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浅谈

2017-01-03李静

未来英才 2016年20期
关键词:新课改数学知识数学

李静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当注重加强高中生基础知识的培养,切勿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难度较大的综合题上。要提高学生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就必须从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上多花时间,通过深挖教材,多思考、多准备,充分提高自身素质,投身新课改。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课改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教育不同于以前的学习内容,并且高中数学教学也不同于别的科目的教学,因为数学教学的核心就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然后再解决问题.那么教师在教学中能够设计怎样的教学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兴趣度,进而进一步影响整个教学的过程,最后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所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如果想要进一步在课堂上展开“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就需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材的内容来提升数学课堂上的教学深度.在此,我就从高中数学学科出发,谈谈新课改下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数学教师应更新观念,提升自身素质是数学新课改的关键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这对每位老师而言是痛苦的蜕变。这种抵触心理是很正常的,从知识的“权威”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从“以教师为中心”变成“以学生为中心”,每位老师心理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落差。有一位课改专家在描述现在课改现状时,无不担心地说:现在很多地方依旧进行着穿新鞋走旧路的传统教学,违背了教育的本质,歪曲理解了新课改。为此我们数学老师应该尽快适应新课改,早日完成真正意义下的新课改。在实施新课改中,避免穿新鞋走旧路,教师的角色转变非常重要。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可以实现自身发展,而教师的发展又将构成新课程实施的条件。我们这次的课改不是细枝末节的小变化,而是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的根本性变革。首先我们必须接受课改新理念,为失去平衡的心理寻找支点,真正走进新课改;其次努力建树并在实践中贯彻新理念,明确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的新角色,做有思想、有远见的实践者;最好,参加必要的各类培训,同行间进行信息交流,对先进经验教训及时学习和总结,让同行间不断提高。由于正在推进的高中新课改还在实验阶段,难免有种种缺陷。鉴于此,我们应该克服急功近利心理,需要正视客观现实。例如今后的高考模式、难度等都是实施课改老师关心的问题;如何慎重科学安排课时,严格规范地执行课程计划;如何根据本地区本学校的特点,妥善处理数学选修模块;如何看待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数学中的作用等都是我们新课改推进过程中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这些都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二、以发展学生为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学习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学生才能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活动。教师可以创设多种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让学生在“动”中思维,在“玩”中学习,在“做”中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例如,在教学“圆”时,笔者让学生操作:把细绳的一端用图钉固定在硬纸板上,另一端系着笔,把绳子拉直画一圈就会画一个圆,接着让学生把绳子换成橡皮筋再画,结果画不成一个圆。此时笔者给学生提出两个问题:为什么画不成呢?形成一个圆要具备什么条件呢?学生经过讨论、评价,得出“定点、定长”这两个条件。再如,对数函数是运用所学函数知识加以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初等函数。在讲授对数函数的换底公式这节时,笔者根据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把本节课堂教学设计为探究性课题来讲,让学生10人一组,利用计算器,自定a,b,N的值,探究logN与logN、logb、lgN、lgb之间的关系,考虑底数的取值是否影响它们的关系,探究结束后,笔者让每组的代表汇报探究的过程和结果,互相交流。结果表明,笔者让学生以探索者的姿态出现,学生不仅保持了浓厚的兴趣,而且通过计算、观察、归纳、猜想、证明,体验了知识的发现、形成过程,使知识掌握得更牢固,运用起来更灵活。学生不仅学会了探究的方法,而且发展了认知结构。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做什么事都要细心、有耐心,勇于猜想,敢于实验,敢于探索,不能武断地下结论;让学生感到数学是挺有意思的,从而愿意学。所以,教师重在引导,妙在开窍,教之以练,使学生逐渐领悟到学习数学的要领和表达知识的技巧,感觉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课堂中充分尊重学生,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首先,对学生进行生活化的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数学源于生活,也要应用于生活。教师应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数学知识中本身就具有丰富的生活内涵,如果能让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理解数学,还能为学生的自主探索提供机会,为学生感知具体数学知识的现实背景和来源创造条件。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还应尽可能多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让学生借助于各种感官学习数学,改变“耳听口说”的机械学习模式,不但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对学习方法的选择,允许他们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法去构建数学知识体系,尊重学生自由选择学习伙伴,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另外,还要尊重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个体差异,允许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只有自己发现,才能更好地理解,才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和联系。这也符合现代教育理论的主张,即让学生动手去“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对学习知识而言,学生的独立思考、自由讨论、思维厘清的过程,就是自己探索发现的过程。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要求由教师讲授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去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在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当注重加强高中生基础知识的培养,切勿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难度较大的综合题上。要提高学生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就必须从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上多花时间,通过深挖教材,多思考、多准备,充分提高自身素质,投身新课改。

猜你喜欢

新课改数学知识数学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