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诊痼疾 增强教育“元气”

2017-01-02

政工学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元气政工干部政治

柏 栋 王 超

习主席深刻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说起来重要、形式上抓起来不难,但是要真正取得成效不容易。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差、效率低、提升慢是长期困扰部队的顽症痼疾,如何在军队改革强势推进的大背景下寻得“良药”,增强教育“元气”,是摆在各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共同课题。

一、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痼疾的现实表现

当前,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在整体向好的前提下,还存在一些长期遗留的顽症痼疾。正是由于这些问题在不同基层单位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存在,造成了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元气”难以得到增强,教育实效性难以得到明显提升。

只重“浅出”不重“深入”,把科学理论讲虚了。在一些基层部队,思想政治教育重“浅出”轻“深入”的问题较为普遍,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浅显的内容反复讲。为了降低授课难度,有的单位采取“浅显高频”的教育策略,它虽然具有组织快、印象深等优点,但低层次重复式的说教容易带来内容枯燥、说服力差等后果。二是生动的内容照稿讲。领导干部辅导授课是个好制度,但由于领导工作忙,备课任务往往由机关干部承担,但有的限于经验和调研不足等原因,使得本该生动形象的教育课变成了呆板的照本宣科,这不仅有损领导形象也影响教育效果。三是深刻的内容不会讲。如果说浅显重复是一种策略,那么深刻内容不会讲便是一种无奈。个别年轻教育工作者由于基础薄弱,对有一定理论深度的教育内容难以驾驭,不得不以牺牲理论性为代价降低授课难度,影响了官兵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只求“于乐”不求“寓教”,把形式内容颠倒了。为解决教育与任务的矛盾,不少基层部队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文体活动简单地组合在一起,表面看是寓教于乐,却在某种程度上偏离了教育的中心和主旨。一是为娱乐挂上教育的幌子。将娱乐活动冠以“教育活动”的头衔,无形中损害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严肃性。二是将教育变成娱乐的借口。不仅反映出教育组织者责任观念的严重缺失,更显出课堂教育这一重要阵地的失守。三是把娱乐当作教育的替代。近年来,有的单位大兴“以玩代教”“只玩不教”之风,给官兵造成了教育简单化的假象,损害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形象。

只管“水到”不管“渠成”,把实际效果忽略了。一些基层部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目的与手段弄颠倒了,只看表面却不顾实际效果。一是部署时轰轰烈烈,行动时悄无声息。有的单位只注重教育活动的筹划部署,却忽略了教育活动的具体开展、落实,导致教育雷声大雨点稀。二是开始时精益求精,结束时草草收场。教育活动之初,上级检查密集,工作细致到位;随着任务增多和检查减少,逐步松劲懈怠,导致教育虎头蛇尾。三是指导时马马虎虎,检查时仔仔细细。有的领导机关仍未扭转重通报轻指导的惯性思维,使得一些基层部队只能将有限的教育精力耗费在迎评备检的次要环节上,造成教育活动有名无实、空有其表的后果。

二、思想政治教育痼疾存在的原因分析

有风方起浪,无潮水自平。教育痼疾产生的背后所折射出的问题是多方面工作的“欠账”和多层次能力的“短板”,要想彻底纠治问题、解决矛盾,就必须找对、找准、找齐问题背后的诱因。

观念淡薄、作风漂浮,规划设计“偷了工”。教育实施前的设计规划,不仅决定了教育的起点层次,而且决定了教育的开展质量和最终效果。如果在这一阶段就偷工减料,那么教育必然根基不稳、实施不力。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观念淡薄,教育地位难认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高度重视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且提出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和感召力的重要课题。然而,少数单位领导仍然麻木不仁、反应迟缓,对教育工作不重视、不关注、不用心,致使思想政治教育在筹划设计环节就陷入地位轻、角色次、时间短、资源少的窘境。二是思想僵化,教育形势难看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极强的时效性,不仅形势政策本身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教育的持续、时间、内容、方法设计等都与形势紧密相关。当前,部分单位领导思想僵化、敏感性差,缺乏对于教育形势的准确分析和判断,致使教育规划在时效上滞后、在学用上脱节。三是作风漂浮,教育筹划难做好。单位风气和领导作风同样影响着教育的设计与筹划。个别领导官僚做派较重,凡事较少亲力亲为,计划制定不仅不征求基层意见建议,而且怕麻烦、怕花钱、怕出事,所有筹划工作全部交由机关部门完成,事后直接签字执行。有的制定教育计划时故意缩减教育规模、时间,降低难度,以求日后检查执行便利。

