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视角下的校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融入路径分析
2017-01-03牟光庆耿新英岳向丽
李 莉 牟光庆 耿新英 岳向丽
(大连工业大学,大连 116034)
协同视角下的校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融入路径分析
李 莉 牟光庆 耿新英 岳向丽
(大连工业大学,大连 116034)
为了提升高等教育整体水平与高校发展综合实力、体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人力资源增值效应,推动并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与创新创业能力,校企协同进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成为了当前高等教育与学校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本文以协同为视角,从战略协同、知识协同、组织协同三个层面对校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融入路径进行理论与现实路径的分析,并以高校与企业具体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融入路径为案例,探索当前经济新常态下校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以及转型发展的新思路。
协同视角;校企合作;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融入路径
随着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国家间的经济发展与综合国力的较量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国力竞争已经成为国家之间竞争的焦点。李克强总理最早在2014年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要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他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改革思路,强调“让人们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高等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在当前时代背景下高校要坚定不移地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纳入到重要的发展任务中去。特别是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决策部署,这无疑把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纽带联系得更加紧密。因此,本文将重点放在协同视角下高校与企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融入路径的研究上,并对之进行战略协同、知识协同、组织协同三个层面的分析与探讨。
一、校企协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1.提升高等教育整体水平与高校发展综合实力的需要
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这么多人,教育上去了,将来人才就会像井喷一样涌现出来。这是最有竞争力的。”[1]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历史性成绩,“现在中国有2800多所高校,3600多万在校大学生,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已达到40%”[2]。我国正处于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新阶段,但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当前任务依然艰巨而繁重,迫切需要找准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口。“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作为激发人才红利与创新红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动力源,理应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大力提升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能力和水平。”[3]校企协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正是一项能够促进培养与需求、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校内资源与社会资源紧密对接,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综合带动作用的一项全方位改革。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高校发展趋同、发展结构不合理等现象导致了人才培养质量不能适应当前经济新常态。为了提高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部分高校响应了国家的转型号召,积极地走向了应用型转型的发展道路。高校作为办学主体,需要从发展目标、发展方式到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地调整,特别要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纳入到校企协同中来,将高校发展融入地方产业发展中去。因此校企协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提升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需要,也是增强高校发展综合实力的需要。
2.体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人力资源增值效应的需要
有研究者对28个企业中负责组织校企协同育人的高层管理者进行问卷调查,在调查中,“企业认为影响校企协同育人的主要因素是校企双方的利益分配,将其列为第一、第二和第三选项的份数分别为16、6和2,这说明其最关注的是经济收益,特别是直接的经济效益”[4](见表1)。企业重视效益,关注实际利益,这是高校与企业最根本的人才培养合作基础。
表1 企业认为影响校企协同育人的主要因素[4]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的自主创新队伍中主要缺少三种人,即“有思想的企业家、懂市场的科学家、有魅力的领导者”[5]。因此,企业更关注能否聘用到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人才;关注这些人才能否利用人力、科技、信息等方面的资源,解决其自主创新路上科研难题,并进行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关注能否在节约培训成本的基础上形成一整套高效的员工在岗培训等等。要想培养忠实于企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同时人才又符合自身发展的岗位标准,企业就需要提前融入高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及早地提供员工需求的配置要求,使人才尽可能符合岗位标准与组织文化。
