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TPP对中国的影响:机遇、挑战与对策
2016-12-30李一文
李一文
(湖南省涉外经济风险防范与管理研究基地,湖南长沙410205)
理性看待TPP对中国的影响:机遇、挑战与对策
李一文
(湖南省涉外经济风险防范与管理研究基地,湖南长沙410205)
摘要:TPP的达成对中国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TPP对中国经济健康发展、加快中国深层次改革、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会冲击中国周边安全架构、削弱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损害国有企业发展。中国必须采取一些应对措施,如积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化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国内相关政策与产业结构的调整,等等,以对冲和减弱TPP对我国的冲击和消极影响。
关键词:TPP;积极影响;消极影响;对策
一、引言
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历经5年谈判后,于当地时间2015年10月5日达成历史性的实质协议。TPP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经济规模占全球近四成。客观来说,TPP是1994年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催生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最具影响力的贸易协定。由于TPP不仅涵盖传统的国际贸易领域,还对劳工和环境、知识产权、国有企业等涉及国家主权的敏感议题进行了规范,协议质量较高,因此也被称为“21世纪的贸易协定”。
由于该协议针对中国的意味明显,它在中国引起的反响不亚于其谈判国。当前网上铺天盖地都是比较悲观性的观点。悲观者甚至为人们描绘了一幅中国被排斥在世界经贸大门外的末世景象,仿佛TPP一实施,中国从产业到人民币,完全不堪一击。中国一些媒体,把TPP看成必胜协定,其对于中国未加入TPP,有人认为这是中国经济的滑铁卢,大有脱离世界自由贸易体系、被动闭关锁国的风险,甚至用“中国被孤立”做标题。这其实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TPP固然会对中国造成一些负面冲击,但也会给我国带来积极的影响和促进效应。
二、TPP对中国的积极影响与机遇
TPP包括30个章节,追求更高层次的货物和服务贸易自由化。货物贸易方面,追求零关税目标,高于当前WTO框架的要求。服务贸易方面,重点开放金融、法律服务、教育、电信、快递、电子商务和数据等领域,成员国须接受负面清单义务,开放程度远高于WTO框架下的GATS。跨国投资方面,规定允许投资资金自由转移,引入负面清单机制,设立中立、透明的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TPP还就环境、劳工、国企等特殊问题做了统一规定。除了对现有自由贸易协定(FTA)处理问题的传统方法进行更新之外,TPP也体现了一些新的、正在抬头的贸易问题和交叉性问题。这包括与互联网和数字经济相关的问题、国有企业参与国际贸易投资的问题、小企业利用贸易协定的能力问题等等,是一个彻头彻尾的21世纪国际贸易新标准。
应该承认TPP对中国会构成重大挑战。这种挑战不单在于会冲击中国现有的贸易大国地位,更在于对中国初步具备的全球规则的设计能力形成压制。但TPP协议毕竟也是自由贸易体系中一种规范化的措施,一个游戏规则。TPP在商品和服务贸易、投资活动、知识产权保护、劳动保护、环境保护、国企“竞争中立”、司法仲裁等领域,有着更大的便利或更高的标准,对于促进成员国之间经济融合有着积极影响。TPP这个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组成的超高规格的贸易组织,是在放弃此前的世界贸易规则体系后,另起炉灶,其零关税、在环保、劳工以及国企、政府采购,尤其是诉讼仲裁方面的一些创新做法,事实上是联合国以来国际新秩序的一次新的尝试和探索,代表了未来国际社会交往的新秩序和新方向。同样,TPP对中国形成某种负面冲击,但实事求是地讲也对中国提出了更高的发展标准,在某种程度上讲也可以“倒逼”中国进行全方位改革,以适应新的国际规则,从这个意义上讲,TPP也给中国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1、TPP条款对中国经济健康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
对中国有影响的TPP条款,主要有以下方面:零关税,市场完全对等开放;原产地规则;取消对国有企业补贴;取消对国企业海外投资给予特惠融资;提高环境标准;允许劳工集体谈判;取消强迫或强制劳动;不以降低劳工权利来影响贸易和投资;知识产权保护;超越本国法律的仲裁(基本美国人说了算)。总体来看,这些协议内容对中国经济发展和转型是有促进作用的。
