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治国理政经济战略思想研究”笔谈
2016-12-30朱成全
朱成全,等
(1.东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2.辽宁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辽宁 沈阳 110005)
·理论研究·
“习近平治国理政经济战略思想研究”笔谈
朱成全1,2,等
(1.东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大连116025;2.辽宁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辽宁沈阳110005)
编者按: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由“五大发展理念”、“中国梦”、“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等构成的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从习近平的治国理政整体思想可以深入领会习近平完整的新战略思想,具体研究经济发展战略,如新“五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协同战略、生态扶贫战略和民生导向战略等,既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渊源——马克思的思想来深刻理解“五大发展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也从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基础——多学科视角探索具体经济活动乃至改革过程。基于此,2016年5月11日,大连市社科联(社科院)、大连哲学研究基地和东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举办了“习近平治国理政经济战略思想研讨会”。大连哲学研究基地科研团队就自己的研究心得进行了大会交流,此次笔谈就是大会交流后修改完善的论文。
2013年,《财经问题研究》入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期刊。《财经问题研究》编辑部一直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研究和宣传,特别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将“两学一做”落实到实处,于是积极谋划、促成了此次笔谈。
习近平;治国理政经济战略思想;“以人民为中心”
论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战略思想的整体性
朱成全
习近平治国理政是“整体马克思主义”,是由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新战略指导思想、新战略理念、新战略目标、新战略布局和新战略举措等诸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一、习近平治国理政整体思想的依据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源于“整体马克思主义”、归于“整体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治国理政整体思想依据还表现在:
首先,中国社会主义的革命、建设、改革是完整事业。“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是一个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是一项救国、兴国、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完整事业”[1]。不论时代怎样变化,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从来没有变,探索、坚持、开创和发展社会主义是我们党九十多年来一以贯之的完整事业。
其次,理论基础的整体性。中国共产党、国家和中华民族共同的思想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贯通。
将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贯通,形成了我们党、我们国家和我们民族共同的思想文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所蕴涵的真理和价值追求,与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高度契合,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核具有高度的契合性。
再次,人类文明是交流互鉴的整体。“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2]。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中,“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这就是中国人常说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尊重,一切文明成果都要珍惜。”“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可以丰富人类文明的色彩,让各国人民享受更富内涵的精神生活、开创更有选择的未来”[2]。
最后,治国理政内容的整体性。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由“五大发展理念”、“中国梦”、“四个全面”和“六位一体”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构成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二、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战略思想具有全局性
习近平治国理政与新战略思想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习近平[3]指出:凡是涉及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外交、国防和党的建设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都需要从战略上进行思考、研究和筹谋;凡是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的各种重大问题,也都需要从战略上拿出治本之策。一定要注重在养成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全局思维、创新思维能力上下功夫。因此,习近平治国理政整体思想表现为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战略思想具有全局性。
三、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战略思想的理论意蕴
新战略指导思想是指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战略指导思想,包括毛泽东若干战略思想、邓小平“三步走”战略思想、江泽民西部大开发战略思想和“走出去”战略思想、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新战略思想。
在习近平治国理政尤其是新战略思想指导下,形成了新战略理念。新战略理念是指“五大发展理念”。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发展的保障;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开放是发展的大势,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发展的目标。所以,“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由于共享是“五大发展理念”的目标,构成了“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所以,新战略思想的目标就是为了实现“中国梦”。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新战略目标是指“中国梦”。对“中国梦”的理解应该在习近平治国理政整体思想中去把握,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涵盖经济领域、社会领域、政治领域和党的建设领域等,其最终指向性是一致的,就是为了实现“中国梦”。
