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鲶鱼效应”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

2016-12-31吴佩强

经济研究导刊 2016年22期
关键词:沙丁鱼鲶鱼资源管理

吴佩强

(承德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河北 承德 067000)

试论“鲶鱼效应”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

吴佩强

(承德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河北 承德 067000)

揭示“鲶鱼效应”的内涵和意义,提出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引入和运用“鲶鱼效应”时机,以及使用“鲶鱼”型人才的措施,以期达到单位与人才的双赢。

“鲶鱼效应”;事业单位;人力资源;运用

一、“鲶鱼效应”的由来

挪威人比较喜欢吃沙丁鱼,传统习俗更爱吃活鱼。这种偏好使得市场上出售的活沙丁鱼的售价要比死鱼高许多。渔民们就想方设法地想让沙丁鱼活着运到市场。但沙丁鱼本性不好运动,渔民经过多种尝试,仍然改变不了绝大部分沙丁鱼在中途因窒息而死亡的情况。但有一位渔民总能让大部分沙丁鱼活着运到市场。这位渔民一直严守秘密,直到他死后,人们打开他的鱼槽才发现,原来他在装满沙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了一条鲶鱼,鲶鱼尤喜吃鱼,在鱼槽中,它随处游动觅食,沙丁鱼为了活命,高度紧张,四处游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游动使得槽水中氧气充足,虽经长途运输,沙丁鱼仍然活力十足,都鲜活地抵达港口。这种做法,被称作“鲶鱼效应”;人力资源管理中,把这种现象也称为“鲶鱼效应”。

二、“鲶鱼效应”的内涵

“鲶鱼效应”的内涵是用人机制的问题,管理者通过引入“鲶鱼”型人才,人为地在单位内部制造危机来整合人力资源。事业单位相对稳定,长时间的共事使得同事间互相熟悉,缺乏活力与新鲜感,从而产生惰性。职工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使得单位内部人心涣散,缺乏创新与活力,缺少危机感,大多追求稳定,不想变革,有的甚至阻碍变革,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理会在单位中蔓延,大多成了“沙丁鱼”,导致单位工作效率低下,阻碍单位的可持续发展。这时候引进“鲶鱼”,用以打破原有的平衡,“沙丁鱼”如果不想窒息而亡,就必须活跃起来,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增强自身的创造性,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从而激活单位的创造性,提高单位的活力和创新能力。

三、在事业单位中引入“鲶鱼效应”的意义

在事业单位中,想达到管理的目标,就要通过合理引进“鲶鱼”型人才,不断吸收新型人才,把那些富有朝气、思维敏捷的年富力强的人才引入到职工队伍中甚至管理层,充分发挥他们的活力和影响力,为那些懒惰的缺少激情的职工带来竞争压力,构建好激励机制,唤起“沙丁鱼”们的生存意识和竞争求胜之心,从而改变单位四平八稳、死水一潭的状况。运用多种激励措施,满足“鲶鱼”型人才的成就感,克服“鲶鱼”的流动意愿,真正树立起强烈的主人意识和责任感,充分发挥出“鲶鱼效应”,带动原有职工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使单位更富有创新能力,提升职工的工作效率,在激活现有人力资源的情况下,提高单位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最终实现单位与员工的双赢。

四、在事业单位改革中,引入“鲶鱼”适逢其时

一般事业单位工作环境、技术内容、专业性质长时间保持稳定,单位处于相对平稳时,引入“鲶鱼”较为恰当。如果单位职工知识结构、人员结构、年龄结构等长时间的稳定,专业技术人员的薪酬或职位长时间没有调整,缺少刺激,使得“沙丁鱼”型员工较常见,就会影响到单位创新等目标的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引入“鲶鱼”,将会刺激原有职工,给不求向上的职工带来危机感,从而激发起他们潜在的工作热情和斗志。随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推进、全员聘用的实施,职工全部参加社会保险,打破了原有的“大锅饭”和终身制,在这种形势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定然要与时俱进,需要优秀人才带领职工奋勇向前,改变观念、创新改革,锐意进取、激流勇进,此刻,引入“鲶鱼”恰当其时。

