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TCW10修正案下船电本科教育的知识体系构建及实践

2017-01-03李荭娜王宗涛李修强

船海工程 2016年6期
关键词:船舶设置人才

李荭娜,王宗涛,李修强

(天津理工大学 海运学院,天津 300384)

STCW10修正案下船电本科教育的知识体系构建及实践

李荭娜,王宗涛,李修强

(天津理工大学 海运学院,天津 300384)

针对《STCW10公约》生效以来,ETO岗位的设置这一重要变化,结合本校海运学院实际情况,对本科船舶电子电气专业ETO岗位的教学理念及模式进行总结,不同于已取消的电机员在强电领域的课程模式,也不同于轮机员在电气自控设备方面维护的相关课程设置,从课堂教学课程设置、行业标准专业实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双师型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分析。

ETO;船舶电子电气工程;电子航海战略;人才培养模式

《STCW10马尼拉修正案》历经提案、草案,已于2012年1月1日生效。不同于以往的《STCW公约》,此次修正案最重要的变化之一是在现有船上职务中首次增加了新职务——海船电子电气员(electro-technical officer, ETO)[1]。与一度取消的传统海船电机员相比,ETO的职责范围有了明显的变化及扩展。随着船舶自动化控制程度的提高,船舶电子电气设备操作及维护复杂性的提升,现代科技元素在船舶通信与导航系统中的应用,ETO岗位的设置势在必行[2]。对此,相关的ETO本科方向的教学研究中,关于ETO教育知识体系构建缺乏全面性。在高等海事教育中,尤其是本科阶段船舶电子电气专业ETO岗位的教学,对应STCW10公约相应的实施培训准则、适任标准,考虑从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的教学理念和模式进行拓展,把握行业发展的契机,达到全球范围内实施电子航海战略的重要举措目标,构建不同于轮机工程专业电应用类课程的新型模式。从行业标准出发,从本科课程设置、专业实习,大创训练,双师型人才构建等方面进行讨论。

1 ETO岗位的设置及特殊性

据相关国际机构预测,伴随全球贸易结构调整和经济全球化纵深发展,至2030年左右,全球海上运输量将比现有基础上翻一番,承担近于90%国际经贸量的我国海上运输优势不会改变。则伴随海上运输量的倍增,必将引起船队规模的扩大,海员市场的国内需求也将倍增[3]。

结合历史的机遇,势在必行的高等海事教育改革,不同于以往的《STCW78/95公约》甚至《STCW10公约》涉及的轮机员船舶自控技术的教学及培训[4],ETO人才要求综合了报务员相关通信与导航技术、驾驶台资源与管理技术、电机员机舱电气及电站技术,还涉及到机舱自动化设备的应用与管理,包括新型信息与网络技术的应用、微机,微控制器及总线技术的合成等数字化设备的监控与管理。ETO人才在专业及岗位设置上具有不可或缺性,是不可替代的职位。

面对庞大的知识技能体系,合理规划培养模式,实施电子航海战略,迎接的新形势下的海事挑战,是ETO类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重点。

在3大海上工程技术专业中,船舶电子电气专业在专业设置及应用领域不同于航海技术及轮机工程专业。后2个专业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更适合在船舶纵深领域发展;而船舶电子电气专业涉及强、弱电、机舱设备的自动控制,微机及网络的应用,通信与导航等信息领域,是更为宽泛的电子电气类工程领域。将所学强、弱电、控制理论、微机、网络及通导应用于船舶的特定对象即可。则船电专业在课程设置及培养模式上,应有和行业对接的独特的方式。

2 体系构建

不同于航海技术与轮机工程专业的新入职驾驶员与轮机员,均可由高级别的船员指导开始作业,ETO作为STCW新增设岗位,不仅没有“导师”引领,且由于海上作业的特殊性,电子电气员对船电设备的应用与管理不能只限于会用,而是要统管全船的电子、电气及通信设备,一旦哪个环节出现故障,应能及时找到故障源,进而采取应急措施,排除故障,保证设备的安全作业[5]。相比于分析和排查故障,实现会管、会用、甚至会修的要求,若只限于程式化的作业顺序、限于对说明书按部就班的解读,则只会培养出操作层面的技术人员,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新形势下,船电本科专业ETO人才的培养应兼顾宽泛与纵深发展,强、弱电、控制理论、通导技术的深入学习及研发都应有所涉猎,进而具有管理现代化船舶电子电气设备的能力。