另外,“从企业家角度,要做一项领先产品,理想的情况:总体设计思路一定是自己的,但所需要的技术可以不是自己的,会整合就可以。”[5]于是协同便起到了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协同创新是一种创新理念、创新途径,更是创新机制,它在企业运营过程中推动自身吸纳社会多方智慧与力量,汇聚各种资源,并实施新常态下的供给侧改革,形成强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企业需要高校创新创业人力资源的投入与配合,需要通过协同创新节省自身人力资本,形成1+1>2的人力资源增值效应。
3.推动大学生提升职业素养与创新创业能力的需要
大学生是社会中最具有创新创业潜能的青年群体,在高校中通过系统的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的培训与熏陶,把自身的创新知识储备以及创业梦想转化成为社会未来极具潜力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大学生既实现了就业梦想,也报效了国家和社会,可见大学生是创新创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有数据表明,2016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765万,较去年增长16万。”[6]不难看出,大学生确实是就业群体中比重最大的部分,显然会对社会形成巨大的就业压力。“麦可思数据显示,中国2015届和2014届大学毕业生的基本工作能力的满足度均为82%,2013届与2012届大学毕业生的基本工作能力满足度均为81%。”[7](见图1)可见,毕业生的基本工作能力与岗位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毕业生的职业素养提升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
麦可思 “在校生全程跟踪评价中提到的职业素养包括‘忠诚度认识、洞察力、责任约束感、环境适应能力、压力承受能力、协作解决问题能力、信息获取和选择能力、策略谋划能力。’”[7]这些素养的习得,仅仅依靠高校课堂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企业深度参与高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切实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水平。校企协同进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融入行业元素,可以使大学生快速符合企业的岗位需求,具备合格的职业素养,尽可能达到企业的用人标准,从而促使大学生更加乐于为企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技术发展贡献自己的创新能力与创业实力。因此,校企协同让企业生产一线成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最佳课堂,提供实际工程项目的实战训练,促使大学生接触到企业文化和掌握企业的实际技术,是当前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突破口。
图1 2012-2014届大学毕业生的基本工作能力满足度[8]
二、协同视角下的校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融入路径的理论与现实分析
1.协同理论与校企协同创新
本次研究基于联邦德国斯图加特教授、著名物理学家哈肯在1971年提出的协同理论。协同理论是研究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在与外界有物质或能量交换的情况下,如何通过自己内部协同作用,自发地出现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有序结合。协同理论提出,系统能否发挥协同效应是由系统内部各子系统或各组成部分的协同作用决定的(见图2)。
图2 协同理论[9]
20世纪90年代协同理论引入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的关系中,“1992年国家经贸委、教育部和中科院联合组织实施了‘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促发了大量有关产学研合作的动因及影响因素、组织模式与治理机制、组织间关系及演变、交易成本和制度安排、合作效果评价的研究”[10],也有大量学者对校企协同创新不同程度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此次研究将重点从战略协同、知识协同、组织协同三个方面分析与探索校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融入路径。
2.校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融入路径的理论分析
(1)校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战略协同路径分析
校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要彼此 “在价值观和文化上协同,要基于信任与交流进行协同,要在风险与利益观念上进行协同。”[10]一直以来,高校与企业双方关注的兴趣点存在根本差异,企业重视经济效率与利润收益,而高校侧重学术与科研声誉,这造成双方在价值观与文化上存在根本分歧。双方要在战略层面进行无障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交流与合作,要求高校与企业相互协同合作,形成稳定的人才培养机制与体制,把双方合作的成果用制度化的方式进行稳定与固化,在组织之间进行上中下三层的沟通与协调。通过战略协同,促使高校与企业形成长期、持久的战略伙伴关系,形成稳定清晰的战略发展目标、战略未来规划、战略实施步骤,明确彼此的风险与利益担当与分享的权责利等,使双方的协同创新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
(2)校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知识协同路径分析
“知识协同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核心,属于知识管理的协同化发展阶段,是知识在合作组织间的转移、吸收、消化、共享、集成、利用和再创造[11],本质上是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所各自拥有的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转换和提升过程[12]”。例如,校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特别重视隐性知识协同,“隐性知识才是组织核心能力的关键,人员互动是隐性知识协同的最佳形式,如企业通过将员工送往大学或科研机构进行学习或参与研究活动,大学也通过在企业设立学术兼职来掌握第一手的生产和市场知识。”[10]因此,在创新创业人才协同培养过程中,校企通过人员互动、科研创新、专业建设、课程搭建、实践教学等环节,把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隐形与显性知识相互整合重组,形成知识互补与文化相近的态势,尽可能“减少双方在合作中的冲突以及知识转移中产生的信息破损。 ”[13]
