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应急管理体制的构建与发展
2016-12-31郝岩
郝岩
(沈阳师范大学,沈阳 110000)
城市应急管理体制的构建与发展
郝岩
(沈阳师范大学,沈阳 110000)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发展结构处于转型阶段,这样的背景下,就会产生各类矛盾从而会引发不同程度的突发性事件。现代城市建设比较完善,信息交流比较方便,同时人居情况复杂,新的隐患和危机也逐渐露出苗头。因此,一个城市的应急管理体制的完善,不仅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更与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密切相关。文章主要探讨现代城市应急管理体制的构建与发展。
现代城市;应急管理体制;突发事件
目前,我国的应急管理体制已经初步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提出了“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在社会转型的时期,社会各种矛盾比较突出和集中,群体性事件会时常发生,因此,健全城市公共安全体系是社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1 建立健全城市应急管理体制的必要性
1.1 确保城市公共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我国每年突发的自然灾害和社会安全事故不仅造成非常惨重的人员伤亡,更会使社会的经济受到严重损失。而其中的一些突发事件是由于社会有关部门的管理不当,相关人员的玩忽职守造成的。当事故发生后,人们都关注于灾后的重建工作,政府如果处理不当,那么当公众的生活受到损失、心理受到伤害的请况下,政府的公信力必定会遭受到严重损伤。
现代城市是一个具有复杂性、多功能性、综合性特点的有机体,其中城市建设下发展的拥有金融中心、信息中心、科技教育文化中心等等。所以,一旦城市公共安全出现了问题,其中的危险性会由于人群的聚集而被放大。社会的安定有序的发展会受到影响。只有保证社会稳定,才能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稳定发展,人民的生活才会安居乐业。中共十七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因此,建立健全城市应急管理体制是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保证。
1.2 推动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间,政府只能也由监管型逐步向服务型转变,各级政府都应该增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充分体现我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通过加强城市的应急管理体制建设,提高各级政府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从一定程度上体现政府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的根本宗旨。
各级政府必须要把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应急管理的首要任务,强化政府的责任意识,努力做到服务型政府,提高我国的应急体系建设和管理水平。
1.3 提高资源利用率
一个城市的应急管理体系需要多方面的资源整合,例如组织机构、信息交流、网络配合、救援部门等等。只有做到这些资源高度统一、有效指挥、紧密配合、快速反应,才会达到应急管理体系的高度完善。只有对各种资源的整合应用,才可以使重大公共危害事件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可以避免重复利用和建设,从而提高政府的服务办事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2 健全城市应急管理体系的对策
2.1 树立以人为本的应急管理理念
现代社会,各种社会危机频发,除了突发性的天灾,大部分突发性灾害都是属于非敌意事件,对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不会造成很大的威胁。但是,许多危机事件是相互关联并且相互影响的,所以政府一旦处理不当,不仅会造成危害范围扩大,更会有可能被敌对势力所利用,从而产生社会动乱和政治危机的导火索。
只有时刻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才会使政府不会漠视群众的感受和要求,避免有些部门为了逃避责任而歪曲事实、掩盖真相,使公众的知情权受到损害。所以,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使公众充分理解和支持,也会促进政府应对危机的策略得到很好的效果。
如何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来应对突发事件,其实就是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使公众都参与进来,改变政府单一应对的局面,大力提倡和鼓励各种社会的救助机构的合作与发展,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种力量和公众支持参与为基础的社会危机应对网络体系。重视群众的正当要求,充分实现公众的知情权等基本权力。在以人为本的核心要求下,构建一种以人为本的突发事件应对策略体系。
2.2 加强预警监测
作为处理突发性事件的首要环节,预警监测的有效发挥至关重要。目的是为了有效预防和避免突发性事件的发生或者发展。如果可以及时有效的在突发性社会危机事件发生前及时消除根源,那么会大大减少国家的人力和物力的损失。
如何加强预警制度,首先要规范信息公开制度,公开突发事件的信息和事件进展的信息。从满足公众知情权的角度出发,放松对新闻报道的管制要求。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政府也不可能彻底封锁消息,因此为了避免一些不法分子发散一些虚假信息,造成社会公众的恐慌,影响政府的形象,从而公众破坏政府的信任度,政府需要及时地向公众公布信息,并且与公众进行及时地沟通交流,回答公众渴望知道的相关信息。
2.3 建立多元化应急网络
针对不同类别、不同规模的社会突发性事件,要建立不同层次的应急管理系统。只有建立一个多层面的应急管理系统,才能在保证危机及时消除的基础上,避免国家资源的重复浪费。
我国已经有许多地方设立了专门的应急管理机构,例如,深圳的“深圳市处置紧急事件委员会”;作为全市最高的紧急实务管理机构,上海市成立了“综合减灾领导小组”,对灾害事故进行统一处理,资源整合,将应急管理作为一项日常工作。
3 结语
我国的应急管理能力在一次次的社会突发性事件中得到了充分的考验。一个有效的应急管理系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城市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城市应急管理体制的健全和运行是需要科学高效的手段的,不仅需要政府的不断探究努力,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主要参考文献
[1]孙多勇.突发事件下的行为决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计雷.突发事件应急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张小明.公共部门危机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10.3969/j.issn.1673-0194.2016.15.115
TU984.2
A
1673-0194(2016)15-0183-02
2016-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