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实施新战略布局。新战略布局是指“两个布局 ”,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六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各司其职,构成其他三者的必要条件。在“四个全面”理论体系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方向,是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道路,是途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保障,是监督;“全面从严治党”是主体,是核心。“四个全面”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六位一体”各司其职,互为前提,不可分割。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是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基础,而四者又构成生态建设的基础,党的建设就渗透到前面五者之中。
在新战略布局中,必须贯彻新战略理念,以习近平治国理政为战略指导思想,实现“中国梦”,当然,这也离不开新战略举措。新战略举措是指“五大发展理念”下的“五个坚持”,即: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坚持协调发展,着力形成平衡发展结构;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坚持开放发展,着力实现合作共赢;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
依据“五大发展理念”,具体实施的经济发展战略有:第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第二,新“四化同步”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第三,美丽中国战略。美丽中国战略是在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时期提出的,体现了中国现阶段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的转变。美丽中国战略是响应国际社会呼吁的主动行动,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重要手段,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抉择,是满足中国人民生态需要的重大决策。第四,“一带一路”战略。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推进,需要进一步激发域内发展活力与合作潜力。“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第五,精准扶贫战略。习近平指出,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增强紧迫感和主动性,在扶贫攻坚上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特别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
从新战略指导思想,分别到新战略理念、新战略目标、新战略布局,最后到新战略举措,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抽象到具体的过程。所以,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战略思想也是理论和实践、抽象和具体的统一。特别是,可以具体地研究“五大发展理念”下经济发展战略,分析经济发展战略实施的现实困境,具体探究如何依据“五大发展理念”和“经济新常态”的基本原则与现实背景实施具体的应对策略。
习近平治国理政民生导向与公共财政政策选择
孙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重要的职责。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成为党做好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
一、习近平民生幸福观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蕴
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4]十分明确地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习近平关于民生幸福的论述,明确了“民”的范畴涵盖全国各族人民、全体人民,当代人与子孙后代; 而“生”的内涵包括衣食住行用等物质生活、“教业保医养”等社会生活、精神文明建设等精神文化生活、权利平等等政治生活和环境优美等自然生活。而人民幸福生活的目标是共同富裕、公平正义。在习近平治国理政经济战略思想中,民生是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习近平[5]提到,“中国古代大量鸿篇巨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治国理政智慧,为古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中华文明提供了重要内容,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 对民生的认识不只是今天才有,重视民生幸福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从千年的时间跨度来回溯,古代圣贤都十分看重民生,“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理念流传至今。在中国,最早提出“以人为本”思想的是管仲,他认为人是一切政治运作的目的和评判基准。儒家学说认为“爱有等差”,应当把爱推己及人,从而建构了差序格局的社会。人的尊严来源于“仁”。王道正直无偏,对人民应当施行“仁政”,儒家以 “天下为公”为政治理想,来确保生民的生存与发展利益无偏颇地得到满足。墨家认为“爱无等差”,爱是超越时空的,是对整体人类的平等之爱。爱人若己,以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性与个人的主动性来构成互利之爱。这些都是民本思想的中国文化渊源支撑。进一步考察,从一百年的时间跨度来看,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依据当时中国的实际状况,把民生的内涵界定为朴素的食、衣、住、行四要素,提出了民生、民主和民权的三民主义思想。伟大领袖毛泽东提出“为人民服务”思想,他指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能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6]。这些宝贵的民本思想体现了民生幸福的中国文化意蕴。
二、习近平治国理政民生导向经济战略思想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