首先,中国加入WTO已经14年,逐渐掌握了WTO的规则,由此成为世界最大的出口国和制造国,目前已经拥有无与伦比的产业优势,成为“世界工厂”,零关税是中国工业对其他经济体的要求,最怕其他经济体设障碍、反倾销,提高关税进行贸易保护。现在TPP帮我们扫清障碍,对中国极为有利,有利于中国进一步拓展市场;其次,中国正在转型制造业,治理环境已经提上议事日程;第三,国有企业改革正在加快进行,公有企业有他致命的缺陷,不适合激烈竞争,而且国有企业改革也有利于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第四,知识产权保护是促进人类科技发展的重要环节,加强专利保护不仅是世界科技发展趋势,也是中国科技发展的需要。中国科技正在突飞猛进,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关系到中国切身利益,对中国长远发展极为有利。
2、TPP协定某些条款客观上可以促进和加快中国深层次改革
比如对于国企私有化、食品安全、知识产权、环境、服务业开放、货币自由兑换等方面的要求,与中国未来改革方向不谋而合。对于中国而言环境问题已经毫无退路,知识产权更是没有空间。知识产权保护的虚弱是中国经济创新能力差、结构升级困难的根本原因,而国企的特权和垄断更是中国经济波动较大、腐败丛生、民企困难以及分配不公平的重要原因,而政府腐败以及国企垄断的一个原因则正是法治不兴,监督制约虚设,TPP的诉讼规则是一剂良药。因此,如果借由此次TPP协议契机,能够倒逼中国加快国内的改革进程,无疑将有利于中国中长期的发展。中国完全可以以此为压力,稳步推进国内的改革,争取加入TPP。美国炮制TPP是在解决自己的问题,而中国符合了TPP条件何尝不是解决了自己的问题呢?加入WTO的经验也表明,长期利益远比短期冲击重要。
3、TPP条款在某种程度上与中国追求贸易自由化的目标是一致的
TPP的达成反映了中美对全球经贸规则主导权的争夺。其对多边贸易体制造成的冲击,也标志着全球经贸融合出现碎片化倾向。一些学者研究认为,TPP机制对中国造成的福利损失,或相当于2025年GDP的0.2%,负面影响并不大。未来中国可以通过加快推动各类区域贸易自由化协定、双边自贸协定以及最终逐步加入TPP的方式,来抵消和对冲这些负面影响。鉴于其为亚太地区的贸易和投资提出了一系列新而高的标准,我们预期,这份协议的达成作为重要一步,将有助于实现我们的最终目标——亚太地区的自由贸易和区域一体化。
从长远来看,TPP等一系列区域贸易协定和全球新规则的出现,符合我国经济结构和改革的大方向,倒逼我国加快构筑全球自贸区网络建设,以开放型竞争,带动全球价值链下我国资源产业链的全面升级。从这个意义上说,TPP不管是否含有“排华”策略,都不足为惧。相反,还会变挑战为机遇,有利于中国长远发展。
三、TPP对中国的消极影响与挑战
TPP既谈贸易,也谈地缘政治,主要目标是阻止贸易标准和投资管理都不太开放的中国经济扩张。从中长期看,TPP的持续推进,可能会改变全球经济治理规则,使中国与周边大国关系趋向复杂,甚至会增加中国地缘政治与安全压力,不利于中国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对中国实现科学发展、和平发展带来较大挑战。
1、对亚太地区安全形势及对中国周边安全架构的冲击
TPP是奥巴马政府亚洲战略轴心的经济支柱,既是“重返亚太”战略的经济部分,也是面对中国在区域和全球影响力渐增的对策。奥巴马发表声明说,“我们不能让中国这类国家撰写全球经济规则,我们必须自己撰写规则,为美国产品打开新市场,同时制定保障劳工和维护环境的较高标准”。奥巴马赤裸裸的声明,再次证实TPP实质是针对中国的带有政治性质的经济协定。其中一些规定例如国企必须私有化,绝对是针对中国,让中国不能加入的条款。从理论上和TPP的规则上说,任何国家都可以加入TPP,但惟独中国不行,用TPP一位官员的话说,“TPP是一个只禁止中国入内的俱乐部”。多数美国专家也认为TPP是美国应对中国崛起的“宏大战略”的一部分。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多尼伦称TPP是“经济再平衡最重要的部分”。
在一些美国学者看来,当前的世界和二战结束后的世界局势一样复杂,“中国试图改写规则,俄国破坏规则,美洲和阿拉伯的部分地区没有规则”。他们认为TPP这类经贸合作如果开展顺利,成员国形成良好的互助互信关系,合作范围可以从经贸领域扩大到气候变化、防止极端主义等方面。如果TPP这类组织沿着这个方向发展,中国又迟迟不能加入其中的话,中国在国际政治上的影响力倒是有被边缘化的危险。
TPP确实会对中国周边国家的关系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一方面参加TPP的成员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国家本身就是美国的军事同盟国家,通过TPP这些国家在经济上进一步的融合,客观上来说或在政治上、安全上会使他们变得更加紧密,有利于美国加强其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同盟体系,这会对中国周边安全产生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中国和周边国家存在着很多领土争端的一些矛盾,如日本、菲律宾、越南,客观上来讲这些国家像越南加入TPP,不完全是经济上的因素,也有政治安全上的考虑,他们也把美国在亚太地区推动TPP看成是遏制中国的重要的一个步骤和重要手段,以便在与中国有关的争端中包括领土争端和其他方面的矛盾中采取一种更加强硬的立场。