五、充分重视“鲶鱼”型人才,为“鲶鱼”们创造足够的发展平台

“鲶鱼”一般在专业技术领域有敏锐的洞察力,有的特立独行,有自己的个性,轻易不会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不违背自己的内心,有独到见解,不受其他意见左右,敢于承担风险,一旦认为是正确的,即使无人支持也不会轻易动摇,在遇到困难时百折不挠、宁折不弯。所以作为上级领导,要学会广开言路、从善如流,因为正确的往往是少数的,要大力营造适应“鲶鱼”发展的民主气氛和环境,充分重视“鲶鱼”型人才的合理建议和要求。第一,要在人、财、物方面给“鲶鱼”提供支持和保障,在时间上也要支持,一个新的理念和创意是需要时间来检验的,让“鲶鱼”们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和时间,这样才能积极、主动地发挥才能;第二,领导都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要为“鲶鱼”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协调内部组织关系,让他们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专业工作中去,充分施展他们的特长。作为一个单位的领导者,要有“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容人海量,允许“鲶鱼”超越自己,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单位才能有永不枯竭的源动力。

六、尽量为“鲶鱼”扫清障碍,必要时要保护“鲶鱼”

风平浪静的事业单位中,对于那些少干事、只要不出事、晋升靠年龄大小、工龄长短的职工,领导者必须进行作风整顿,以免这些人给“鲶鱼”开展工作造成不必要的障碍,致使单位错过良好的发展机遇。对于那些积极向上,想干事、能干事,但暂时不被大家理解的创新型人才,领导者要摒弃一些反对意见,激发他们的潜能,看到他们优秀的潜质,以及为单位事业带来的预期效果,破格提拔重用,假以时日,他们就是下一个“鲶鱼”。作为一名领导者,不能对“鲶鱼”吹毛求疵,凡事求全责备,注重大局,不计小节,要用人所长避其所短,为“鲶鱼”充当保护伞,包容“鲶鱼”的一些小缺点和过失,将他们的缺点所产生的消极作用降到最小,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正能量。

七、完善激励措施,鼓励“鲶鱼”施展拳脚

可以为“鲶鱼”创造其满意的工作岗位,单位和“鲶鱼”共同制订个人职业发展计划,帮助“鲶鱼”定位,进而让“鲶鱼”明确自己在单位中的发展机会,让“鲶鱼”在单位的重大决策和工作方针的制定中有发言权,为其提供适合单位和其自身发展的上升之路,让“鲶鱼”能够随单位的成长获得公平或略为超前的职位升迁,使其能明白看到自己在单位的发展前景,从而真心融入单位,愿意与单位荣辱与共,毫无保留地展示自己的才华,为单位贡献自己的力量。赋予“鲶鱼”挑战性强的工作,尤其对那些干劲足、有活力的年轻“鲶鱼”来说,给他们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为他们的创造开拓提供最大空间,让他们享受工作所带来的成就感;有目的地进行工作轮换,可以丰富“鲶鱼”的工作内容,开阔“鲶鱼”的工作视野,拓展工作面,从而达到单位和“鲶鱼”型人才的双羸。

[1]王俊程.基于“鲶鱼效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构建[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2]郭玉林.知识员工的激励效用分析[J].当代财经,2002,(11).

[责任编辑刘瑶]

F272.92

A

1673-291X(2016)22-0132-02

2016-06-08

吴佩强(1969-),男,河北承德人,高级经济师,从事人力资源研究。

猜你喜欢

沙丁鱼鲶鱼资源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沙丁鱼
重视社保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地位和作用
轻视的代价
从燕麦片到沙丁鱼,这7种食物能让你更健康
大鱼吃小鱼
让鲶鱼慌起来
Space X会是搅局“鲶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