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治下的美国走向
2016-12-30张业亮
张业亮
备受世人瞩目的2016年美国大选终于落下帷幕。与投票日前各大民调机构、主流媒体、竞选专家和政客的种种预测相反,现年70岁的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地产大亨唐纳德·特朗普在选举的最后关头“惊人逆袭”,以290比232张选举人票的压倒性优势击败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当选美国第45任总统。特朗普既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没有从政或从军经历的人当选总统,也是美国历史上当选时年龄最大的总统。不仅如此,共和党在这次国会和州政府选举中,凭借特朗普胜选的“衣摆效应”,不仅保住了在国会参众两院的多数席位,而且创纪录地打破了所占据的州长席位以及州议会和议员数量,使共和党从自上世纪大萧条以来第一次同时在国会、州长、州议会占据多数。特朗普的当选和共和党同时掌控白宫和国会,改变了美国政治的格局,使奥巴马的政治遗产面临被抛弃的命运;同时,特朗普当选将扭转过去八年美国公共政策制定的自由主义取向,对今后四年的美国社会和政治势必产生重大影响。
“沉默的多数”与建制派和精英的一次对决
2016年美国大选是共和党取得全面胜利的一次选举。在参议院选举中,形势本来对共和党不利,在改选的34名参议员中需要改选的共和党参议员达到了24名,但共和党赢得了多数战场州的选举,保住了在参议院的控制权。在众议院的选举中,民主党的任务比较艰巨,需要赢得30个席位才能夺回主导权,最终共和党保持了众议院的控制权。本次选举共有1/3州长职位改选。选举前,在全国50个州长中,共和党把持32个,民主党占18个。选举后,共和党与民主党所占之比达到33比15(截至本刊发稿时)的历史性多数。在州议会选举中,共和党也大获全胜。选举一开始,共和党就赢得了民主党控制的肯塔基州众议院,这是自1921年以来共和党首次掌控该众议院。随着该州众议院落入共和党手中,美国南部地区11个州的州长、州议会全部为共和党掌控,成为共和党的一统天下。
这次总统选举是美国两个所谓的最不受欢迎的候选人之间的一场对决。两党总统候选人一个丑闻缠身,另一个口无遮拦,特别是在选举的最后数月,严肃的政治竞选演变成了一场美国历史上罕见的荒诞闹剧。尽管希拉里身披前第一夫人、前国务卿和前参议员的光环,受到主流媒体的一致叫好,连续三次赢得总统候选人辩论,身边名流云集,支持希拉里的竞选广告铺天盖地,竞选开销高达25亿美元(而特朗普只有1.53亿美元),最终还是不敌商人特朗普。为什么多数美国人选择了看上去似乎不靠谱的特朗普?
美国《洛杉矶时报》文章将特朗普获胜归结为以下三个原因:一是大多数选民对从华尔街到K街以至到宾夕法尼亚大街的现行体制产生了广泛厌恶;二是多数白人选民感到他们生长于斯的国家正受到他们不能完全理解的社会和经济变化的威胁,而这些变化正通过非法移民、同性婚姻、提名和任命自由派大法官和工厂倒闭等具体事件表现出来;三是对希拉里的极度厌恶。
从大的政治环境来看,美国中产阶层,特别是白人工人阶层收入停滞和在全球化中“失落”所导致的强烈的反体制、反精英、反全球化情绪是特朗普胜选的最主要原因。这次大选是在选民强烈的反体制情绪和对国家前进的方向极大不满的政治环境下举行的,是以白人中产阶层为主的“沉默的多数”与华盛顿建制派和精英之间的一场对决。中产阶层占美国社会的绝大部分,但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工资停滞、就业流失、人数萎缩成为美国中产阶层的基本写照。尽管过去一年来,随着美国经济复苏势头增强,吸纳就业增多,中产阶层的生活状况有所好转,但与他们的父辈一代相比还是相差甚远,他们担心如果这样持续下去,中产阶层总体衰落的现象不会出现改观,其后代的生活可能还不如他们。他们将之归咎于全球化带来的恶果和华盛顿权力精英的政策使然。但是,在同样属于精英和建制派的主流媒体和民调机构对他们的投票意向作调查时,这些“沉默的多数”大多又三缄其口,“不是因为窘迫”,而是“疲于对他们政治倾向的争辩”,最后在大选投票日却用选票来表达了他们的愤怒和选择。这也是为什么大选前民调所反映出来的支持率全都指向希拉里、而在真正的选举中特朗普却意外胜出的原因。