2、对中国的出口特别是出口型制造业可能造成巨大冲击
(1)贸易转移效应。由于成员国间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大为降低,长期趋于零关税,会引发毛衣转移效应。TPP实施后,成员国的相互贸易会减轻对中国的依赖,这种关税同盟必将对中国形成巨大的贸易歧视与贸易转移效应。亚太地区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对美国和其他东亚国家的出口额占据着中国对外贸易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美国、日本、韩国和东盟都是排在中国前十的贸易伙伴,但中美、中日和中韩之间却没有签署双边自贸协定。此外,从贸易结构来看,中国与日本、韩国、东盟在对美国出口上存在着明显的竞争关系,随着日本等其他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的加入,对中国贸易转移的效应会进一步地加大,TPP将会挤占中国出口市场,进而对中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有专家通过模型模拟,首先计算出2013—2022年的现行关税不变情况下中国的GDP、就业、价格、进出口等经济指标预测值,以得到“基准情形”(Base Scenario);然后,假定与有关方(国家和地区)关税税率于2013年一次性降至零,再测算以上相关经济指标的预测值,以得到“冲击情形”(Shock Scenario)。主要结论是:由于贸易转移效应的存在,如果日本加入TPP,不仅可以强化美国主导的亚太合作,而且中国经济受损的程度将显著增大。
但也有学者做过估算,中国在目前的TPP格局下,每年的出口会下降0.32%,进口会下降0.53%。而中国作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是120多个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三分之二的TPP成员国签署了自贸协定,短期内将中国孤立于世界之外并不现实。
(2)削弱中国国际竞争力,对中国的贸易和经济发展形成冲击。TPP无疑大大提高了如今的国际贸易、投资自由化标准,笔者甚至认为这可以算是21世纪贸易规则的突破——此前的WTO以及众多双边、多边自由贸易协定,都还基本是建立在20世纪的规则体系基础上的。而恰恰是在劳工标准、环境标准、竞争政策、国有企业、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保护等等这些领域,无论是市场开放,还是管制规则,我们都相距甚远。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我们还没有完全实现20世纪的规则标准,如今却要面临21世纪规则下的竞争。
TPP的许多新规则会削弱或限制我国国际上的贸易竞争力。一方面,TPP非传统条款将导致国内企业成本增加和国外制裁增多:一是知识产权条款将以往免费获取的专利变为必须付费,无法运用强制许可、专利撤销手段使用发达国家的专利,增加企业引进先进技术的成本,也不利于企业开展模仿创新和产品升级;二是TPP列出的劳工条款,实际上为发达国家对中国等非TPP成员的发展中国家实施贸易制裁提供了便捷“通道”或筹码;三是环境条款与劳工条款类似,也为发达国家实施贸易制裁提供了借口,不利于中国相关产品的出口;四是政府采购条款要求对各成员国企业采取无歧视原则,可能阻碍中国运用政府采购工具支持国内重点产业发展,甚至可能对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构成冲击;五是国有企业条款要求除提供公共产品的少数行业外,国有企业不得享受任何优惠待遇,中国钢铁、化工、金融、物流、通讯等拥有大型国企较多的行业有可能成为实施该条款的“重灾区”。
3、对国有企业的冲击和挑战
TPP给我们出了一个难题,就是如何解决好国有企业参与公平竞争的问题。
首先,TPP接近零关税政策对中国国有企业几乎产生全方位的影响,特别是对于相比美国、日本出口相似度较高的国企将会产生巨大影响。TPP具有明显的排外特征,一旦实施,中国将面临比现有纠纷更大规模的贸易壁垒(特别是非关税壁垒)和贸易摩擦。以美国为例,美国平均关税仅为3.9%,但涉及服装、纺织、半制成品和制成品等与中国出口密切相关的领域,关税水平为10%。奥巴马政府出台《国家出口振兴计划》后,加大了对类似中国这样的非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国家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为美国针对中国的贸易诉讼提供执法依据。紧接着,美国先后对中国不锈钢水槽、光伏产业、油井管等征收重税。
