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颗踏实心,三载执着行
——访自然之友总干事张伯驹

2016-12-30孙晓坤

中华环境 2016年12期
关键词:张伯驹总干事之友

孙晓坤

一颗踏实心,三载执着行
——访自然之友总干事张伯驹

孙晓坤

他很年轻,却带领着一个我国资深民间环保组织一路转型;他很低调,却背负着负责人的重担与责任。他用三年多的时间完成了一项项职业化、专业化团队的转型决策,也在一次次转型中,成长为更优秀的自己。

转型之路,角色过渡勇探索

谦逊低调,踏实稳重是形容张伯驹最为贴切的用词。14年来,从会员到普通员工再到总干事,张伯驹自加入自然之友伊始就一直在环保的路上探索着。他见证了自然之友长期的转型,也以自己的行动更好地实现了自然之友的转型。自2013年8月至今,作为总干事的一千二百个日夜里,他已摆脱简单的新鲜好奇,“不断地摸索,慢慢寻找推动组织向前的可能性”。他以管理者的身份,带领团队实现对于机构“使命和目标的认同感,彼此协作”,提升着团队的专业性。

自然之友,这家民间较早成立的环保组织,面对日益加深的环境问题,正经历着自成立以来最大的突破转型。张伯驹介绍说,自然之友的转型是在治理管理、战略以及会员社群三个层面上的。“第一个层面是决策专业化,在治理和管理团队中,是只听负责人的,还是大家集体决策?”作为总干事,张伯驹希望把自然之友的管理变得更加有效,形成支持型的团队。“第二个层面,我希望能把自然之友整个的业务线和行动模式做更好的梳理,使新一轮的战略目标逐渐落地”。而第三个层面的变化与自然之友的会员和志愿者有关,“我们要更有效地支持我们的会员和志愿者,激发他们更好地为环境行动起来,成为绿色公民的楷模,真正形成自组织的环保行为方式”。

为了这些转型目标,张伯驹与自然之友的同事们一同协作,以培养绿色公民与自组织环保行动为战略目标,推动已有着22个年头的自然之友在结构转型中前行。

2013年,自然之友成立了自然之友基金会,加大对更多草根环保组织的资助力度。同时,这家“老牌”环保组织也将核心业务之一——环境教育部门独立出来,成立了专业的环境教育机构——盖娅自然学校,以社会企业的模式创业发展。自然之友没有躺在功劳簿上固步自封,而是以新的活力重新审视环境问题,不断成长。这一切,在如今看来似乎理所当然,但在张伯驹看来,却是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而艰辛走出的探索之路。

从自然之友的会员到总干事,张伯驹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于自己的角色也有了新的认知。“以前更多的是推动具体的项目或环境事件解决,现在作为管理者,我不仅关注业务发展,也更加注重人的成长。每一个人在工作中有所突破、个人发展和专业水平有所成长,这都让我感到自己的努力有价值”。张伯驹所感知的也正是他追求的方向,那就是“自然之友越来越重视对人的成长和支持”。

他也渐渐体会到管理对于NGO发展的重要意义,“NGO现在非常缺乏的是有效的管理型人才,尤其是你了解自然之友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你知道这些环境问题的苦难和深刻的时候,我相信通过管理能支持这个组织的人们发挥更大的动能”。为此,他正走在成为一名NGO管理者的探索之路上,“我特别希望自然之友把有效的管理寓于无形中”,他这样说。

张伯驹在云南巧家进行野外考察

从刚开始担任总干事“倍感束缚”到坦然面对,现在的张伯驹不再为无法每日战斗在行动一线而苦恼,他心中的“一线”已经定位在整个自然之友的发展中,在环保组织统筹应对环境问题的战略行动中,他把自然之友的一切融入自己的血液中,完成了从项目运作者到管理者的角色过渡。虽然角色变了,但面对环境问题的种种苦难,他在环保的土地上却深深扎下了根。

环境之问,水滴石穿寻拐点

如今,环境问题如同一张遮天蔽日的巨网,令人沉重。张伯驹与自然之友的同事们也在时刻寻求中国环境问题的解决之法。张伯驹不断思考着自然之友创始人梁从诫先生的“梁从诫天问”:“为何我们做了这么多年环保,为什么我们这么努力地在做,中国环境还越来越差”?他一遍遍思考着环境保护行动背后的逻辑,并不断探索解决之道。

张伯驹认为,这些年来,我们的生态环境恶化程度一直处于“加速度”的状态,因此我们应给破坏性的加速度施加一个反向力,努力让这个破坏性的加速度逐渐变小,这就是“环境保护之力”。但我们也必须意识到一个物理学常识:在加速度趋零之前,速度还是在增长。我们现在的努力,可能不会在短时间内看到环境整体变好的结果,甚至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都不一定等到环境拐点的到来。但也正因为“看清了这个关系,我就会更加相信所付出行动的价值,并更加关心我们是否足够努力”。他执着地为环保事业努力着,他坚信“唯有把环境恶化的加速度拉到零以后,环境的拐点才有可能到来,这是我们这一辈必须承担起的使命。”为此,自然之友和更多环保力量不仅需要坚持行动,还需要足够的智慧和耐心。

