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屏”要有质量

2017-01-02张凤坡

政工学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业余时间强军官兵

☉张凤坡

互联网时代,信息唾手可得,搜索无往不利,即使身处军营的年轻官兵,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也是通过网络“读屏”来实现。然而,网络在带来便利的同时,负面信息、有害内容也扑面而来,如何引导官兵正确从互联网中获取有用的知识,是各级必须重视的问题。

根据媒体报道,2016年我国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86本,成年国民阅读量虽然比上年有所增加,但与日本、德国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在相同阅读时间内,成年人每日看手机的时间是读书的3.7倍,而且这种比例呈逐年上涨趋势。部队同样如此。2015年原四总部颁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基层工作指导和管理秩序若干规定》,明确“在符合保密要求的前提下,军队人员在课外活动时间、休息日、节假日等个人支配的时间,可以使用手机(含智能手机),可以通过个人移动终端或者军营网吧使用互联网”。放开使用智能手机,使官兵的“读屏”时间大幅增加,读书的时间悄然缩短。以前,官兵见面常问“最近你在看什么书”,现在见面是问“你微信里有什么好东西转给我”。

《内务条令》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星期六可以用于集体组织科学文化学习、文体活动、农副业生产等,也可以安排休息。星期日和节假日除特殊情况外应当安排休息”,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晚饭后的课外活动时间,每周个人可支配2至3次(人员不得随意外出)”。在条令的硬性规定下,官兵个人支配的业余时间明显增多。条令的本意是赋予官兵更多的业余时间用来读书学习和处理个人事务,现在却成了上网时间。根据调查,官兵业余时间的活动首选是手机上网,占七成多。而在上网的官兵中,玩游戏、看视频、聊天的约占一半,浏览信息的约占一半,吸引官兵眼球的信息来源主要是新闻网页、微博、微信等。尤其是微信,各种自媒体、短视频每分每秒都在更新、刷屏,有发布虚假消息的,有炒作热点事件的,有泄露军事秘密的,这些负面消息、有害内容,极易侵害官兵的思想观念。

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盖破万卷取其神,非囫囵用其糟粕也。”这个论断告诉我们,读书必须要读好书。换言之,官兵“读屏”也不能随意为之,须去其糟粕,择其优良。对革命军人而言,在改革的紧要关头和强军目标的征程上,应充分整合、利用好“碎片化”时间,把更多的心思用在读有用之书、阅有用之“屏”上,特别是不能被网络灰色内容所绑架,成为不良网络信息的奴隶。国际形势如何发展,局部战争怎样应对,国外改革有何借鉴,军事科技向哪发展,这些问题我们都可以通过网络这个快速渠道来了解。选择高质量的内容,能够让我们产生强烈的使命感和“本领恐慌”的紧迫感,迫使我们强化学习,并成为强军路上的有用之才。

“人读等身书,如将兵十万”。网络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任何信息都有可能出现在你我的眼前,如果没有一双慧眼,“读屏”的危害超乎想象。“读屏”的目的如果仅局限于猎奇,无助于文化修身,甚至影响价值判断。作为革命军人,必须要选择增常识、有力量、促进步的内容,在“读屏”中研究战场之情、精武之识、打赢之策,让网络成为助推实现强军目标的一支重要力量。

猜你喜欢

业余时间强军官兵
我的科技强军梦
强军战歌
A 17-year-old helps to feed 12,000 homeless people
强军路上
走在强军路上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
数字惊人的业余时间
业余生活怎样才能过得有意义?
要珍惜业余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