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勒颇战役:叙利亚乱局的“风向标”

2016-12-30龚正

世界知识 2016年24期
关键词:风向标阿勒颇巴沙尔

龚正

2016年12月5日,联合国安理会就叙利亚阿勒颇局势的有关决议草案进行表决,草案未获通过。当天的表决结果是11票赞成、三票反对、一票弃权。俄罗斯、中国和委内瑞拉投票反对,安哥拉投了弃权票。草案要求在阿勒颇实施为期七天的停火。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刘结一说,有关决议草案为缓解叙利亚人道局势提出了具体举措,包括提案国在内的安理会成员为寻求协商一致付出了很大努力。这些努力本可继续进行下去,使安理会对外发出一致的声音,避免将人道问题政治化。然而,在各方仍存严重分歧的情况下就决议草案采取行动,无助于有关国家的外交努力,也无助于叙利亚局势的改善。

目前,中东地区正在进行数场被认为极其关键的战争,其中就包括阿勒颇战役。自2016年11月初起,叙利亚政府军及其盟友针对阿勒颇东部的叙反对派武装发起大规模围剿行动,截至12月4日,叙政府军已从反对派手中夺取了阿勒颇东部约50%的地盘。叙政府军与反对派围绕阿勒颇的争夺早已不是什么新闻。2016年初以来,双方在阿勒颇持续拉锯,并经历了美俄干预下的两次停火、两次破裂。然而,当前叙政府军所发动的“阿勒颇之战”不同以往。一旦此役取胜,不仅将是叙政府自内战爆发以来的最大胜利,也将标志着叙反对派武装的转折性失败,其战果将成为持续六年之久的叙乱局的“风向标”。

定乾坤的焦点之战

阿勒颇是叙利亚北部著名古城,自古以来便是东西交流要冲,战略位置至关重要。2011年叙利亚危机爆发前,阿勒颇是叙最大城市,也是经济、工业、文化重镇。叙利亚危机爆发后,阿勒颇成为政府军与反对派的主要争夺对象,城内设施遭严重破坏,海量难民逃离家园。

鉴于阿勒颇的战略地位,收复阿勒颇成为巴沙尔政权“反恐”战争的重中之重,也是2015年以来叙政府军的主要战略目标。自2016年初起,叙政府军动员一切可动员力量,在俄空军配合下加大对在阿勒颇的叙反对派的攻势。7月以来,阿勒颇的反对派控制区遭到围困,其与外界唯一的补给线“卡斯特罗路”被政府军切断。此后,反对派武装在“征服阵线”(原“基地”组织分支“支持阵线”)主导下于8月打破重围,最终在阿勒颇东南角打开了一条运输走廊。尽管如此,反对派武装仍然无力扭转不利局面。9月下旬起,叙政府军在俄罗斯空军协助下再次发动强大攻势,堵上了阿勒颇包围圈的缺口,实现了对阿勒颇反对派控制区的全面合围。在此后一个月时间里,叙政府军开始在阿勒颇东部利用反对派防守薄弱之处进行小规模试探进攻,使得包围圈的“篱笆”越扎越紧。11月初,政府军开始对反对派控制区进行大规模炮击,此后逐渐展开大规模地面“收网行动”。

从目前战场形势来看,巴沙尔政府有足够的意志、能力、资源“拿下阿勒颇”。且不用说俄罗斯的空中支持,从现有兵力看,叙政府军拥有1.5万至2万名可调配兵力参与阿勒颇战役。11月22日,叙军方又宣布,陆军在现有四个军团的基础上再扩充一个军团,为阿勒颇即将出现的惨烈巷战做好了准备。同时,还有来自黎巴嫩真主党、伊朗、伊拉克、阿富汗等多支什叶派民兵协助叙政府军作战,规模达6万之众。与之相比,反对派兵力捉襟见肘,作战士气低落。据法国《费加罗报》11月29日报道,目前在阿勒颇作战的反对派总数只有1万人,其中战斗力较强的“征服阵线”和“沙姆自由人”共有4000人,剩下6000人分别属于各类不同阵线,缺乏统一指挥,战斗力、行动力极其有限。

但从另一方面看,战争没有固定公式,数据上占优未必意味着最终取胜,阿勒颇战役的最终结果仍需密切观察。从战役走势来看,叙政府军试图将阿勒颇东部区域截断为南北两部分,迫使反对派龟缩至东南部一隅。鉴于阿勒颇东南部是旧城区,街道狭窄、建筑密集、地道发达,反对派武装将利用这些地势特点顽强抵抗。军事专家认为,这一特点将使得叙政府军必须投入数倍于反对派的兵力才能最终完成清剿行动。此外,政府军还有可能采取“围而不打”战术,利用优势兵力重重包围,迫使反对派最终因弹尽粮绝不得不投降,此前政府军在大马士革郊区已使用过类似战术。但此举势必造成阿勒颇东部20万平民的人道主义灾难,令叙政府面临更大国际道义压力。