(3)校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组织协同路径分析
组织协同创新涉及到 “不同利益目标的创新主体,是一种独特的混合型跨组织关系。”[14]“单个组织无法取得合作的全部控制权,需要有新的管理技能和组织设计能力。”[10]根据组织协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目标、范围、方式以及路径的不同,各国尝试了多种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组织形式。例如,产学合作研发中心、科学园、技术工业区、工程研究合作中心、合作研究中心、孵化器、共建研发中心或实验室、合资创办企业、共同承担国家的计划项目等。这些组织协同路径的产生,已经表现出了校企协同的种种优势,克服了许多传统模式下的局限性。国内部分高校转型过程中也尝试了多种组织协同路径,形成了多种组织形式。例如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工程中心、行色化特色的二级学院、创新创业园、科技园等,另外还有校企协同创办小企业、厂中校、校中厂模式等等,都是高校与企业在组织协同路径上进行的深入探索。
3.校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融入路径的现实分析
(1)国外校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融入路径
国外校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战略协同定位于为本地经济服务,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实践相结合。高校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师队伍建设等知识协同、组织协同路径都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具有显著的应用性特色和职业导向。(见表2)
模糊PID控制器采用单片机编程设计,由于MSP430单片机内部没有专用的浮点数处理器,因此在数据的处理过程中,浮点数的计算是通过特定的算法程序来实现,如果采用浮点数计算来进行数据处理,将消耗大量的CPU资源,同时数据的处理周期较长,影响其单片机的实时控制,因此在数据处理时应尽量少用实型数据计算处理。在实际设计中将浮点数的小数部分放大,在满足精度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采用整形数据来处理数据计算,也可以采用长整形来实现数据的处理(见图4)。
(2)国内校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融入路径
国内部分高校已适时做出转型调整,在校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战略协同、知识协同、组织协同三方面做出了不同程度的探索与研究(见表3)。
表2 国外校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15]
三、协同视角下的校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融入路径的案例分析
大连工业大学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协同创新,建设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企业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等环节,还通过引进企业师资和派教师进入企业学习等方式建立应用型师资队伍,实现校企在人才培养上的零距离对接。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学校逐步探索出了校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多条融入路径,学校各专业均与相关行业企业签订长期稳定的实习合作协议,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达到近370个,学校形成了多种校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合作模式。
表3 国内校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融入路径
1.建立校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战略协同路径,优化人才培养思路
学校深入贯彻落实 《大连工业大学关于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若干意见》(大工大委发 [2014]1号)、《大连工业大学关于提高本科课程教学质量的指导意见》(大工大校发 [2016]1号)、《大连工业大学关于提高本科实践教学质量的指导意见》(大工大校发[2015]79号)文件精神,通过实施“卓越计划”、建立协同创新培养人才机制、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健全质量监控机制等方面,提高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在培养适应国家战略、区域经济发展及行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学校于2016年获批辽宁省第二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并以此为契机,不断提高办学定位与社会需求的吻合度,以及机制体制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保障度。着重从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校企协同创新工程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建立、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及共享、基础实践条件完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切实推进转型工作,不断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比重和工程教育质量,实现产业发展同学科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努力为服务政府决策,支撑辽宁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引领示范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贡献力量。
2.探索校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知识协同路径,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大连工业大学本着“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与行业企业等成立合作发展联盟,打造了多主体合作、多团队协作、多模式运作的教育、科研、服务一体化协同创新大平台。
(1)创新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模式