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民生导向经济战略,就要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需要在学理上重新反思发展的人文本质,在发展观上立足“以人民为中心”。人民福祉是人民能够享受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终端成果,以心理满足为主,同时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是人民对于发展成果的客观享受和主观体验,关系着人民的主观幸福感。而人类的幸福和发展是很难用指标来量化的,如佩鲁[7]认为,新发展观应是整体的、综合的和内生的,精确的经济计算有助于决策的制定,但并不是决定性的,政治决策的基础是不能简化为数量和成本的价值观念的,如人们的自由和安全。是否有利于人的发展决定着经济增长的合理性,“为一切人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森[8]认为,应当把发展看做是人们享有真正自由的一个过程,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人的“实质自由”,即“享受人们有理由珍视的那种生活的可行能力”,增进全体人民的福利。森强调GDP增长与人民福利没有必然联系,GDP指数高不等于幸福感很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使冷酷的市场变成温暖的社会,必须注意人道关怀与社会正义。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有责任为公民的普遍幸福感和后代子孙的发展需求负责。一个政府的使命除了创造GDP以外,最终目的是要创造更高的幸福指数,促进本国本民族文明的昌盛和进步。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民生导向经济战略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的发展必将从以物为本转变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从而促进国民幸福指数的根本提升。
三、促进习近平治国理政民生幸福思想实现的公共财政战略选择
公共财政政策的目标是不断提高人民福祉,让人民感到更加幸福,这也是衡量发展的根本标准。不断提高人民福祉的公共财政政策选择的落实点其实是民生问题。民生问题是大多数社会成员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正在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相应地,现阶段的民生问题已不再是简单的衣食住行,而至少包括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乃至公平正义、民主法治等内容,与公民的受教育权、劳动权、生命权、健康权等生存和发展权利密切相关,是全方位、高层次的民生问题。公共财政政策应确立人本导向,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路径选择。
经济战略的实现需要依托于公共财政政策,为了“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民生导向的公共财政政策要促进社会公正和正义、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体包括以下五点:第一,保证公民权利。社会公正应体现于公民的生存权、就业权、受教育权、社会保障权、人身自由和安全权等权利的行使。第二,保证公民参与的机会均等。把社会公正内化于公民对经济、政治、文化一切活动的平等参与和机会均等。第三,按贡献进行分配。按贡献大小进行分配是社会公正的主要体现。第四,救助困难群众。对在分配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弱势群体给予必要的调剂和救助。第五,提高社会保障覆盖面,为全体公民构建可靠的安全网。为社会保障提供法律依据和社会支撑,加快构建覆盖全体公民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等。
从马克思的自由全面发展看“五大发展理念”
李淑英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适时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开启和引领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新篇章。习近平在2016年年初考察时,又在每个理念前面加了一个动词,即“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这样就把发展理念与行动结合起来,进一步丰富了“五大发展理念”。
“五大发展理念”是针对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来的,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创新发展着力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着力解决人与自然关系和谐问题,开放发展着力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着力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五大发展理念”是适应和引领当代中国发展新阶段的新的发展观,具有严谨的整体性,是马克思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与中国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现实相结合的理论创新。从马克思主义的自由全面发展来分析“五大发展理念”,可以更好地解读“五大发展理念”所蕴涵的发展观。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即人的生产能力的提升。唯物历史观认为,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还存在着发展模式粗放、创新能力不强和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等问题,这些问题归根到底是生产动力不足问题。所谓创新发展,就是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赖创新驱动、更多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键在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同时,创新也不单纯是科技创新,而是一个包含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的综合创新体系。创新是发展的首要理念,具有引领作用,崇尚创新就是要重视创新理念的引领作用,树立创新意识。
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均衡,是生产关系的调整,即人的社会关系进步。当前中国发展在整体上存在一系列结构性难题: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特别是经济与社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三大产业之间、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国家软实力和硬实力之间仍然存在显著矛盾。从根本上讲,这些问题都是社会发展的总体性、有机性问题,受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制约。协调发展理念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具体化。我们讲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展现出和谐状态。注重协调就是要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关系。