其次,国有企业的全新条款明显针对中国,可能置国企于不利地位。比如涉及取消国有企业补贴、取消国有企业“走出去”的特惠融资措施、保护外国私营企业经济活动、撤销政府采购的优惠偏好、国有企业的投资及贸易地位等内容,基本上是为中国“量身定做”,而且“击中要害”。目前中国国企和民企处于绝对不平等地位,如何解决“两平一同”(平等享受国民待遇,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和同等得到法律保护)是当前中国改革的重头戏,也是中国深化改革的难点之一。
自2011年以来,美国不断在多边贸易谈判中试图限制国有企业利用政府优惠待遇及补贴战胜私营企业的能力,目标剑指中国国有企业。很显然,TPP长期目标将是限制中国已具全球规模并在局部地区挑战美国的国企巨头。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开说,要“确保在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竞争的领域有相应的规则,来保证我们贸易协定的目标和利益不致受到竞争所在国政府补贴的损害”。
四、中国应该采取的对策
TPP短期不会给中国带来负面影响,但长期来看会给我国经济带来一些挑战。中国必须采取一些相应措施,尽量减少和消除TPP的负面影响,“化害为益”。
1、积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中国可以着重打造“一带一路”、亚太自贸区(FTAA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各种双边自贸区(FTA)、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和国内自贸区(FTZ)等一系列对外开放合作方面的大棋局,以抵消TPP带来的冲击。
TPP无非是一个放大了的、高标准的FTA。中国破解TPP围堵的一个杀手锏,就是加强周边和双边的贸易关系,加快同TPP成员国和潜在成员国签订更多的自贸协定。中国目前正在致力于和亚太地区15个国家就签署自由贸易协议展开磋商,已和10个国家签署了自贸协定,其中多数是TPP成员国。如果中日韩自贸区谈判达成,加上现有的自贸协定,TPP对中国进出口的威胁基本上可以化解。截止到2015年6月,中国已经签署自由贸易协定14个,涉及22个国家和地区,这将有效抵消TPP对中国的负面影响。
中国也正在推动亚太地区另一个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定,即《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RCEP以东盟十国为基础,再加上中国、日本、韩国和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东盟十国、中日韩、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等16个国家占全球经济产量的35%,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谈判能有效冲淡TPP的影响。在目前的12个谈判国中,中国与多数国家是最大贸易伙伴,中国还是美国本身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也是韩国和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而这两个亚洲主要经济体目前不是TPP谈判方。换言之,这些国家的经济未来主要靠的是中国而非美国。
除此之外,中国还在加快国内自贸区建设,已经推出了上海自贸区,并将陆续推出其他自贸区。上海自贸区一定程度上就是专为应对TPP而打造的,中国政府的目的之一是在经济发达地区进行TPP的试验。上海自贸试验区在政府职能转变、贸易便利化、金融体制改革、事中事后监管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这些改革很大一部分就是为应对TPP框架下的新规则。
加快“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也可以有效对冲TPP冲击。“一带一路”利用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经验和优势,将周边沿线国家的经济和中国联系在一起,从而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开辟出另一个市场。加快“一带一路”沿线的FTA谈判,也会削弱TPP带来的冲击。“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如果都能达成零关税协定,不仅可以消除TPP的冲击,中国制造还可以通过这些国家间接进入美国。
2、“以开放倒逼改革”或“用外部危机来促进改革”
TPP还会带来经济管理模式的转变,产生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同样带来挑战的还有边境开放和境内开放的“双开放模式”以及政府的竞争中立原则,这些都将对中国的行政管理和产业政策带来挑战。正因如此,TPP才具有倒逼改革的功能。比如,国际劳工组织八项核心公约里就要求禁止强迫劳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取消劳教制度,这就符合了TPP的劳工标准要求。再比如,2003年的时候中国还有很多官员认为负面清单是一件很难接受的事情,但现在我们已经有了第一个负面清单,这个进步令人欣喜。就目前来讲,中国离TPP的标准还很远,但可以确定的是,我们的改革不会动摇,开放的力度会越来越大。
