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县级事业单位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的策略

2016-12-31汪秋生

财会学习 2016年22期
关键词:企业化合理性事业单位

文/汪秋生

刍议县级事业单位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的策略

文/汪秋生

县级事业单位在财务控制上存在一定的漏洞,会计法执行力度不足,缺乏必要的监督制度是其主要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提出了理论上的解决办法,以便于促进我国县级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合理性,保证县级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

县级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策略

县级事业单位在我国经济和政治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与其他事业单位相比,县级事业单位的人员少、财务内部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其资金支出不合理、决策失误等大量问题涌现。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县级事业单位的主要任务就是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使县级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更具合理性。

一、加强县级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意义

(一)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县级事业单位与国家机关之间一脉相承,作为底层事业单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合理性关系到国有资源的累积。对县级事业单位实施最基本的管理法则,能够确保财务管理的规范性,确保固定资产账目真实,且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因此,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对县级事业单位的发展和国有资产的保证来说十分重要。

(二)降低财务风险

目前,县级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较为明显。由于重视程度不足,财务管理体系不完善,内部控制监督能力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财务管理制度制约了事业单位企业化的过程。而通过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将单位财务管理部门提供完善的会计法,确保个人财务支出的合理性,使信息能够真实反映其财务情况,对事业单位的管理决策同样具有积极作用。

(三)财务控制信息化

县级事业单位与国家事业单位相比,在科技技术支持上存在欠缺。财务内部控制的完善要从信息技术的应用入手,通过先进信息的引进,使单位的财务管理效率得到提高。智能化和电子商务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大方向。县级事业单位受到经济和理念的影响,实现这一过程尚需要较长时间,但毫无疑问,现代科技对于财务会计的影响是积极的,要求县级事业单位加强其财务内部控制,逐渐的引入先进的财务管理体系。

二、县级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现状

(一)内部控制制度缺失

对县级事业单位而言,由于人员较少,因此多采取分散管理的策略,缺少统一的管理方案。财务管理是企事业单位的核心,缺少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将造成财务管理混乱,财务信息失真。

(二)内控意识薄弱导致财务管理失控

很多县级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的意义认识不清,监督力度不足,导致其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单位缺乏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导致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业务水平低下,在资金支出上存在诸多的不合理,导致大量资金支出后无法收回。另外,县级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职权甚微,领导可以随意的支出资金,这是其内部控制制度薄弱的根本原因,也是未来县级事业单位重点解决的问题。

(三)部门预算执行不力

近年来,政府加强了县级事业单位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依然存在预算涵盖范围狭窄,超预算项目多等问题。预算的随意性大,对预算不合理问题的约束能力较差。同时,对多数县级事业单位而言,预算部门成为摆设,内部组织体系并不完善,影响财务预算的最终执行。

三、加强县级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措施的方法

(一)实行县级事业单位资金集中控制

对县级事业单位而言,首先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监管体系,并且建立财务管理部门或者由专人负责财务管理,加强财务管理流程的实施过程。并且要对其资金进行集中控制,由财务人员进行资金支出判断,并做出是否支出的决定。当然,这一过程就需要财务管理人员具有丰富的经验,较好的管理能力以及超强的法律意识。目前,我国县级事业单位正在就这一问题进行改革与调整,希望未来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加快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

全面预算是企业单位的主要财务管理策略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企业化成为一种必然。县级事业单位由于领导人员思维落后,影响了其企业化过程。因此,要求各大县级事业单位加快全面预算管理的进程,实施企业化的财务管理策略,加强财务管理与财务监督,才能促进财务管理的合理性。在预算的编制上,要由财务部门统一进行,并且实现财务信息的内部透明化,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促进县级事业单位的发展。

(三)增强财务内部控制执行的力度

根据县级事业单位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从财务控制内容的明确和细化入手,加大其执行力度。对于账款支出较大的,可考虑建立应收账款管理部门,做好资产的收放与资金的风险评估。

(四)加快财务控制信息化建设

财务信息是企事业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集中反映,是企事业单位发展的基础。现代事业单位越来越接近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不可或缺,只有掌握最先进的市场信息,在合理的财务管理策略下,才能确保企业财务控制的高效性。因此,县级事业单位还要加快其内部控制信息化的进程,实现企业化的管理模式。

四、总结

县级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上存在诸多不合理,多是由于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的缺失造成。要确保县级事业单位管理上的问题,就要加强其内部控制制度。通过调整财务管理策略,明确员工职责等方法来确保县级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合理性,确保资金支出的合理性。当然,县级事业单位也不能忽视会计人员作用的发挥,要确保单位的稳定发展,还要实施对会计以及所有财务人员的培训,构建现代化的县级事业单位财务控制制度。发挥县级事业单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1]余华.行政事业单位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讨[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4(06).

[2]李玉玲.初探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J].财经界(学术版),2014(01).

(作者单位:都昌县重点工程服务办公室)

猜你喜欢

企业化合理性事业单位
碰撞合理性问题的“另类”解决方法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国企党建如何防止“空泛化”——陕煤党建工作引入现代企业化管理理念
奇遇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关于用逐差法计算纸带加速度合理性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