绿色是发展的内在价值取向,是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即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造了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但支撑这一奇迹的是粗放型增长模式,在消耗巨量资源的同时,引发了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和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马克思认为,人的现实关系是人与世界的全面关系,既包括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人通过社会劳动来改造自然,使自然界人化。所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着人的社会关系,也就体现着人的社会本质。绿色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建构的新理念,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旨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理念的直接目标是保护自然环境,铸造生态文明,但其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
开放发展是规避全球风险,是作为发展主体能动性的提升,是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发展。中国要在融入全球发展进程中保持发展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当前在自主应对机制中存在的一个现实难题是:如何在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趋势的同时保持自主发展。这个难题从根本上讲就是社会内生发展与外援条件之间的矛盾,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内在矛盾,即内因。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既要积极融入世界发展趋势,分享人类先进文明成果,又要自觉坚持发展的自主性,规避全球发展风险。开放发展是内因与外因相结合基础上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的过程。厚植开放就是要由“引进来”转变为“走出去”,对外开放的姿态发生根本性改变,主动参与构建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搭建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平台,特别是要掌握制度性话语权,引领国际规则的制定。
共享是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发展的方向,同时又是保障发展的根本所在。共享发展是实现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关注效率较多,兼顾公平不够,由此导致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群体收入悬殊,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共享发展激发了主体力量,同时指明发展成果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应该由人民群众共享,是马克思“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发展观中的具体体现。中国改革开放的一切发展成果都是人民群众创造的,都应该由人民群众共享。共享发展着力于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推进共享就是要人人参与、人人尽力和人人享有,即起点公平,要求人人参与,实现平等的参与权;过程平等,要求人人尽力,实现公平的收入权;结果公平,要求人人享有,实现充分的保障权。
“五大发展理念”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其中创新是核心,协调是关键,绿色是基础,开放是保障,共享是根本。“五大发展理念”五位一体、五轮驱动,指明了当代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发展指针和发展路径。从理念内容看,是动力、布局、途径、方式、方向的有机统一;从理念逻辑看,是第一动力、内在要求、必要条件、必由之路、本质要求的有机统一;从发展诉求看,是进步性、均衡性、持续性、整体性、公正性的有机统一;从价值诉求看,是效益、平等、和谐、正义、公平的有机统一。
习近平“五化协同”的内在逻辑与系统论解析
郑尚植
2015年3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的最大亮点就是首次提出“绿色化”。将党的十八大已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四化同步”目标,现在加入“绿色化”,组合成“五化”,从“四化同步”到“五化协同”,这是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战略的历史性转型。
一、“新五化”在本质上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现代系统论指出,系统是普遍存在的,世界上任何一个事物都可以看做是一个系统。所以,当我们研究任何一个问题时,都要把研究对象当作一个系统来分析,探究其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和变动规律以实现系统的内部结构优化。很显然,由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组成的“新五化”在本质上就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整体系统与五个子系统之间具有层级上的隶属关系与作用关系,并且五个子系统之间也存在复杂的影响与制约关系。
依据上述理论分析,很显然,在要素层面,“新五化”作为一个系统,其构成要素包括人口、 土地、资本和环境等实体要素,也包括政策、观念和社会环境等非实体要素;在结构层面,实体性要素和非实体性要素作用于“新五化”,它们之间相互影响过程中要素之间形成交互关系,通过要素互动融合推动“新五化”的融合发展;在功能层面,“新五化”系统的功能效用是通过系统内各要素互动最终实现人口要素的融合、制度要素的融合、空间要素的融合、产业要素的融合以及观念要素的融合。所以,“新五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五化”之间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环环相扣、相互促进的。 其复杂性也决定了“五化协同”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盲目行动,要想通过“五化协同”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从而有条不紊地应对 “中国经济新常态”,必须深刻、准确地把握五者之间的耦合规律。
二、“五化协同”的系统性特征
现代系统论认为各类系统存在三个共同特征:目的性、整体性和差异协同性,我们发现,用系统论的方法来审视,“五化协同”与系统的三个基本特征是基本吻合的:
首先,实现“以人民为中心”是“五化协同”系统的目的性要求。依据系统论观点,要想有效整合系统的各个要素,每一个系统都应该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新五化”就是希望在发展理念从以物为主向“以人民为中心”转变。其中,城镇化的核心将是人的城镇化,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造福百姓、富裕农民,工业化突出节能环保,信息化突出智慧城市,农业现代化追求食品更安全,然后再由绿色化引领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最终人是“五化协同”的服务目标。
其次,“五化协同”体现了现代化建设的整体性要求。长期以来,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并没有一个实施整体推进战略,从计划经济时期的重工业优先发展到改革开放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所产生的工农业关系失衡,最终导致现代化建设的“参差不齐”。“五化协同”不仅把工业化看做是现代化系统中的唯一重要系统,还把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与绿色化等其他子系统联系在一起,当作更大的经济社会发展系统,要求既要注重各个方面、各个子系统的全面发展,又要注重它们之间的联系,协调发展。