学校与企业共同研讨人才培养,实现“五个共建”,即共建培养方案、共建课程体系、共建课程内容、共建师资队伍、共建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例如,学校修订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即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统筹通识课与专业课,打通两类课程;统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教学比重;统筹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将第二课堂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与专业能力培养融为一体;统筹校内培养与校企双主体校外培养,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与岗位工作能力,构建了“产学研相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另外,继续探索建立学校、政府、企业三位一体的,适应未来发展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通过开展校企协同创新工程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研究与实践,努力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工程教育体系,促进学校工程教育改革的创新发展,提高学校工程教育质量。同时,也为地方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人力资源保障,推动地方产业集群建设,整体上实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
(2)多措并举,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坚持数量、结构、质量协调发展,围绕专业结构调整,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学校重点抓好转型发展教师队伍的提升计划,包括专兼职结合的顶岗挂职计划、访问学者计划、短期集体研修计划、学历学位提升计划、支持“博士后”计划、常规培训提升计划。通过培训与实践,全校教师的职业素养、岗位工作能力、服务地方能力有明显提升。
鼓励教师参加校内外实践活动。通过短期挂职、调查研究、科研合作、科技咨询、业务培训、社会实践和指导毕业实习等形式,选送专业教师深入大中型企业、行业实务部门等,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注重将教师的理论与实际,生产、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专业技能、技术创新和应用能力。促进专业教师从单一教学型人才向教学、实践的综合型人才转化。每年选派不少于10%的专业教师到企业、行业参加不少于6个月的实践锻炼。
进一步完善“卓越工程师”和兼职教师聘任制度,形成联合培养有效机制。继续深化和完善“卓越工程师”和外聘兼职教师聘任管理制度,采用多样化、灵活的用人机制引进和吸收多行业、企业间有能力的工程师,形成高校与行业、企业、事务部门联合培养教师的有效机制。逐步建立兼职教师的评聘、考核等师资政策,积极调动和发挥外聘人员资源优势,促进校企联合育人,指导学生实践应用,充分实现社会优质师资资源共享,加快高校转型步伐。
3.建立多元化校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组织协同路径,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1)学院主导企业入校模式
这种校企合作模式立足学校,引入企业软硬件资源,建设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先后与北京中软、大连东软等多家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建立了软件专业人才培养工程职业训练基地、校内教学实践基地等,搭建了专业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的协同育人平台;该专业还与青岛软件园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专业,已合作申报产教融合协作育人专业综合改革项目。通过这种合作模式,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与企业共建软件工程专题训练、数据库专题训练等多门实践类课程,企业的优秀师资作为专业兼职教师进校指导,使专题训练课程的内容更贴近领域的应用实际,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2)“3+1”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积极推进构建“3+1”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在学校3年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在企业实践基地学习1年,接受岗位培训,并参与到工厂实际生产中。除学校已经获批的7个“卓越计划”试点专业采用此培养模式外,其他专业也在此培养模式上进行了探索,如机械工程专业正与大连机床集团、金华宏昌电器有限公司等企业商谈“校企联合培养3+1”模式的机械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施方案、培养计划。“3+1”培养模式的学生在理论学习阶段掌握坚实的理论知识,在公司的实习过程中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同时企业也解决了人才短缺的问题。学校“卓越计划”累计参与学生人数已达千余人,毕业学生100%就业,专业内就业和升学比例达到70%以上,远远高于非卓越学生。
(3)项目合作模式
学校发挥专业研究团队的技术优势,利用企业的生产条件,通过项目研发加强校企合作,扩大企业与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实现科研成果的生产力转化,形成专业、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如应用化学专业教师经过研发积累,完成了新型绿色涂装工艺设备及配套耗材的工程化示范项目,并逐步实现了绿色锆化涂装技术在装备制造、家电、汽车等行业的推广应用。项目的成功产业化,对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起到了带动作用,不仅与多家企业建立实习实训合作关系,还促进了应用化学专业毕业生在相关产业链企业中的就业。近5年,学校有37名应用化学专业毕业生在相关岗位就业,部分学生已成长为企业技术维护和产品研发一线的中坚力量。如应化2010届本科毕业生、2013届研究生李祥涛同学,他设计研发的生产线清洗技改方案在企业实施后,为企业每年节省成本近300万元,现在他是王力门业的采购部副总经理。应用化学专业还与大连九合表面技术有限公司、大连美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其中,与大连九合表面技术有限公司合作申报项目获大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环保部科技奖三等奖一项,获得合作科研经费近150万元,每年接待应用化学专业实习近50人次。
(4)“厂中校”模式
