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汽车驾驶员司训机构正规化管理水平浅析
2016-12-31史芸陈祥斌徐蓓
史芸,陈祥斌,徐蓓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 a.汽车指挥系;b.装备保障系,天津 300161)
提高汽车驾驶员司训机构正规化管理水平浅析
史芸a,陈祥斌b,徐蓓a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 a.汽车指挥系;b.装备保障系,天津 300161)
围绕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加强汽车驾驶员司训机构正规化管理,是贯彻依法治军、深化训练改革、培养合格人才、实施科学管理的需要,是提高汽车兵训练机构训练质量水平的重要保证。
训练机构;正规化管理;管理对策
汽车驾驶员培训,是我军运输投送专业训练中的基础性工作,是我军汽车驾驶员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是保持部队汽车驾驶员队伍稳定的源头所在。但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由于训练管理者的“短视”和管理手段的“粗放”,造成了训练管理工作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和不足,致使我军汽车驾驶员培训质量长期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并且已经成为我军汽车驾驶员队伍建设中的“短板”。因此,总结当前我军司训机构正规化管理的实践经验,对其训练工作进行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设计,能够有效促进我军司训机构的正规化建设,提高其培训质量。
1 不断优化司训机构正规化管理环境
1.1 切实加强司训机构正规化管理的思想意识
一是要强化正规化管理意识。严格执行条令条例,各级领导和机关要带头强化条令条例意识和法规意识,带头维护条令条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以增强管理指导上的科学性。另外,在日常工作中,要把部队各项管理工作纳入正规化科学管理的轨道,按条令条例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把条令条例的贯彻落实渗透到各项工作中去,使官兵自觉养成严格按照条令条例规范言行的习惯,使正规化的意识在官兵头脑中根深蒂固,使条令条例得以全面、经常、持久的贯彻落实。二是要营造正规化管理氛围。要紧密结合部队训练和管理工作的实践活动,抓好养成训练,强调在日常生活训练中时时处处按正规化管理要求办事,持之以恒,从点滴做起,加强检查监督,形成部队良好的正规化氛围。三是要增强正规化管理观念。要让官兵树立知责有为,思责奋进,树立精品观念,严格按照条令条例明确的各种规章制度高标准的完成,使部队的正规化管理落到实处、见到效果。
1.2 搞好司训机构正规化管理的顶层设计
要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搞好司训机构正规化管理的总体设计和总体规划,对司训机构正规化管理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各阶段的任务,都应做到认真研究、周密设计,确保司训机构正规化管理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协调高效的发展。司训机构正规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项目多、环节多、投入大,在搞建设、抓工作上必须进行研究论证,力求做到科学、配套、实用、高效。在制订规划的过程中,要处理好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正规化管理与全面建设的关系、当前需要与长远发展的关系、近期目标与远景规划的关系。
1.3 推进司训机构正规化管理的标准体系的构建
司训机构应按照正规化管理标准组织建设完整的标准体系,实现司训机构正规化管理有法可依。一是应符合部队建设规律,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和一定的前瞻性;二是应满足部队的实际情况和现实需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三是建设标准体系应成熟、规范、具体、明确,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四是建设标准体系中应对各级职责要求加以明确,实现上下一体、协调有序建设。真正起到推动司训机构正规化管理的作用。
2 创新司训机构正规化管理运行机制
2.1 考核机制
应围绕正规化管理的全过程建立管理目标、目标保证和考评等管理制度,对正规化工作实施严格管理,促进正规化管理质量的提高。一是运用行政管理手段,建立目标制度。将编制内的所有人员纳入正规化管理体系之中,按级加强正规化管理,按级履行职责,层层制定管理目标。二是运用控制手段,完善目标保证制度。从建立完善目标保证制度入手,加强管理目标实施过程中的协调和控制,及时、准确反馈信息,分析管理质量,认识管理规律,监督管理的有效运行为确保正规化管理正常运行。三是根据正规化管理考核规定,建立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对照汽车兵正规化管理建设标准进行检查和测评,确定正规化管理工作是否达到目标要求,找出差距,为改进目标管理工作提供客观依据。
2.2 监督机制