最后,“五化协同”彰显了系统的差异协同性。系统论认为,系统物质世界是一个差异协同体或是差异自组织体,差异是系统存在、整体优化、协同发展的内在自组织机制。很显然,受制于历史背景和社会观念的影响,作为“五化协同”的五个子系统存在明显差距。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信息化滞后于工业化,已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典型事实,但正是城镇化和信息化的滞后为中国进一步发展增添动力机制。
三、“五化协同”的系统性困境
虽然“五化协同”在本质上是一个完整而复杂的系统,但是要想真正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优化功能,必须具备稳定的内部秩序和动态的互动过程,一旦系统内部从有序走向无序、从动态走向静态,其整体优化功能将全然丧失,为此,我们需要克服以下三个系统性困境:
首先,目的性偏离而导致的本末倒置。长期以来,在进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许多错误观念简单地为了现代化而现代化,忽略了“以人民为中心”是根本出发点,导致工业化不注重环境保护,城镇化不考虑收入分配等许多有偏差的现代化过程,这种现代化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许多消极影响。所以,如果“五化协同”的目的性不明确或本末倒置,整个系统将无法实现优化功能。
其次,整体性缺乏而产生的短板效应。整体性是系统的根本要求,当前“五化协同”面临的一个主要障碍就是整体性缺乏。众所周知,“五化”系统之间肯定存在一定差距,最让人担忧的是,一旦这种差距被过分拉大,某个子系统的短板效应就会产生。新中国成立以来,现代化建设经历了不同时期的短板效应,从工业化短板到城镇化短板,再到绿色化短板。每一个子系统短板的出现都使得“五化协同”整体性被固化,很难进一步实现优化。
最后,协同性无效而带来的耦合不足。协同是维系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当前“五化”系统可能出现的棘手问题就是协同性无效,主要表现为每一个子系统单独发展,或者各自发展过程中并没有进行互动连带。如工业化与信息化并没有深度融合、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没有相互协调,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没有同步发展等。最终,“五化”之间耦合性较低,协同的整体性无法进一步提升。
习近平经济共同体思想研究
栾林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代。习近平着眼于国内国外两个大局,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为原则,在公开场合多次提到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创共同发展新局面的思想,而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就在于经济共同体的发展。
一、经济共同体是实现命运共同体的基础
经济共同体是实现命运共同体的基础,这一思想可以追溯到马克思。马克思认为在世界历史的发展中,经济全球化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普遍交往,世界各国和各民族必将朝着紧密联系的方向发展。世界的发展也将由狭隘的区域史走向真正的世界史,这就是马克思著名的“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思想,“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9]。生产力的发展将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人民之间得以密切的交往和联系,并成为一种常态。
习近平结合时代特征,发展了马克思的思想,并提出了命运共同体概念。习近平提出的命运共同体要求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虽然国家、民族和个人是不同的,但大家都共处一个世界,就必须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必须通过经济共同体的发展才能最终得以实现。经济共同体是指不同国家和组织在经济领域中形成互利共赢的关系。经济共同体是命运共同体的基础,命运共同体是经济共同体发展与升华的结果,命运共同体将为经济共同体提供进一步发展的条件和空间。
二、当前世界主要经济共同体的缺陷
当今世界主要的经济共同体有欧洲经济共同体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等。而无论是欧洲经济共同体还是北美自由贸易区,其本质都是由某些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面,由政府组成的一个经济和政治的利益集团,其本质就是一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所形成的国际联盟。这种西方国家主导形成的经济共同体,其本质仍然是牟利的,是西方中心主义和霸权主义的一种表现。显然,这种经济共同体的发展只会让世界各国的发展越发不平衡,马太效应越发明显,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显然不可能建立在西方国家主导形成的经济共同体之上,《世界体系理论》和依附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点。
沃勒斯坦[10]的《世界体系理论》认为国家并不是近代社会发展的基本单位,现代世界体系才是近代社会发展的最基本实体。现代世界体系是一个由经济、政治、文化三重基本维度组成的复合体,而经济体是整个世界体系中最重要的因素。在此前提预设的基础之上,《世界体系理论》认为西方国家之间形成了大规模稳定的贸易联系,由此诞生了一体化的欧洲经济体。正是在欧洲经济体的带动下,其他国家或地区才得以发展,逐步纳入到这个体系中,并最终形成了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在这个世界经济体中,西方发达国家处于核心地位,是经济体的内核,而发展中国家处于世界经济体的外围,他们的发展必须依靠发达国家的带动才能实现。
依附论则认为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世界各国可以划分为中心国家(发达国家)和外围国家(发展中国家),中心国家组成的经济共同体引领世界经济的发展,并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而外围的发展中国家只能处于不利地位,必然受到中心国家的剥削和控制。正是由于中心国家与外围国家地位的严重失衡,导致国家之间发展差距的不断扩大和失衡。为了解决这种失衡状态,很多学者认为应该将中心国家与外围国家进行隔离,只有进行隔离,外围的发展中国家才能脱离中心发达国家的剥削和控制,才能独立自主地发展起来。
由此可见,对于经济共同体应该如何发展,显然存在着不同的理解,《世界体系理论》和依附论以不同的视角展现了经济共同体发展中遇到的困境。《世界体系理论》过分强调了发达经济共同体对发展中国家的带动作用,认为这种带动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而依附论则试图隔绝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关系来实现各自的发展,显然也是不切合实际的,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没有国家可以置身事外,都必须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
三、习近平的经济共同体思想