2.1 课堂教学课程设置

在船电专业本科课堂教学设置方面,应力求深入与宽泛结合,兼顾实操与创新培养。以ETO 5门大证考试为立足点,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力争做到专业课程不缩水,选修涉猎更宽泛。在必修完专业基础课程之后,进行5门综合大证课程的学习,既是对专业基础课程的总结,又是综合业务能力的培养。本科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课堂授课课程设置见图1。

图1 船舶电子电气专业本科专业课程设置

5门综合大证课程的学习并不意味着课堂授课的结束,学生可通过前期的学习总结自我认知特点及兴趣方向,进而适当进行选修课程的选择学习—即专业的纵深发展。如图1中,选修课的设置各有侧重,既能导引学生向不同的领域广泛涉猎,又能指导某一方向的定位发展。宽泛的课程设置能使学生在认同自身价值的同时又能博取众家之长,在今后的研究生阶段学习或实际工作岗位中,都能触类旁通,应用创新。

2.2 行业标准专业实习

行业标准是国家针对不同行业的岗位知识技能和基本素质所提出的强制性和推荐性职业标准,其显著特点是与行业紧密相关,基本能反映企业对岗位人员能力的要求[6]。只有深入企业联合培养,才能切实完成校企结合。

在实船实习中,通过实习教师的反馈以及启发式实训对学生的引导,行业标准与教学实现无缝对接,课堂教学与企业工程实践可持续互动良性发展。

多年来,学院与多家航运企业合作,如开设东疆海事局天津理工大学职工培训基地;天津港轮驳有限公司、天津港中海油服学生实习基地。在校本科生在学完两年基础课程之后,进行专业实习,即实船培训。在师傅的带领下,学生们系统地学习船舶主发电机构造及功能;应急发电机构造、启动方式和功能;船舶电源的配电环节构成;各种船舶通信导航设备及其作用;船舶照明系统的构成与布局;船舶内部通信系统、广播设备的构成与功能;船舶消防设备布局;船舶救生设备基本组成;安全用电常识;船舶防污染设备组成与应用;船舶甲板电器设备构成;船舶舵机设备构成等。

通过校企合作的专业实习环节,一方面,课堂教学与行业要求的距离被缩短,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得到了增强;另一方面,企业也可预先发现具实船操作培养潜力的学生,进行“预订”;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实船实践,真实感触到个人的专业兴趣点,及时予以关注,对今后的专业发展及个人深造打下牢固的基础。

2.3 大创拓展创新应用

ETO类人才的专业技能结合船舶电子电气设备的特点,渗透到强、弱电及微机、网络控制的方方面面,涉猎领域广泛,行业特点决定了学科特色不仅会用,更要懂。在培养学生的深层次应用能力方面,本着创新及动手的交叉,理论与应用的融合的理念,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作为选修环节,着重培养一批创新型人才,针对船电设备,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则船电专业人才创新设计模式可逐渐形成。

通过大创环节,调动一批青年教师积极参与进来,通过教师指定方向或者学生自创题目,形成了结合机舱设备系列创新的丰富多彩的设计。学院调用实验室供大创项目学生使用,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多个项目获得天津市级及校级优秀奖。大创环节不仅启发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更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引发了教师教改及学生对专业的深层次认知。如我院的“船舶货舱温度遥测系统的设计”[7]。通过设计,教师找到了课堂教学中容易忽略的环节,即货舱的密封特性。采用无线传输,将温度信号采集出,传送于集控室PC机或APP,也体现了创新研发。这种寓教于创新实践,创新实践反过来又指导教学的方式,相互推进,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大创项目“PLC控制锅炉点火燃烧系统的设计”,应用PLC控制方式制作出锅炉点火模拟仿真系统,学生在设计中既锻炼了研发能力,又将评估考核项目中的锅炉点火程序熟记于心。

另外,对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可应用于毕业设计环节,提倡教师和学生真题真做。此环节既是对创新环节的有益补充,又是对学生专业能力的有力夯实。

2.4 双师型人才培养

同时具有海上资历及硕士以上甚至博士学历的“双师型”教师较之于“单师型”教师的数目少之又少,单靠上述的既定人才作为海事专业教师的方式,脱离现实。以往大多数文献中,着眼点更多在于没有海上资历的教师进行海上作业训练,积累实际经验,进而融入“双师型”范畴,但具有海上资历的专业人才也应努力践行科研,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价值。

具有海上资历的专业教师,专业经验丰富,涉猎领域广泛,应变能力较高,若将经验与技能更好地体现在创新科研领域,不仅在人才培养方面,进而在生产力转化方面定能取得高效的转化价值。同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大创环节相似,院校可以采取学术梯队方式培养单纯海上资历教师向科研“双师型”人才发展,亦可采用科技特派员的方式将教师派遣到其他工业性研发企业实习,积极融入,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