学校部分专业与长期稳定合作企业拓展创办 “厂中校”模式,不仅在企业进行实践教学活动,部分企业教师授课的课程也在企业进行,学习方式更有针对性,为学生“学习+实践”提供便利条件。如材料成型及控制专业与中国华录·松下电子信息有限公司的合作,中国华录·松下电子信息有限公司现场改造了130m2的房间成为标准教室和研讨室,作为学生入厂学习的固定场所,同时学校购置了相应的教学设施、实习工具和用于教学的检测设备;生物工程专业的百威英博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依托百威英博(大连)啤酒有限公司,建成了能同时容纳100人学习的教室,教室中配有多媒体、桌椅、黑板等教学必需的工具,改造了员工宿舍和食堂,为实习学生提供了舒适的食宿环境,企业的正常生产车间更是为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的平台,学生们可以动手操作,学会第一手的生产技能,形成了“厂中校”模式。
(5)联盟互补模式
联盟互补模式充分利用大连的地域优势,由多家同类企业结成联盟,再根据联盟中各企业所能提供的不同教学资源,优势互补地落实专业培养方案中不同的实践教学环节,从而达到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该模式从2007年应用在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中,大连的模具企业多为精、尖、小的类型,接受学生培养的能力有限,但又各具特色,通过与大连神通模具有限公司、大连共立精机有限公司等19家模具骨干企业结成联盟,建立紧密联系,从而实现优势互补;此模式还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中得到广泛实施,由大连麦花食品厂、大连础明集团有限公司等13家大连的食品企业结成联盟,可以为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开放互补共建互惠模式的模式,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很大提升。联盟互补模式已辐射到学校机械设计与工程、光源与照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均收到较好的效果。
(6)共建互惠模式
共建互惠模式指校政企以平等自愿、资源共建、利益互惠、风险共担的原则联办二级学院。自2006年起,依托学校特色专业生物工程与华润雪花啤酒有限公司等合作经验,逐渐延伸到与辽宁省本溪市桓仁县政府洽谈共建实践教育基地,再与辽宁五女山米兰酒业有限公司、辽宁张裕冰酒酒庄有限公司、沈煤龙盟新型环保材料有限公司协同创新直至联办成立 “大连工业大学葡萄酒学院”,此类共建互惠模式通过校政企三方共同建设,可以更好地推动桓仁葡萄酒和包装印刷两大产业集群建设,满足两大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
大连工业大学长期致力于校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若干协同关键环节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改革与创新。此次研究以协同视角切入校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融入路径研究,从战略协同、知识协同、组织协同三方面开展了有针对性地分析与探索,希望能够对转型高校发展,对校企协同创新有一些研究价值。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八)[EB/OL].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6/3/ 339631.shtm,2016-03-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3/s180/ moe_633/201607/t20160706_270976.html,2016-07-06.
[3]刘贵芹,刘贵芹.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EB/OL].http://ghc.xust.edu.cn/info/ 1004/10866.htm,2016-11-07.
[4]吴御生.高校校企协同育人路径探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6).
[5]马海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与高校有很大的关系[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8ded7aaa0102v93e. html,2016-05-02.
[6]李斌.大学生就业让每个选择都有光彩[EB/OL].http:// www.moe.gov.cn/jyb_xwfb/s5148/201606/t20160615_267 636.html,2016-06-15.
[7]麦可思研究.秋招季末,毕业生的洪荒之力该如何打开?[EB/OL].http://learning.sohu.com/20161122/n47379 3476.shtml,2016-11-22.
[8]麦可思研究.图解毕业生基本工作能力水平满足度[EB/OL].http://www.toutiao.com/i6290727073673642497/,2016-05-31.
[9]百度百科.协同理论[EB/OL].http://baike.baidu.com/ link?url=WFaf8hrS9VPne7j6kOyKEoCiypPZojEpc46ITd Fy6ESUMcu0AIXxgmYC9AZYNJ_zVYHNwdy5GwoDXV vYHeI_alaYgMZvL5K8JScViOdm5rehy0WpLmagEJ0g-1gx56PK,2016-11-25.
[10]何郁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J].科学学研究,2012(2).
[11]Koschatzky K.Networking and knowledge transfer between research and industry in transition countries: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he Slovenian innovation system[J].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02,27(1):27-38.
[12]Perkmann M,Walsh K.University-industry relationships and open innovation:towards a research agend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2007(9):259-280.
[13]Aken J E V,WeggemanMP.ManagingLearningin informal innovation networks:overcoming the dilemma [J].R&D Management,2000,30(2):139-149.
[14]BorysB,Jemison D.Hybrid arrangements as strategic alliances:theoretical issues and organizational combination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9,14(2):234-249.
[15]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组.欧洲应用技术大学国别研究报告[EB/OL].http://wenku.baidu.com/link?url= fJlqyeMD5vwMO8HCxVpUYGd85zzQgIPl4zPcyi_5fHzpr 5zexPpVSnRAo5QXK8x5zEsZYO8_F5xu1MIN-AmMER NxD9onaSYYh7QmgnduLJm,2013-12-10.
[16]蔡敬民,余国江.从“新建本科”向“新型大学”转变[J].中国高等教育,2016(12).