习近平从战略高度意识到当前世界主要经济共同体的排他性和不平衡性是西方经济共同体难以克服的缺陷,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建立起新型国际秩序,形成新型经济共同体。习近平所提出的新型经济共同体,是以共赢为理念。这种共同体在维护本国安全和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的合理利益,在谋求本国发展中推动各国的共同发展。可以说,这种经济共同体是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一个缩影,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超越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的全球观,深切表达了中国追求和平发展的愿望,充分体现了中国与各国合作共赢的理念。
习近平的经济共同体思想最典型地体现在“一带一路”上。习近平“一带一路”思想奏响了打造跨越国界经济共同体的乐章,通过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和贸易投资便利化等深度国际合作,打造世界经济新的增长极,实现多国的互利共赢。“一带一路”沿线六十多个国家总人口44亿,经济总量21万亿美元,受到产业基础和历史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而且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一带一路”有利于沿线国家发挥比较优势,将经济互补性转化为发展推动力,形成贯穿东西的大经济带,建立世界上跨度最大、发展前景最好的经济走廊,形成经济利益对接整合的大格局。“一带一路”体现出习近平全局性的战略眼光,也代表其新型经济共同体思想的形成。这种经济共同体思想可以克服西方经济共同体暴露出的问题,有利于各国的发展,符合世界未来的发展趋势,更符合世界和平、发展的主题。
习近平提出的经济共同体思想,可以通过加强以下三个途径确保其顺利实现:第一,加强国际经济合作,打造人类经济共同体。第二,加强国际政治互信,打造经济共同体。第三,加强国际文化交流,打造经济共同体。当前国际政治形势仍很严峻,国家之间仍存在着不平等的关系,所以我们应该打造互惠互利、和平共处、友好往来,贸易互通,具有国际政治互信的政治关系,为实现经济共同体提供保障。
习近平生态扶贫思想研究
王馗
一、生态扶贫的提出和内涵
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中,提出了生态扶贫这一思想,将生态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方式之一。《建议》指出,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应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贫实效,对生态特别重要和脆弱的实行生态保护扶贫。生态扶贫的内涵主要有以下三点:
首先,生态扶贫是“五位一体”总布局的一次具体实践。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应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它指向了生态特别重要和脆弱的地区,体现了生态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其次,生态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总揽全局的战略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习近平多次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否如期实现,很大程度上要看扶贫攻坚工作做得怎样。
最后,生态扶贫体现了绿色与共享两大发展理念的统一,是坚持“五大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五大发展理念”是相互贯通、相互促进、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必须将“五大发展理念”统一贯彻落实,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生态扶贫正是“五大发展理念”指导下的制度创新,兼顾绿色与共享两个方面,在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足、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同时,做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得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推动美丽中国建设。
二、生态扶贫的依据
十八届五中全会之前,多位学者研究了生态脆弱地带的一致性。章立建等[11]认为贫困人口多集中于生态恶劣地区。王振颐[12]认为对生态贫困型贫困地区宜采用生态扶贫,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扶贫效果。李周[13]研究了生态脆弱地带与经济贫困地区的相关性,提出了生态修复工程减缓贫困的作用以及生态保育与修复的经济补偿问题。十八届五中全会之后,很多专家学者从政策措施角度研究生态扶贫问题。李蓝[14]认为,生态扶贫将成为“精准扶贫”的有益补充成分,是在中央扶贫攻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将生态与扶贫有机结合的一个战略性思路。赵其国[15]提出,应以生态扶贫带动精准扶贫,实现减贫脱贫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双赢”。
习近平多次在讲话中提到生态扶贫思想。2013年11月,习近平在湖南考察调研时强调,扶贫开发要同做好三农工作结合起来,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2014年3月,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的审议时说: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2015年11月,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其中第三项工程是生态补偿脱贫,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增加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扩大政策实施范围,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成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16]。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实践效果
生态扶贫与其他扶贫方式相比,具有更高的实施难度。一方面,是因为生态扶贫是一种新的扶贫方式,是一种新的尝试,只在个别地区进行了试点,没有完整的经验可以借鉴;另一方面,是因为生态扶贫见效慢,从生态环境改善到产生经济效益、增加人民收入所需时间较长。因此,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面对地方政府通常存在的短视行为,生态扶贫的实施具有更高的难度。
习近平在2013年5月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生态扶贫思想包含着尊重自然、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理念和发展理念。只有更加重视生态环境这一生产力的要素,更加尊重自然生态的发展规律,保护和利用好生态环境,才能更好地发展生产力,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还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也是生态扶贫的意义所在。
生态经济学提出了“生态资本”的概念,借助于这一概念,可以有效地对生态扶贫的成本与收益进行分析。生态环境作为一种资本,具有一定的价值,也能够创造出一定的价值。生态资本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在分配过程中应该按照其贡献获得相应的收入,这也要求中国分配制度不断完善。
