的事,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让你最后有更多的时间不去考虑有用与没用,去享受生活本身,这就是做有用的事情的目的,所以“有用的”合起来,它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为了人有更多的时间去做无用的事情:去爱、去审美、去理解宇宙的奥秘、去哲学玄思、去获得幸福。所以可以看出,无用的东西是目的,有用的东西是手段。

看看科学家和文学家是怎么看哲学的吧。爱因斯坦说,哲学是所有科学之母,是对知识不懈地追求。这是科学家的回答。那么文学家呢?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德国浪漫派诗人诺瓦利斯说过,哲学原就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到处去寻找家园。什么是家园?这里的家园就是人的心灵。中国唐朝诗人白居易有首诗,其中有:“心泰身宁是归处,故乡何独在长安。”,“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这里说的就是精神家园。乡愁是一种情绪,是一种冲动,是一种浓浓的压抑在心底的思乡之情。从这个角度而言,哲学就是精神还乡。把科学家和文学家对哲学的认识综合在一起,那么,哲学就是既有理性的又有非理性的东西,是知、情、意三者的统一。

文明的动力有很多,但最内在的动力就是人类永不自满,永远在寻找自己未知的地方,永远在超越自己。哲学就是我们人类得以不断前进、不断突破、不断超越的根本的内在动力。人类如果想要前进,就要不断超越自己,而只有拥抱哲学,才能达到这个境界。

(奥 丽)

猜你喜欢

哲学学科思想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超学科”来啦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酷巴熊的生活哲学
英文目录及摘要
阿吾(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