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行单证中心发展进行时

2016-12-30张茜编辑韩英彤

中国外汇 2016年10期
关键词:单证中心银行

文/张茜 编辑/韩英彤



银行单证中心发展进行时

文/张茜 编辑/韩英彤

单证中心必须紧跟金融改革和贸易金融业务发展趋势,充分挖掘自身集约化运营方面的潜力,在银行贸易金融业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编者按

上世纪末,我国银行开始借鉴欧美大银行的普遍做法,引入单证中心模式。单证中心模式可以有效提升业务质量和效率,有效控制业务风险、降低运营成本,因而成为我国银行业务运营集约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近20年的发展,单证中心已在我国银行业落地生根,成为国际业务后台操作的主流业务运营模式,并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大好发展态势。本期推出单证中心专题,详解我国商业银行单证中心发展的热点、难点以及未来发展的重点。

作为银行业务运营集约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单证中心模式以其专业、高效、规范的运营特点,发挥了提升业务质量和效率,有效控制业务风险、降低运营成本的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各商业银行在单证中心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共性、特性的问题。如何解决单证中心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更好地服务于银行的转型与发展,是各行单证中心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发展现状

现状一:单证中心已成为主流运营模式。目前,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全部采用了单证中心模式,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两家政策性银行正在筹建单证中心,大部分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也已经成立或正在筹建单证中心,部分城商行也成立了单证中心。总体来看,由于单证中心模式能充分发挥规模效应,已经受到大中型银行的普遍认可;而一些业务规模相对较小的城商行也采用单证中心模式,则反映出该模式适用的灵活性,及其在业务规范、风险控制方面具有的突出优势。

现状二:单证中心的业务集中进程得到积极推进。五大行中,工商银行的单证中心起步较早,2006年成立总行单证中心,2012年完成全行境内外业务集中,集中进度在五大行中处于领先地位。中国银行2010年成立单证中心,2012年完成境内分行除出口单证业务之外的集中,2013年开始集中境外业务,现已完成亚太、欧非等地区的业务集中。建设银行2006年成立单证中心,目前境内业务集中已经过半,进入收尾阶段;在五大行中开展较早的境外业务集中,也已涵盖了十余家海外机构。农业银行2011年成立单证中心,已完成二十多家境内机构业务集中。交通银行2007年成立单证中心,2013年扩大为国结中心,已经完成全部境内业务集中。

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对单证中心模式的探索起步也较早,其中招商银行早在1996年就成立了单证中心。目前完成全部业务集中的有广发银行、兴业银行、邮储银行、浦发银行等,光大银行业务集中则进入收尾阶段。其他股份制银行,如中信银行、民生银行也在积极筹备成立单证中心。

现状三:单证中心的地区布局广泛。对单证中心运营而言,多中心结构是必要的选择。首先是灾备需要。多中心结构可在一家单证中心遭遇不可抗力因素导致无法运营时,及时将其业务转移到其他中心,以保证业务的正常运转。目前,虽然一些小银行没有建立多个中心,但也采用了单证中心和灾备办公室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灾备问题。其次,对于国际化程度较高的银行来说,业务往往覆盖多个时区,需要在不同时区建立中心来满足业务需求。

五大行中,工商银行形成了北京、合肥、成都三中心互为灾备的运营体系;中国银行在北京、上海、广州成立了三家单证中心,并已在北美筹建成立海外分中心;建设银行在上海、北京成立了两家中心;农业银行在北京、合肥成立了两家中心;交通银行采用的是一家总中心和四家分中心的运营模式。股份制银行由于业务规模相对较小,一般采用一家中心、两家中心或一总多分的模式。