从公共政策制定的角度看,2016年大选还是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两种不同政治哲学及其所决定的不同政策议程之间的一次较量。奥巴马上台以后,美国正面临一场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和金融危机,国际地位急剧衰落,在这种情况下,奥巴马在国内外政策上推行了一整套自由主义的政策议程。在经济领域上,通过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对汽车和金融业的救援、加强对金融业的监管等措施大大强化了联邦政府的作用;在社会领域也采取了一系列自由主义理念的措施。如在医改领域,奥巴马利用民主党对国会参众两院的控制权,在遭到共和党人强烈反对的情况下,通过医改法。医改法的实施,虽然使没有医保的人数减少,但也提高了保费,在医保问题上人们的选择减少,特别是医保法的强制保险条款尤为被保守派深恶痛绝。在移民法改革上,奥巴马在遭到共和党控制的国会的阻挠下,绕过国会发布移民行政命令,使大量非法移民可以暂留在美国,此举导致越过美墨边境进入美国的非法移民大大增多,带来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在文化价值观上,自由派精英所大力倡导的文化多元主义使同性婚姻在美国社会合法化,加剧了美国社会在同性婚姻、堕胎、枪支管控、大麻合法化等问题上的分裂。此外,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军形成的权力真空导致“伊斯兰国”极端组织的兴起,国际反恐形势严峻,“独狼式”恐怖袭击事件频频发生。所有这些都使得那些对自身经济状况忧虑、对恐怖主义担心、对贫富差距鸿沟日趋加深感到愤怒的美国人,那些工资停滞和失业的美国人、那些从奥巴马自由主义议程中并没有获得多少好处的美国人感到迷茫和无助。也正是因为如此,在本次大选中,医保、经济、恐怖主义和非法移民等问题受到了选民的高度关注。选民认为,如果希拉里当选,她只会走奥巴马的老路,将是“奥巴马任期”的延续;而特朗普所倡导的政策主张,诸如反对自由贸易、遣返非法移民、废除医改法、禁止穆斯林进入和在美墨边界筑墙等,迎合了选民的诉求。
除了希拉里的竞选主张缺乏新意外,美国人对政治王朝的天生反感使他们对以希拉里为代表的精英和华盛顿建制派充满不信任。在他们眼里,希拉里是“政治权力和财富结合的象征”,邮件门事件持续发酵更增加了他们对希拉里的不信任。尽管许多白人选民不喜欢特朗普,但他们更不喜欢希拉里。根据选举后的出口民调,在对特朗普和希拉里持负面看法的人中,特朗普得到的选票高出希拉里一倍。在这部分人看来,投特朗普的票似乎是拒绝希拉里所代表的建制派及其价值观的一个宣示,而不是支持特朗普。连一贯支持民主党的非洲裔美国人、拉美裔美国人的投票率也没有预期的那么高。从这点来看,特朗普是被厌恶现行政治体制、对希拉里极不信任和厌恶的人推上总统宝座的。
此外,从美国选举史来看,自上世纪80年代里根和老布什执政之后,两大党中没有一个政党能连续胜选三次,希拉里的败选,也说明她也没有能够突破美国政治的 “魔咒”。
大选将进一步撕裂美国社会
特朗普当选将对美国社会和政治产生重大影响。
从对社会的影响来看,本次大选反映了美国社会在非法移民、种族族裔、贫富差距、文化价值观问题上陷入了巨大分裂。大选的结果不仅没有弥合美国社会在这些问题上的分歧,反而将进一步撕裂美国社会。尽管特朗普当选后,声称要使国家团结起来,希拉里和奥巴马也号召选民要团结,但在不少大城市还是出现了美国选举史上鲜见的抗议浪潮,这表明美国社会围绕本次大选产生的分裂在短时间内仍难以弥合。
