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下的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的构想—以高职艺术设计专业3D打印实训基地建设为例
2016-12-31孙淦
孙 淦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0)
互联网思维下的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的构想—以高职艺术设计专业3D打印实训基地建设为例
孙 淦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0)
文章将从实训基地建设的目标与思路、主要功能、运营模式、建设规划4个方面提出互联网思维下的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的构想。结合笔者自身的专业背景,文章将以高职艺术设计专业3D打印实训基地建设为例进行表述。
互联网思维;共享型实训基地;3D打印;资源整合
互联网思维可以从两个层面加以解读[1]:一是作为一种思维方法的互联网思维。互联网启发人们用一种新的方式—“互联网”的方式,去思考、分析、解决周遭的问题。二是将互联网作为思考对象的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的精神就是:平等、开放、互动、迭代、演化[2]。互联网的分享精神是互联网发展的原动力,以上为互联网思维的基本理念,结合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笔者将从以下几方面表述建设构想。
1 互联网思维下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的目标与思路
赵大伟在《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一书中提出[3]互联网思维主要包含以下9个部分:(1)用户思维;(2)简约思维;(3)极致思维;(4)迭代思维;(5)流量思维;(6)社会化思维;(7)大数据思维;(8)平台思维;(9)跨界思维。这些思维为构建共享型3D打印实训基地带来了一些启示。高职艺术设计专业3D打印实训基地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共享型实训基地的建设,在满足工业设计专业的实训要求的同时,也能满足艺术设计专业群的跨界发展需要,建成融项目课程教学、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以及行业前沿讯息交流于一体的平台性实训基地,并使其成为综合性共享型实训基地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思路是根据特色专业核心教学项目设立相应的具有真实性、互动性、综合性的实训场所,开发与行业先进技术密切相关的实训项目,结合校外实训基地,形成具有高标准、高规格的可不断迭代发展的实训基地。
2 共享型实训基地主要功能
2.1 用于艺术设计专业群课程的教学
艺术设计专业3D打印实训基地可以与设计相关的专业群的课程对接,满足工业设计、包装设计、商业展示设计、环艺设计等专业课程的部分实训要求,并成为专业群各门课程之间联系的纽带。
2.2 用于课程成果展示
3D打印实训设备既是设计教学中的必要技术支持、硬件保证,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成果展示工具,在课程成果展示以及毕业设计作品展中,可以发挥团队合作以及专业群的优势,让不同专业的学生设计作品在表现形式以及创意理念等方面得到质的飞越。
2.3 用于专业群的交流与合作
共享型3D打印实训基地基于互联网思维采用平等、开放、互动的方式,将专业壁垒打破,在实训环节中可将不同专业的实训项目公开,并把主要环节制作成简短的微课教程,让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快速对接,互通有无,实现高效的交流与合作
2.4 成为将企业的技术人才请进来,学校专业教师走出去的平台
基于互联网思维中的平台思维、迭代思维,共享型3D打印实训基地可采用开放的模式,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将企业的技术人才请进来将行业先进的理念与技术信息带入学校,可以使实训基地在现有的硬件条件下,产生迭代实现技术学习的不断升级,同时学校师生也可不定期地走进行业龙头企业在现有实训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延展学习。3D打印实训基地不再是封闭的校内实践场所,其将会成为企业的技术人才请进来,学校专业教师走出去的开放平台。
3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共享型实训基地的运营模式
3.1 日常运营
固定时间固定的课时安排与机动时间的交流活动相结合,以3D打印实训基地为例,为满足固定时间和机动时间的各方使用的需求。传统的专人管理显然无法胜任,可采用专人管理和专业教师、企业专家兼职管理相结合的方式,这样既可以降低人力成本又可以让实训项目更加有序、高效地运行。具体运营办法如下。
3.1.1 管理人员资格认定
学校可以配备专任3D打印实训管理员1~2名,负责固定上课时间的基础管理,另外可以配备大量的预备兼职管理员,主要负责机动时间的项目实训管理以及项目实训中的技术指导,所有人员必须获得3D打印职业技术证书,并参加学校关于实训基地管理章程的培训获得结业证书明确职责。
3.1.2 日常运营的保障体系
实训基地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终端,将3D打印实训基地中正在进行的实践项目,以及即将开展的实训项目在互联网上实时更新,不仅如此,所有工业设计专业教师、相关专业教师、企业专家所组成的预备兼职管理员的空闲状态等信息都在移动互联网终端一目了然,便于机动项目团队的自由组合,使机动实训项目的开展可以更加高效有序地开展。
3.2 展览与交流活动的运营
互联网思维讲求扁平化结构、去中心化、用户至上的原则。因此,在展览与交流活动的运营过程中学生、老师、学院、学校、企业多方不再有上下级关系,只是围绕课程或项目组成的团队,各方力量只是分工不同但地位平等的团队成员。艺术设计学院中的每个专业将会每个月举行一次课程成果展或项目作品展,这个展览的重点是基于3D打印实训基地的设备,展现相关专业项目的完整过程,把“过程展示”作为重点的用意在于将每个项目完全解构并且详细剖析,每个项目的展示不再是成果的简单呈现,而是将其变成典型工作任务的真实载体,这些项目展示在实训基地的真正角色是鲜活的“教学道具”。