现状四:单证中心的业务集中各具特色。一般而言,单证中心集中的业务品种主要包括进出口单证业务,即信用证、托收、保函,以及相关贸易融资业务。各行根据自身战略规划,集中品种略有差异。五大行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交通银行均为进口、出口单证业务同步集中。其中工商银行在完成了国际业务的集中处理后,2015年还完成了全行国内结算信用证业务的集中处理。中国银行的海外业务实现了进出口及贸易融资业务全集中,但境内的国际结算出口单证业务没有集中。股份制银行单证中心的组织架构较为多样化,业务范围也各有特色。其中,兴业银行的两个作业中心归属于支付结算部,不仅负责国际结算单证业务,还扩展至国内支付业务、外汇汇款业务;广发银行单证中心的业务范围涵盖了单证业务、保理业务、外汇汇款业务和国内信用证业务。

现状五:单证中心规模不一。从单证中心的规模看,目前员工人数最多的是工商银行,达650余人;紧随其后的是中国银行,已超过500人;建设银行超过300人。其他银行单证中心规模相对较小,在几十人到一百多人不等。随着各行业务集中进度的推进,单证中心的人员规模还将随之继续扩大。

现状六:单证中心的影响力逐步增强。随着各行业务逐渐向单证中心集中转移,越来越多的结算和贸易融资专家集中到单证中心来,带动各行单证中心专业性不断提升。以工商银行为例,在入选新一届ICC CHINA银行委员会专家组的7名成员中,来自单证中心的就有4名。近年来,国内各行单证中心的专家也越来越多地在国际会议、国际惯例和规则研讨中代表我国银行业发声,及时反映了中国银行业的诉求,有力地捍卫了我国银行和企业的利益。

随着单证中心的不断发展,各行单证中心间的交流也日渐增多。2014年5月,ICC CHINA银行委员会单证中心工作组正式成立,初始成员银行19家(目前已发展至二十多家)。单证中心工作组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单证中心有了自主的、有固定组织机构和工作规则的民间行业机构,也反映了单证中心在贸易金融专业领域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

存在问题

一是单证中心的机构定位偏低。目前,国内各行单证中心的机构定位存在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各行对贸易金融业务发展的不同重视程度。中国银行作为外汇业务传统强行,对其国际结算的战略定位较高,因而将单证中心定为总行一级直属机构,与前台业务部门平行。其他银行单证中心的机构定位则相对较低,或定为副部室级直属机构,或为挂靠在国际业务部下的二级部。由于单证中心的人员规模普遍较大,较低的机构定位使单证中心在机构职能、业务管理、人员发展等方面遭遇瓶颈。各行对单证中心的机构定位也反映在单证中心的布局和选址上。如中国银行单证中心选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北京、上海、广州,对高端优秀人才有较大的吸引力;中国银行还将在北美建设海外单证中心,以更好地完成不同时区服务的衔接。建设银行也选择了北京、上海作为单证中心的落脚点,战略定位较高。但其他银行大多选择在成本较低的地区建设单证中心,这不利于对高端优秀人才的吸引。

二是单证中心的职能较为单一。目前,国内单证中心的主要职能还是推动行内单证业务集中,以及业务集中后的处理和技术审查工作,职能较为单一。单证中心集中了大批熟悉业务的专家人才,集中了大量的业务纠纷解决案例,集中了海量的业务信息和数据,但在业务创新、数据分析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却往往是被动的,大多局限于提供咨询意见、提供查询数据等。随着各行单证中心的进一步发展,这种深化分工、专业集中的特点会更加显著,前台人员对业务的熟悉程度会因此逐渐下降。因此,如果单证中心不能为前台提供有效的业务培训、营销协助和人员交流支持,银行的业务拓展、业务效率和风险管理都将面临较大的挑战。

三是单证中心员工的职业发展机会有限。各行单证中心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培养了大批贸易金融专业人才。但单证中心业务的专业性较强,员工基数又较大,客观上造成员工晋升通道有限,职业发展容易遭遇瓶颈。现阶段,业内的单证中心和分行均没有形成常态化的人员流动机制,使得单证中心一些有一定业务经验、对营销工作有兴趣的员工难有机会向分行转岗。这就造成了各行单证中心都面临着一定的人才流失,员工为了追求更高的薪酬或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会向同业前、中台部门流动,从而给业务处理带来了一定压力。