贵州、云南和广西等省区率先进行生态扶贫的试点,促进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的良性互动,在保护生态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生态,改变了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环境,使贫困地区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还实现了产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紧迫压力下,生态扶贫还面临着收益周期长这一严峻问题。因此,除了已经试点多年的地区外,想要在“十三五”的收官之年只依靠生态扶贫帮助某个地区脱贫致富是很难成功的。因此,必须做到以下两点:第一,设计出合理的激励机制以及考核机制,让生态扶贫能够在尽量短的时期内显示出优越性,促使更多的地区采取生态扶贫方式脱贫致富。第二,积极探索生态扶贫与其他扶贫方式的有效结合,融合不同扶贫方式的优点,既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顺利完成,又能够为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总之,习近平生态扶贫思想是新战略布局(“两个布局 ”,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六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背景下,由“五大发展理念”指导的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的具体实践,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以及强烈的时代性和前瞻性。不过,在生态扶贫的具体实践中,应注意其实施难度,通过合理有效的机制设置,保证生态扶贫的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效果。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全面负责任创新
芦文龙
在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和调整需求结构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这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同时指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动力正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显然,创新驱动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具有战略引领作用。然而,学术界虽然对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创新驱动、创新发展的作用、地位等的研究成果颇丰,但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创新、创新驱动”的研究相对较少。传统的、以熊彼特[17]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倡导的创新理论较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思想具有很多弊端,不是指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依据。中国积极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理论基础和理论指引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思想,其需要的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思想之上的全面负责任创新。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经济发展动力系统再造的重大创新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中国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需求侧和供给侧两大系统原有的经济发展动力正在衰竭,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传统人口红利在逐步消失,劳动力要素配置在发生转换,依靠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的“传统人口红利”支撑经济高速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第二,出口需求发生常态性萎缩,经济需求结构在发生转换。第三,目前依靠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的经济高速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在减弱。第四,过去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体制已不适应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资源配置明显不合理、腐败问题等暴露[18]。在这一现实背景下,党中央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19],无疑是对经济发展动力系统再造的重大创新。
经济发展动力系统再造的重大创新首先是发展理念的创新,这体现在“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科学地阐述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阶段经济发展动力系统再造的基本要求和方向。经济发展动力系统再造的重大创新还表现在“动力转换”上,即新常态阶段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思想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指引
驱动和引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也只能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思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指引只能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思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世界观和基础,以唯物辩证法为方法论,以生产力、生产关系、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等为概念范畴,提出的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的思想,散见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资本论》等文本中。