大选对美国政治的影响尤为深刻,它再次暴露了美国式选举民主的缺陷,同时改变了现实美国政治的图景。首先,本次大选改变了美国的政治格局。在本次选举中,共和党在夺取了白宫的同时,保持了对国会参众两院的控制权,美国政治格局由2014年中期选举后的一党控制白宫、另一党控制国会的“分裂政府”变为一党同时控制白宫和国会的“一致政府”。共和党同时掌控白宫和国会,这有利于特朗普的政策议程顺利实施。即便如此,由于特朗普在施政理念和一些政策主张上与传统共和党建制派不同,加上国会共和党内极端保守派和主流派在一些重大立法问题上存在政策分歧,预料特朗普上台后,与国会共和党在一些具体的政策议题上必然会产生分歧,也可能导致政策制定出现僵局。
其次,从两党和选举政治来看,特朗普胜选反映了两党选民结构的社会和地理构成的变化。在社会构成方面,自罗斯福新政以来,白人工人阶层和工会会员一向是民主党选民团体的核心组成部分。2008年和2012年大选,奥巴马在罗斯福“新政联盟”之外又增加了拉美裔、年轻人和妇女选民团体。但在本次大选中,白人工人阶层和工会会员的大多数都投了特朗普的票,从而使两党的选民结构发生新的变化。在两党选民的地理构成方面,两党的传统分野是东北部和东西海岸是民主党的大本营,南部是共和党的天下,中西部是总统选举中两党争夺的摇摆州。2008年和2012年大选,不少中西部州投奥巴马的票,使奥巴马胜选和获得连任。但在本次选举中,中西部诸州,特别是“铁锈地带”都倒戈投了特朗普的票。特朗普赢得中西部诸州,而希拉里则在东西海岸获得胜利,民主党在保持大本营的同时,失去了中西部摇摆州,两党选民团体的地理分野发生变化。此外,两党地理分野的另一个重要变化是南部地区在这次选举后成为共和党的“一统天下”。自2008年以来到本次大选前,民主党只占全国州议会两院99个中的30个,并且这30个州议会中只有一个(肯塔基州众议院)在南部,而肯塔基州众议院也在本次选举中“陷落”。共和党占据州长和州议会的多数将对美国2020年选区划分产生重大影响,这对民主党将十分不利。
最后,特朗普当选还将对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提名和案件裁决产生重大影响。特朗普就任后,面临的紧迫问题之一就是提名最高法院大法官,以填补今年1月去世的大法官安东宁·斯卡利亚留下的空缺。斯卡利亚去世后,奥巴马提名华盛顿特区上诉法院法官梅里克·加兰德接替,遭到共和党控制的参议院的阻挠,致使这一席位一直空缺。目前,在最高法院八名大法官中,自由派和保守派法官各占一半,因此,按照奥巴马和民主党的设想,如果由自由派法官填补斯卡利亚留下的空缺,就能改变最高法院在半个世纪以来保守派一直占多数的状况,改变最高法院的保守主义方向。但特朗普的胜选将使奥巴马和民主党的这一希望落空。特朗普在竞选时就声称,当选后他将提名像斯卡利亚那样的保守派法官。不仅如此,通过提名保守派大法官,特朗普还可以对最高法院的相关裁决产生影响,甚至改变相关裁决。在美国,最高法院的裁决起着政策制定的作用,特别是在涉及道德冲突的立法上。近几年来,最高法院对包括移民法、肯定性行动、同性婚姻和医改法等重大案件的裁决使其在美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凸显。此外,目前在最高法院的四名自由派大法官中,鲁丝·金斯伯格和斯蒂芬·布里厄分别为83岁和78岁,温和派大法官肯尼迪也届耄耋之年。他们与另一自由派法官和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罗伯茨在涉及社会问题的案件中形成了所谓的“自由派多数”,在最高法院对同性婚姻、堕胎权和肯定性行动的裁决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因此,从长远来看,如果特朗普在任期间如有可能获得新的任命大法官的机会的话,还将使最高法院在今后数十年保持保守的方向。
