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活动创设与指导
2016-12-29许海英
许海英
相对于幼儿园的集体活动,区域活动能在更大的程度上满足幼儿自主、自愿、自选进行游戏的需要,也更能满足幼儿的个体差异性的需要,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幼儿园非常重视区角环境的创设,也尽量保证幼儿区角活动的时间。然而在区角建设过程中老师们却往往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困惑:
投放什么样的材料幼儿能喜欢,能持续引发幼儿的行为?
材料的投放方式是否能引发幼儿更有效的探索?
如何指导区角游戏,才能做到润物无声、有效推介?
通过长期的观察和实践,我感到幼儿的“游戏”并非如此简单,“游戏”对幼儿的发展蕴含着巨大的魔力,而我们老师在日常教学和区角创设中却经常以“游戏”的名义绑架幼儿。老师绞尽脑汁的苦思冥想,老师辛辛苦苦地设计制作,原来无形中框住了幼儿游戏的天马行空,包办了幼儿游戏的“手舞足蹈”。而我们老师去钻这个牛角尖,经常走进这样怪圈。华爱华教授告诉我们当我们老师把自己搞的身心疲惫,把孩子搞的无所适从的时候,转变观念吧:“变我想让孩子怎样做为我想知道孩子怎样做”。
我想要做到这个观念转变,我们老师要做到两点:
第一、放下手中的活,静下心来“静赏花开”。
第二、给孩子权利、给孩子自由,放开孩子的手脚让她去“奔放”。
新接手的这一批大班的孩子们都有各自不同的幼儿园经历,但他们大多都没有参与“区域活动”的经历。一切要从头开始,物质的准备、还包括思想意识的重建。经过两周的努力,我们班的区角终于建立起来了。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要,我们共划分了建构屋、益智堡、杂货店、美工坊和休闲书吧五个区域,每个区角都有家长和幼儿的积极参与和贡献。
讲明规则,介绍完材料,就要进区角玩了,孩子们非常兴奋,拿起自己的“小身份证”纷纷选择自己心仪的区角去了。有的孩子目标很明确,认准一个地方就投入的玩了起来;有的转来转去不知道先选择哪个好;有的先在这里玩玩,发现别的区角也很精彩就转移了阵地。当然,第一次接触这些新的环境难免有矛盾,有兴奋之余的彷徨,还有忘我的投入,这都是可以理解的。每个孩子的表现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准备给他们适当的指导。
我发现,材料丰富的美工坊一开始就门庭若市,可不一会就门可罗雀。我本人比较喜欢美工坊,也对这个区域投入了很多的精力,投放了很多的材料,更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以为孩子们会自己动手,忙碌的不亦乐乎,没想到会是这样一幅“惨淡”的光景。难道是孩子们不喜欢?难道我们的材料不适合大班幼儿的兴趣。我很不甘心,眼看着自己美好期望变得渺茫。不能轻易放弃,我决定最后“救市”,挽回清冷的局面。于是,我径直走到美工坊坐下来,拿纸做起来漂亮的剪纸。那些“游荡”在区角外还没有主意的孩子被我的举动吸引了,纷纷说:“老师我们也想做,你教我们吧。”“好啊,请出示你们的身份证。”孩子们一下明白了,纷纷把身份证插到了美工坊里,跟随我做起了剪纸。
就这样,美工坊里每天都有新花样,每天都很繁忙,孩子们收集来松果,我给他们调好各种颜料,他们就用小刷子给松果穿新衣,就连最坐不住的张家钺也能呆在美工坊一下午不肯出来,美工坊天天门庭若市,孩子们都以能在美工坊工作为傲。我不禁窃喜,救市成功了!
我知道这帮孩子被束缚习惯了,一旦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他们很胆怯、他们不知道什么该碰,什么不该碰。我要创设的不是材料多么丰富的区角,首先是奔放自由的心灵释放,然后静赏花开!