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灵活教学 发展学生审美素质和思维能力

2017-01-03朱明星

未来英才 2016年20期
关键词:教师应思维能力美的

朱明星

音乐欣赏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发展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音乐欣赏,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它是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又一体现。但是,传统的小学音乐课只注重唱歌教学,却淡化或忽视了音乐欣赏的重要作用。在全面推行教育改革,大力普及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教师就应该不断转变教育观念,优化音乐课的教学结构,重视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和思维能力。

一、教学目标明确,选择典型欣赏材料

音乐欣赏材料中可供小学生欣赏的内容很多,有各种声乐作品、器乐作品、中国作品、外国作品,这就需要音乐教师在课前要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即本课要使学生在乐理知识、视听技能、审美体验和思想品德方面受到怎样的教育、取得怎样的效果,然后根据所确定的目标、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一些典型的、容易被学生理解接受的欣赏材料进行教学。

二、灵活组织教学,培养学生审美素质

音乐是一种通过自身多种形式来塑造形象、沟通心灵、表达情感、反映生活的独特艺术形式,而音乐欣赏就是以美的事物、美的形象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学生认识美、体验美的过程。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目标,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创造妙趣横生的课堂气氛,寓知识传授、智力开发、情感培养、审美体验和品德教育于音乐欣赏之中,使欣赏自觉的接受美的感染和熏陶,在音乐欣赏中发现美、感受美、理解美,进而去追求美,在欣赏美的实践中,提高自身审美素质。

1、创设情景,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感受。小学生的认识活动是从具体到抽象、从形象到概念的途径发展的,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巧妙合理的可能唤起学生情趣的环境,使学生对欣赏内容形成一个初步的、完整的印象,以便在进一步欣赏中始终有对作品的整体印象为依托,不至于在深入分析理解作品时产生割裂,影响对整个作品的理解。如,在教学动物狂欢曲《狮王》、《小鸟》欣赏时,采用形象化的电教媒体,用电脑或投影展示图片,让学生体会乐曲所描绘的画面,身临其境般的去感受作品内容。

2、渗透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音乐时一种极富表现力的美的艺术,小学生喜欢美,却并不懂的美,而美育的本质是以情感人,即以美的形象、美的语言和行为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教学中教师要正确的把握学生的内心情感世界,结合欣赏材料所体现出的情感,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启发引导学生,使他们在欣赏时引起遐想,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获得真挚的情感,通过情感渗透感染学生对美的体验,把学生的“爱美之心”转化为“懂美之心”,用真切的感情去体会作品的美之所在。

3、深入理解,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音乐又是语言的艺术,每一件音乐作品都有一定的主题思想,都是作者人格于思想的表现。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要因势利导,启发学生从作品的情绪、力度、速度、题材,风格等方面进行多角度的分析,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把音乐欣赏教学与学生做人密切结合起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通过欣赏一些中国民族音乐作品,教师适当引导,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思想感情;在欣赏一些儿童歌曲和革命歌曲时启发学生深入理解歌词所表达的思想,就可以使学生受到讲文明、树新风、懂礼貌的品德教育和革命传统思想教育。

三、合理启发引导,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应启发学生用耳听、用眼看、用脑想、用口说、用身体姿态来表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共同作用,发展学生的视听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想象力。音乐欣赏中的想象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的,所以我们在教学生欣赏作品反映的形象、把握其特征时,要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展开想象。想象过程中,让学生把握自己喜爱、愉悦、赞美之情,体验自己独特的审美快感,然后同学间交流讨论、自由发言,谈自己对作品的体会。教师应启发引导学生多角度的去想,力求在同种求变、异中求同,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教师应思维能力美的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好美的雾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