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谨防暗处摔跟头

2017-01-02魏慈航

政工学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坏事定力共产党员

☉魏慈航

俗话说,“要使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任何违法乱纪的事情很难“不知”,无论如何隐秘、手段再怎么高明,也不可能做到天衣无缝,总会有蛛丝马迹可寻,总会有真相大白之日。所以古人告诫“暗处不欺隐”,即使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这样,才能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人生而有欲”,这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每个人都会碰到这样那样的“暗处”,或面对权力欲望,或面对金钱美色,或面对酒绿灯红,如何应对这些人生中的“暗处”,不同的人作出了不同的选择。一般来说,在明处,大多数人都能够遵纪守法,个个都是谦谦君子,能约束好自己,做到严于律己,循规蹈矩。但在私底下、背地里、没人处等所谓“暗处”,就未必守得住道德底线,难免搞点“灯下黑”,浑水摸鱼。有的人甚至像变了个人似的,其行为会让人大吃一惊。有的简直是非不分、美丑不分、善恶不分、荣辱不分,诸如行贿受贿、跑官买官,诸如“你捞我也捞,不捞白不捞”。有的在侥幸心理的指使下,认为“夜深人静,无人知晓”,干起了鸡鸣狗盗的勾当;有的在所谓好奇心的诱引下,私闯红灯,偷吃禁果;有的自以为做得天衣无缝,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明处暗处,判若两人,成了典型的“两面人”。

为什么同一个人,暗处和明处就不一样?主要在于个人的信念、个人的修养、个人的追求。古人有言告诫:“慎乎其所不睹,恐慎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在最隐蔽的时候最能看出人的品质,在最微小处最能显示人的灵魂。有君子之德的人,即便是自己一个人,无论何时何地,尤其是个人独处、无人监督、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也会慎重行事,检点行为,不会因为别人不在场或不注意而做有违道德之事。“君子慎其独也”,关键是要做有大志向、大道德、大作为的真君子。

反观近年来落马的那些贪官,表面上一套,背地里一套,大搞索贿受贿、买官卖官等违法乱纪之事,自以为做得相当的隐秘,办得十分的牢靠,但终归东窗事发,纷纷落马。正是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做不到慎独,做不到自重、自警、自省,管不住自己的“暗处”,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教训极为深刻。

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曾这样要求共产党员:“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领导干部位高权重,面临更多的诱惑和考验,更要提高警惕,始终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告诫:“加强自律关键是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能否做到慎独慎微,始终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从而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加强道德磨练,不管在何种处境下,都使自己的言行始终保持纯洁正派,切实做到明处暗处一个样、有人管没人管一个样。

猜你喜欢

坏事定力共产党员
何为定力?
作答
——献给优秀共产党员
最硬核“创新之城”在疫情应对中彰显定力与温度
有时候,放弃其实 并不一定是一件坏事!
共产党员,上
共产党员,上
基建的“定力”与“发力”
“因为我是共产党员”
冬·发心
一不小心成了“舆情”?未必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