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2017-01-03王德琼

未来英才 2016年20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策略课堂教学

王德琼

摘要:历史学科的学习本身是一件非常有趣的过程,通过历史的学习可以让我们了解到过去的很多人和事。就目前高中历史教学而言,如果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笔者以为,首先我们要从学生的兴趣着手。我们要通过培养高中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来提高教学实效,要让学生发现高中历史的魅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慢慢地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才不会把高中历史当做自己的负担。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

优化高中历史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一直是高中历史教师不懈探索的迫切性课题。当前,历史教学改革提倡启发诱导式教学,注重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历史教学的课堂提问,把课堂教学的教和学统一起来,把引导、启迪积极协调运转起来,使学生乐学、会学,对于提高高中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结合一些实例,就历史教学中的课堂提问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提问的功能

(1)激趣乐学的功能。众所周知,由于中学历史学科的特点及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不高,动力不足。但是在通过对300余名高中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并不十分讨厌学习历史知识,甚至有25%的学生还十分喜欢历史。然而,由于他们在学习中大多都是被动的接受和学习,时间长了,这种热情和兴趣就日益降低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当学生体验到一种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正是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了参与教学活动的有利条件,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体作用。(2)启发思辨的功能。近几年来,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问题,成了中学历史界教学改革的一个热门话题,许多学者、专家、教师都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多方位地探讨,收获颇多。(3)反馈信息的功能。教学活动原本就是一种交流,使师生互动的过程,这之中要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信息反馈是十分重要的一环。课堂提问应该是教师取得有效反馈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更及时、更具体、更准确的功效。

二、提问的艺术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有诗云:“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主张提问要问在点子上,即要注意提问的艺术。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就要讲究提问的技巧和方法。(1)忌简单直接,求可望可及。教师要注意避免问题设计的简单化、直接化,即要成易,又要生动;既要和学生所学的知识相联系,又要调动学生兴趣,培养自学能力。为此,教师要根据具体内容,进行具体筹划,设计出“若隐若现,可望可及”的问题,使提问能够有效的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通过思考去发现知识的蕴含之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2)忌平淡无奇,求平中出奇。提问的核心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展思维能力。枯燥平淡的问题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长期如此,还会使学生感到厌烦,逐渐形成对问题的惰性和思维的僵化。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重角度新颖,平中求奇,使学生因为好奇而集中注意力,由好奇心发展为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热情主动的去学习。(3)忌不架铺垫,求层层设疑。对于教材中的疑难知识,教师应避免不架铺垫,直接提问。应根据学生实际和知识的内在联系,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分层次、有梯度的设问,把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几个能够直接思维的“子问题”,形成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问题组,使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深化,并在克服重重困难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4)忌模糊不清,求精确鲜明。教师设计的问题如果在概念或内容上含糊不清,模棱两可,容易使学生产生思维的混乱,甚至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因此,提问应注意问题准确,答案明确。例如,“秦灭六国实在哪一年完成的?先后灭了哪六个诸侯国?”这个问题具体明确,“完成”、“先后”四个字的运用,具有鲜明的科学性。(5)忌只问不导,求因势利导。教师的重要任务是使学生前方百计掌握“点金术”,而不是只简单的授学生以金字。教师提出问题后如果不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不向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技巧和具体的思维过程,就是越俎代庖,包办代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问题因势利导,成为学生学习的导航台。要教会学生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归类、抽象和概括等历史思维的一些基本方法,掌握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金钥匙,最终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实现“学会“到“会学”的转变。(6)忌批评责难,求表扬鼓励。老师提问时,如果态度严厉,表情严肃,容易让学生产生紧张心理甚至敌对发抗情绪,这非常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学生答不出或答错问题时,如果不顾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而以味的对学生进行批评责难,这不仅有伤学生的人格和自尊,还会损害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因此,教师在提问时态度要和蔼、亲切,要用带激励性的言辞来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要发扬民主作风,让学生有发表不同见解的机会;要认真听取学生的回答,给与表扬或鼓励。只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创设一个民主、活泼、轻松的教学氛围,才能使提问发挥它应有的艺术魄力。

总之,中国有句古语:“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有疑。”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也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是问号。”问题是引发思维,积累知识和创造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维,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恰到好处的设疑提问,是整体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对此,历史教师应当加以重视并结合教学实践进行深入研究。只要我们勇于探索,不断优化提问的设计方法,讲求教学的提问艺术,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能力,历史教学的素质教育、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就会真正落到实处,美丽教育的花朵将会常开不谢。

参考文献

[1] 陈东旭.新课程新理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

[2] 谢继勇.谈历史课堂教学中提问方法的使用[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03).

[3] 刘金银.走出合作误区,提高高中历史课堂的高效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3).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策略课堂教学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Passage Four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