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校园:不要成为下一个泡沫

2017-01-03郑爱文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6年24期
关键词:浙江大学专用校园

郑爱文

有一段时间,教育技术圈几乎人人谈“跨越式”发展。随着“社会性交往软件”的流行,博客圈遍地开花。接着,我们又开始进行课堂的“反翻”。2010年,在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中,浙江大学提出建设一个“令人激动”的“智慧校园”,浙江大学“饮水机娘”和“热水器小妞”的走红,仿佛揭开了智慧校园的神秘面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繁华过后,谁来收拾这一地的狼藉和凄凉。

我的一位老师曾经非常忧伤地指出“人的发展是不能跨越的,基于xx(软件)的研究是短视的……”,当年的我,似懂非懂。而在中学一线浸润十几年并被那些眼花缭乱的新名词一次次打击之后,我才渐渐醒悟,原来我们这样容易被人牵着鼻子走,教育不是也不应该是被新名词包装出来的。

追求“数字教学”“智慧课堂”,很多地方尝试手机、平板进课堂,宣传说“学习变得像玩一样轻松”。果真如此?朋友的孩子今年初一,在学校的“号召”下加入了“Pad班”,多交三千块钱购买了Pad,据说以后的课堂都要“翻转”——预习、教学和作业都在专用Pad上进行。但开学近三个月了,朋友翻了翻,发现上面的资源为零。讽刺的是,朋友想把自己从网上搜集的资源整理上去供孩子学习用,却发现专用Pad只有老师才有上传资源的权限,哭笑不得之余,只好使用家里另外一个Pad。专用Pad被闲置也许并不是最糟糕的后果,个人以为,更可怕的是师生对“学习变得像玩儿一样轻松”的宣传信以为真,那么深度思考和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将无处安身。如果我们继续让思维懒惰下去,不管我们用什么样的新技术来武装,用什么样的新名词来包装,我们都无法享受到知识增长和环境改变所带来的好处,至多维持目前的水准,甚至一不小心被淹死在信息的洪流之中,焦虑无助、不知所措。

在信息中,我们的知识哪里去了?在知识中,我们的智慧哪里去了?在智慧中,我们的情感哪里去了?多年来我始终试图和学生分享这些疑问。因为追随和盲从是容易的,真知灼见是罕见的。洞见从何而来?它是一个充满智慧的头脑与现实碰撞的结果!智慧哪里来?它是无功利的好奇心驱使下的安静阅读与思考的结果。而我们的学生,特别是实验班的学生,正在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群众演员。我们会成为“智慧”的试验品吗?智慧校园,但愿不会成为下一个泡沫!

猜你喜欢

浙江大学专用校园
沁人心脾的“香”
德里女性专用车厢受青睐
Teaching and Learning Effectiveness in Perspective of Krashen’s Input Hypothesis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An General Analysis on Thomas Hardy’s Pessimism in Wessex Novels
数学达人专用时钟
飞机是怎么飞上天的?
大学生陪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