实训基地中“项目过程展览”的运营模式可以有以下几种:(1)学院承办,从课程成果展中选拔并且根据实训基地的要求进行细化和提升,展示经费由学院承担,参与的老师可算工作量,参与的学生可以获得学分的奖励,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2)项目工作室承办,从项目工作室的实际项目中选拔,可以奖励工作室一些考核分值,经费从项目经费中支出,学生可以获得工作室学分,工作室可以冠名;(3)企业承办、企业冠名,经费由企业赞助,可以使学生、老师、学院、学校、企业多方共赢,并且也可以使实训基地的特色亮点最大化。
4 共享型实训基地的建设规划
4.1 机制建设规划
(1)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作用。实训基地的建设应以校企合作为本,通过企业介入,融合学校专业理论及实训经验和企业实践经验,一方面充分提高实训教学水平,学以致用;另一方面可以直接将优秀学员纳入企业工作人员储备库、优化企业管理程序等,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作用。
(2)资源统筹是根本出发点。实训基地的建设要以资源的合理分配为根本出发点,受到互联网大数据思维的启发,基地的建设将结合整个行业的未来发展状况,从多方获得准确的数据,根据大数据实现资源的合理统筹,与时俱进,用发展的眼光充分实现长期与短期实训专业的有效结合,在现有专业硬件基础上,实现软件的配置方面的高配结合、高效结合。
(3)资源共享提高基地有效利用率。分享精神是互联网发展的原动力,多方资源共享是实训基地建设和发展的有利保障。实训基地的共享性主要包含下面几点内容:一是相近专业的共享,实现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充分的考虑专业之间对实训基地的共享;二是校企之间的共享,学校实训基地为各专业提供实训场所的基础上,也应成为合作企业的项目开发基地,企业的先进设备也可作为校方实训基地的延伸,实现双方共赢。三是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之间的共享,与劳动就业部门合作,定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4.2 功能建设规划
单单一个共享型实训基地是无法胜任这些环节的,所以在建设与规划3D打印实训基地的同时笔者将会统筹学院现有资源,整体考虑本实训基地与其他资源的对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项目教学链条。以一线市场行动导向的项目为教学要求,规划实训。市场的动向就是教学的方向,实际项目任务就是驱动力,根据专业课程设定教学情境,以教学情境为依托,确定项目分工,力推行动导向教学,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协作能力。在有限的实训教学的条件下,激发出学生无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实训教学的意义将充分升华。在学生们以学业和就业为基本的诉求上,也使学生们从实训中得到自我主体价值的体现。
5 结语
共享型3D打印实训基地的建设构想就是将互联网思维中的用户思维、迭代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平等开放、扁平化、去中心化等思维演化融合到实训基地的建设中的一种尝试,以期为高职院校完成实训教学水平的升级提供一些参考。
[1]杜骏飞.互联网思维[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
[2]互联网到底是什么? [EB/OL].(2016-11-10) [2014-10-08].http://www.4n5n.com/news/6833.html.
[3]赵大伟.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Proposi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hared practice training base under the Internet thinking: taking the construction of 3D printing and practice base
of art design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Sun Gan
(Art and Design College of Jiangsu Colleg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Nantong 226000, China)
This paper put forward concept under Internet thinking of sharing training base construction from four aspects of the goals and ideas, main function, operation mode of the training base construction. combined with its own professional background, the paper will be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art and design professional 3D printing and training base construction as an example.
Internet thinking; shared practice training base; 3D printing; resource integration
2015年度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院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项目名称: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家居艺术设计专业群实训平台的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4。
孙淦 (1979— ),男,江苏如皋,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以及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