中国可以在对外开放中选择若干关键环节、重点领域,大胆开展国际合作,不仅可以减少试错、少走弯路,而且可以较小的代价破除国内“顽疾”。这一经验应该也适用TPP的情况。当然,未来的中国改革应该是深度改革,从目前的重视出口、招商引资和外向型经济模式,转向规范、法制、公平、透明、非歧视性的开放型经济,这一转向估计需要二十年左右。而TPP要完全展现对中国的不利影响,没有十多年时间是不可能的。基本可以说,这两者同步进行。
3、加快国内相关政策与产业结构的调整
中国想要发展,要提高自己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首先要从增强自身实力开始,要加强对劳工、环境及知识产权的建设和保护,积极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切实完善保护劳工与环境的制度与机制。同时,中国的企业要放开视野,在吸收借鉴的同时将其转化为适合自己生存和发展壮大的强大武器。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中国要首先增强自身的综合国力,为中国的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国内发展环境,参与全球化竞争,在竞争中增强自身的实力。
另外要进一步深化国内改革,扩大市场开放,为中国在更大范围内、更高层次上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与世界各国的互利共赢格局奠定坚实的制度与政策基础。
五、结论
视TPP为“洪水猛兽”的观点,潜意识里还是把它当作了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化身,生怕中国进不去就落伍了。但就目前为止,TPP还只是一种尝试,对于它到底能取得多大成就,还有很多怀疑论调。例如,TPP是否代表自由贸易,都还是一个问题。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就认为该协议与自由贸易无关,是“代表了每个国家最强大的商业游说集团,来管理各成员国间的贸易投资关系”,甚至认为TPP中的一些条款会限制公开竞争,阻碍自由贸易。
从世界发展的趋势来看,统一投资的协定,并且用它回过来涵盖贸易和货币,这是趋势。现在围绕全球治理的新版展开了一场新的竞争,其实中国上海自贸区的启动直接原因就是应对TPP的挑战。在启动的时候,有的领导说得非常明白,所谓上海自贸区,就是在中国最发达的地方划出一块地方试行TPP原则,积极应对美国为首的这一轮新的全球治理体系调整的挑战。中美都需要理解的问题是,目前的国际贸易投资规则正在重构中,缺少了任何一方参与,都会让效果大打折扣。美国内不少观点认为,TPP为中美关系提供了第三条道路:借助规则的力量,既可以确保美国对华长期优势,又能维持中国的长期增长和稳定,这是对美国最好的一种选择。
不过,TPP能否最终成功,还涉及很多因素。第一,TPP有很长的执行时间表,这个时间,中国等非TPP成员,加速双边性质的自贸协定(FTA)的谈判,基本可以得到加入TPP的效果(撤除成千上万税则和关税);第二,TPP要取得成效,势必得吸收更多经济强权和主要新兴国家加入,例如韩国、印尼、印度等;第三,在12个会员国批准之前,TPP都不算完成,一些会员国例如加拿大在野党,已经声明一旦上台,就不会遵守TPP协定,政治因素是否稳定,这正是多边性质的自贸协定的短处。即使是美国本身,也有很多国会议员抨击这项协定是以各种方式出卖美国企业。
总之,中国巨大的经济体量、市场及产业结构的完整和相对均衡的技术水平,使得TPP对中国的冲击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如果在此基础上加快发展和其他国家的自由贸易关系,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特别是发力推动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迟疑不决的深度改革,TPP不但对中国形成不了威胁,反而为经济转型和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故而对TPP不要谈虎色变,它不会是中国的“末日”。虽然老美的确想通过TPP和TIPP把我们孤立在国际经济新秩序之下,但请记住马基雅弗利的那句名言:政治中没有永久的盟友,只有永恒的利益。政治如此,经济更是如此。
参考文献
[1]吴涧生、曲凤杰: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趋势、影响及战略对策[J].国际经济评论,2014(1).
[2]彭支伟:TPP和亚太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及中国的对策[J].国际贸易问题,2013(4).
(责任编辑:柯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