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趁年轻去做更难 的事情

2017-01-02阳志平

政工学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优先大脑深度

☉阳志平

为什么要趁年轻去做更难的事情?

知识的最佳抽象结构是树形结构,人类对知识之树的常见搜索方式有两种: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其中,广度优先搜索要求你尝试批量处理;深度优先搜索则需要你深入挖掘——深度学习常与人类大脑工作方式背道而驰,超出了人们的学习舒适区,表现在外,就是:难、难、难。

深度学习,难在需要你发现深层次的因果联系。马奇(JamesG.March)将人类从经验中获取智慧的模式分为两种:

低智学习:在不求理解因果结构的情况下,直接复制与成功相连的行为;

高智学习:努力理解因果结构并用它指导以后的行动。

先看低智学习的案例:一位大叔看到路边大妈烧饼卖得不错,于是跟风卖烧饼。大妈卖烧饼多放一个鸡蛋,导致大家都爱买,他跟着也多放一个鸡蛋。可惜大叔没看到大妈还有个漂亮女儿站在摊位前。这类行为,被马奇称为低智学习。

再看高智学习的案例:芒格(CharlieMunger)通过综合对历史人物、投资公司的失败案例分析,以及各类心理学与数学知识,总结出人类误判心理大全与投资清单,试图理解因果结构,分析人是怎么失败的,用它指导今后的投资行为。这被马奇称为高智学习。

深度学习,难在需要你将知识内化为本能。为什么你是新手而不是专家?作为新手,你与专家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掌握了大量内隐知识。

什么是内隐知识?很多人小时候都学过骑自行车,一旦熟练掌握这项技能,你就可以在骑车时一心两用,这就意味着骑自行车的技能已经变成你的一种内隐技能,不需要再调用你的大脑为它进行额外的付出。专家的效率比一般人高很多,就是因为他掌握了该领域大量的内隐知识,很多技能已经自动化了。

跟内隐知识相对应的是外显知识。拿编程举例,如果你是第一次接触编程,你会了解到一种语言包含哪些知识点,该如何背诵、拆解、调用这些知识点。这就是外显知识。

专家不仅仅掌握了上述知识点,还拥有一整套行为规范。比如,专家级工程师明白怎么更好地与人沟通,怎样更好地表达自己的需求,怎么去输出产品,这些都是内隐知识,是通过不断学习而习得的自动化反应与条件化反应,这些自动化的模式更容易进入大脑的自主心智的部分,不再挤占“算法心智”当中狭小的“工作记忆”。

深度学习能让你掌握内隐知识,培养更多自动化模式,从而让大脑认知负荷更小。然而,深度学习有相当大的难度。借助主题学习,你可以快速掌握任意一个学科的要义。但此时你拥有的知识往往是“低智学习的知识”“外显的知识”,或者众人皆知的知识,它们难以构成你的核心竞争力。步入学习深水区,你将遭遇很多平台期,别无他法,需要硬扛着过去,如此循环往复,慢慢地,你的学习能力才会提升。

在这样的路上,你常常是孤独且不自信的。你不清楚自己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看畅销书,容易;坚持看学术专著,难。刷朋友圈,容易;坚持输出,难。选择人人都走的路,容易;与众不同,难。

但是,众人选择的路,开始轻松,后面难。为什么在年轻时要绕开那些表面名利双收的差事,专选较难的事情做?因为前者需要加上那么多名和利,才能与选择你喜欢的事情打成平手。

乔布斯说,你们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浪费时间活在别人的生活里。很多人听演讲时很激动,却不能按他说的去做。不是因为不懂,而是不知道自己过的是别人的生活。当世界变得越来越复杂,就越来越不太可能有跟你一样的人。寻求同理很难,寻求认同更难。你需要将自己从别人的期望中抽离出来;你需要返回自身,体悟道心,让好奇心、乐趣本身成为学习最好的奖赏。

猜你喜欢

优先大脑深度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八月备忘录
八月备忘录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40年,教育优先
优先待遇
深度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