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创新研究

2016-12-30滕东琦

当代经济 2016年2期
关键词:投融资经济带长江

滕东琦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湖北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创新研究

滕东琦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摘要:作为我国政治经济枢纽,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关系到国家整体宏观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石,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不容小觑,但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自身存在的局限性及长江经济带发展不平衡、金融制度创新不足等问题,如何有效地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主要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现有体制存在的问题,参考现有投融资创新机制,对湖北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机制体制提出创新型政策建议。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地方债务;投融资体制创新

一、引言

自古以来,大河沿岸经济圈(带)的发展都是整体经济发展的重点,通过政府有效合理的引导规划,许多沿岸经济带在实现自身经济繁荣发展的前提下,还将经济快速发展势头辐射至周边区域,对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湖北省政府出台的《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总体规划(2009—2020)》,拉开了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新篇章。2015 年4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规划涉及城乡统筹发展、公共设施互联互通、农业产业协同发展、生态文明和谐共建等多个方面,长江沿岸城市群成为国家批复的第一个跨区域城市群,为湖北省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同时,作为人类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城市建设在人类文明发展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这个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基石,更因其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和外部效应,能够有效改善城市整体环境,提高社会整体效益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受到资金投入的限制,因此,研究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的创新对长江经济带整体发展十分必要。

二、湖北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存在的现状及问题

1、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递增

近年来,虽然各地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投资逐年上升,但是现实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却保持着更高的增长势头,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加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周期长,资本规模和工程投资大,仅靠上级财政拨款和地方财力无法满足需求,建设资金缺口逐年递增。

2、融资主体单一,融资渠道狭窄

(1)融资主体单一。主要体现在市场主导作用发挥不充分,以政府和政府投资公司为主,企业融资和社会募集不够。目前,湖北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及专项资金,民间资本少,没有形成针对不同类型项目特征的多元化融资主体及融资方式。

(2)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产品创新不足。主要表现为向银行贷款融资比例高,通过债券、股权和上市等方式融资少。与此同时,民间资本进入城建项目门槛较高,无法有效缓解城建项目资金压力。

3、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足

对列入国家计划和重点工程的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当前可由中央财政和国家政策性银行投入资金,但其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地方政府投入。包括湖北省在内的中部地区地方政府财政基本上没有更多的财力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事权财权不对等,只有成立投融资平台举债建设。随着中央关于地方政府举债的政策收紧,地方政府融资举债受限制,使得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压力进一步增加。

4、融资外部环境欠佳

一方面,国民财富的流向已然发生根本性变化,随着民间资本量的不断增加,各大私营企业集团、外资企业有意向出资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但由于缺少统一规范的准入规则,使得民间资本有效投资渠道不畅,造成资本使用率较低,使得企业和个人参与基础设施经营性项目公平竞争的积极性大大降低;另一方面,受少数地方政府举债不还等负面效应的影响,社会舆论及民众对政府的信用问题产生质疑,增加了政府融资工作的难度。

三、湖北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问题分析

1、城市基础设施自然经济属性

首先,基础设施具有投资规模巨大、配套性极强、受众规模较大的特点。由于基础设施的特殊性,其建设一般为网络状,系统性极强,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规模较大。其次,基础设施具有自然垄断性。上述基础设施自然经济属性使得基础设施项目所需资金数额巨大,资金周期较长,造成融资存在一定的困难。

2、湖北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不平衡

湖北长江经济带范围广,造成城镇经济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城镇经济发展水平不够,财政资金捉襟见肘,在当前城市建设融资以财政资金为主导的机制之下无法为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足够资金,这成为制约当地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原因。

3、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制度创新不足

从投融资主体的角度来看,造成融资主体单一的主要原因是市场化机制没有发挥良好作用,政府过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抑制了市场机制的活力。在政策方面,吸引社会资金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政策导向不明确,缺少对利用社会资本进行建设的有关基础设施产权的明确界定,无法形成激励性的新体系。从金融体系对城建项目支持力度不足的问题来看,其主要原因是地方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产品创新不足,导致地方政府得到的金融服务有限,无法对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有效助力。