发展建议

当前,全行业单证中心已逐步从探索建设阶段过渡到深化发展阶段。单证中心必须紧跟金融改革和贸易金融业务发展趋势,充分挖掘自身集约化运营在业务集中、人才集中、风险集中、数据集中方面的潜力,在银行贸易金融业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未来单证中心的发展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是强化单证中心“专业化”定位。将单证中心从操作中心发展为专业中心,已在业内形成普遍共识。首先,单证中心的技术含量主要反映在对国际惯例的熟练运用,以及对纠纷业务、疑难业务、涉敏业务的准确判断和妥善处理上,因而在当前国际贸易形势复杂、纠纷频发的背景下,单证中心必须能依靠专业能力,最大程度降低操作风险,防控合规风险,保护银行及客户的切身利益。其次,应通过专业化建设,将单证中心打造为银行贸易金融业务的“智库”和“学堂”。一方面,可以根据前台的业务需求,为分行提供形式多样的业务培训和人员培养、交流机会;另一方面,还可以参与客户服务提升工作,或直接参加对客户的专业培训或业务营销,或参与到客户的产品设计、系统开发支持中。再次,单证中心应依托其专业性,对前台部门日常业务进行规范,承担起一定的监督管理职能。在这方面,国内一些银行已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如兴业银行单证中心在接受前台收单点服务评价的同时,对前台收单点业务处理状况进行打分,双方通过互评加强磨合、互相促进,形成了服务双方的良性互动。长期看来,这对提高前台人员专业素质、提升业务运营效率、降低操作风险都有积极意义。最后,通过单证中心“专业化”定位,为员工提供较好的发展平台,员工可根据自身的专业基础和兴趣特长,成长为国际惯例研究专家、纠纷处理专家、产品设计专家、营销支持专家等,实现机构发展和人员成长的双赢。随着单证中心专业性的不断增强,单证中心的考核评价也应在传统业务量考核的基础上,适当考虑对单证中心发挥专业化作用的考核,评价其在营销支持、制度建设、系统优化等方面的“综合性贡献”。

二是积极探索单证中心“综合化”发展。从单证中心办理的业务品种来看,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人民币国际化的不断推进,境内外、本外币贸易金融业务的融合是大势所趋。跟随这一趋势,单证中心的业务范围也已突破传统的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业务,向国内结算、人民币跨境结算等领域不断丰富和拓展。单证中心打造综合性贸易金融服务平台不但有利于更好地发挥集约化优势,也能够实现为客户提供贸易金融产品“一站式”的服务,这也与贸易金融领域“交易银行”的发展趋势相吻合。从服务对象来看,国内一些银行的单证中心,如工商银行单证中心已经不再局限于服务企业客户,而是扩展到为中小型银行提供同业代理国际结算业务。此类代理和外包业务有利于形成双赢局面:对“代理行”而言,能够充分发挥单证中心的规模效应,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而对于委托行而言,外包服务则既能够借助“代理行”的专业优势,又能有效地降低人员和税务成本。

三是为即将到来的互联网时代做好准备。近年来兴起的互联网金融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写了金融服务的理念。贸易金融业务是银行技术含量较高的业务之一,目前也开始受到明显冲击。BPO、电子交单等新产品、新服务在业界得到的关注和热议,充分证明了这一不可逆转的趋势。单证中心作为信息科技发展直接催生的业务模式,本身就有电子化的先天优势,因而在未来应进一步推动产品全流程的电子化,大力拓展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服务渠道,进一步提升业务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的服务。与此同时,单证中心还应借鉴互联网一点接入、全球共享的思维模式,引入大数据分析方法,更好地利用单证中心已经集中的各类数据和信息,使之在风险管理、风险预警、市场预判、营销支持、内部管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单位:中国工商银行 国际结算单证中心

猜你喜欢

单证中心银行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江西银行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记忆银行
与贸易电子单证有关的问题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中关村银行、苏宁银行获批筹建 三湘银行将开业
把时间存入银行
论国际贸易商务单证的重要性
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在《外贸单证》中的交互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