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力“四抓”助推群众性文化活动提质增效

2017-01-01郝志伟

政工学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群众性军营官兵

何 庆 郝志伟

聚力“四抓”助推群众性文化活动提质增效

何 庆 郝志伟

群众性文化活动是官兵普遍参与、共同学习娱乐的活动形式,是提振官兵精气神、强化部队软实力的有效手段。当前一些基层单位开展活动创新力不强、吸引力不足、参与度不高,已不能满足官兵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以全新的视角、科学的思路和有力的举措,扎实推动基层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发展,为强军实践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文化支撑。

一、抓引领正方向,把准姓军为兵的主基调

文化连着政治、事关方向。群众性文化活动作为军营文化的主旋律,承载着引领建设方向、凝聚军魂意志的重要作用,必须聚焦强军使命,突出铸魂育人,在凝聚力量、服务打赢上发功用力。

一要突出思想性。着眼用先进文化占领军营阵地,紧紧围绕强军目标,精心设计文化活动内容,打造与部队建设转型相适应、与使命任务相合拍、与官兵需求相对接的精品活动项目,重点是发挥文化渗透性、融合性和感染力强的特点,积极宣传党的声音、传承红色基因、打好意识形态领域主动仗,保持群众性文化活动的高格调、高品位。

二要彰显战斗性。围绕军队打仗的根本职能,积极探索文化活动与职能任务衔接的有效途径,扎实开展军事技能比赛、创破纪录比武,设计开发军棋对垒、勇士冲关、“军营男子汉”等操场趣味游戏,跟进开展宣传鼓动、文化服务和野战文艺创演,激发练兵动力,舒缓心理压力,让文化活动成为军事任务的催化剂、助推器。

三要饱含教育性。针对青年官兵人格思想尚未定型、求知审美愿望强烈的实际,把文化活动作为官兵学习成才的“第二课堂”,通过开展向“大功三连”学习实践活动,组织官兵观看《亮剑》《士兵突击》《三八线》等优秀影视作品,围绕婚恋观、消费观、道德观开展演讲比赛、组织讨论辨析,解答官兵立身做人、立志做事的基本问题,组建篮球足球队、舞龙舞狮队、锣鼓腰鼓队、军乐队等特色文体队,帮助官兵端正情趣爱好,助力成长成才。

四要兼具娱乐性。以丰富部队文化娱乐生活为切入点,充分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坚持兵写兵、兵演兵、兵唱兵,积极开展丰富多彩、高低兼顾、雅俗共赏的文化活动,力求赏心悦目、欢声笑语,最大限度地吸引官兵眼球、扣住官兵心弦、激发官兵兴趣。

二、抓效益创特色,提升创新驱动的贡献率

没有创新力就没有生命力。要积极适应80后、90后官兵求新求变求美的特点,注重充实内容、创新方法、拓展功能,始终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

一要把时尚基因植入活动内容。融入社会流行时尚元素,把地方校园文化、社区文化、网络文化、草根文化等符合官兵口味、具有时代气息的内容引入军营,广泛开展深受官兵欢迎的卡拉OK、电子竞技、时尚运动等潮味十足、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满足官兵对高品质文化活动的期待和追求。

二要借流行元素设计活动形式。借鉴汲取当前优秀娱乐节目的丰富营养和成功经验,在形式上求新求活求变,安排一些诸如“强军好声音”演唱会、“最强大脑”脑力PK赛、“军史辞典”知识竞赛和“奔跑吧战友”马拉松比赛等时尚流行的文化活动,使之成为官兵业余生活的关注点、兴奋点。

三要用高新科技打造活动载体。针对当前“网络控”“动漫控”“游戏控”官兵日益增多的实际,把官兵喜闻乐见的信息技术、大众传媒、VR等新媒介运用到文化活动中,善用“互联网+”深入挖掘军营网络功能,通过开设网上“大课堂”“信息窗”“娱乐园”等专栏,设置新闻资讯、娱乐在线、军营博客、军营农场、网络游戏等栏目,让图与文共展、虚与实结合,推动基层文化活动从平面走向立体、从单项走向多维、从乏味走向鲜活。

