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优化设计与创新

2017-01-03匡贤琴

未来英才 2016年20期
关键词:优化作业小学数学

匡贤琴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今天,再用以往的作业观来对待学生,显然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新课程理念下作业的设计应以学生乐于去完成为依据,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最终目标。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起着巩固与发展的作用。作业设计的形式、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实施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外作业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去精心设计,从而有效地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作业;优化

小学数学作业的优化与创新是让学生带着数学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自主实践、自主探究,从中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促进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设计要更多地体现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体验性。教师设计的数学作业,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拓宽知识层面,增强作业的目的性

作业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形式,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是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消化和巩固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的基本能力。布置作业要体现课堂教学应达到的教学目标,学生通过练习能进一步巩固知识,使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作业练习什么内容,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对学习难度较大的内容,教师不能急于在短时间内让全体学生掌握,应合理分解难点,科学安排练习,逐步突破。有代表性、典型性、关键性的作业不要认为学生做过就过关,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一定程度的反复性作业,才能保证学生获得牢固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如一题多变是开放题常见的类型。这种题通过适当变换条件和问题,起到一题多用的作用。既可以提高练习的效率,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如: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面包2元、矿泉水3元、蛋糕4元、饮料5元,小明有15元。(1)都买面包,最多可以买几个,还剩几元?(2)都买蛋糕,可以买几个,还剩几元?(3)还可以怎样买,正好把钱用完?学生通过这样一题多变的训练,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还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

二、点燃学生的创新激情,体现开放性原则

具有一定智能水平且有挑战的开放性题目,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体现创造性,不应拘泥于传统的书面形式,还可以是操作、演示或展示等,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收集、整理各种数据,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获得结论,增强与生活与社会的接触面。在教学《认识角》一课时,引导学生用小棒摆出各种图形,数数所摆出图形的角的个数。因为摆的方法不同,图形不同,角的个数就会不同,既可以摆出三角形,又可以摆出长方形。在学习《认识图形》后,请同学们利用圆、直线等物品摆放出各种图形,增强其认识和理解程度。通过这类题目的练习,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同层次学生的创新性都会有所提高,人人都会有收获。

三、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体现层次性原则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性质”中提出数学教育要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多元智能理论指出:每个人都是用各自独特的组合方式把各种智力组合在一起并以不同的智力来学习的。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而教育的内容、形式、要求必须有多样性。为了让学生能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参与学习,作业的设计增加了选择性、层次感,把作业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作业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出难易程度及数量各不相同的题目,一般可分为必做题、选做题、挑战题。例如:教学“长方形的周长”后,设计出3道必做题(已知长和宽,求周长的基本题);2道选做题:(1)学校花园是一个长方形,长20米,比宽长12米。花园的周长是多少米?(2)量出家里的书桌或者饭桌的长和宽,并求出它的周长;1道挑战题:用一根长20厘米的线,你能围出几个不同大小的长方形?就是同一层次的题目,例如上述2道选做题,也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是独立完成,还是合作完成(同学之间或者和爸爸妈妈讨论、交流、合作)。通过这些层次不同的题目,让学生根据实际能力选择,自觉检查其学习目标的实现情况,还可以激励其在达标基础上向更高层次的目标攀登,进而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四、重视评价性,发挥作业的有效性

新课标强调,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教师不应以作业的正确与否作为衡量学生作业的唯一标准,应该看他是怎样想的,是怎样做的。同样一个答案,有的方法简捷,有的方法繁琐,有的是学生自己动脑筋的结果,如果给同样一个评价,就有失公正,这样也会大大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因此我们在批阅作业时不能填写单一的“优、良、及”等级或打分,而应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发挥其导向、调控、激励等功能,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优化作业评价,增强学生信心。用赏识的眼光和心态去批阅学生的每次作业,并且及时有度的呈现激励性评价,能有效引起师生情感共鸣。从中寻找点滴的闪光点,用赏识的语言进行激励。使他们的心灵在教师的赏识中得到舒展,让他们变得越来越优秀,越来越有自信。特别是对于急需鼓励的中差学生尤为重要。

总之,作业,不只是单一地做数学题,而应把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兴趣、创新意识、质疑能力、动手能力等融入作业中,设计多种形式的实践作业,让作业内容丰富起来,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数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思想有创新能力的人,我们要更新教育观念,正确地理解作业的价值,,让作业成为学生的乐趣,大力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作业中张开智慧的翅膀,放飞于潜能的天空,从而发挥数学作业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蔡国奇.数学作业设计策略初探[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6(12).

[2] 孙正刚.浅谈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性[J].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10(12).

猜你喜欢

优化作业小学数学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