[17]周飞,储召生,俞路石,等.一所地方高校的转型突围——合肥学院十年建设应用型大学之路[EB/OL].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29lfcl_wPUEQWADU 8l8Cdo9mg7YgI3mbRXbW4gd9JOG0qYOMmcEZ9grTo OsSy4lFrT7_NUTFALioGaCBzm14ZChFOjtekT-aPAlq 168XUBW,2014-04-16.
[18]夏建国,易丽.打造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J].中国高等教育,2016(Z2).
[19]陈韬.转型发展,没有围墙 对话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副校长姚秀平[J].上海教育,2016(21).
[20]介晓磊.河南省黄淮学院转型发展事例[EB/OL].http://news.haedu.cn/xyxw/gz/gxbkyx/094805fUMK.html,2014-04-14.
[21]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科技学院扎实推进产教融合与转型发展[EB/OL].http://www.moe.edu.cn/jyb_xwfb/ s6192/s222/moe_1754/201506/t20150615_190449.html,2015-06-15.
[22]重庆科技学院.重庆科技学院采取有利措施推进转型发展[EB/OL].http://www.cqjw.gov.cn/Item/19456.aspx,2016-04-28.
[23]重庆科技学院.重庆科技学院深化改革推进转型发展迈出新步伐[EB/OL].http://www.cqjw.gov.cn/Item/20423. aspx,2016-06-27.
[24]米银俊,许泽浩.协同育人 推进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5(11).
[25]广东省教育厅.广东工业大学扎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EB/OL].http://www.moe.edu.cn/jyb_xwfb/s6192/s222/moe_ 1751/201508/t20150818_201042.html,2015-08-18.
[26]南京工程学院.南京工程学院稳步推进三个研究院建设工作[EB/OL].http://zndwyjy.njit.edu.cn/37/15/15/news. html,2016-01-06.
[27]吕玉婷.我省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试水”转型发展综述[EB/OL].http://difang.gmw.cn/sunan/2014-04/14/content_ 11025022.htm,2014-04-14.
[28]武汉纺织大学.应用型人才不拘一格[EB/OL].http:// www.toutiao.com/a3703251227/,2014-12-02.
[29]商中尧.探索一个“应用”拓出一方天地——常熟理工学辽地“同频共振”促转型综述[EB/OL].http://www.gx211. com/news/2015528/n6110265638.html,2015-05-28.
[30]韦峰.向着太阳远航——常熟理工学院十年转型发展纪实[EB/OL].http://news.Eastday.com/eastday/13news/ auto/news/csj/u7ai1442722_K4.html,2014-05-09.
[31]储召生,王任,刘志刚.常熟理工学院:行业学院地方本科转型的突破口[EB/OL].http://fzgh.nchu.edu.cn/ contents/8/453.html,2016-11-07.
[32]东莞理工学院.东莞理工学院: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助推东莞产业转型升级[EB/OL].http://news.ycwb. com/2016-05/05/content_21979187.htm,2016-05-05.
[33]潍坊科技学院.融入地方发展 培养应用型人才 提升办学活力[EB/OL].http://paper.dzwww.com/dzrb/content/ 20160114/Articel06002MT.htm,2016-01-13.
[34]徐永喜.潍坊科技学院十大办学亮点(上篇)[EB/OL]. http://wfrb.wfnews.com.cn/content/20160113/ Articel04007TB.htm,2016-01-13.
(责任编辑:姚歆烨)
Cultivating Innovative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Through
Collaboration Between Enterprise and University:from Synergic Perspective
LI Li,MU Guangqing,GENG Xinying,YUE Xiangli
(Dal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Dalian 116034,China)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comprehensive strength of the university,reflect the enterprise independent innovative ability and value-added effect of human resources, propel the professional accomplish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ir ability of innovation and business starting,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with innovative entrepreneurial abilities through collaboration between the university and enterpris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breakthrough i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universities.This paper,from the synergic prospective,analyzed theoretically and practically the integration path for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through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from three aspects:strategy synergy,knowledge synergy and organization synergy.Based on case study,new ideas were discussed about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and business-starting talents and the transformativ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 under the new normal.
synergic prospective;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innovative entrepreneurial talent cultivation;integration path
G647
李莉(1980—),女,副研究员,研究方向:院校研究。
牟光庆(1967—),男,教授,研究方向:教学管理。
辽宁省青年教育科研骨干专项(高等教育)立项课题(JGZXQDA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