对外现实,对内保守
特朗普当选后,美国内政外交政策的走向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对国际社会的影响也最大。特朗普在竞选中没有系统阐述其内政外交政策主张,但从其竞选言论、过渡班子人员组成以及内阁成员提名中大多是保守派来看,可大致分析出其内政外交政策趋向。
在对外政策上,特朗普是高呼“美国第一”的对外政策口号入主白宫的。与奥巴马秉持自由国际主义的外交理念不同,特朗普在对外政策上被认为是一个“现实主义者”, 强调在对外关系上“总是把美国的利益放在首位”。 特朗普的竞选口号是“使美国再次强大”, 呼吁增强美国军事实力,寻求更有力的美国领导地位,这显露出特朗普在美国全球地位相对衰退的情况下,欲维持美国在世界上主导地位的决心。同时,特朗普又把维护美国国家利益作为重点,主张美国减少对外干涉,要求盟国分担防务负担和加强自主防卫,显示出其对外政策中的孤立主义一面。据此,特朗普的对外政策可概括为:以推进美国国家利益为重点,通过收缩力量、扩大防务开支并要求盟国分担防务开支、加强自主防卫来增进美国的安全,维护美国在世界上的主导地位。具体来说,在对俄关系上,谋求改善自乌克兰危机来持续走低的美俄关系,建立“强劲而持久”的关系,在反恐和叙利亚问题上与俄罗斯开展合作。在对欧洲和东亚盟国的关系上,要求欧洲盟国扩大防务开支,加强自主防卫,要求日本承担驻日美军费用。在伊朗核问题上,特朗普上台后势必会就伊朗核协议重新开展谈判。在防务开支上,努力废除在防务开支上的自动减缩措施,扩大防务预算,扩充兵员,对海军舰艇进行现代化改造和壮大海军舰队,升级新的导弹系统,以提升美国的军事实力。在贸易政策上,将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并就《北美自由贸易协定》重新开展谈判,把中国列入货币操纵国,指示美国贸易代表起诉中国,对中国进口的商品征收双重关税。
在国内政策上,特朗普将实行以推翻奥巴马政治遗产为主的庞大的保守主义政策议程,把推动经济增长、创造就业、解决非法移民问题和医疗保健改革作为国内政策的优先议题。在经济政策上,特朗普将迎合石油开采、油气管线、煤炭、银行、制药、建筑、工业设备等产业和军工企业的要求,改变奥巴马政府在金融危机后加强政府干预的做法,放松联邦政府对经济的规制,同时推行以削减公司税、取消房产税等为主的税制改革,以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在医疗保健政策上,寻求废除奥巴马医改法,代之以健康储蓄账户、在全美50个州推行允许人们跨州购买保险等;在移民问题上,将把取消奥巴马移民行政命令、遣返非法移民作为重点,首先是遣返200万~300万有“犯罪记录”的非法移民;在社会政策上,反对枪支管制和妇女堕胎;在社会福利政策上,将保持现有的社会保障体制。在能源和气候变化政策上,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废除奥巴马政府的清洁电厂计划,降低环保署在能源和环境政策制定中的作用,向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开采企业开放联邦土地。
特朗普在竞选期间的对外政策言论引发了美国盟国的担忧,其上台后的内政外交政策的调整必将对国际社会带来深远的影响。尽管白宫和国会参众两院都掌握在共和党手中,但在政治极化已成为美国政治和公共政策制定的基本环境下,特朗普的内政外交政策必将引发持续的争议。需要注意的是,特朗普在当选后,一些政策主张较竞选时有所后退,从中也表明,他能在多大程度上兑现其竞选承诺尚存疑问。特朗普治下美国的走向我们还将继续观察。
(作者为清华大学中美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