凸显巴沙尔政权占据主动

无论阿勒颇最终战果如何,叙利亚政府能把这场战役的意义提升到这种程度本身就颇值得玩味,其背后凸显出了中东“角斗场”上各方的策略调整。

其一,俄罗斯有意继续扩大在叙问题上的筹码。在叙问题上,俄从2015年9月强势介入以来就已充分占据主动,不仅彻底打破战场平衡,稳住叙利亚政权基础,而且牢牢掌握了涉叙议题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从2016年两次与美国就停火协议周旋即可看出,俄在叙问题上已游刃有余,既通过高举“反恐”大旗收获了“道义果实”,又通过支援巴沙尔捞取了实际利益。有分析认为,叙政府军之所以近期在阿勒颇迅速推进,其原因之一便是俄在背后的全方位支持,旨在利用美国政府当前对叙政策的“空档期”,在2017年1月20日特朗普上台前给他一个“既成事实”,迫使美国吞下“阿勒颇惨败”的苦果。此外,据英国《金融时报》12月1日披露,叙反对派人士正与俄进行“秘谈”,以结束在阿勒颇的战斗,显示出俄将进一步排挤美西方在叙问题上的作用。

其二,美国政府战略模糊、新老交替给叙政府可乘之机。在奥巴马坐镇白宫的日子里,美国对叙利亚政策虚多实少,可以总结为一句话:专心打击“伊斯兰国”。就在阿勒颇战役开始之时,美国却在11月6日支持叙库尔德武装发动对“伊斯兰国”老巢拉卡的总攻,意在配合伊拉克政府军对摩苏尔的围攻,对俄、叙在阿勒颇的行动置若罔闻。由此可见,当前美战略重点仍在消灭“伊斯兰国”问题上,对叙利亚政策必须服从于整个中东反恐的大局。但随着“伊斯兰国”日趋式微,叙利亚政府军收复更多失地,叙反对派武装全线崩溃,美国对叙政策将被迫面临诸多调整。尽管特朗普曾暗示不愿继续援助叙利亚反对派,但这些毕竟是美军方、中情局长期扶植的“阿斗”,反对派的大失败自然会令刚刚上任的特朗普“颜面无光”。

其三,地区昔日对手对叙政府敌视立场软化。遥想三年前,土耳其、沙特阿拉伯、埃及穆兄会政权都曾是叙反对派的主要支持者,但当前土、埃均在不同程度上与沙特拉开了距离。土耳其立场变化尤其巨大,对阿勒颇战役的反应异常“平静”。从目前局势看,土很可能与俄罗斯达成了某种交易,即土将坐视叙反对派在阿勒颇被击败,但同时俄将支持土在叙北部驻军,保证叙库尔德人远离土边境地区。近期还发生一起戏剧性事件:12月1日有媒体报道称土总统埃尔多安公开称土在叙的目标是“推翻巴沙尔政权”,招致俄严正交涉,随后埃尔多安表示土在叙只是“打击恐怖主义”。埃及总统塞西则多次强调国家主权、领土的不可侵犯,虽然并未明确表态支持巴沙尔,但埃政府曾暗中多次接待叙官员,在叙问题上与俄立场接近。2016年10月,埃及首次公开接待了叙利亚安全部门领导人阿里·马穆鲁克。对于近期不断升级的阿勒颇战事,埃及在联合国安理会仍表示“不会选边站队”。

留给特朗普的战术选项并不多

若叙反对派在阿勒颇被击溃,2017年1月20日特朗普上台时,将看到一个怎样的叙利亚?届时,叙政府军将控制着从大马士革至阿勒颇的核心区域,人口稠密、经济相对发达,继续在北部清剿反对派残敌;“伊斯兰国”则仍控制西部以拉卡为核心的大片荒漠地带,地域广阔但人烟稀少,与库尔德武装作战互有攻守,但实力整体上处下降趋势;库尔德势力则凭借美国外援更加壮大,成为叙东北部最重要的一支力量,但仍警惕土耳其的干预。

从现有局面看,特朗普不太可能延续奥巴马的对叙政策,但鉴于特朗普关于叙问题的表态极其有限,对其进行战略预测仍为时尚早。但从客观局面上看,在叙利亚留给特朗普的战术选项并不多。

首先,美在叙缺乏地面强有力的可靠盟友。即使特朗普有意加大军事、外交、经济投入,叙利亚也不会在短期内出现强有力的亲美势力,库尔德武装的根本利益在于自保,不会死心塌地为美卖命。与为了生存而战的叙利亚政府军相比,美所培训的反对派势力将始终在战斗意志上处于下风。其次,俄罗斯、伊朗在叙经营已根深蒂固。无论美国采取何种政策,都难以排除俄罗斯、伊朗在叙问题上的发言权,这就使得美国新总统必须与俄达成某种妥协,但这又将进一步削弱美在叙问题上的主导权。其三,“伊斯兰国”仍会困扰美国的战略布局。尽管“伊斯兰国”正在走下坡路,但不能就此宣告其将彻底终结,美国在阿富汗、伊拉克十余年的反恐战争说明,恐怖组织的生存能力极其顽强。美国在打击“伊斯兰国”与推翻巴沙尔政权两大目标间仍需做出痛苦抉择。

正如观察家对特朗普的评价所云,“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不确定”。特立独行的特朗普能否在叙问题上也突破常规?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猜你喜欢

风向标阿勒颇巴沙尔
受宠若惊
飞檐走壁
巴沙尔开车视察前线
中国蓝风向标
美质疑俄阿勒颇停火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