四要用特色文化积聚品牌优势。立足部队底蕴深厚的兵种文化、地域文化、传统文化,选准符合单位特色的品牌文化,推出一批既与时代旋律合拍,又兼具军营特点的精品文化活动,长期坚持并形成固有文化习惯,发挥其“吸粉”效应和带动作用,不断提高部队文化活动的质量层次。

三、抓保障求长效,夯实强势助推的硬支撑

群众性文化活动是一项经常性工作,必须多措并举、软硬兼施,做到衔接配套、接续发展、长期给力。

一要把骨干队伍抓过硬。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按照“新兵选好苗子、老兵打好底子、竞赛发现尖子、选转留好种子”的思路,采取军地共育教、集中办班训、依托实践练、奖惩激励促的办法,形成连有文化骨干群体、营有特色文化队伍、旅团有组织大型文化活动人才的良好格局。

二要把硬件设施抓配套。把文化活动场所建设纳入营区建设规划,旅团重点抓好文体中心、运动场、图书馆、军营网吧等设施升级改造,营连建好俱乐部、学习室、荣誉室、文娱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场所配套完善,突出解决好营连文体器材、野战文化设施和新兴时尚器材的购置引进,确保官兵活动有场所、娱乐有设施、展示有平台。

三要把经费使用抓精细。党委机关要坚持政策上大力支持、条件上切实保障、经费上加大投入,将文化建设经费纳入年度经费预算重点保障,注重把文化资源经费向基层向小散远直单位倾斜,使文化建设成果惠及基层官兵;加强对文化建设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做到分类核算,专款专用,严禁截留和挪用,切实发挥最大效益。

四要把运行机制抓完善。按照工作有人抓、活动有时间、管理有措施、落实有检查的要求,摆上位置、纳入议程、常抓常议,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治机关牵头负责、营连齐抓共管、官兵广泛参与的工作运行机制,对每月搞什么比赛、组织什么活动、哪些人参加、达到什么要求、评先创优如何挂钩都有明确规定,确保文化活动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

四、抓经常明要求,构建兼容并包的大格局

开展文化活动是弘扬先进军事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一项内涵丰富的系统工程,落实过程中必须树立全局观念,克服认识片面、把握不准、落实不严的短浅行为。

一要下足“统”的功夫。针对“众口难调”的矛盾,既要坚守群众性文化活动的主阵地,要求官兵全员参与,培育团结精神和集体意识,也要尊重个体差异、包罗万象,鼓励官兵结合兴趣爱好搞好活动,区分不同类型人员,变“大锅饭”为“自助餐”,满足官兵多层次、多样化、多结构文化需求。

二要把握“新”的尺度。我军在长期的建设中,形成了一系列好传统好经验好做法。既要防止固守传统裹足不前,也要力戒脱离传统标新立异。比如拔河比赛、军体运动会等对于强化官兵核心价值观、激发战斗精神非常有效,应经常开展;但唱歌比赛、知识竞赛等,应注重吸引时尚元素,积极借鉴“蒙面唱将”“一站到底”等形式开展活动,用“新瓶装旧酒”,让好传统焕发新活力。

三要做实“融”的文章。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贵在坚持、难在经常。要在从严落实纲要“四有”(队列集会有歌声、周末假日有活动、重大节日有晚会、每月体育有比赛)标准的基础上,依托重大节庆、专题教育活动,对部队文化活动进行集中筹划安排,注重与部队重大军事任务、经常性基础性工作融在一起做、捆在一起抓,点滴渗透、全程跟进、相得益彰。

四要解决“效”的问题。文化活动重在化人育人,助推强军实践。要坚持娱乐与育人相统一,既要注重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让官兵在寓教于乐中陶冶情操、锤炼品格,也要防止过分强调教育功能,忽视官兵娱乐需求。比如,可以在活动中把一些严肃、崇高的主题用轻松、生活化的形式包装之后呈现给官兵,可以把对团队协作精神的培育融入到体育团体比赛项目之中,最大限度让官兵在活动中感受快乐,在快乐中接受教育。

【作者系68208部队政治部干事】

猜你喜欢

群众性军营官兵
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的数字化治理分析
军营里的奥运会
北京冬奥会背景下群众性冰雪运动的发展
军营游
增强服务意识 打造为民频率
在军营下棋的岁月(一)
新时期如何做好群众性戏曲活动的引导工作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
军营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