四、我国投融资模式创新

1、利用城市建设金融工程

城市建设金融工程是指将市县域层面的新型城镇化看作一个“资产”,以新型城镇化建设具体项目为载体,通过金融工具与手段的创新设计与重新组合、金融结构的调整和金融政策制度的创新变革,解决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该项工程主要包括价值工程、资金工程、风险管理工程和政策资源配置工程等部分,通过协调、整合政策资源、金融资源和产业资源的投入和运行,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创造价值增值,提高县域新型城镇化的资金使用效率,实现政策运行效益最大化。工程从人口城镇化、空间城镇化和产业城镇化的三个维度进行金融工程支持平台的搭建,将金融服务体系与新型城镇化“产业链”深度对接,最终实现农业人口市民化、城市面貌现代化、金融深化与相关产业发展,进而实现“人”、“产”、“城”的融合。

2、利用保险资金

《中国保险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保险资金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可以实时调整保险资金投资政策,稳步推动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这为从事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和保险资金的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宽松的政策环境。此外,保险资金规模大、期限长的特点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正好相互匹配。

3、创新多种金融工具

在发行企业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产品,引进保险资金、社保基金等期限较长、规模较大的低成本资金的同时,积极跟踪私募定向债、超短期融资券等创新融资产品的政策动向。通过将回报率高、周期短的房地产项目或特许经营项目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结合,创新融资产品,将政府存量资产盘活,并使之成为项目资本金的有效补充。

五、对湖北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机制创新的建议

1、灵活运用融资方式,适应不同性质项目

针对不同性质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采用适应性的投融资方式。一是对于项目投资可回收并获得相应预期收益的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采用非政府资本投资营运模式,由政府牵头,以土地等生产资料或财政资金作为股份,吸引社会资金,成立项目投资公司,承建相应项目。二是对于准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政府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进行引导,使得准经营性项目转变为经营性项目,吸引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入。三是对于纯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以政府为投资主体,在项目招标和实施过程中按市场化原则进行,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降低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益。

2、设立长江经济带建设投资基金

由省长江投主导,长江沿岸市州政府投资机构入股,吸收社会资本参股,成立长江经济带建设投资基金,重点投资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基金由专业基金管理机构进行管理,通过上市、并购进行增值。同时,基金投资者之间可实现经营管理服务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从政策角度来说,城市建设基金具有政府信用隐形担保的属性,在不违反政策的前提下既满足政府融资需求,同时又使社会投资者闲散资金获得投资收益。

3、推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土地资源联合开发经营

通过土地储备、挂牌出让,将获得的土地开发收益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当前区域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本地存贷比较低,本地资金大量外流,无法有效为区域经济发展作贡献。在城建融资方面,可通过土地挂牌出让,利用土地开发项目吸引本地外流资金,将土地开发项目所得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4、向国际资本市场融资以及吸引境外直接投资

当前,我国制定的“一带一路”战略已获得包括亚太国家、中亚和欧洲国家的认可,中国的发展前景被国际资本市场看好,大幅度增加利用外资特别是直接利用外资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一方面,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复,长江经济带特别是中部沿江地区将是发展最快的区域,对国际资本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比较成熟的资本市场,具有比较丰富的基础设施领域融资经验和先进的融资方式。

5、利用互联网金融机制

互联网金融(ITFIN)是以支付、云计算、SNS等为基础,以搜索引擎及手机app为媒介工具,实现虚拟金融服务的一种新型金融服务形式。利用互联网金融为湖北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相比较传统融资方式具有受众面广、融资成本灵活等优势。同时,互联网金融适用面广,不仅可为经营性项目提供有效支撑,其背后隐含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贡献精神更使得其能广泛适用于纯公益性项目。

参考文献

[1]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总体规划(2009—2020)[EB/OL]. http://www.hubei.gov.cn/zwgk/zfxxgk/zfgw/zfgb2010/gg101819/ 201103/t20110318_.2011.

[2]彭清辉:我国基础设施投融资研究[D].湖南大学,2011.

[3]续竞秦:中国的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公共支出[J].农村经济,2009(12).

[4]王春福:农村基础设施治理PPP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8(6).

[5]李德水: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几点认识——在“珠江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论坛”上的讲话[J].金融与经济,2005(2).

[6]江泽民: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柯秋萍)

猜你喜欢

投融资经济带长江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长江之头
投融资关注榜(2019.6.16-2019.7.15)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6月投融资关注榜(5.16-6.15)
4月投融资关注榜(3.16-4.15)
3月投融资关注榜(2.16-3.15)
长江之歌(外二首)
长江图(外二首)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教育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