张伯驹和他的团队践行着“真心实意,身体力行”,“不高调,不浮躁”,脚踏实地地用行动改变着,他们相信水滴石穿的力量,他们坚定地推动着环境改善走到心中的那个“拐点”。

这些水滴石穿的力量,植根于每一次行动中。8年前,张伯驹负责自然之友法律和政策领域的工作,那是一段异常艰难的时光,其中包括多次去各地法院尝试环境公益诉讼立案但都是无功而返。“因为那会儿《环境保护法》还没有支持公益诉讼的条款,司法系统对于草根环保组织的认知度也很低,我们曾经面临诸多挫折与彷徨”。然而,无论多艰苦,张伯驹和他的团队都没有放弃这拉缓“加速度”的努力,不断地推动着环境公益诉讼成为行动改变的一个“拐点”。

公益诉讼,环境维权拼博弈

带着自然之友培育绿色公民的使命,张伯驹带领着整个团队在“真心实意,身体力行”的使命“底色”上聚焦于环境公益诉讼。

从2015年福建南平的“新环保法公益诉讼第一案”到2016年年末,自然之友已起诉案件25起,立案19起,结案6起。自然之友基金会支持其他草根环保组织的公益诉讼案例也超过了二十起。张伯驹向记者表示:“作为环保组织——尤其是草根环保组织来说,推动环境公益诉讼是介入到司法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抓手。无告的大自然需要兼具专业与勇气的团队为它做代理,自然之友当仁不让,并且要支持更多组织成为好原告;同时,环境公益诉讼推动的不仅是一个个案件,更能与环境公共政策、环境决策、环境执法及公众参与监督、信息公开有效结合起来,成为推动多元环境共治的关键机制”。在他看来,“如果真的能把这条路给蹚出来,那就不是为自然之友,而是让更多的环保力量未来都有这种可能性”。

在张伯驹眼中,环保组织在与环境破坏的力量博弈中占重要位置。通过环境公益诉讼,环境群体不仅可以为具体的生态环境争取到修复工程及资金,更重要的是“每一例诉讼都可以成为社会焦点,让更多的公众见证环境保护是可以通过行动来达成的”。他相信,“环境公益诉讼给予公众的是行动感和希望感,也能够让环境法治最重要的理念深入人心”。专家、专业咨询机构、律师、法院、企业、学者、媒体以及成百上千的NGO,都将在环境公益诉讼的行动中整合社会力量。

张伯驹正乐观而执着地带领自然之友努力实现每一个案例的突破。对于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专业性,张伯驹介绍说:“我们对于公益诉讼司法解释的多条建议被最高人民法院采纳,写到了最终的法律文件里,而自然之友和福建绿家园共同发起的福建南平生态破坏案也成为了当年最高人民法院环境司法审判十大案例中的典型案例。”自然之友在诉讼业务之外,还制作了一系列相关的支持性、信息服务性产品。如《环境公益诉讼简报》,每月自然之友会把中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具体实践进展、理论探讨、政策解读和业界信息汇总制作成电子简报,全国诸多法院、律师从业者、研究者和NGO都可以收到简报,张伯驹认为“这些都是公益诉讼的延伸影响与社会互动”。而这一切,在张伯驹看来,最终目的是“为了推动公众参与”。“更有效的公众参与需要更好的环境法治”,张伯驹他们为此而加倍努力着。

前行之路有机遇,也有挑战,张伯驹常常反思整个领域的前行阻碍与解决方法。“我们遇到的比较大的阻碍就是自然之友探索的领域比较新,我们需要不断积累经验,去勇敢尝试更多新的方法”。同时,他也寄希望并渴求更多优秀的环保人才,希望有更多的人认可组织的发展理念,形成优秀人才的梯队。如此,自然之友才会在探索之路上越走越好,越走越远。

张伯驹在自然之友总干事的三个年头中踏实而稳重地带领着团队落实机构战略转型、真诚思索环境天问、努力支持绿色公民,不懈推动环境法治。他希望自己在事业上是一个持续的探索人,在组织里是一个有效的支持者;在行业上,以自己的热忱与环保领域的伙伴们一同前行,推动自然之友成为一个探索的平台,推动民间环保组织这一行业的发展。张伯驹相信,不论环保组织、环保行动者,还是社会各方的绿色力量,都好像一块块“拼图”,唯有形成合力,才能共创未来。无论前方多么艰难,有多少阻碍,他都将与自然之友一同坚定地走在探索之路上,“真心实意,身体力行”,以一颗踏实肯干的心,执着推动着绿色公民行动前行。

猜你喜欢

张伯驹总干事之友
张伯驹老照片一组
张伯驹的词风及其“豪放词”的意义
藏家之友
张伯驹宁愿被“撕票”也不肯卖字画
《诗词之友》赠阅
选上了
神采奕奕
藏家之友
藏家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