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做好随舰保障人员的政治工作

2017-01-01王志莹许师凯

政工学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船厂舰艇官兵

王志莹 许师凯

探索做好随舰保障人员的政治工作

王志莹 许师凯

随着人民海军的全面建设发展,舰艇部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装备保障体系,舰艇巡航、出访、护航、演习等长时间远洋航行的行动任务愈发频繁,由于装备科技含量提升速度加快,船厂、修理所派遣的伴随保障技术人员也随之增加。他们是排除舰艇航行与执行任务中装备突发故障的重要技术力量,在关键时刻能否上得去、靠得住,是政治工作面临的一个新问题。在推进国防建设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军队政治工作向与作战相关的非军人群体延伸,应有所为,并且有可为。

一、针对随舰保障人员特点探索“常态性”政治工作

装备保障力是战斗力生成的重要基础。来自于地方船厂的随舰保障人员,平时不参与舰艇战位值班,但战时对在航舰艇起重要保障作用。

一要把好人事关,坚持“政治合格、技术过硬、思想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随舰保障人员在战时危急的情况下快速抢修受损装备和突发故障,保障舰艇航行安全和战斗力,这一职责使命不仅需要具备精湛的专业知识、丰富的修理经验,更要求随舰保障人员具有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抛开生死、挺身而出的思想觉悟。在和平的环境下,丰厚的航补是激励非现役技术人员出航的重要手段,到了战时,显然不能仅仅依靠利益的刺激,更多的需要他们内在的报国热情与责任担当。装备部门作为保障力量的组织者,要在平时的工作中与厂方密切联系,严格落实选人用人标准,定人到舰,做足做好人员组织工作,在战时方能快速有序地组织一支思想合格、技术过硬的技术保障力量。

二要激发敢打敢战的血性,做好常态化思想教育工作。船厂与舰艇部队工作来往密切,但它却独立于军队,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盲区。在我军聚焦打仗、大兴战斗力建设、实战化标准日益提高的今天,需要把参与部队建设的非现役人员纳入思想教育对象,把血性教育延伸到随舰保障人员中去,用尚武精武的品质影响他们,用我军优良传统熏陶他们,用光荣使命激励他们。部队装备部门、政治部门和船厂应统筹协调,搞好随舰保障人员的战斗精神培育,摒除打仗与我无关、畏战拒战的心理,树立召之即来、来之能战、誓与舰艇共存亡的战斗意志。

三要抓常态化技术共建,促进军民融合式保障。舰艇机电部门、武器部门士官及装备部门下辖的修理所是舰艇抢修的主要力量,修理所和舰艇官兵政治思想可靠,但存在修理经验不足、技术不精的短板。为此,要以融合式发展为抓手,建立融合式保障团队,多组织官兵向船厂学习,多请船厂技术员传授业务,形成常态化保障技术共建机制;优势互补,以舰艇官兵的政治觉悟带动地方随舰保障人员,以保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提升士官技能;增加双方共事、共练、共学的机会,使他们建立志同道合的战友情,在任务中默契配合、共建战功。

二、认清随舰保障人员作用探索“服务性”政治工作

随舰保障人员的职责是在战时及时修复在航舰艇的受损装备,他们不同于驻舰官兵,只在执行任务时入驻舰艇,为使这些“临时来客”出色完成使命,需要大量的工作积累,发挥政治工作的服务作用。

一是帮助官兵与随舰保障人员建立团结一致的联系。和平时期,舰艇航行环境安全,出现紧急情况的几率小,久而久之,容易造成官兵与随舰保障人员对彼此重要作用认识不足,甚至关系疏远;若战时舰艇受损,双方不能快速协调合作抢修,势必会给作战带来严重的损失。因此,在和平时期就要做好双方团结协调工作,使舰艇官兵和随舰保障人员融为一体,消除各自为战的局面,增强随舰保障人员对舰艇的归宿感,树立同仇敌忾、共捍海权,舰在我安、舰毁我亡的共存意识。要在平时增进双方交流,共生活,同训练,组织军民联欢、部队关爱随舰人员家庭等活动,促进双方团结一致。

二是服务随舰保障人员实战训练,提供实战保障演练平台。作为战斗力组成部分,随舰人员的实战保障训练必不可少,而针对保障人员的实战训练在现有的演习科目中比重不高。在复杂、危险、紧急环境下进行装备抢修维护,有别于平时轻松、舒适、慢节奏的工作环境。要以军人标准训练地方随舰保障人员,重视对他们做好心理素质评估、作战心理训练与辅导,在实战演习中增加联合紧急抢修训练,确保随舰保障人员在实战环境下能发挥出技术优势,出色履职尽责。

三是建立奖惩抚恤机制,做好地方随舰保障人员的“善后”服务。随舰保障人员也将直面生死问题,他们虽然不是现役军人,但作为参战者也应有相应的奖惩抚恤政策,明确参战立功的表彰、临阵脱逃的追责处罚、牺牲后的抚恤等方案。

三、着眼随舰保障力发展探索“持久性”政治工作

我军的群众工作有着丰富的历史经验与光荣传统,时代虽变,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没有变。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时期,部队装备科技含量及其使用与维修的专业性日益增强,舰艇部队政治工作需紧跟时代发展,着眼军民深度融合促进部队战斗力建设,既服务装备技术发展,又培育优秀技术人才。

一是持续探索新保障模式的发展方向。近年,海军列装的新型舰艇越来越多,高尖新装备层出不穷,工人和士官技师必须快速精通新型装备的维护、保养、修理技能。形成高效的装备维护手段和修理工艺,不仅需要长年累月的技术积累,更需要与时俱进的更新换代。政治工作者要引导相关人员不断探索和积累,通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沉淀,以量变带来质变,寻求随舰保障技术的创新突破,使之更高效有力。

二是跟踪培养优秀舰艇装备技术人员。不管是部队修理所的士官技师,还是船厂的技术工人,都需要长久的岗位经验与技术积累。部队主官换届较快,相对于一名合格的技术员培养周期来说,一届主官任期的培养时间是远不够的,只有连续多届领导班子无缝对接、统筹兼顾、层层推进,才能培养出思想合格、技术得力的随舰保障人员。为此,要建立完备的人才档案库,制定长期的人才培养计划,不间断地培养随舰人员的思想品德与技术能力。

三是随舰保障过程政治工作规划要持久。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各项工作以实战标准推陈出新,以适应装备的变化、战法的变化、作战任务的变化。要不断探索发展新时期舰艇装备保障政治工作的理论方法、实践经验,使之更有效地组织舰艇官兵与地方随舰保障人员形成坚强有力的作战技术保障团体,以军民深度融合的威力提升舰艇战斗力。

【作者系91317部队政治委员、某修理所车间主任】

猜你喜欢

船厂舰艇官兵
海战中的蒙面杀手——隐形舰艇
2021年10月3日,美、英、日海军舰艇在菲律宾海进行多航母打击群作战演习
致船厂
大连辽南船厂
人大代表的“扶贫船厂”
何丰妍油画作品
海军舰艇前往演戏海域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