人才短缺、能力不足,落实过程“减了料”。据调研,政工干部人才结构和能力素质参差不齐,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升和发展。其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政工岗位“雇佣军”多。一些基层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政工干部缺编现象,这一问题在后勤部门和小散远单位尤为明显。为此,有些单位不得不从其他岗位和部门借调干部帮助工作。这就使得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工作长期处于非政工干部的筹划组织之下,无形中影响了教育的质量。二是教育实施“门外汉”多。目前,只有少数几所院校可以开展政工干部岗位培训,加之近年来军队院校大规模开展的学科梳理压缩政工硕博研究型人才培养员额,使得目前相当数量的政工干部为车管、医疗、油料等非政工专业干部转行而来。思想工作者来源多样、基础薄弱、培训不足的现状,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三是检查督导“万金油”多。在机关检查督导过程中,经常出现军务、后勤等部门人员检查指导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象。这种“万金油”式的教育指导方式,不仅容易使检查指导流于表面,而且不利于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无视制度、执行不力,中间环节“缩了水”。目前,基层部队教育制度不落实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其主要原因,一是规章制度上墙不上心。基层单位都会在重要场所悬挂有关制度内容,然而包括教育制度在内的许多制度却并未做到规范运用、入脑入心。工作不用不看,领导不问不看,考试不考不看,检查不来不看,成了教育制度经常享受的“特殊待遇”。长此以往,制度自身的规范约束作用将难以在教育过程中有效发挥。二是方案计划好看不好用。不少单位将主要心思花在了方案计划的制定撰写上,然而,频率高、内容全、方法多、形式新的教育方案,并不一定就是好落实、可操作、见效快、问题少的方案。不少活动就是因为方案制定的科学性不足,使得原本丰富的教育环节被计划冲突、设备损坏、场地被占、经费不足等原因所困扰,最终使方案计划沦为一纸空文。三是教育内容入本没入脑。思想政治教育有别于业务技能教育,其可检测性和可比较性都相对较低,这就使得看记录、查文书、翻笔记成了检查教育开展情况的主要手段。久而久之,不少基层官兵在头脑中将笔记抄完与教育结束划了等号,最终却隔断了笔记量变向思想质变的关键跃迁。

三、消除痼疾增强教育“元气”的对策思考

查明原因是前提,找准对策才是关键。面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稳扎稳打、多管齐下,从问题的病根上入手,开大方、抓猛药,把痼症顽疾彻底消除。

正风气抓长效,教育筹划当先“扶正祛邪”。统筹规划的“缩水”反映的是作风风气的“滑坡”,因此纠治教育统筹积弊必须先从整治风气入手。一是以管理为切入,纠治作风虚浮。教育与管理一直以来都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两个重要方面,教育的问题可以通过管理来规范和约束,管理的矛盾可以通过教育来疏导和化解。针对以玩代教、不讲实效等教育问题,可以通过作风纪律整顿、正规办公秩序、强化人员管控等管理手段,转变风气规范秩序,以达到正风肃纪、惩治虚浮的目的。二是以观念为突破,冲击惯性思维。观念问题之所以影响巨大是因为秉持者多为主官和领导,因此必须率先打破这一群体的惯性思维和陈旧观念。各级党委要从自身做起、从身边严起、从细节抓起,通过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中心组学习等各种方式,进一步端正思想、冲破束缚,把思想观念统一到上级要求、实际需求、官兵诉求上来。三是以机关为重点,清除督查积弊。机关是各级领导的参谋助手和敏捷外脑,首长和机关对于把握好基层教育质量关,切实保证教育效果的职能作用至关重要,为此必须从首长机关重点着手。可以利用机关干部轮训、首长机关训练、业务技能比武等形式强化专业对口部门的业务素质,并且采取挂钩、定点、结对、帮带等形式固化指导关系提升帮带效果,把教育的整体水平拉上去。

统资源育人才,教育能力源于“强基固本”。为了尽早破解教育人才困局,及时弥补教育能力漏洞,必须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聚焦用力。一是按要求用人才,按标准选人才。政工干部作为主抓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群体,担负着建强组织、引导方向、激励士气、净化思想的使命重任,因此必须时刻把好选拔、任用、淘汰关。要严格按照习主席提出的五条好干部标准要求,以及《政治工作条例》的明确规定,坚持原则、讲求程序、不徇私情,切实把思想纯、形象好、能力强、素质高的优秀教育人才选拔出来。二是拿需求当导向,拿人才比资源。教育需求是军事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导向之一,只有资源向需求倾斜,才能保证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效率的显著提升。要根据现有教育资源布局情况和人才储备实际,科学筹划人才配置方案,尽可能做到薄弱位置优先配置、过剩位置暂缓配置、正常位置酌情配置,使有限的教育人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三是抓培训建体系,抓队伍提质量。针对目前部队转行干部多、理论基础薄、能力素质弱的现实状况,要及时建立集成度高、系统性强、全面性好的培训制度体系,使各级教育骨干都能接受到多层次、长时段、高频率、全员额的施教能力培训,真正从能力角度夯实教育效果得以提升的素质根基。

守规矩重实效,教育开展理应“辨证施治”。教育问题原因的多元、多重、多维特点,使得教育问题的解决对策也必须多样、多次、多层,只有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才能立竿见影、药到病除。一是落实制度要具有严肃性。针对教育领域制度“打折”、规矩“降价”的突出问题,各级党委要摆正位置、拿出魄力、不留情面,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把人情关系放在一边。对于教育职责履行不当、教育任务推三阻四、教育监督失管失察的单位和个人,要及时问责、果断追责,决不允许教育上缺斤短两、制度前讨价还价。二是组织教育要具有针对性。教育的内容多种多样,教育的形式也各不相同,如何选好内容用对方法是技能更是学问。各级政工干部要善于找寻问题与教育的对应关系,学会根据问题选内容、根据内容选方法,通过针对性的设计、针对性的实施、针对性的考核,最终实现针对性的目标。三是开展教育要具有时效性。时效之于教育,如同温度之于寒冰。良好的时效性不仅可以借助外力提升效果,而且可以片语之间引发共鸣,因此我们必须将最新形势融入教育背景、当前任务融入教育目的、前沿观点融入教育内容、时尚元素融入教育形式,只有这样才能使官兵听课入神、理论入门、知识入心、信念入魂。

猜你喜欢

元气政工干部政治
快手元气早餐
No.3 元气森林宣称2021年营收约70.2亿元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The Dunhuang murals are helping to revive travel on the old Silk Road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探索国企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强化路径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扮嫩高手“元气裸妆”来袭
浅述新时期医院政工干部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