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的运作模式与发展对策
2016-12-30宗印坤
◎ 宗印坤
互联网金融的运作模式与发展对策
◎宗印坤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多元化的互联网金融崛地而起,不断的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可以是说是经济市场发展中的一匹黑马,同时也在不断地向传统金融发起挑战。新兴的支付方式,如支付宝、P2P、众筹等业务迅速崛起,尽管发展很迅猛,但是其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就互联网金融的运作模式与发展对策作以浅析。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弥补了传统金融中的一些缺陷,填补了传统业务中的业务空白。同时也对金融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互联网利用网络全球化的优势拉近了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互联网金融的概述以及现阶段存在的一些问题
互联网金融的运作模式与定位。互联网作为一个新型的金融方式,是网络发展道路上的衍生物,这种金融方式是必然要出现的,在当今这个网络全球化的时代。当然“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标准定义也备受争议。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学术界和金融界各执一词,都有着自己的见解与理论来为自己所认同的互联网金融作以定义。但是其中大家共同认可的一个观点就是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技术与传统金融相结合的产物。一些人认为互联网金融它是有谱可循的,互联网金融处于传统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中介与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对应的无中介情形之间。另外一些学者从金融角度出发,认为互联网是借助自身的优势,将网络作为采集资源的方式,以大数据、计算机为基础的金融模式,其主要核心技术就是计算机技术,主要资源技术就是大数据。从这种角度来看,互联网金融实质上就是一种“信息金融”,是建立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金融创新,互联网金融与传统模式所具有的共同点就是在金属的流动性以及功能和技术方面具有共存性。互联网金融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支付和搜索引擎技术上的优势逐渐被传统金融所汲取。虽然传统金融中也逐渐表现出了互联网金融的一些特点,但是两者还是具有很大差别的,不同学者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定位是不同的,出发角度和立场不同,必然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互联网利用其网络的优势正在迅猛发展,这就对传统的金融方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运作模式、融资方式、定价、金融脱媒、战略基础上都对传统银行有着一定的冲击。有些人认为,互联网金融在短期内是不能够影响传统金融的盈利方式和经营模式的,但是传统金融想要很好的健康发展下去,就必须借鉴互联网金融中的一些自身没有的优势与资源和技术,感悟互联网精神,进而得到长远发展。此外,如果从传统经济角度来看网络经济,其网络经济对传统经济的影响一般主要分为两种途径,第一种是以创新的经济理论和运营模式来解释传统经济理论,例如应用信息的不对称性、成本新理论等,这样就可以很好地使得传统经济得到健康发展。另外一个途径就是分析传统经济当中的生产力要素理论、边际效益递减理论、规模经济理论以及周期波动理论等对传统经济产生的深刻影响。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冲击。从互联网行业来讲,现在相当一部分的互联网企业从非金融领域不断地向金融领域渗透,无论是第三方支付,还是类似于POP这样的贷款融资平台,对银行的传统存贷业务带来了不同的影响,现在相当一部分的客户都是通过互联网的电商,或者说是融资平台来直接较量,既存在着金融脱媒,同时也隔绝着客户与银行的联系。对银行和客户的基础来讲形成了一定的影响,或者说一定的冲击。虽然互联网行业做了很多尝试,目前还不能从根本上撼动商业银行的地位,但是在人们的观念和舆论上还是形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力,这就是舆论和观念上对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出新要求,这对商业银行也会带来一定的冲击。
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互联网金融本质上还是一种金融方式,只不过是利用网络技术手段的一种新型金融,同样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尽管有些客观风险是人为不可避免的,但是只要在一定范围内降低造成的损失,就可以减少企业的损失和客户的损失。就目前而言,互联网金融中存在的风险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市场风险:互联网金融在社会市场经济中受到传统经济的影响和一些条件的制约,在民众中的可信度较传统经济而言,相对较低,因为网络是摸不着,看不清的,但是它却真实存在,影响着人们的方方面面。在一些不太发达的地区对于网络的概念还是不够了解,一些拓展业务就无法很好的实施,也就是说互联网金融的市场化程度较低。第二,法律风险:由于互联网金融是新型的一种金融方式,还没有确定的明文规定来约束一些潜在的金融危险,其业务和金融服务不能被法律所实时保护。第三,安全风险:互联网金融中主要涉及些客户的个人信息和资产信息,而网络技术的发达,使得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非法手段获取客户信息进而行骗,且一些小型企业的信誉度较低,偿还债务的能力较低,这就对客户和金融企业都造成一定的资金安全风险。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策略
打造健康的互联网金融市场。互联网金融健康市场的打造是指合理分析企业发展的时间以及空间,将企业中消费者,金融运作环境和运营方式以最科学、合理、安全方式来营造一个共生环境,所有相关工作人员努力将这个共生环境塑造为一个健康的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在这个金融系统中,所有的产业链要各自承担应有的责任,共同坚持企业的最终目标,分享应有的利益,达成一种共同管理的共识。其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以多种类型的产业集群化,促进多项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互利共生。实现产业之间的联盟等形式,从而强化互联网的运作体系和改善平台的运营方式。第二,提升互联网及金融在金融市场中的可信度,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工作人员要大力做好这一工作,利用手头资源,为小型企业和一些不太了解互联网金融的用户做好心理准备,使其知道互联网金融是具有一定可靠性的。第三,提升互联网信息平台的公平度,由于互联网金融都是利用技术手段在计算进背后进行操作相关金融交易,这就使得一些业务员为了提升业绩,而为一些用户开小灶,占用一些便利资源,使得用户处于不平等地位。因此,管理部门要严格操作流程和业务标准,提高在虚拟环境下的经济交易可信度。
相关政策扶持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支持鼓励互联网金融发展,为行业发展预留空间。现阶段,国家应支持和鼓励互联网金融创新和发展。对于发展比较成熟的,例如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可以出台比较完善的规章制度。而对于现在规模比较小、以前没有监管的领域,应该以更加开放、包容的思维和理念,更多地观察其发展态势、研究其潜在影响,而不是充分论证风险之后才允许做。二是密切关注行业发展动态,引导行业规范健康发展。第一,对于市场规模相对较大,主要风险基本暴露的业务模式,鉴于其具有较强的外部性,一旦发生恶性事件,对经济、社会的危害性更加难以防控,因此,应进行重点监管。第二,对于众筹融资等仍处于起步阶段的互联网金融业务模式,可在明确法律底线的基础上,鼓励其继续创新发展。第三,对于传统金融业务转到互联网线上开展的,应当要求其严格遵守线下业务的监管规定。第四,“一行三会”应研究推动建立互联网金融领域第三方资金托管,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制定有针对性的信息安全防护指南,优化互联网金融发展环境。与此同时,应推动互联网金融成立行业协会,加强自律管理。
综上所述,要想互联网金融在市场中有一个很好的比重,就应当不断完善管理制度,逐渐提高虚拟金融交易的可信度,打造一个健康的金融经济生态系统,确保客户的金融业务信息安全,提高企业和用户以及社会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