较之西方经济学的创新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思想更具有先进性。第一,马克思经济学的创新思想更具有始源性。在追溯创新理论的源泉问题上,一般都认为熊彼特[17]是创新理论的先驱,这是因为熊彼特在1912年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阐释了“创新”概念,建立了他的创新理论。但是,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因为,早在熊彼特之前,马克思在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等社会发展问题的论述中就蕴含着与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相似的思想。所以,马克思才是创新理论的真正鼻祖。第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思想更具有全面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思想以人类社会发展为整体视阈,从哲学的高度对整个社会的创新活动以及生产力、生产关系、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等问题进行宏观和微观层面的研究;而西方经济学的创新理论则是以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为视阈,只从经济学的视角对企业等经济主体的具体创新活动进行微观层面的研究。第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思想更具有人本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新思想的创新主体的范围更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新思想认为创新的主体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占重要地位的人,而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认为创新的主体只是企业家,企业家之外的其他人都不具有创新的能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思想归根结底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旨归,而西方经济学的创新理论关注的只是经济学范畴的狭义的创新,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主体——企业的经济增长为研究出发点。
所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思想较之西方经济学的创新理论更具有先进性,是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指引。
三、以全面负责任创新驱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新思想的创新,是全面负责任的创新。第一,是全面创新。习近平强调,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显然,这是不同于西方经济学只从单纯经济理论意义上探讨技术创新的创新,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新思想的全面创新。第二,是负责任创新。负责任创新是近年来欧美国家兴起的一种新的创新理念,其主要特征是将更多与创新相关的要素纳入到责任体系之中,通过对科技创新进行导控建构,力求使创新更好地造福社会,追求创新成果的经济性,更追求创新成果的绿色化和普惠化。这其实是马克思经济学创新思想的人本性的具体体现。创新是发展的动力,负责任是可持续的保障,负责任创新是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全面负责任创新是社会整体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在经济新常态下,在实践层面,全面负责任创新驱动和引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集中体现在市场主体——企业的负责任创新和政府的负责任创新两方面。具体地,企业的负责任创新包括企业科技研发的负责任创新、以中国匠人精神为内核的企业产品制造的负责任创新以及企业管理方式的负责任创新;政府的负责任创新主要就是符合“五大发展理念”要求的制度供给创新。
总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指引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思想。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新思想的创新是全面负责任的创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驱动和战略引领,也是社会整体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1]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2/26/c_118723453.htm,2013-12-26.
[2]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3/28/c_119982831.htm,2014-03-28.
[3]习近平.勤学善思学以致用提高战略思考和政治决断能力[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2013-04-28.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70.
[5]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18/c_1118891128.htm,2016-05-18.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4-1095.
[7]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M].张宁,丰子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20.
[8]阿马蒂亚·森.集体选择与社会福利[M].胡的的,胡毓达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9]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40-54.
[10]伊曼纽尔·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M].路爱国译,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11]章力建, 吕开宇, 朱立志.实施生态扶贫战略提高生态建设和扶贫工作的整体效果[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8, (1):1-5.
[12]王振颐.生态资源富足区生态扶贫与农业产业化扶贫耦合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6):70-74.
[13]李周.生态经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14]李蓝.全国政协委员李蓝“两会”提案:呼吁加大生态扶贫力度[EB/OL].http://finance.cnr.cn/gundong/20160303/t20160303_521518409.shtml,2016-03-03.
[15]赵其国.扶贫新模式——生态扶贫[EB/OL]http://news.hexun.com/2016-03-09/182644204.html,2016-03-09.
[16]赵其国,滕应.以生态扶贫带动精准扶贫[N].光明日报,2016-04-29.
[17]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杜贞旭,郑丽萍,刘昱岗译,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9.
[18]周跃辉.经济新常态的本质是增长动力的转换[J].行政管理改革,2015,(8):61-65.
[19]龚雯,许志峰,王珂.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权威访谈)——权威人士谈当前经济怎么看怎么干[N].人民日报,2016-01-04.
(责任编辑:刘艳)
2016-07-0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深度融合研究”(2015YZD08);辽宁省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大研究方向立项“习近平治国理政经济战略思想研究”(L15ZDA003)
朱成全(1963-),男,江苏扬州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经济哲学研究。E-mail:zhucqzsy @163.com
F061.3
A
1000-176X(2016)09-0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