正规化检查监督是实现正规化发展,预防事故的有效手段。目前,运输投送正规化管理监督机制科学性、稳定性和严密性还不够,要加快完善正规化监督制度的步伐,尽快构筑起严密的正规化监督制度和网络体系。要参照军内外正规化管理监督部门的编成和职责,适度借鉴外军的做法,在运输投送专业体系中设置专门的正规化管理监督部门,负责监控本系统内各单位正规化工作落实情况,组织重大正规化管理问题防范和各类危机、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理工作,增强正规化管理工作的专业性、系统性和有效性。
2.3 协作机制
联教联训是指院校与院校、院校与部队(训练机构),充分利用院校师资和教学科研优势、部队训练和武器装备优势、训练机构场地和训练条件优势,共同开展的一种联合教育训练形式[1]。司训机构应当充分利用其实践操作与战法技法的优势,向院校设置战斗勤务、特情处置、装备维修、野战管理等科目;院校应发挥理论与技术的长处,向部队精心设置专家授课、难题解剖、科研服务等科目;双方取长补短、分类实施、联合把关,实现教学与训练的统一,打破以往教学与训练、院校与部队彼此独立,各自为战的松散局面,建立领导得力,组织严密,相互支持、配合得当的联合组织协调机构,保证双方的协作发展[2]。
2.4 保障机制
一是加大技术投入的力度。技术是管理的倍增器,诸如信息识别技术、系统控制技术、定位检测技术等高新技术己经对经济和社会管理效益起到了极强的放大作用。这些高新技术如果尽快应用于部队正规化管理,必将对改变目前有些单位经验性、手工式、低效益的局面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二是提倡应用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现代管理理论涵盖范围甚广,流派众多。如:系统管理、心理管理、情境管理、和谐管理、目标管理等理论,这些现代管理理论成果同样可以为部队管理所借鉴,特别是一些以定量分析见长的管理方法,例如控制工程、心理测量等科学方法,对于提高正规化管理预测精度、正规化管理分析质量和统筹正规化管理要素、提高正规化管理效益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 提高司训机构正规化管理信息化水平
3.1 快速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解决建设与使用脱节问题
司训机构正规化管理要把提高信息化水平作为根本着眼点,切实在信息化建设上下功夫。一是加强信息化管理制度建设。只有把加强信息化管理思想理论转化为规则,以法规制度的形式明确下来,才能更有效地指导正规化管理。二是深入搞好需求分析。当前,一些信息化管理硬件、软件成为“摆设”的根本原因是不能满足本单位应用需求,针对此类情况,应认真梳理管理需求,科学合理确定管理信息系统功能、信息资源建设标准、人才培养和相关保障等需求,达到建有指向、建为所需。三是统一管理信息化建设标准。纵向上重点抓好各级信息管理系统整合,促进信息传输和数据融合;横向上重点抓好与本单位军事综合信息网、政工网、视频监控网、卫星广播网的整合。四是加强管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解决管理信息资源分散零乱、重复开发、共享困难等问题,及时完善基础数据库和动态数据库,达到分类科学、检索方便、安全可靠。
3.2 着力提高管理者的信息素养,解决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
司训机构管理信息化对管理者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应着力培养一批信息素养高的管理骨干队伍,发挥其牵引、带动和影响作用。一是靠在职培训提高素质。采取送学深造、在职培训、远程教学等形式,突出信息网络知识学习、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技能;掌握管理信息系统操作应用,能高效利用管理信息;熟悉部队管理信息资源特性,发挥信息资源增值功能;能借助管理信息系统实时提出管理工作决心建议。二是靠岗位实践增强能力。实现网上工作指导、检查评比、法规教育、学习培训等,以岗位实践应用促进信息化素养提高。三是靠建立机制激发活力。建立领导机关带头机制。领导要带头学信息化知识,带头推行网上办公,带头与官兵网上互动交流。建立考核考评机制。把信息化能力素质纳入干部、士官考核评价体系,作为干部任用、士官选取的重要标准条件。建立奖惩激励机制。采取活动牵引、评比激励等方式,切实把政策制度向立功受奖倾斜,形成良好导向。
3.3 加强组织领导力度,解决配套建设薄弱的问题
司训机构管理信息化建设体系复杂,各级应当加强组织领导,理顺各种关系。一是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将管理信息化纳入部队信息化建设整体布局,统一部署、实施和检查,明确责任分工。主要领导亲自参与,分管领导牵头主抓,部门领导具体实抓,各级业务机关指定专人抓。二是建设配套的法规体系。坚持建管同步、管用结合,及时对系统建设、信息建设、使用管理、职责分工、检查评比等方面作出规范,明确各级各类人员职责和保障措施,使建设有章可循。三是加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建立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完善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确保快速应对信息安全风险;加强对信息系统的技术防护,完善身份认证、网上值班、信息审查、形势分析等制度,破解信息交互共享与安全保密之间的矛盾。
主要参考文献
[1]张丙辰,唐继承,常征.联教联训:共育新型作战力量指挥人才[J].中国军事教育,2013,25(3):1-3.
[2]倪百鸣,岳鸿志.瞄准岗位聚焦能力扎实推进院校与部队联教联训[J].陆军学术,2012(3):7-8.
10.3969/j.issn.1673-0194.2016.15.152
E234
A
1673-0194(2016)15-0247-03
2016-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