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单亲家庭战士心理服务工作

2017-01-02

政工学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单亲家庭战友战士

周 霞

近年来,随着社会上离婚率的不断升高,基层部队来自单亲家庭的战士不断增加。对这些战士,我们要在工作、生活、学习中及时给予关心和帮助,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服务工作。

一、建立心理档案,做好心理辅导

入伍伊始就要建立新入伍战士心理档案,做到“四知道四熟悉”,即:知道战士家庭的基本情况,熟悉入伍动机;知道其入伍前的经历,熟悉特长爱好;知道其性格气质,熟悉心理波动的时机;知道其思想表现,熟悉思想变化规律。要将战士入伍后的学习、训练、工作、生活、心理行为等情况记录在案,针对战士的心理特质和日常表现,认真加以分析。由于每个单亲家庭战士的心理问题都有自身的特点,因此开展心理辅导时,应根据他们的特点以及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辅导措施。要注重引导他们正确与人相处,并能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在与别人相处中通过别人的评价,逐渐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不断在肯定自我中建立自尊心和自信心;引导他们正视自己的短处,正确评价自我,努力克服缺点,不断完善自己,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真心关怀关爱,营造良好氛围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由于家庭亲情的缺失,单亲家庭战士往往更加需要领导、战友的关心和关爱,因此要注重营造阳光般温暖的集体氛围来帮助他们减轻心理压力。干部骨干要以兄长情战友爱去关心他们,用“婆婆嘴妈妈心”去爱护他们,政治上关心其成长,工作上为其提供平台,生活上排忧解难,感情需求上给予“特殊照顾”。要注重从微不足道的小事做起,用炙热的战友情弥补缺失的亲情,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比如在他们生日那天,献上战友对他们的祝福和礼物;在他们生病时,盛上一碗热腾腾的面条;在他们心情不好时,送上几句暖心话;在他们遭遇挫折时,帮他们渡过难关。要通过良好的人文环境,调节人际关系,使战友之间平等相处、坦诚相见,建立信任、理解和支持的关系。要有意识地鼓励他们多交几个要好的朋友,经常一起聊天,一起交流思想,一起克服困难。

三、搭建成才平台,激发内在动力

单亲家庭战士同样渴望成功,他们内心也希望得到别人的承认和赞誉。要积极为单亲家庭战士设计好成长成才路线,引导他们把个人远大理想融入火热的军营生活中。要注重发现他们的专长,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担任重要的角色,释放其素质潜能,逐渐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要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学历升级、计算机等级培训考试等,为他们加油充电,不断提高个人能力素质。要通过军事演习、比武竞赛等大项任务和重要时机,敢于给单亲家庭战士交任务、教方法、压担子,搭建有利于单亲家庭战士成长进步的舞台,不断磨砺坚毅的品质性格。要注重将他们与政治思想强、作风纪律严、军事训练优、完成任务好的战士结成帮教对子,开展“一帮一、一对红”活动。要借助DV、照片等多媒体手段记录他们的点滴成长经历,作为人生宝贵财富进行自我激励、自我教育。

四、注重军地联合,形成共育网络

解铃还须系铃人。单亲家庭战士的各种问题有很大一部分是家庭因素、生长环境造成的,因此要充分利用社会和家庭的力量,盘活社会资源,盘活地方优势。要注重寻求家长配合,帮助家长强化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端正思想认识,调整心理情绪,对离异之事给孩子一个正确和客观的解释,引导单亲家庭战士正确看待自己和家庭。要定期将了解到的战士的内心想法、苦闷和需求,通过家庭走访、书信往来、电话联系等方式及时转达给家长,同时作为家庭也要及时把孩子在家中的所思所想及时反馈给部队,共同关心孩子的成长进步。要认真对待单亲家庭战士反映的问题,充分依靠组织的力量,与地方政府、街道社区联系,协调解决他们家庭出现的各种困难,共同把单亲家庭战士的心理问题解决好。

猜你喜欢

单亲家庭战友战士
朱彦夫:永远的战士
沙漠中的“战士”
单亲家庭儿童相对剥夺感与心理适应的循环作用关系:一项追踪研究*
基于需要层次理论的职业学校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研究
抓落实要“心无旁骛”——要当战士,不要当“绅士”
单亲家庭儿童早期教育的社会干预机制
战友是什么
鸡蛋战士
老李的战友
关于单亲家庭学生教育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