海上资历固然重要,但具创新能力的教师也该被重视。如前所述,海事专业的发展要靠高端技术引领,尤其在船舶电子电气领域,创新与发展更是专业要素里的重中之重。积极派遣教师参与实船作业,毕竟受课业时间限制,使这一部分教师更高效地提升专业技能,其有效途径可包括如下几种。

1)报告、讲座、学术交流。通过聘请资深教师、业界专家和船舶电子电气领域工程师为教师进行学科发展学术讲座或技术交流的方式,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科领域的新技术及发展前景、发展动向,开拓眼界,并关注到实船工作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及隐患,结合自身特长寻求合理发展及定位,使教师在最少的时间内得到最有效的学习。

2)船舶与海洋工程的前沿科普。本科阶段的ETO教育,在培养船电领域新型人才的同时也兼顾向科研领域输送研究型人才的任务,教师的授课水平及眼界可促进亦或制约学生的发展,则教师适时掌握专业前沿动态也是不可或缺的自我完善性工作。专业前沿讲座可使教师和学生了解所在学科或相关领域的前沿发展,掌握最新研究动态,在学术交流和学术碰撞中拓展视野,产生灵感,进而培养学术敏感性。

3)利用网络资源,把握精品课程。精品课程及经典案例的MOOC,微课等网络课程的引入,作为网络教学平台的拓展和教学资源的补充,学生受益匪浅,而教师也会同样受益。教师要定期地进行航运业经典案例及精品课程的网上课程学习,此方式便捷实用,实效性强,促进了教师主动学习、勤于反思的模式。网络研修方式可作为院校的一项基本科研任务确定下来,长期坚持,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3 结论

面对STCW10修正案下ETO岗位设置的独特性,如何设置船电专业本科教学人才培养模式,之前ETO人才培养模式类文献较少涉及。“行业标准为导向-课程模式的构建-创新与发展”结合是船电本科专业正确的发展方向。本科专业的承上启下作用,既体现在向科研领域输送优秀科研人才,又体现在行业应用型人才的打造。打造全能型人才,面对全新的电子航海理念,本科船电教学培养模式须主动适应电子航海环境下的ETO人才适任需求,把握机遇,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兼顾适任性及发展,为航运业输送优质的船舶电子电气类人才,提高我国航运国际竞争力,使我国真正发展为航运强国。

ETO人才乃至航海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要同国际化培养模式接轨,如何有效借鉴国外高校航运类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而优化国内本科ETO人才的培养,将是本课题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1] 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1978 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2010修正案[EB/OL].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yzz201101008.htm.

[2] 李荭娜.船电自动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天津航海,2015(2):63-65.

[3] 鲍宏杨,谢骏.高职院校提升航海类专业学生海员从业意愿的对策研究[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6):102-105.

[4] 李荭娜,王宗涛,潘克文.STCW10公约下轮机员船舶自控技术培训与教改探索[J].船海工程,2011(4):37-39.

[5] 段尊雷.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下电子员履约对策分析[J].航海技术,2011(6):76-77.

[6] 倪伟.基于行业标准的高职船舶电子电气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108-110.

[7] 李荭娜,杨松,华岩.船舶货舱温度遥测系统的设计[J].船舶工程,2013(6):84-86.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the Knowledge System of Marine Electrical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for STCW 10 Amendments

LI Hong-na, WANG Zong-tao, LI Xiu-qiang

(Maritime College,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ianjin 300384, China)

In view of the important change and development of establishing an electro-technical officer (ETO) to meet the demand of STCW10 convention, the teaching concept and mode of bachelor's degree in marine electro-technical officer were summarized. A new training mode of ETO was set forth, which is unlike the cancelled electrical engineer and engineer in the field of electrical automation equipment maintenance. From the aspects setting of classroom teaching, industry standard for professional practic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of college students, double qualified teacher training, the new training mode was analyzed.

ETO; marin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e-navigation strategy; talent training mode

10.3963/j.issn.1671-7953.2016.06.026

2016-07-25

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20120801);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B01-0818);天津理工大学教学改革项目(YB13-35)

李荭娜(1976—),女,硕士,副教授

G642.0

A

1671-7953(2016)06-0115-04

修回日期:2016-09-18

研究方向:机舱自动化,船舶智能电网

E-mail:lihongna2005@126.com

猜你喜欢

船舶设置人才
人才云
《船舶》2022 年度征订启事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BOG压缩机在小型LNG船舶上的应用
7招教你手动设置参数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船舶 扬帆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